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研究利用蒸汽喷射式热泵供热系统替代常规热力系统。减少蒸汽在减压过程中的有效能损失,回收蒸汽冷凝水系统排出的余热,使其二次蒸发汽升高能量品位后,再供生产使用。提高以蒸汽做为载热体的热能在转换、传递和利用过程中的技术水平,使能量得到充分的利用。其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周小三 《安装》2023,(S1):142-143
<正>一、成果研究背景“大温差”供热技术最早于2007年由我国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提出,该供热技术即在热力站或隔压站内通过设置吸收式热泵换热系统降低一次侧回水温度,拉大一次侧供、回水温差,在管道流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热网的输热能力。另外,由于一次侧回水温度的降低,能深度回收利用热源厂低品位余热,提高了热源厂的供热能力。常规吸收式热泵换热系统流程见图1。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替代难度大,非化石能源发展面临多重制约,产业的高耗能、高排放、低能效问题并存,绿色低碳技术亟需加强。工业过程供热占据能源消耗的50%,因此实现工业过程供热的低碳化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部分。为达到工业过程供热所需的体量和温度,高温/蒸汽热泵需要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本文从国内外工业热泵技术现状,分析目前工业热泵通常采用的系统循环型式、制冷剂压缩技术、水蒸气压缩技术;结合第四代低全球变暖潜值制冷剂发展现状,给出环保工业热泵的适用制冷剂;提出工业热泵技术发展展望,最后结合双碳目标的实现和工业锅炉替代市场分析,展开了工业热泵应用场景的拓展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和供热两用装置,在65℃-90℃废热水驱动下,实施制制冷循环及Ⅱ型热泵循环的试验研究结果,文内给出了吸收制冷循环和Ⅱ型热泵循环的热力系数,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稀溶液浓度和放汽范围及负荷水温度的变化关系。并分析了不同驱动热水温度下的经济运行工况,制冷循环制冷量与Ⅱ型热泵循环供热量间的区配关系及系统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原有用过热蒸汽供热状况,通过对冬季和夏季生产和生活用气的分析,以及过热蒸汽和饱和蒸汽对设备的腐蚀程度等进行对比,简述了蒸汽减压系统、蒸汽减温系统、厂区热力管网改造和凝结水综合利用设计思路及优化方案,并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6.
水-水源热泵机组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制热性能下降并频繁转入保护工况现象。为改善水-水源热泵性能,在负荷匹配的情况下提高其经济性,设想在原热泵系统中增设太阳能辅助集热装置。简要介绍太阳能辅助集热型热泵系统的形式和组成,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形式选择、贮热水槽的要求等,同时着重进行冬季供暖工况的热力设计计算。设计计算表明,冬季供热循环时增设太阳能辅助系统之后供热系数有较大提高。在夏季只需将太阳能集热系统与制冷系统分离,即可作生活热水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7.
一、集中控制系统的提出 阜新热力总公司是阜新市国有中型热力企业,所辖六个热力分公司。目前,公司总资产34L元,年供蒸汽40多万吨,供热面积1260万平方米,拥有区域供热锅炉17台,总吨位565吨,换热站62座,蒸汽管网8公里,热水管网158公里,拥有用热单位600家,采暖居民12.0万余户,供热市场占有率为70%是阜新市主要的热力生产和供应基地。在以往的供热运行中,主要采用人工调节的方式,从室外温度测量到供热系统的曲线调整,全部由一线的供热现场完成,工作效率低,不容易发现热网不平衡参数,造成调整的滞后性,浪费了大量能源--特别是供热站直供系统的调节,锅炉房直接向仅百万平米的热用户供热,调整全靠锅炉运行掌握,滞后性和管网调节难度最为突出,浪费能源最为严重。为此,总公司于2008年研究决定引进国外先进自控机组,将供热站一次直供全部改造为换热站间接供热,分割供热面积,提高供热管网平衡调节的灵活性;同时,引进西门子远程监控系统,充分利用自控机组的自动化和远程监控功能,提升供热自动化水平,实现科技节能。  相似文献   

8.
燃气发动机热泵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志高  郭开华  王如竹 《制冷》2006,25(2):30-33
介绍了燃气发动机热泵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说明燃气发动机热泵的使用可减少空调/供热的用电量,缓解由空调/供热引起的电力紧张状况,降低电网的峰谷差,同时可调节燃气消耗量的季节不均衡性,并有利于环境保护。根据空调/供热系统的不同方式,给出了比较这些系统能源利用率的统一指标——次能源利用率,并利用一次能源利用率分析了六种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分析结果表明燃气发动机热泵的一次能源利用率最高,可节省能源。文章对燃气发动机热泵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一次能源利用率达到1.76。  相似文献   

