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干扰对制导雷达的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先利  齐子忠  龙腾 《现代雷达》2007,29(8):121-123
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结合使用形成复合干扰,就是通过有源干扰照射箔条云后,箔条云能影响制导雷达导引头的干扰方程,使其检测范围减小了2—2.5dB(m);同时,复合干扰能够增大干扰信号进入导弹导引头的入射角,使得有源干扰飞机的速度方向与导弹连线方向基本一致即可使复合干扰信号进入导引头的速度门,增大了有源于扰和箔条干扰的有效干扰范围,从而实现对制导雷达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对抗新一代末制导雷达的技术难点,论述了舰载噪声压制干扰和舷外有源诱饵欺骗干扰的原理,分析了舰载有源干扰与舷外有源诱饵的配合使用对抗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方法和干扰技术,阐述了弹载雷达接收机的信号处理模型,给出了舰载有源干扰与舷外有源诱饵配合形成两点源干扰的仿真实例,对反舰导弹在整个对抗过程中的性能进行分析,对仿真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有源干扰、无源干扰单独使用的特点和限制条件,提出了有源和无源转移干扰使用的必要性,详细论述了转移干扰的4个有效条件,并结合某主动和红外末制导雷达,研究了有源和无源协同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4.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采用干扰源寻的(HOJ)模式对干扰源进行方位跟踪,提高了干扰条件下对目标的方位跟踪能力,使得雷达具备了较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分析了HOJ模式的工作原理,研究了舰载有源设备、舷外有源诱饵和无源箔条干扰等手段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对末制导雷达HOJ模式的复合干扰,并对可行性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5.
舰载舷外雷达有源诱饵作战应用和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舰载舷外雷达有源诱饵被认为是对抗现代先进反舰导弹的有效方式,引起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视。舰载舷外雷达有源诱饵通过有源欺骗干扰方式模拟被掩护舰船的雷达信号特征,引诱或欺骗敌跟踪和制导雷达。未来十年,有源诱饵将是对抗末制导威胁的舰艇防御措施的有益补充。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舰载舷外雷达有源诱饵研究发展状况,并分析了舰载舷外雷达有源诱饵干扰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诱饵布放的初步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映体干扰是一种在作战飞机上使用的雷达有源角度欺骗干扰方式。针对机载对映体干扰的应用方式,首先分析了机载对映体干扰的基本原理,然后计算了机载对映体干扰的有效作用区域,并且推导了机载对映体干扰实现有效干扰的基本条件,最后通过实验仿真定量地分析了干扰信号入射角、干扰信号波束宽度、干扰信号与雷达间距、干扰信号与雷达波束夹角以及地面反射特性等因素对映体干扰有效作用区域和干扰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机载对映体干扰的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越来越多地采用单脉冲角跟踪技术,舰艇方须结合自身特点,采取有效的对抗措施。介绍了单脉冲雷达原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工作机理和舰载有源干扰样式,重点对噪声调频干扰和距离波门拖引干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条合理的干扰途径,并推导出干扰有效时所需的条件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速度波门拖引干扰是常用的导引头干扰技术,它严重影响空空雷达主动制导导弹的速度跟踪通道,导致其不能稳定跟踪目标,及时转入末制导状态,影响导弹的作战效能。为有效识别干扰,针对该类干扰信号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EMD分解的抗速度波门拖引干扰的方法。通过对目标多普勒回波信号进行分解,滤除回波信号中的高频干扰部分,并对低频分量进行信号重构,得到消除干扰后的回波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抑制拖引干扰。  相似文献   

9.
