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知识经济进程中郊区小城镇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兵  项鼎 《小城镇建设》2000,(5):40-41,39
郊区小城镇是大城市的重要部分,它的发展和建设关系到大城市在全球化、知识经济进程中的功能的转变,关系到大城市在迈向国际城市过程中竞争力的增强,同时也关系到城乡社会、经济等方面问题的解决。因此,小城镇建设和规划应高起点、高目标,置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背景之下,置于大城市总体规划之下,各方面与大城市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主要特征是集聚,城市的各种利弊也源于集聚,城市病就是其中一弊。所谓城市病(Urban Disease),是对人口及相关发展要素向大城市过度集聚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的统称。国际经验表明,城市病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迈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剧烈竞争中,我国许多大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纷纷提出了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这些目标总体上呈现两大特征:一方面反映了国际性城市是现代国际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分析了自己城市达到国际性城市的可能性和目标。但是,作为一种战略,它的目标能否成为现实,重要的在于城市之间的竞争性,最后,能够跻身于国际性城市的终究是少数几个。 面对现代城市经济体系的发展需要,面对现代大城市建设的困难和问题,从国家整体战略思想出发,我国国际性城市的发展空间有多大?这个问题是人们十分关切的,也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4)
快速公交系统(简称BRT)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应对城市交通拥堵、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已有近20个大城市先后设置了BRT系统,但BRT系统在中小型城市中的应用仍然缺乏。由于中小型城市社会经济及机动化水平、城市规模、出行结构与大城市均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对中小型城市的BRT运营模式进行选择,提高线路运营效益,对降低我国中小型城市BRT建设中的决策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城市群及卫星城的发展是当前世界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城市群是由中心城市及其卫星带构成的。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周围发展卫星城市,不仅是控制大城市的用地,分散大城市的人口和职能的可靠途径,而且  相似文献   

6.
对城市发展方针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由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四市和中国城市科学会以及北大社会学系联合发起的大城市人口问题及其对策会于1984年11月在成都召开。 大会认真地反复地讨论了城市发展基本方针,特别是大城市发展方针,研究了区域人口合理分布途径,探讨了控制市区人口规  相似文献   

7.
“要多发展中小城市、卫星城镇,少发展大城市,减少大城市压力”。这是李鹏总理最近针对我国城市现状,适时提出的“抑大兴小”发展新构想。那么,如何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尽快实现由偏重大城市发展向加快中小城市(镇)发展的战略转移呢?笔者认为,客观清醒地分析现今大城市所面临的困境,进一步提高对发展  相似文献   

8.
视点     
<正>郑新立:城镇化方向将从大城市转向特色小镇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郑新立表示,城镇化的方向要由重点发展大城市向重点发展特色小镇转变。过去30多年,城镇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和问题。例如,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导致大城市病;城市布局不合理,过度集中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发展落后;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因为户籍制度无法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他  相似文献   

9.
<正>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日本国际建设技术协会和日本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中日大城市圈交通高层论坛”3月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百余位中外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商大城市圈交通问题。论坛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理事长卞百平主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谭庆琏、日本国际建设技术协会理事长荒木英城致辞,上海市交通局副局长王秀宝作了题为《认真规划公共交通、确保世博会交通服务》的专题演讲。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的大城市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45个,成为世界上大城市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 当前,城市建设中,住宅建筑是一项突出的问题。一般来说城市越大,存在的住宅问题越严重。近年以来,我国各大城市都加快了住宅建设,在工作过程中,均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关于住宅层数的讨论,以求更好  相似文献   

