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启明  黄琼  张颀 《新建筑》2023,(1):70-75
基于碳中和及零废弃物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确定建筑循环潜力量化计算方法,提出材料循环数据库与数字建模工具协同的设计流程。以重型木结构建筑瑞典卡斯塔登住宅楼为例,通过BIM-Eco2soft-MS Excel的工作流程获取建筑的材料及构件信息、50年建筑使用期限内资源消耗及环境影响值,并实现建筑循环潜力的定量计算。进而分析了建筑设计决策对于实现负碳排放和废弃物源头减量的重要影响,为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材料选择、构件设计和循环潜力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师帅  李桂文 《城市建筑》2011,(12):96-98
本文以建筑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归纳出建筑中物质循环再生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筑循环再生策略,即材料循环再生和构件循环再生,以达到减少建筑活动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装配式混凝土木混合结构是集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木结构材料的优势、协同作用形成的新型建筑体系,其以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预制非承重木骨架组合墙体实现建筑的多项功能。介绍上海电气研砼建筑科技集团2个项目的研发背景、混凝土木混合结构的构造形式和在装配率、节能、低碳、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可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结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关键构件的实际情况,从柱、梁、板等方面,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关键构件生产消耗定额,并将柱、板、墙的人工、材料消耗定额的结果展现出来。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关键构件生产定额的研究,为近年来国家和行业重点推动建造方式的改革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选用对资源消耗尽可能少、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循环再利用率高的生态环境建筑材料,是21世纪发展新型建筑体系的大趋势。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CA),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核算模型。同时,为探讨减少建筑碳排放的途径和合适结构类型、结构材料的选择,本文从重型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轻型结构(木结构、轻钢结构)两种不同的结构类型及相应的结构材料入手,对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进行定量测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每年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轻型结构〈重型结构;木结构〈轻钢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相似文献   

6.
我国装配式木结构建筑体系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是指主要的木结构承重构件、木组件和部品在工厂预制生产,并通过现场安装而成的木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应符合可持续性原则,且应满足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的"六化"要求。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按承重构件选用的材料可分为轻型木结构、胶合木结构、方木原木结构以及木混合结构。  相似文献   

7.
建筑废弃物是可以合理循环利用的一种资源,作者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建筑废弃物利用进行研发,实践及时间证明,用城市建筑废弃物生产的再生骨料及用其制成的混凝土制品,应用在建筑上是可行的.本文就已经通过鉴定的建筑废弃物利用工艺及制品作介绍,并对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作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项目为山东省阳信县万亩梨园景区游客中心,建筑主体为胶合木结构.建筑以梨花为主题,采用了类似于梨花花瓣的五边形标准空间单元,通过模块化的设计与预制屋面单元吊装,以实现完整的标准化设计、加工、建造过程,同时依然保有生动的外观及丰富的室内外空间.设计团队以此项目来探索木结构与其他结构形式的差异,展现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特征与潜力.  相似文献   

