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中建筑》2021,39(9)
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是中国未来十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文以城市形态学的分辨率为分析要素,通过低、中、高三个层级的分辨率对南京城南片区、朝天宫地块、石榴新村住区进行分析,形成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连贯分析过程,强化从城市的角度看待、分析老旧住区的意识;从时间、空间分辨率对片区的演进机制、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探索石榴新村居住区的形态演进特征与住区现状问题,挖掘对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城市形态学发源于欧洲,其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城市内在的发展秩序。文章以大连开发区五彩城为例,从地块布局、道路交通、建筑形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发展过程和演进趋势。研究发现功能多元化、地块集中化、城市活力分区化、建筑外观常态化是五彩城地段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研究成果对开发区的更新和新区规划建设具有应用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通过以广州状元坊及周边历史街区为例,对广州城南历史地段进行空间肌理演化分析论证.认知状元坊及周边历史街区的建筑高度、功能布局、地块性质及街道尺度等城市空间尺度,初步探索反映历史地段空间本质特性的视觉特征研究途径,籍此思考城市空间调研对城市设计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城市地段研究出发,探讨如何从地块限定条件分析入手对建筑周边环境、空间结构、三维形态进行整合,创造富有特色的建筑空间。  相似文献   

5.
文章聚焦居住建筑地块,在梳理银川市居住地块典型样本选取与本土形态特征分析、相关地块指标规定的基础上,采用法规模型、图示设计演绎与对比方法,分析了居住地块形态特征与地块指标的关联性,提出优化本土形态的城市居住地块的形态指标控制方法。研究能够为科学认知宁夏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复杂空间、完善地域记忆的城市建筑规定、明确城市设计精细化可控区间和提升城市品质提供参考依据,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潘磊  刘从红 《建筑师》2010,(1):32-37
当前历史地段的空间研究往往缺乏多角度的定量分析。本文以中心公园地区为例,借鉴国外城市空间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手段对该地区的城市空间进行量化分析,并提出空间形态与配置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溯所选地块的城市发展历史,以形态和空间为出发点,探讨其城市肌理、尺度、布局、界面、氛围等多个方面,分析功能过时、居住空间欠缺、公共空间割裂、界面断续等多个现状问题和可能面临的风险,最后以空间操作为落脚点,借由城市设计,对城市进行肌理缝补、空间置入与激活、场景营造等设计操作.  相似文献   

8.
城市形态学是城市空间品质研究的基础,城市空间的平面形态是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核心。文中以城市平面形态为研究主体,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探究城市形态学中对于平面形态研究的内容与线索。文中将平面形态研究时期划分为认知与分类、解构与演化、交流与融合3个阶段。通过梳理每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与特征,得出形态研究维度立体化、形态研究要素系统化和形态研究方法科学化的发展特征,进而对当前我国城市空间的平面形态研究提出解构形态要素、融入历史因素、构建时空框架的借鉴要点。  相似文献   

9.
工业生活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见证了我国建国后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具有重要保护与研究价值。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中工业用地的调整,使工业生活区所处地段价值提升,对工业生活区的保护性再利用和开发建设成为关注问题。为对工业生活区空间格局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认知,研究内容借鉴康泽恩城市形态学派平面格局与地块循环发展理论,以郑州国棉三厂工业生活区为例,划分工业生活区演进的不同时间阶段,系统的对生活区空间格局所涉及的街道、建筑功能、建筑基底、建筑高度及地块循环等内容的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生活区空间格局中不同形态要素演进的规律和特征,为城市地段及街区、建筑层面的空间格局演进研究提供一种系统、可操作的分析方法,为城市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杭州武林路历史地段望湖宾馆新增地块保护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为例,对现代酒店如何与历史地段以及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研究,并最大化地优化建筑功能设计,突出保护为本和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场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空间环境特色。同时,注重将整体建筑布局与西湖东岸景观相结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运用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理论中的形态区域概念,对广州市华林玉器市场地区的街道系统、地块划分及建筑形式进行分析,划分出不同形态区域,探讨各个形态区域的形态特征及动力因素,并总结该地区在城市层面及地区层面的形态特点。研究表明,城市形态与地区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商业业态及当时的社会状况等都有直接的关系,这些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于城市物质空间,从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城市形态;通过对物质空间形态的研读,结合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才能更好地解读城市形态演变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居住形态的演化与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存在着关联互动的关系,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要素也对具体的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运用"轴"、"核"、"群"、"架"、"皮"的分析框架,对南京老城内四个特定地段和类型的居住形态演化进行分析,寻找其内在的关联和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城市总体空间形态良性发展的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建筑》2015,(1)
老城区作为城市的发源地,承载着城市的变迁历史与文脉。然而,很多未被列入各级保护体系的老城在城市建设发展中逐渐衰落。以陕西省彬县老城开元寺片区规划为例,运用类型学理论对历史地段中的传统空间和文化要素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保护传统空间形态、剔除杂乱无序肌理、融入现代功能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对列入更新改造历史地段中残存的传统空间碎片的历史信息进行整理挖掘,保护其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实现对历史地段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性重构。  相似文献   