9.
熊若虚  刘金平 《制冷》2007,26(B11):31-36
作为一种节能技术,大温差高温热泵越来越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将从它研究和发展情况及经济性的角度对其进行介绍,再结合实验数据对大温差高温热泵的一些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当热泵的热力完善度达到0.4时,其在各个工况下的平均供热系数都高于其所需的最小供热系数。通过绘制出混合工质的温度-浓度图,得出了增加了分凝装置可以有效增大工作温差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以大型自配胶球装置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余热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近三个采暖季运行数据,选取各采暖季中热网循环水及余热循环水流量接近设计值的8个工况,建立超定函数模型,并通过MATLAB采用最小二乘拟合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热网水进水温度每降低1℃,热泵供热量提高1.37%,余热水进水温度每升高1℃,热泵供热量提高7.93%,驱动蒸汽压力每降低0.01MPa,热泵供热量降低3.99%,回收余热量降低10.33%。该定量拟合研究结果对火电厂大型吸收式热泵余热供热系统设计及优化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型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系统实际运行中,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影响运行效率的因素,如供热负荷变化、驱动蒸汽变化、循环水量调节等,在没有系统运行的在线性能数据作为参考的情况下,缺乏经验的运行人员往往较难找到最佳运行方式,使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系统运行最优化,达到最佳效能。本文研究了联合循环电厂大型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系统在线性能检测,旨在获取余热利用系统实时运行信息,在线计算及实时显示余热回收系统运行中的各性能指标,为运行人员提供可靠运行依据。本文吸收式热泵余热利用系统的在线性能检测方法在某联合循环电厂应用表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我国典型气象地区负荷分布的基础上,对燃气机驱动的供热空调系统在不同压缩机转速下的变工况特性、变速容量调节性及其节能机理进行分析,得到了寻找根据室外温度条件对燃气机热泵系统的容量进行实时控制的压缩机转速变化规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在空调供热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是清洁的一次能源.在空调供热中推广应用天然气可减少因空调供热引起的电网峰谷差,符合我国的能源和环境保护政策.本文介绍了几种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的空调供热系统,包括燃气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燃气机制冷空调样机及其测试性能和冷热电联供系统(CCHP).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热力蒸汽压缩式海水淡化装置的分析,建立起其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一般蒸汽直接加热式真空海水淡化系统比较,采用热力蒸汽压缩式海水淡化系统,其能耗明显降低.此外,对不同的蒸发温度下的工作蒸汽耗量进行了模拟计算,所得结论对热力蒸汽压缩式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与使用管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技术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汽轮机乏汽余热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解决供热的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在热力站实现超大温差换热的基础上,设置在热电厂首站内的核心设备——电厂余热回收专用机组,回收电厂发电后的大量乏汽余热用于城市采暖供热。该项目在不增加一次能源消耗的情况下,加大了城市供热面积、减少了大量投资,这为吸收式热泵技术在北方供热电厂的大规模推广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高温水源热泵工质的筛选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提高中高温水源热泵机组的性能,首先简要分析中高温水源热泵制冷剂的选取原则.对几种中高温热泵工质进行热力计算和比较,计算中蒸发器的进水温度为30~50 ℃,冷凝器的出水温度为70~90 ℃.结果表明:R123可用于水源的中高温热泵机组,供热温度可以达到95 ℃,R134a可适用于冷凝温度为中温的水源热泵机组,R22/R142b的混合工质也适用于中高温热泵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燃气机热泵在低环境温度下的制热性能,本文将燃气机热泵技术与复叠式热泵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应用于低环境温度下的复叠式燃气机热泵(CGEHP)系统。使用MATLAB软件,建立了CGEHP数学模型。分析了燃气发动机转速、环境温度和系统进水温度对系统供热性能(总供热量、制热性能系数(COP)以及一次能源利用率(PER))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分别为﹣20、﹣15和﹣10 ℃,以NH3-LiNO3作为吸收式热泵系统工质,发动机转速为1 500 r/min时,PER分别为1.0、1.02、1.04,比常规空气源电热泵系统分别提高了24%、15%、5%。  相似文献   

18.
水源热泵系统热源侧变流量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水源热泵系统供热运行的技术经济性。建立适用于TRNSYS软件模拟的水源热泵系统模型,针对不同水源温度通过改变热源侧水流量方式优化运行。比较水源热泵系统、燃气和燃油3种供热方式的运行经济性,结果表明,不同水源温度下的最佳供热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石家庄热电厂供热系统为例说明以蒸汽为供热介质,供热距离短、压降大、回水少、难以保证供热质量,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当供热规模超出蒸汽网合理供热范围时,应及时改变供热介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增热型热泵装置的余热利用系统进行细致分析,结合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准则,即:能源梯级式应用、级别配置、因地制宜、供需平衡。围绕其设计准则,设计了一种以增热型热泵为关键装置,构建适用于各级别热能的利用回收系统,之后再把回收的热能调节品质相同,使用管路相互连接,依据使用端的负荷状况,做好热能的供给。结合保定某工业厂区的余热分析状况,构建以增热型热泵为关键装置的热能回收系统,对厂区内的机电设备制造产区、光电产区中级别不同的热能进行余热回收。经过分析得知:热泵装置的热量总供给为29 912.1 kW,使用厂区内高温度热能(烟气、热水、蒸汽)为18 363.58 kW,收集冷却水的热能为11 547.15 kW。厂区每天24 h连续制造。在供热期间,厂区供给的高温热能总量为52 887.1 MWh,冷却水热能总量为33 255.8 MWh。其中,车辆涂装作业中的热泵装置供热总量为12 217.7 MWh,多晶硅制造作业的热泵装置供热总量为65 289.1 MWh,余热回收系统的总供热数据为86 146.8 MWh,研究证明该装置适用于类似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