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分别使用辐射地板、辐射天花和对流末端空调系统的12个办公建筑案例进行了室内环境测试和人体热舒适现场调研,主要研究了人体在不同空调系统末端条件下热感觉随操作温度的变化规律.测试发现,各种空调末端环境中的人体中性操作温度几乎一致,约为(25.4±0.1)℃.但是人体对不同末端条件下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有较大差别.其中,对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局部热舒适性的研究背景和主要进展,主要包括局部环境参数与局部热感觉的关系、局部环境参数与局部生理参数的关系、局部生理参数与局部热感觉的关系、不同部位的热感觉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权重、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反应的影响共5个方面,并且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机选取30名男性受试者,在中性偏热的房间中,局部冷气流分别作用于脸部、胸部和背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了受试者身体各个部位的局部热感觉和全身热感觉。结果表明,局部热暴露在改变暴露部位和全身的热感觉的同时,也显著改变了非暴露部位的热感觉,据此提出了基于影响因子的分析方法和全身热感觉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局部热暴露对人体全身热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宇峰  赵荣义 《暖通空调》2005,35(2):25-30,34
介绍了有关局部热暴露的研究背景和重要进展,包括局部热暴露环境参数对局部热感觉的影响,局部热感觉对全身热反应的影响,不同部位的局部热感觉对全身热感觉影响的权重,以及相关的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现状。讨论了局部热暴露环境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局部热暴露作用部位的选择,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高校教室热舒适现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高校教室在学生上课期间的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在哈尔滨高校教室进行了现场研究。在测量室内热舒适参数的同时,学生填写对室内环境的热感觉和热舒适主观调查表,共调查了1285人次,得到了1285份人体热反应的样本。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哈尔滨高校自然通风教室全年人体热中性温度为23.4℃(t0)。  相似文献   

6.
采用受试者主观实验的方法,分析了头部、前胸、后背、胳膊、手、腿和脚部单独进行局部送风冷刺激条件下,对整体和非刺激部位热感觉的影响,发现各部位热感觉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各部位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探讨了非均匀环境下整体热可接受度与整体热舒适及局部热可接受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肢体末端的局部刺激仅能对其周围部位产生明显影响,对其他部位影响不大;躯干部位局部刺激能影响全身各个部位,从而导致身体热感觉的区域化差异;整体热舒适和整体热可接受度密切相关,局部热不可接受度在一定范围内时,不会影响整体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7.
吴小舟  吴霜  刘淼  刘庚林  高洁 《暖通空调》2022,(11):104-112
采用主观问卷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辐射顶板+混合通风与辐射顶板+地板送风2种通风方式下房间内人体热舒适性的差异,分析了通风方式对人体热感觉及皮肤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通风方式下各部位皮肤温度的差异与相应部位热感觉的差异存在不一致情况;通风方式对受试者整体热感觉的影响较小,而对局部皮肤温度及局部热感觉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建筑外墙和外窗的内表面温度较低,形成的冷辐射会引起人体局部热不舒适.为了研究冷壁面温度引起热不舒适的限值,基于人工气候室的实验研究数据,研究了冷辐射最不利工况下的人体热反应.结果表明:小腿对外墙和外窗冷辐射最敏感,建立了最不利工况下人体全身热感觉和局部热感觉的相关性模型;当室内空气温度为19℃,且受试...  相似文献   

9.