14.
城市粗放式开发促使城镇特色丢失,并促使人居环境愈发趋向"千城一面".为此,本研究以位于中国不同气候区的县级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其居住街区空间形态为切入点,借助ArcGIS 10.2、SPSS 22与Origin 2021软件对60个代表性居住街区的空间形态以12个形态学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借此判别、描述并解读...  相似文献   

15.
金俊  李晓雪 《华中建筑》2009,27(12):74-76
该文通过对城市传统社区居住建筑形态的研究,提出了城市历史地段居住建筑规划设计的方法,即复原梳理、插入缝合、有机再生,并针对旧城保护与更新的课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李冰  苗力  仇一鸣  许宏超 《新建筑》2022,(1):102-108
产权地块是城市形态学的重要研究层级,是城镇肌理的构成要素之一.历史城镇的保护、更新与城市修补实践都与之紧密相关.国内历史城镇通常缺少产权地块层级的信息,中小型历史城镇的地块形态资料的缺乏、现状院落产权混乱、建筑遗存保护状态不完整,这些构成了国内历史城市形态的研究瓶颈.以辽宁省中小型历史城镇为研究对象,借助城市卫星图、测...  相似文献   

17.
汪徽 《建筑与文化》2013,(12):102-103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住房体制不断发展,城市住区类型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特征,很多城市中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也日趋明显。本文以南京市的中央路地块为例,分析了地块中典型住区的背景和居住空间特征,总结了地块中各类社区存在明显不同的生活状态,居住空间存在一定得分异现象的特点,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以期可以延缓居住空间分异现象。  相似文献   

18.
该文基于城市形态学的观点,借助建筑学上的剖面概念,将其应用到城市尺度的形态分析和空间解读上,试图探索山地城市设计新思路。该文以重庆十八梯—民权路解放碑—洪崖洞历史保护区段为剖面线,并以其覆盖的城市区域作为研究范本,采用网状体系的方法,对连续山地城市剖面上各个地段的空间建设和社会人文两大系统进行分析,针对重点区段的空间建设进行原型提取,为探索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设计提供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南京市小西湖地块为例,深入探 讨城市设计在传统街区城市更新中的基础、 角色、手段及成果形式。以提高市民的生活 品质、提高容积率、保护历史地段结构和提 升公共空间品质为目标,本着社会公平立场、 城市记忆立场与城市传统街区风貌保护的立 场,通过基于历史成因的和基于整体市民利 益的两种分配方式,城市设计最终认可城市 形态动态变化的合理性、扩大居民/市民/游 人共享的公共空间、实现居民与建设主体多 方获益。  相似文献   

20.
街廓与产权地块是微观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要素,对其形态的分析可揭示城市规划机制。研究运用城市形态学的方法,以天津原法租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街廓及产权地块编号及划分的分析,从中微观尺度上考察天津的规划特征及机制。首先对天津原法租界的街廓和产权地块编号进行探讨,指出天津老城、海河及大沽北路等是影响天津原法租界规划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对产权地块的研究,通过对产权地块划分的分析,得出原法租界面向原日、英租界开放的特征。研究立足于城市形态学及城市历史景观的理论基础,是对天津近代城市规划研究的补充,亦可为未来城市整体保护和再生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