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动建筑迈向近零能耗已成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建筑领域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作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详细介绍了生产调度楼实现近零能耗建筑的设计难点及技术措施应用情况。模拟计算了该项目的全年运行能耗、节能率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指标,结果显示,综合节能率为77.50%,建筑本体节能率为41.3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61.63%,实现了近零能耗建筑目标。  相似文献   

2.
许一鸣 《城市住宅》2022,29(3):211-213
我国建筑业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提出了近零能耗建筑的概念.近零能耗建筑在我国寒冷和严寒地区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其可行性,然而在人口密集的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发展缓慢.为加快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发展,从被动式节能技术、主动式节能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使用3个方面论述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技术措施,同时建议相...  相似文献   

3.
“双碳”背景下,对既有建筑进行低碳节能改造成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为了有效降低建筑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对夏热冬冷地区星级酒店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值和用能系统的用能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经过前期能源审计、现场调研、节能改造设计后,提出对空调、热水、照明系统的6项节能改造技术措施。实践应用表明,对夏热冬冷地区星级酒店进行节能改造可有效降低其运行能耗,改造后年节能量为813.78 tce,相比改造前总能耗3286 tce,年综合节能率为21.5%。节能量占比最大的两项措施为照明光源LED改造和增加双蒸发热泵系统,替代热水锅炉制取生活热水。同时,改造后能耗达到合理用能指南先进值。  相似文献   

4.
《暖通空调》2021,51(4)
在零能耗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投资成本是建筑用户最为关心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单个建筑建立了奖惩机制,以推动建筑实现年度零能耗目标,同时保证可再生能源系统集成度高的建筑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通过3个方案分析了建筑用户的收益,并对奖惩机制的应用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零能耗等级越低的建筑总成本反而越高,选择更高零能耗等级的建筑用户可以获得可观的奖金。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提出的奖惩函数适用于能耗等级BEC为0.8~1.8的建筑,其误差指标均低于6%。  相似文献   

