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林工程建设阶段包含了材料生产活动与施工建造活动,以该阶段为研究对象,基于碳排放因子和工程量清单构建园林工程建设阶段碳排放量计算模型。以杭州市北塘河畔公园项目为例,分别计算和分析了其材料生产、土方工程、硬质景观工程和绿化工程的碳排放量,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找出了减碳重点。根据研究结果,从选材配置和施工建造方面提出园林工程建设减碳策略,为园林工程提供低碳建设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2.
3.
对大空间建筑的生态性研究主要是从场地规划、建筑形体设计、建筑材料选择、景观绿化和建筑设备节能出发,提出了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设计的原则和设计的策略,还指出了大空间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设计的各个环节,希望能为建筑设计同行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5.
董欣 《建筑·建材·装饰》2012,(8)
关于对大空间建筑的生态性研究,需要从建筑形体设计、场地规划、建筑设备节能、景观绿化和建筑材料选择出发,本文不但阐述了大空间的建筑生态设计原则、策略,并且特别指出了其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设计的各个环节,以供建筑设计同行们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大空间公共建筑实例的分析,从表达地域文化的造型、空间、材料和技术四个方面,探讨了其设计手法和表达方式,希望对今后的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应对全球化的趋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大空间公共建筑实例的分析,从表达地域文化的造型、空间、材料和技术四个方面,探讨了其设计手法和表达方式,希望对今后的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应对全球化的趋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减少住宅小区景观植物种植与养护阶段的碳排放出发,对住宅小区景观植物全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和碳源识别,基于碳排放因子构建碳排放测算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碳排放量测算。研究发现,日常养护阶段的碳排放是住宅小区景观植物生命周期中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约占总碳排放量的92.05%。 相似文献
9.
闽侯文化中心是一栋大跨度、大空间公共建筑,集剧场、会议、办公于一体。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工程结构设计中的一些特点和难点,其中的一些思路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空间公共建筑的固有特征和生态化现状,提出大空间公共建筑体型应适宜化,然后从空间几何学和空气动力学角度探讨生态化大空间公共建筑体型的环境优化方法,最后从建筑师个性灵感角度探讨建筑体型的主题景观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空间公共建筑一般具有造型新颖、使用功能多样、室内空间宽敞和人员聚集量大等特点,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往往会遇到与现行规范矛盾的难题。本文以某大型商贸城为工程实例,运用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研究探讨突破传统的防火策略,并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本文从生态化大空间公共建筑的基本内涵出发,分别从功能结构、环境文脉、空间拓展、生态秩序四个层面,提出了新的美学诉求。并结合案例,对生态化设计的大空间公共建筑美学表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大空间公共建筑的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从20世纪初大空间建筑出现以来的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表达这一关系的探索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大空间公共建筑与传统文化表达有关联的空间要素,提炼出传统建筑中与大空间可产生关联的空间特征及传统元素,总结出大空间公共建筑空间设计中如何表达传统文化的设计手法,以期达到丰富大空间公共建筑创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大空间公共建筑防火分区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从大空间公共建筑的火灾特征出发,分析了大空间公共建筑防火分区设计模式,进而从建立模型、火焰的直接热辐射以及热烟气的热辐射等几方面对相关设计流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乡村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场域,
但其社区层面的空间低碳策略在理论探索与实
践验证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为进一步明确乡
村社区空间减碳路径,有必要厘清相关领域研
究现状进展,识别未来研究方向。本文针对乡
村社区空间减碳领域进行政策梳理和文献综
述,从规划、景观、建筑的多维视角梳理了研究
进展并识别当前研究不足。研究综述的结果突
出了强化多维视角、完善数据框架、量化生态价
值、深化数字赋能及注重文脉保护等未来极具
潜力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有助于在双碳目标
的扎实推进中挖掘更多的乡村力量,为乡村社区
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城市建筑系统、城市供热系统以及城市电网系统的内在和外在的联系,构建了1种城市供热领域碳排放预测完整的方法。并从电网结构、供热结构、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等方面,建立了全场景的理论关联公式,构建了涵盖供应侧和使用侧的供热全场景模型和测算方法。所建立的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可重复性和灵活性。最后,以黑龙江省城市供热系统为例,分析了影响因素互相作用的机理,结合各因素的变动趋势,分场景定性、定量分析了各子系统变化对未来城市供热碳排放的影响,并对2020—2060年黑龙江省集中供热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为政府今后节能减排的政策优化及政策选择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