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石墨烯通过滴涂法固定在玻碳电极上,苏木精通过电聚合在石墨烯表面形成聚合膜,依托该修饰电极建立了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痕量铜的电化学分析法。在0.1 mol/L pH 4.2的NaAc-HAc缓冲液中,于-0.3 V处搅拌富集4 min,测定0.13 V处的峰电流。峰电流与Cu2+的浓度在5×10-8~2×10-7 mol/L和2×10-7~5×10-6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2和0.996。方法的检出限为2×10-9 mol/L。将该法用于工业废水中痕量铜的测定,与ICP-AES法的测定结果相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4.3%~5.7%。  相似文献   

2.
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锌电解液中镉铜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源  任凤莲  周恩荣  沈芳  徐亮 《冶金分析》2011,31(10):14-17
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建立了在pH 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NH4Cl溶液为支持电解质和辅助络合剂,使离子溶出峰电位差增大、峰形尖锐并消除锌离子的影响,抗坏血酸为除氧剂消除氧波干扰的检测体系,可不经预分离直接测定锌电解液中镉(Ⅱ)、铜(Ⅱ) 、钴(Ⅱ)三种金属离子。实验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镉(Ⅱ)、铜(Ⅱ)、钴(Ⅱ)的溶出峰电位分别在-0.82、-0.22、+0.02 V;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在6×10-7~2.5×10-5, 3×10-7~3×10-5,1.5×10-6~3.0×10-4 mol/L;方法的检出限分别是3×10-8,2×10-7和1×10-8 mol/L。电解液中可能存在的常见离子对测定无影响。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其结果与ICP-AES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采用巯基丙酸(MPA)做稳定剂,在碱性介质中合成水溶性好、半峰宽窄、颗粒分散均匀的碲化镉(CdTe)量子点。在双硫腙存在的情况下,根据CdTe量子点荧光强度的恢复程度与铅离子浓度成正比的现象,建立了基于CdTe量子点荧光开关测定铅离子的新方法。在比色管中加入1 mL 2.5×10-4 mol/L CdTe量子点溶液(浓度以Cd2+计)、适量pH 10.0的硼砂缓冲溶液、1 mL 90 μmol/L的双硫腙乙醇溶液,充分反应5 min后,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Pb2+标准溶液,用pH 10.0的硼砂缓冲溶液定容至5 mL后放置5 min,于激发波长/荧光发射波长(λexem)为400 nm/600 nm测定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结果发现,铅离子浓度在2.0×10-6~9.0×10-5 mol/L范围内与其对应的相对荧光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 6,方法检出限为3.3×10-7 mol/L。采用实验方法对土壤和湖水样品中的铅进行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99%~1.0%,回收率为95%~105%。  相似文献   

4.
在pH 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用2,2'-联吡啶作活化剂,Cu(Ⅱ)对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具有强烈催化作用且使体系的荧光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确定此反应对试剂和铜均为一级反应,测得反应速率为2.36×10-6mol.L-1·min-1,求得表观活化能为72.86 kJ/mol.以341 nm为激发波长,443 nm为发射波长,其荧光增强强度与铜量在0.04~7.2μg/L范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10μg/L.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用于钢样及铝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80%~4.40%;与认定值比较,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陈文 《冶金分析》2011,31(8):31-35
利用锆(Ⅳ)在盐酸介质中能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形成非电化学活性络合物的性质,建立了以测定水扬基荧光酮的还原峰电流而间接测定锆的极谱新方法。该方法最佳底液组成为:0.24 mol/L的盐酸,8.0×10-5 mol / L的水杨基荧光酮乙醇溶液,2.4 mg/L的聚乙二醇(20 000)溶液。Zr(Ⅳ)在-0.68 V(vs.SCE)左右有一尖锐的极谱峰,峰电流与Zr(Ⅳ)浓度在0~840μg /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4 2 μg /L。将该法与微波消解的溶样方法相结合测定了铝锆合金标准样品中锆,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用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锆的极谱行为,证明了电极反应物为水杨基荧光酮,极谱波为不可逆还原吸附波。本方法适用于铝锆合金中含量≤10%的锆测定。  相似文献   