5.
以同济大学三届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 Decathlon)作品为例,阐述零能耗建筑定义,从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低能耗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后期运营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展开,分析和研究其中的主、被动式技术策略,梳理实现住宅零能耗的技术路线,探讨零能耗住宅建筑的设计理念、技术策略、能源利用,及其发展趋势,为我国未来的住宅节能和可持续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内外节能量确定方法的对比研究,开展了各方法在公共建筑节能量核定过程中的可行性探讨。在总结重庆地区公共建筑能耗特点基础上,得出重庆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应包括建筑围护结构、设备系统以及运行管理模式等。进一步分析发现,针对不同的改造对象,其能耗计算方法也不相同,建筑节能量无法用单一的指标进行描述,且节能量计算时的调整量难以确定,因此提出了将计算条件设定为改造项目设计工况(或相近工况),以行业标准为依据的核定思路,同时还应体现各项节能技术在节能量核定中的贡献率,探讨了单项节能效果与建筑整体节能量相结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康一亭  徐伟  何凌昊  戎贤  刘瑞捷  于震  李晗 《建筑科学》2021,37(10):179-185
对于国内大部分获得LEED认证的建筑而言,在节能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待挖掘.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美国USGBC在LEED评价体系基础上发布了"零能耗"LEED Zero Energy评价体系,该体系要求建筑达到零能耗的建筑目标,但并未明确给出建筑如何实现"零能耗"的详细实施路径.近些年我国通过科学理论研究及大量示范项目的实践,发布了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该标准从被动式技术、主动式技术及可再生能源全面制定了建筑全过程实现"零能耗"建筑的技术实施路径.本文从技术措施、评价方式、用能边界等多角度对比了 LEED评价体系及GB/T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异同.以寒冷地区获得LEED认证的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DeST能耗模拟,应用被动式、主动式及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手段对案例建筑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近零能耗关键技术措施将大幅提高建筑本体节能率,有助于LEED认证建筑实现LEED Zero Energy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节能量审核是定量评价建筑节能工作效果的方法之一,有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广州图书馆节能升级改造项目为案例,依据《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量核定导则》、《民用建筑能耗标准》等相关标准和文件,从节能技术措施、能耗状况、能源管理和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审核改造后的建筑面积98177平方米,节能量为251832.16标准煤,减少碳排放545468.46 t/CO2,综合节能率16.15%,总节能费用为3972396.49元。满足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率提高15%的要求,为开展同类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节能量审核办法的原则和方法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康一亭  徐伟  何凌昊  戎贤  刘瑞捷  于震  李晗 《建筑科学》2021,37(10):179-185
对于国内大部分获得LEED认证的建筑而言,在节能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待挖掘.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美国USGBC在LEED评价体系基础上发布了"零能耗"LEED Zero Energy评价体系,该体系要求建筑达到零能耗的建筑目标,但并未明确给出建筑如何实现"零能耗"的详细实施路径.近些年我国通过科学理论研究及大量示范项目的实践,发布了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该标准从被动式技术、主动式技术及可再生能源全面制定了建筑全过程实现"零能耗"建筑的技术实施路径.本文从技术措施、评价方式、用能边界等多角度对比了 LEED评价体系及GB/T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异同.以寒冷地区获得LEED认证的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DeST能耗模拟,应用被动式、主动式及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手段对案例建筑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近零能耗关键技术措施将大幅提高建筑本体节能率,有助于LEED认证建筑实现LEED Zero Energy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发展具有高能效、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净零能耗建筑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内外对于净零能耗建筑的研究普遍关注年度能源总量平衡,未考虑可再生能源产能与建筑用能在时间尺度的不同步性对能源供需平衡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导致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高估,无法实现"净零能耗建筑"运行目标。同时,随着建筑电气化的发展,建筑能耗总量攀升和用电负荷峰谷差加剧成为了建筑节能面临的新难题。因此,研究降低能源负荷总量和峰谷差的净零能耗建筑技术路径已成为全社会的迫切需求。本文以夏热冬暖地区深圳未来大厦办公楼为例,介绍了示范工程概况、净零能耗建筑关键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效果,并总结了夏热冬暖地区办公类建筑净零能耗技术路线,为夏热冬暖地区办公类建筑净零能耗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通过被动式设计策略、高性能的围护结构和高效的设备体系降低其使用阶段能耗。零能耗建筑在此基础上,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系统,进一步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这两类节能建筑的材料和设备系统的隐含能耗、环境影响和成本通常高于一般建筑,同时对构件的后期维护和替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从生命周期的范畴分析其环境和经济效益。建筑信息模型(BIM)能够为建筑项目的建造、运行和拆解等阶段提供多专业共享的数据平台。本文基于BIM,通过LCA和LCC方法对一座小型住宅建筑在不同节能目标情景下的生命周期全球变暖潜势值(GWP)、一次能耗(PE)和成本(LCC)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零能耗乃至正能源建筑在降低一次能耗和GWP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也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由于住宅建筑能源价格较低,如果按近年的价格指数计算,零能耗建筑和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初建成本和后期构件替换成本增量将抵消其使用阶段节约的能耗成本,因此生命周期成本高于普通节能建筑。如果未来50年能源价格涨幅超过建筑安装价格涨幅,那么零能耗建筑在生命周期成本方面将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以沈阳建筑大学中德节能示范中心为例,探索在严寒地区建设近零能耗且具有较高室内环境质量的智能化办公建筑的设计策略和技术方法。文章对中心的建筑形式、外围护结构优化、双源热泵系统、地道新风系统、智能化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技术体系展开研究,同时分析运营期间的环境质量与能耗监测数据,验证了严寒地区实现近零能耗建筑的可行性,为严寒地区节能办公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及适合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建筑节能经历了三个指标阶段,目前已有的城市开始执行75%的节能指标,各种节能技术支撑着建筑物逐步的降低能耗,近些年发展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引领着建筑节能,近零能耗建筑是建筑节能的发展目标。提高围护结构保温效果,提高总的能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被动式建筑技术是达到近零能耗建筑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由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的明显改善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能耗快速增长。目前,建筑用能占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比例不断攀升,从而加剧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形势。为了降低建筑能耗,既要节约,又要开源;因此,努力增加可再生能源在住宅建设用能中的比例,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推广建筑住宅节能,已经成为我国今后住宅建设中的重要发展战略,分析和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建筑节能设备中的太阳能和雨水回收节能技术利用,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较低的投资成本,节能、环保效益卓越,是一种发展快速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既有建筑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改造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南市某公共建筑为对象,以《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依据,并借鉴瑞典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成功技术和经验,基于节能、降耗及减排的原则,以应用可再生能源为技术手段,对该建筑进行了节能改造设计。针对不同采用可再生能源的节能技术改造方案所带来的节能效益进行了对比,给出了采用不同节能技术对既有建筑改造的初投资及其回收期的经济分析,对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SDC2013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中国赛区)参赛作品"栖居"为例,分析零能耗太阳能住宅建筑如何从设计理念、节能技术、实际功能、太阳能应用等多方面应对土地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挑战和需求,重点解析零能耗住宅的节能技术及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使浅层地热能的利用和开发成为热点。但目前地源热泵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标准并不完善,制定地源热泵系统节能量的测量对推动地源热泵节能改造项目、相关标准的制定以及提高用能单位节能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提出了相关的节能量测定方法,建立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基期能耗—影响因素模型",为建立其他类型的地源热泵系统或能源系统节能量测量相关标准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不同能源系统节能方案比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于促进零能耗建筑发展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政策不够完善,且普通建筑用户对高昂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成本望而却步,使得零能耗建筑的推广工作进展缓慢。为形成设计合理且能促进零能耗建筑发展的奖惩机制,帮助建筑用户选择最优的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使其在该奖惩机制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爱尔兰某社区随机选择了100栋住宅建筑,利用这100栋建筑的能耗数据为该社区设计奖惩函数,分析不同可再生能源系统容量下建筑成本与零能耗等级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上网电价政策下所提出的奖惩机制对建筑成本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零能耗等级越低的建筑总成本反而更高,选择更高零能耗等级的建筑用户可以获得可观的奖金,且不同上网电价下的成本变化曲线均符合预期,上网电价的不同对奖惩函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正《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与应用——以重庆市为例》一书,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根据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国家重点城市示范的实施经验,结合公共建筑能源监测平台的应用,分析公共建筑能耗数据分布、能耗分项占比以及用能特征;结合建筑能耗设备、室内环境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对公共建筑运行现状进行实测诊断分析;结合节能改造工作,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途径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分析国内外节能量测  相似文献   

20.
徐天平  张季超  马旭 《建筑》2012,(4):81-82
广东科学中心通过自然通风、空调节能、围护结构节能、照明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设节能等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使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80%的总体节能目标,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