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节能研究多集中在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而对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最高的大型商业建筑研究较少。且现有的对商业建筑的节能研究多集中在空调系统,对围护结构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为了更好地了解夏热冬暖地区商业建筑节能设计中围护结构优化设计的节能潜力和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并采用其它软件作为辅助,以广州某大型商业建筑为例,对其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遮阳和通风对其节能设计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其围护结构优化设计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医院建筑能耗总量大,是建筑领域碳达峰的重点。本文以广东省一家典型三甲综合医院节能诊断工作为例,分析该医院能耗情况、能源结构、不同用能系统能源消耗占比等,总结三甲医院的能耗特点和节能减碳方案,提出开展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热水系统等节能技术改造、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强用能系统管理为医院建筑碳达峰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1 我国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和居住建筑节能措施 我国夏热冬暖地区包括海南、广东大部、广西大部、福建南部、云南小部分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该地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湿热型气候),其特征表现为夏季漫长,冬季寒冷时间很短,甚至几乎没有冬季,长年气温高而且湿度大。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小;太阳辐射强烈,雨量充沛。  相似文献   

4.
5.
降低建筑领域碳排放对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利用CBCEM模型对我国建筑运行碳排放进行中长期预测,研究了我国建筑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的目标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建筑领域按照现有发展模式,建筑运行碳排放将在2038-2040年达峰,碳排放峰值约为31.5亿tCO2,到2060年碳排放量仍将有27.2亿tC02,无法实现建筑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及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通过现有技术措施的组合实施,可将建筑领域碳达峰时间提前至2030年左右,峰值强度约为26.5亿tCO2;通过测算不同情景下建筑碳排放量,综合考虑技术难度、成本和可推广性,建议技术措施的优先级是:提升新建建筑能效>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本研究为我国建筑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时聪  王珂  杨芯岩  徐伟 《建筑科学》2021,37(8):189-198
我国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占全社会总碳排放的比例为22%,建筑部门的节能减碳工作对我国"30·60"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影响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并对其中长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构建了基于LEAP模型的建筑运行碳排放长期预测模型,量化分析不同建筑部门减碳工作对双碳目标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下,我国建筑运行与相关基础设施碳排放将于2040年左右达峰,峰值为31.1亿tCO2;通过建筑节能强规提升、建筑光伏一体化、清洁取暖等工作有效开展,我国建筑部门碳达峰时间可提前至2030年,峰值为27亿~28亿tCO2,到2060年,建筑领域将剩余6亿~8亿tCO2需要完成碳中和.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把碳中和承诺转化为国家战略和实施举措。本文在梳理国际碳达峰碳中和总体进展的基础上,分析美国、德国、英国、日本4个典型国家推进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实施举措,总结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国际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值传热的相关理论,对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进行研究,推导出围护结构一维非稳态周期有限元的计算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对夏热冬暖地区典型外墙构造进行计算和分析,为夏热冬暖地区围护结构隔热计算、评价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背景,调研了我国及上海建筑领域碳排放现状,研判了上海建筑领域碳排放趋势,分析上海建筑领域碳达峰困难和瓶颈,最后提出了制定该市建筑领域碳达峰“1+1+3+6+12”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3060"目标的提出,各行业积极研究碳排放轨迹,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争取早日达峰.我国建筑领域尤其建筑运行能耗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占比不断提升,是促使我国早日碳达峰的重要领域.本文将从国家低碳发展总体要求出发,审视我国低碳转型下建筑用能现状,回顾我国建筑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已有实践,进而探索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早日达峰路径及行动.  相似文献   

11.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是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目前,建筑行业整体关于存量建筑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情况不十分清晰。为此,采用能源审计方法对深圳、厦门和柳州三座典型城市的807栋建筑进行了调研和统计分析。调研样本建筑中,2005年以前建设的建筑占有较大比例,为65.93%;普通玻璃的应用数量为49.03%,而Low-E玻璃实际应用只有9.12%;建筑遮阳主要形式为内遮阳,外遮阳应用比例仅为9.13%,还有20.19%的建筑没有任何遮阳形式,其中商场达到37.5%。在夏热冬暖地区,针对存量建筑墙体材料热工性能的改善应为重点,并加大Low-E玻璃和外遮阳技术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2.
13.
14.
通过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在夏热冬暖地区采用温控箱-热流计法检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可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分析在检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对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的可行性与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前,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概念的出现,我国建筑业的绿色转型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推进绿色发展,搞好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建筑行业作为CO2排放的重要来源,必须大力推进建筑技术改造。本文对目前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特征和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对“双碳”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潘亚宏 《山西建筑》2008,34(2):187-188
采用传递函数法对位于广州,体型系数0.186,采用传统建筑材料的参考建筑进行了全年逐时空调冷负荷计算分析,研究分析了建筑外墙、屋面、外窗和窗墙比等围护结构对空调冷负荷的影响,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介绍绿色建筑和“双碳”目标的概念及其背景,分析了绿色建筑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了如何通过引入绿色建筑标准、技术和方法,来实现绿色建筑的造价管理。具体包括选材、设计、施工和运营等方面的绿色建筑策略和实践,以及如何应用建筑信息模型和大数据技术来优化绿色建筑的造价管理。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了绿色建筑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变得严峻,碳排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甚至全世界在发展中所要面临的关键问题。建筑行业作为直接或间接碳排放的主要责任领域之一,对建筑建造过程中的优化升级直接决定了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在城市与建筑发展领域所取得的进展,随后通过国内、国际的相关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尝试以一种新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在“双碳”背景导向下建筑设计如何与城市相结合,并尝试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利用的目标和导向下,实现“双碳”目标可持续性发展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构想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提出了2030碳达峰年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建筑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积极减排,对于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建筑行业碳排放的特点,结合实践分析建筑领域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基本路径,提出建筑行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围绕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以下简称片区)建筑领域尽早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对片区实地调研并就建筑碳排放进行计算分析,按照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片区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路径,为片区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提供参考,也为其他片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