9.
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来考虑建筑设计问题是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必然要求,为拆解而设计的理念拓展了建筑设计的思路。装配化木构建筑具有典型的可拆解特征,在设计阶段便引入拆解理念,旨在有效提高木材再利用率以获得更大的综合效益,针对我国木材资源匮乏的状况更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国内外建筑拆解研究的基础上,从构件标准化设计、结构体系选择、连接节点设计三个关键环节探讨拆解理念下装配化木构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点,通过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提出拆解设计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将为木材循环利用和装配化木构建筑产业化发展奠定研究基础,最终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木结构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传承形式。现代木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形式之一,在发达国家已有百余年历史,主要形成了以轻型木结构、胶合木结构和木混合结构为代表的结构形式,而近年来现代木结构在我国科研与应用领域也得到广泛关注。对我国现代木结构研究开展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主要从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我国现代木结构的研究进展,即材料性能及加工、构件性能及创新、连接性能与进展、体系研究与开发、防火研究及需求。通过对我国现代木结构材料、构件、连接及体系等研究工作的全面梳理,分析了我国现代木结构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指出原材料可持续利用、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关键技术创新与研究、设计理论与规范体系完善等研究趋势,可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也将有助于推动相关工程应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更新的大背景,大量建筑在远远未到达其设计年限的情况下被拆除,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废料回收利用效率很低。本文通过分析建筑构件循环利用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体现出其优越性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出从标准化设计建造、建筑构件可拆解技术及结合数字化技术建立建筑构件循环利用渠道平台三个方面去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并进一步在实际项目案例中积极推进这一模式,为建筑构件循环利用模式的构建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张兰香 《施工技术》2001,30(4):26-27
鹳雀楼复建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仿唐式建筑,介绍达到木结构构件效果的异型混凝土构件用模板设计与制作,斗、拱、枋等古建构件的预制安装与现浇施工。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分析了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现状,重点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的节点类型和整体抗震性进行研究探讨,参照我国木结构连接类型,进一步提出榫卯节点连接的混凝土构件,探讨其在我国市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环保性能及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木-混凝土组合结构能够充分利用材料拓宽木结构应用领域,有利于低碳减排.文章介绍了木-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装配化特点,对木-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界面连接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界面连接技术的类型和特点,结合相关标准和指南相关规定及理论,讨论了木-混凝土组合构件的设计要点.最后,对木结构及木-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进行...  相似文献   

15.
我国每年新增建筑总量大约20亿平方米,而住宅占了绝大部分,探索生态可循环建筑刻不容缓。在北美、欧洲、日本等很多地区和国家,木结构是最常见的住宅形式。木结构住宅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现代木结构是最优秀的生态建筑形式之一,但在国内木结构住宅的优点和特性还没有为普通百姓所认识和体验。  相似文献   

16.
木结构具有资源可再生、节能环保、施工绿色等优点而成为低碳绿色建筑的示范工程。但木结构在我国只能用于1至3层的低层建筑,而我国人多地少因此很难得到广泛推广应用。通过与其它材料混合,木结构可建得更高、规模更大。本文介绍了下部为混凝土结构、上部为轻型木结构的木组合结构,提出了该类结构的特点和解决的关键结构问题,为这类建筑结构的工程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选择位于北京,框架结构分别为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和木结构的三类民用住宅建筑,他们的立面设计、朝向、平面布局和房间功能完全一致,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三类建筑开展整个生命周期的能耗分析。研究表明:三类建筑的生命周期总能耗以混凝土结构建筑最大,木结构建筑为最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能耗与轻钢结构建筑基本相同,均比木结构建筑高30%左右。建筑使用钢铁材料、水泥、石膏板以及材料运输是能源消耗的主要建筑活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建筑装配式产业化发展的热潮中,现代木结构建筑正以"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的科学转变与提升,为整个建筑产业"装配式"的协同发展,支撑与助力。现代木结构以结构形态分为:轻型木结构、重型木结构与混合木结构。CLT归属于重型木结构,在欧洲国家也被称之为板式木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木结构建筑体系,也是重型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全新领域。本文撰写的主要目的是根据以往的工程案例实践,总结分享项目实施经验,为CLT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在中国进一步应用与推广做基础性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建筑垃圾成分复杂,其中泥土、织物、钢筋、木材、有机物等含量较高的特点,设计中结合原料成分及建设场地,设置了破碎前预处理+破碎后人工分拣+水力浮选+轻物质分离的工艺,以确保除净各种杂质.分拣出的废弃物分类放置、专门处理,把每种废弃物均转化成可利用的资源,设置了再生混凝土搅拌楼、再生制砖、再生水稳材料等产品链,实现建筑...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而衍生的材料与能源消耗和浪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尝试从降低建筑废弃物产生、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证再生产品符合循环要求、分类处置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选择正确的建筑废弃物处理设备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建筑可循环利用材料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