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静 《山西建筑》2012,38(10):20-21
针对建筑的复杂性,分析了建筑创作与电影创作的关系,通过回顾《非常建筑》和《后窗》这两部经典作品,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了当今建筑表皮的创作,为建筑师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2.
我们一直订阅《建筑》,这两年越办越好了,与其他业内期刊相比。《建筑》在栏目设计、内容质量方面明显有优势。但感觉有一点美中不足的是.彩插广告放前面导致找目录不方便,不利于阅读,能不能彩页广告分散放在刊物的中间,或者放在栏目的分界位置,这样还可以起到调节阅读节奏的效果。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提出来供参考。祝《建筑》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3.
这两年,一把把大火烧出了不少新概念,其中“欠帐”一词独领风骚。市政消火栓不足,是欠帐;消防车辆不够,是欠帐;消防通道不畅,是欠帐;建筑消防设施没有,是欠帐………最后有人归纳:城市消防设施的欠帐是消防工作中最大的隐患!这话有理。但是,还不尽然。应该看到,硬件欠帐虽然有历史和客观原因,但主观上的因素更不容忽视。对于这一点,江泽民总书记在《责任重于泰山》讲话中有精僻的分析:一是单纯的生产观点,或者叫片面的生产观点。资金都花在了生产上,精力都用在生产上,消防工作却没有当回事;二是侥幸心理。火灾没有烧来之…  相似文献   

4.
建筑技术杂志社’96“两刊之友”阅读奖参赛办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职工阅读《建筑技术》和《建筑工人》的热情,本社从1996年起将每年举办一次“两刊之友”阅读奖竞赛,欢迎两刊读者踊跃参加,具体办法如下:1.本届试题共30题,均为选择题,所有试题均可在两刊...  相似文献   

5.
经典茶座     
“在哪里”、“这里、那里”和“这个、那个”——G.库赖的“城镇景观简编》”阅读城镇”是这十几年来流行在西方城镇设计业界的一句时髦话,来自德里达(Jacques Deruida)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其实.在德里达之前.早有一位以”阅读”城镇而享誉盛名的英国城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他就是G.库赖先生《Gordon Cullen)。G.库赖生于1914年.卒于1994年。他既是一个从事实践的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也是城市设计理论的开创者。在G.库赖看来,城镇景观不是一个场地或某个地方的景观.而是整个城镇的景观。城镇设计就是如何把建筑、街道和空间在视觉上结合到一起.把看似杂乱的建筑环境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视觉艺术的设计。那么,究竟什么是城镇景观呢7G.库赖在((城镇景观简编》《The Concise Townscape,Architectural Press,1971)中有一句名言,”一座建筑是建筑.而两座建筑就是城镇景观”。  相似文献   

6.
建筑位于湖南省吉首市吉首大学校园内,由两部分组成——综合科研教学楼和黄永玉博物馆。设计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建筑如何重组建筑与周边物理环境的关系;二是建筑如何与当地原有的建筑文化传统建立积极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在楼盘建筑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上,北京劳尔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侯仰坤博士指出,2001年修改的《著作权法》,将建筑作品作为单独一项列为保护对象,成为目前开发商为自己楼盘维权的依据:他认为,修改以后的著作权法将建筑作品列入保护对象,就是要保护建筑作品的独创性,他倡议每一个楼盘的设计者都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楼外立面上,推广“楼盘设计实名制”以防止克隆,  相似文献   

8.
《建筑与文化》2016,(2):47-53
项目概况
  ??作为世界知名娱乐公司的区域总部,建筑的外形需彰显独特,并成为纬壹科技城的亮点。而与此同时,客户还要求建筑物需容纳一个百人影院,供大楼租户放映电影及举办其他活动。项目任务还包括设计高效的楼层设置,以使建筑成为一个能产生实际收益的写字楼项目。
  ??这座具有创新性马蹄形态的建筑名为“星战沙垒”(Sandcrawler),对于有看过《星球大战》的用户们来说这名字应该并不陌生,没错,该建筑的命名和外观形态正是来源于电影《星球大战》中的Sandcrawler战车。  相似文献   

9.
查尔·詹克斯在他1995年出版的《跃迁的宇宙中的建筑》一书中用现代科学的复杂性来解释西方当代的建筑与文化,并认为未来的建筑应追随宇宙观。詹氏的论点可以概括成以下一条线索:复杂的宇宙演生——复杂的科学———复杂的社会文化——复杂的审美价值观———复杂的建筑风格。詹克斯用现代科学的复杂性来解释诸如解构等复杂建筑风格的作法有独到的地方;而其用同样的理论来解释绿色建筑和高技派建筑则显得牵强。至于詹克斯一味地通过搜寻建筑形式风格的演变来体察世界建筑的未来的作法,则是片面而缺乏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10.
二零零二,多事之秋。自北而南,数家设计媒体或破土而出,或改版,不消说各个专业、准专业媒体的手术,如《设计新潮》的洗心,《时代建筑》的革面,一些艺术杂志、时尚杂志也纷纷挺进设计领域,《VISION视觉》有了空间版块,《艺术世界》开办建筑专题,一些颇有发行量的“小资”报刊也以沾设计之气者为先。我们的杂志现在摆在纷呈的书架上了,这一片姹紫嫣红,却不一定是每家的赏心乐事,我们拿出传统的权威食谱,跟不跟得上大家渐好啖奇尝鲜的舌头?也有人说:以不变应万变。但伟大领袖指引我们: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书上说:…  相似文献   