11.
何小娥  殷毅  柳少杰 《城市规划》2005,29(10):48-51
城市的区域化发展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趋势,城市的区域化发展造成了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发展环境和发展要求的巨大变化。本文分析了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在大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困难的根本原因,指出既适应大城市区域化发展需要,又要发展自身社会经济,是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然后,结合总体规划的实施,阐述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应该从大城市规划实施、区域协调以及小城镇自身发展要求等方面来解决小城镇总体规划实施困难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大城市和城市病再认识的基础上,从大城市发展面临的规划、流动人口和内城等挑战,认为大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抑制大城市发展是不可取的,进而提出解决城市病的策略,以利于大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国际建协“北京之路”工作组主办的城市边缘一区域规划国际论坛,于4月21-22日假座上海同济大学(安亭校区)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以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规划与建设为焦点,以科学的发展观探讨卫星城镇在缓解超大城市发展压力方面的功能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大城市多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转型时期,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该如何走,该采取怎样的城市发展战略?在第八届科博会的“2005中国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国际论坛”上,中国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发展,建设具有大、中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己成为我国大城市目前和未来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文化名城,在向国际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交通问题的解决,都期待着轨道交通能在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一体化轨道交通又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趋势,是城市一体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低碳(Low-carbon)是2003年产生于英国的一个新概念,由于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旨在减少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低碳化发展理念在短短几年间已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一个国际趋势。国际科学界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当前气候变暖有90%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IPCC,2007),而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其运行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到全球总量的75%左右(Stern,2007)。因此,城市是区域碳减排的重要单元和研究主体,是实现全球减碳和低碳城市化的关键所在。所谓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得以发展、低碳生活和低碳生产得以发生的物质载体,通过以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为导向的形态和空间组织,以及低碳规划的技术支撑、政策引导,在城市尺度范围内实现减源增汇的目的。目前,已有许多国际大城市开展了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的探索,并取得了宝贵经验。世界大城市气候领导联盟(Large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简称C40或C40 Cities)是一个于2005年成立的国际大型城市间组织,旨在加强国际城市协作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城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受英国花园城市理论的影响,从廿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在一些大城市的郊外建造花园城,如新泽西州的雷登堡(Radburn)城;马里兰州的“绿化带”城;俄亥俄州的“绿化山”城等,这在美国的城市建设史上,是一种创新的尝试,但实际上这个时期城市发展的总趋势还是由外向内,向大城市的中心集聚。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城市经济好转,首先要求建设大量住宅,以解决住房的严重短缺。另外,大城市中摩天楼林立、交通拥挤、公害严重,致使居住环境日  相似文献   

18.
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可能产生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发现从未来的人口流动的趋势来看,大部分的流动人口将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包括超大城市)居留。一代流动人口的返乡意愿相对更强,会加重农村的养老负担,新生代流动人口在城市长期居留的意愿更强,将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包括超大城市)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应用倾向值分析方法对外来人口调控政策进行评价,发现城市的外来人口调控政策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作用比较有限。分析其原因,发现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顺应了城市化和产业集聚的规律,流动者个体选择与城市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城市的人口压力不断增加,一些现行的人口调控政策措施有待完善,上述问题使大城市的人口疏解政策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9.
对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轨迹、规律和机制进行了多角度的剖析,发现东部发达地区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崛起规律和机制:(1)发达地区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兴起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机会——战略转折点。(2)从空间关系来看,这些中小城市利用其自身的相对独立的行政主权、经济因子的不均衡(优越的交通条件、经济基础发达等)和非均质的自然条件(山水环境、土地资源广阔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城市的“圈层”空间结构,使其直接享受这些大城市的功能辐射。在实证研究中,选取东部胶济城市连绵区上、济南大都市圈内的中小城市——章丘作为战略研究的研究对象,首先对章丘发展所面临的战略转折点,从城市竞争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方面进行了剖析和“捕捉”,确定了城市发展的理念和目标,进而据此选择了城市发展的战略场所,最后对战略场所进行了规划结构和规划布局的构思。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聚集现象与经济、文化的中心作用日趋充分。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的矛盾亦日趋严重。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交通效率,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迫切任务。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充分重视交通在城市发展与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把城市交通放在城市建设的首位。 一、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