随着具备速度识别能力的脉冲多普勒(PD)体制为主的第四代空空雷达制导导弹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种抗干扰算法的不断发展,战斗机平台面临的雷达制导威胁形势愈发严峻。对此国外已发展了多型机载投掷式有源雷达诱饵,来通过信号采集调制产生大量具备不同速度以及雷达特征的假目标信号干扰雷达制导导弹。对当前国外多型机载投掷式有源雷达诱饵装备进行了介绍,对其干扰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灵巧噪声干扰以及密集假目标干扰这两种主要干扰样式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投掷式有源雷达诱饵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抗窄脉宽末制导雷达的质心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说明了舰艇质心干扰的概念,分析了舰艇实施有效质心干扰的先决条件,对窄脉宽末制导雷达的质心干扰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表明,末制导雷达脉冲宽度的变窄,将使有效质心干扰的概率降低.从原理上探讨了对抗窄脉宽末制导雷达的假目标布设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电子技术》2015,(23):16-19
舷外有源雷达诱饵通过与舰船形成双目标非相干干扰,对单脉冲末制导雷达的角跟踪系统产生真正的角度欺骗,影响反舰导弹对舰船的可靠跟踪。单脉冲末制导雷达接收机输出信号在一定条件下近似为高斯分布,采用GLRT方法可以对舰船和诱饵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诱偏干扰成功概率,克服同步干扰过程中干扰信号偏移量及干扰成功概率基本固定、干扰信号和制导信号同时出现在波门内时,引起导引头有机会和条件采取进一步抗干扰措施等问题,根据实时波门的原理,提出一种基于波门诱偏的激光导引头干扰新方法,分析了诱使波门偏移的方法,设计了诱使波门偏移的关键过程,探讨了其对导引头干扰的机理。以重频制导信号为例,设计了基于间隔调制的波门诱偏干扰信号,给出了干扰信号的约束条件,取得了波门与制导信号的联合概率分布。结果表明,时间波门被快速引偏,干扰成功概率明显提升,验证了该方法切实可行,干扰效果明显优于同步干扰。该干扰策略对开展新型干扰方法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重频激光干扰是半主动激光制导武器对抗中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激光有源干扰技术.通过分析激光高重频有源干扰的机理,在已有的激光高重频对抗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激光对抗方法难以对抗激光高重频干扰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由PAWM编码和导引头上抗干扰改进方法组成的抗高重频干扰改进方法,并通过电路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排除高重频干扰信号,同时又不影响制导信号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雷达有源压制干扰识别正确率,提出一种特征加权与相像系数聚类的分类方法。针对分类过程中所提取特征参数对信号分类的权重不同,引入特征加权的概念。利用灰色关联度算法求取各特征权重,避免部分微弱特征对分类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最后利用相像系数聚类算法,对雷达有源压制干扰信号进行了分类识别。通过Matlab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雷达有源压制干扰信号类型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目前,激光成像制导作为一种新型的精确制导方式,在战场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针对激光成像制导的干扰方法效果却并不理想,具体表现为:方式被动、成功率低、干扰效果不明显等。针对激光成像制导系统输入信号的激光有源干扰技术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型干扰方式。在其研究基础上,对光学仿真,特别是激光光学仿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激光有源干扰方式:利用截获的敌方激光探测信号相关信息,复制其激光信号作为干扰信号,对敌方激光成像制导系统进行干扰,掩盖重要军事目标,具有成本低、方式主动等优点,从而提高对激光成像制导输入信号的干扰能力,干扰成功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机载雷达有源干扰扇面分析与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干扰扇面是指在干扰扇面内最小干扰距离上干扰信号应能压制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的扇面,是电子干扰系统重要战术指标之一。建立了机载有源压制干扰下雷达有效干扰扇面的计算模型。在对雷达方向图合理简化的基础上,推导出更加精确的干扰扇面和有效干扰扇面的估算公式。针对机载电子干扰设备的三种典型运用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得到了有效干扰扇面与干扰距离及目标到雷达距离的关系,可以为干扰机的部署和飞机突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瞬时测频技术设计了一种捷变频末制导雷达射频目标/干扰信号生成系统,提出了双信号支路瞬时测频引导方案,并对其进行了电路设计,经过对接实验验证,此系统安全满足雷达导引头各种性能测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研究有源干扰机在空中与地面相结合的情况下 ,可能实现的两种有源干扰机组网技术 ,讨论原理方案 ,分析组网的限制条件和特有的干扰技术 ,指出了应用组网形成的干扰技术 ,不仅增加了雷达或组网雷达抗干扰的难度 ,在某种条件下 ,反辐射武器也无能为力 ,能大大提高干扰机的生存概率 ,甚至能获得噪声相参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19.
李洋  吴华  李彬  郑贺 《电讯技术》2012,52(4):523-528
提出了基于有源照射箔条云对雷达速度波门进行拖引干扰的复合干扰方法.该方法运用机载电子干扰设备接收、转发敌方雷达发射的信号并照射到箔条云上,箔条云对干扰信号二次辐射,被敌方雷达接收,形成具有和载机相似径向速度的假目标,起到诱骗干扰作用.建立了复合干扰对速度跟踪系统进行干扰的相关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敌机测速跟踪系统进行干扰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宋海方  吴华  邬蒙  程嗣怡 《电讯技术》2012,52(12):1934-1939
针对战机实施有源干扰时的射频隐身问题,分析了现有干扰功率评估准则的不足,在雷达信号检测模型和侦察截获概率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有效干扰"对干扰功率的需求和射频隐身对干扰功率的限制,提出将有效干扰条件下的侦察截获概率作为干扰信号的射频隐身特性表征因子,最后提出了一种结合目标雷达类型、接收信号功率以及本机RCS起伏等因素的干扰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对固定功率干扰与不同压制系数下自适应功率干扰时雷达检测概率和侦察截获概率的仿真,表明自适应功率控制能够节约干扰功率,在有效干扰的同时提高干扰的射频隐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