6.
在pH 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用2,2'-联吡啶作活化剂,Cu(Ⅱ)对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具有强烈催化作用且使体系的荧光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确定此反应对试剂和铜均为一级反应,测得反应速率为2.36×10-6mol.L-1·min-1,求得表观活化能为72.86 kJ/mol.以341 nm为激发波长,443 nm为发射波长,其荧光增强强度与铜量在0.04~7.2μg/L范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10μg/L.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用于钢样及铝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80%~4.40%;与认定值比较,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聚合的方法将普鲁士蓝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然后修饰上全氟磺酸 聚四氟乙烯共聚物(Nafion)膜制成修饰电极。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Pb2+和Cd2+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差分脉冲伏安法灵敏测定Cd2+和Pb2+的新方法。对富集电位、富集时间以及Nafion用量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01 mol/L pH 45的NaAc HAc缓冲液中,在-11 V处搅拌富集450 s,用DPV分别测定-048 V和-073 V处的氧化峰电流。溶出峰电流与Pb2+和Cd2+的浓度分别在5×10-8~5×10-5 mol/L和2×10-8~2×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92。检出限分别为5×10-9 mol/L (Pb2+)和2×10-9 mol/L(Cd2+) (S/N=3)。方法用于水样中Cd2+和Pb2+的测定,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结果相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21%~38%。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热法以葡萄糖为碳源制备碳量子点,并用乙二胺使其表面氨基化。根据铜离子可使氨基化碳量子点荧光发生猝灭,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比色管中分别加入1.0mL氨基化碳量子点和不同浓度的铜离子溶液、1.0mL pH 7.7磷酸盐缓冲溶液,用水定容到5mL,混合均匀室温反应20min后在最大激发/发射波长(λ_(ex)/λ_(em))为465nm/522nm处测定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结果发现,铜离子浓度在4.0×10-6~3.8×10-5 mol/L范围内与其相对荧光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 6,方法检出限为4.5×10-7mol/L。采用实验方法对本地灌溉水和耕地土壤中痕量铜进行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3.2%和2.3%,回收率为92%~108%。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3,5-二溴水杨醛罗丹明B酰肼(RBDBH)荧光探针,并分别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NMR)进行了表征;系统探讨了汞(Ⅱ)对RBDBH探针的荧光增强效应的条件和应用,建立了测定汞(Ⅱ)的荧光光度新方法。实验表明:于5 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25 μL 1.000×10-3 mol/L RBDBH溶液、适量Hg2+标准溶液、2.5 mL乙腈、2.2 mL pH 7.0的Tris-HCl缓冲溶液,用水定容至刻度,固定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520、570 nm,用1 cm比色皿进行测定,汞(Ⅱ)浓度在0.36~4.4 μmol/L范围内与其对应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 4。方法检出限为0.30 μmol/L。将RBDBH荧光探针应用于废水中汞(Ⅱ)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9%~2.3%。  相似文献   

10.
同步荧光法同时测定苯二酚中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固定波长同步荧光法同时测定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分析方法。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在纯水介质中,固定波长差(△λ=λem-λex)为19nm时进行荧光光度同步扫描时,两组分得到互不干扰的同步荧光峰,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最大同步荧光峰分别为298nm和315nm,借此分别测定混合液中两组分的含量。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在1.0×10-6~9.0×10-5mol/L和1.0×10-6~1.0×10-4mol/L浓度范围内与同步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6和0.9991,检出限分别为8.2×10-7mol/L和5.4×10-7mol/L。该法用于测定水样中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回收率分别为83%~107%和92%~100%。  相似文献   

11.
合成并鉴定了一种三氮烯试剂1-(4-安替比林)-3-(2,4,6-三溴苯基) -三氮烯(ATTBPT)。研究了该试剂与铜(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一个测定铜(Ⅱ)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吐温-80溶液存在下,在硼砂-氢氧化钠介质中,ATTBPT与铜(Ⅱ)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配合比为2∶1的橙红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05 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5×105 L·mol-1·cm-1,在10 mL溶液中,铜(Ⅱ)量在0.3~5.0 μg之间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1 mg/L。该显色反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用于水样品中微量铜(Ⅱ)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n=6)≤1.0%,方法回收率在103%~104%之间。  相似文献   