11.
“深入设计”是针对建筑师一种特定的工作方法及流程所提出的概念:如何把设计工作做细致,保证建筑完成品质,尽量完美的呈现方案构思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深入设计”工作应该由独立的设计团队来组织完成;“深入设计”工作模式把原来包含在传统的方案、初步、施工图设计中的一些与建筑完成品效果紧密相连的要素精简了出来,在由方案进入初步设计后开始发力,聚零为整,形成一条主线进行集中控制,高效而有力地保证了建筑,特别是其完成面能够沿着正确的、理想的轨迹实现进展,从而使建筑最终品质得以保证,最初设想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电影和建筑都是关于空间的艺术,两者存在内在审美的一致性。互文性作为一种源于文本理论的概念,可以有效地建立电影与建筑的互动。该文应用互文性理论,将姜文的两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邪不压正》与建筑元素并置,以具体的屋顶、门窗和楼梯为例,阐明了两类异质文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探讨了建筑意象在电影中是如何实现自身文化精神与观众荧屏认同的对接。最终,揭示出电影与建筑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及其三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13.
苗族史诗《铸日造月》中讲到:远古时候,天空落下五把火,从此大地才有了火。彝族史诗《查姆》中说:“独眼睛这代人,用火来御寒,用火来作伴侣,用火来烧东西……生吃树果有生味,热吃树果味道美。人类从此冷暖能分辨,从此生熟能分清。”傈僳族至今盛传:安置火塘时若位置不合会发出。吱吱”的叫声,据说,还有不少人听到过这种叫声;当人们把它移到另一个合适的位置时,这种叫声才会停止……  相似文献   

14.
《重庆建筑》2009,(8):F0002-F0002
诺伊特拉设计建造的建筑,并不是为了看上去是在一处风景中的一个构筑物。他在《场所的神秘与现实》一书中这样描述黄昏中的沙漠之屋:“薄暮带来了一片祥和。山脉地貌轻柔的监紫色动人地衬托出了建筑神秘而生动的幻影,轻若无物却清晰透明。”诺伊特拉设计的住宅和其所处环境之间的边界,破减少至最低的限度。这就使得建筑周围的天然景色可以进入房间,或者说融入进这个房间。  相似文献   

15.
姚兵 《建筑》1996,(7):7-9
建设监理从今年开始进入到全面推行阶段。所谓全面推行,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要求大中型项目或者是重点项目、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都要实行监理制度;第二个要求能够真正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真正做到“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因而,在全国全面推行建设监理制,就有许多的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也就是说要体现中国特色。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回从“两个转变”的特点来谈推行建设监理制度的必要性。首先要研究建筑市场。建筑市场包括监理市场,监理公司本身就是建筑市场的主体之一。建筑市场是特殊的商品市场,和一般的商品市场…  相似文献   

16.
洪惠群  杨安 《华中建筑》1997,15(2):103-106
“日本味”的现代餐馆室内环境设计洪惠群,杨安日本,芦原义信在他的《街道的美学》中归纳道:把以墙为主体的西欧建筑称之为“墙型建筑”,把以地板为主体的日本建筑称之为“地板型建筑”。“日本味”的“地板型建筑”的形成:一是,因日本木材多。有条件建造开敞式木梁...  相似文献   

17.
赖德霖 《建筑师》2023,(6):108-114
作为一篇史学史读书笔记,本文试从《营造法式》研究诸多议题之中选择四个争议较大且持续较久者,通过比较阅读揭示学者的自我反思和修正,不同学者之间观点的争鸣和砥砺,以及他们之间的继承与发展。这四个议题是:1.“以材为祖”如何应用?2.《营造法式》是否规定了建筑的一切尺度都受材份制约?3.“材分八等”的依据何在?4.《营造法式》的编纂是否受到了南方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邓彦 《建筑安全》2002,17(1):23-2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第6.1.1条规定:“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6.1.1.2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这一条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一是连通阳台或凹廊的设置难度大,不易实现,而且会影响居住建筑的使用及整个建筑的立面效果;其二是对于十二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而言,这一条规定显得过于严格。在实际设计中,许多…  相似文献   

19.
《华中建筑》从1995年第一期起改为国际大16开本亲爱的读、作、译者:《华中建筑》自创刊十年来,深得海内外众多建筑人士和广大读、作、译者的热诚支持,这对于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华中建筑略继续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  相似文献   

20.
赖德霖 《建筑师》2009,(6):55-64
“文法”和“词汇”是梁思成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和中国风格建筑创作思想表述中的一对概念。他不仅用它们来说明中国建筑法式与结构构件和造型要素之间的关系.还由此发展出其中国风格建筑创作的方法,即”建筑可译论”。因此这对概念可以说是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与中国风格建筑设计理论的原点.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将两个概念置于梁所受的学院派建筑教育背景中进行考察。作者认为这项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梁的《营造法式》研究.他在1935年所编纂的《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和在1950年代所提出的“建筑可译论”思想的理论基础.还可以进一步厘清学院派建筑教育对中国的影响.并在更大的范围内揭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许多“中国风格”建筑的设计方法论本质.从而贡献于中国的建筑学术史以及建筑设计思想史。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无论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还是1950年代“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新创作.甚至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古都风貌式”以及所谓的“欧陆风格”设计都有着相同的方法论来源,这就是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构图”与“要素”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