2008年夏季对广州某高校学生在自然通风建筑中进行了501人次的热舒适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热感觉、热舒适度、热可接受度及潮湿感,并对相应的室内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风速等热环境参数进行了测试记录。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自然通风建筑的夏季室内温湿度均高于ASHRAE标准的舒适区域,但人们对该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湿热地区自然通风建筑的热中性温度为28.1℃(ET*=29.3℃),可接受的热环境温度的上限为29.7℃(ET*=30.9℃),相对湿度上限为78%。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热舒适标准未考虑我国持续增长的超重或肥胖人群对热舒适的需求,这可能对人体舒适度和建筑节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人群在偏冷环境下的主观反应和生理反应的差异。结果显示:高BMI人群的平均皮肤温度显著低于低BMI人群,且随着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在偏冷环境下,高BMI人群的代谢率比低BMI人群低,尽管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会导致比低BMI人群具有更高的热不满意百分比;在预测热感觉时需要对不同BMI人群分别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在-10℃和-20℃的寒冷环境下,针对2种典型的人体热舒适提升策略,开展了受试者实验。研究表明:在-10℃工况下,持续性局部接触式加热不能显著提升人员热舒适,而间歇性的环境温度提升对人员热舒适有明显改善作用;在-20℃工况下,2种方式对人员热舒适均有比较显著的提升效果。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热感觉不均匀度是导致两工况下局部接触式加热效果不同的原因。针对寒冷环境下人体局部与整体热评价的相关性展开分析,发现手部和脚部对整体热评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可为解决寒冷环境下人员热舒适需求的设备开发和实际工程问题(例如冬季运动场馆热环境营造)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上海地区人体热感觉和适应性热舒适现状,通过环境参数测量和问卷调查结合的方式来分析和探讨室内外气候条件、服装热阻、热感觉等关系。本文主要涉及自然通风建筑内人体热感觉和热中性温度随季节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适应性热舒适研究中,人体中性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得到的上海地区适应性热舒适模型可为适合我国自身特点的热舒适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室内空气温湿度对人体热舒适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良好的室内热湿环境不仅影响人体健康,同时也能给工作生活带来愉快的心情。此次实验研究,选取三峡大学综合教学楼B区作为实验地点,通过随机对教室内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研究了空气温湿度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分别根据热感觉和热舒适投票值确定了人体热舒适区,研究发现80%满意率的室内温度范围在22~26℃,相对湿度范围在45%~55%,得到的夏季舒适区范围与ASHRAEStanard55-1992相比也略有偏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教室的热环境和人的知识背景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本文对哈尔滨某高校自然通风教室春季热环境与热舒适性进行了现场研究。在介绍热舒适相关知识前后进行了2次现场调查,在学生填写热舒适主观问卷调查表的同时测量热环境参数,收集了86人次的人体热反应样本。结果表明,受试者在学习热舒适理论之前,对热环境的接受率高,而在学习热舒适理论之后,对热环境的接受率低,表明人的知识背景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非空调环境下性别与热舒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长沙某高校的6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问卷调查,对有关空气参数进行了测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性的耐寒能力比男性差;预期平均评价PMV指标对男女热感觉的预测效果较差;男女对湿感觉的评价无较大差异,只在温度较低时,女性比男性觉得更潮湿;女性的吹风感比男性强;热舒适评价不仅受热、湿感觉影响,还受其他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以上海市某别墅为建筑对象,对顶板/墙面辐射+置换通风两种不同双冷源空调系统进行设计工况下的热舒适和能耗模拟分析,同时与VRV空调系统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VRV系统相比,墙面辐射双冷源空调系统具有更好的热舒适性、更低的能耗。达到相同的热舒适度标准,所用时间更少。全年供冷主机能耗可节约50%,供热主机能耗可节约23%。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08年夏季以现场实测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地区13栋公共建筑内空调系统和热湿环境状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沈阳公共建筑内空调冷源方式以水冷式螺杆机组和溴化锂机组为主,水源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比较多.各种节能技术如变频技术、热回收和冰蓄冷使用较少,只有部分建筑内采用了节能运行管理办法.夏季各公共建筑内空气温度变化范围在22.9~27.6℃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变化范围在40%~67%之间,大部分建筑内空气温度都要低于26℃.问卷调查分析表明除图书馆外其他建筑内人员热感觉都偏冷,但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对所处建筑内的整体热环境还是比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王月梅 《建筑科学》2015,31(2):29-33
工位空调由于可提高吸入空气品质和热舒适度的同时节能而备受关注。本文提出胸部送风的工位空调方式,并通过人体热舒适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在背景温度为28℃,即略高于混合通风一般设定温度时,采用不同局部送风口面积、送风温度及风速的工位送风改变人体热感觉及提高人体热舒适度的可能性。实验采用主观投票方法调查人体的热感觉和热舒适。研究结果表明,人体的热感觉在所研究的胸部工位送风工况下比背景环境下更加偏中性或偏凉;相对于背景环境,胸部工位送风可以使人体的热舒适度显著升高,且热不满意度可降低至小于15%。进一步分析了可提高人体热舒适度的局部送风温度、风速和风口尺寸3个因素的合理范围,可为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夏季高温环境下空气流动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程度,于2008年夏季,进行了吹风环境下人体生理、心理热舒适实验.统计分析表明:夏季高温环境下,吹风使人体生理参数及热感觉出现明显下降的现象,且下降的程度与其所处环境的空气温度有关,相同风速下,空气温度越低,下降程度越大.但当空气温度达到约340时,吹风对人体生理参数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