12.
合成并鉴定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2-苯并噻唑) -3-(3,5-二溴吡啶)-三氮烯(BTPyBT),考察了酸度、缓冲溶液用量、铜离子浓度、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影响该试剂与铜发生荧光反应的条件,建立了一个测定铜的荧光分析方法。实验表明,在pH 9.16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液中,BTPyBT与铜离子在室温下反应20 min后可形成组成比为3∶1的稳定络合物。所建立铜的荧光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80.0 μg/L,检出限为0.2 μg/L。方法应用于矿泉水、纯净水及河水等水样品中痕量铜的测定,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6)为1.2%~4.7%。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铜(II)催化H2O2氧化2,7-双(5-羧基-1,3,4-三氮唑偶氮)-H酸(BCTZAHA)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并基于褪色反应程度与铜(Ⅱ)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建立了测定痕量铜(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pH 10.0的NH3·H2O-NH4Cl 缓冲溶液介质中,褪色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0 nm,铜(Ⅱ)质量浓度在0.001~0.04 μg/mL范围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22.124 2 ρ+0.001 07(ρ: μg/mL),相关系数 r= 0.999 1,检出限为1.32×10-11 g/mL。方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河水、管网水和井水水样中痕量铜,结果与AAS法测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14.
基于Ni(Ⅱ)能置换出Cu(Ⅱ)-EDTA络合物中的Cu(Ⅱ),与鲁米诺-H2O2-Cu(Ⅱ)化学发光体系相偶合,建立了测定Ni(Ⅱ)的置换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Ni(Ⅱ)的新方法。考察了Cu(Ⅱ)-EDTA络合比、反应介质与pH、氧化剂的选择及其浓度以及鲁米诺浓度对体系相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并采用酒石酸掩蔽剂消除了干扰组分对测定的影响。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测定Ni(Ⅱ)的线性范围为5.0×10-8~5.0×10-6 g/mL,检出限为2.0×10-8 g/mL (3σ)。对环境水样中的镍(Ⅱ)进行测定,其结果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值相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3.7%~4.6%。  相似文献   

15.
CdTe量子点-双硫腙荧光开关测定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CdTe量子点表面包覆双硫腙,由于双硫腙与CdTe量子点之间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使得CdTe量子点荧光猝灭,铜的加入与双硫腙形成双齿螯合物,使得CdTe量子点荧光能量转移被阻止,CdTe量子点荧光强度得以恢复,由此建立了一种荧光开关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0.5 mL双硫腙@CdTe 量子点(Dit@CdTe),1.5 mL pH 7.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u2+,放置10 min,于激发波长/发射波长为431 nm/591 nm下进行荧光测定,荧光增强强度与Cu2+浓度在0.01~10.0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0 3,检出限为0.004 μmol/L。方法用于实际水样中铜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8%,回收率在97%~105%之间,并且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微乳液有增稳、增敏、增溶等作用,建立了微乳液-鲁米诺-H2O2-Co(Ⅱ)化学发光体系测定Co(Ⅱ)的分析方法。该法测定Co(Ⅱ)浓度范围为1.0×10-9~1.0×10-6 mg/mL,检出限为9.15×10-10 mg/mL。测定制药废水中痕量钴,该方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5)为1.0%~2.5%。  相似文献   

17.
碳点荧光猝灭法测定粉煤灰中痕量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道成  罗铸 《冶金分析》2015,35(9):62-67
在pH 6.80的B-R缓冲溶液中,基于钴离子对水溶性碳点(CDs)的荧光具有显著的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钴离子的荧光光度法。在5 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5 mL 3.6×10-4 mol/L荧光碳点溶液(以碳计)、1.0 mL pH 6.80的B-R缓冲溶液和适量的钴离子标准工作溶液后定容,室温下反应10 min,以350 nm为激发波长,440 nm为测定波长测定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结果表明,钴离子浓度在2×10-6 ~7.6×10-5mol/L范围内与CDs的相对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F=1.008 7+0.031 25×10-6 c(mol/L),相关系数r=0.998 5,方法检出限1.2×10-7 mol/L。方法用于粉煤灰中痕量钴的测定,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GB/T 15922-2010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9%~1.0%,加标回收率在98%~104%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