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直流式空调机组排风热回收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将热管式和热泵式热回收装置相结合的复合热回收直流式空调机组。新风与排风通过热管式热回收器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后的新风温度降低,排风温度升高,然后再将新风引入热泵式热回收装置的蒸发器,使其所承担的新风负荷减小,将排风引入热泵式热回收装置的冷凝器,夏季可有效降低热泵循环的冷凝温度,冬季可提高其蒸发温度。结果表明:在杭州地区的气象条件下,与传统的直流式新风机组相比,复合热回收直流式空调机组夏季节能36.6%,冬季节能78.6%,静态投资回收期1.67 a,动态投资回收期1.87 a。该机组有效回收了排风中的低品位能量,提高了机组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普通住宅日常通风换气的特点设计出一台小型平板热管通风换热器,在不同风量(60、90、120、150m3/h)和室内外温差(室外新风温度为27~40℃,室内排风温度控制在24℃)的条件下,针对夏季工况,进行了热管换热器的真空度对其热回收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热管换热器热回收效率较高,最高热回收效率接近60%;在风量较高的情况下,真空度对其热回收效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3.
以夏热冬冷地区3个典型建筑为例,分析了3类典型建筑的总冷(热)负荷、新风冷(热)负荷分布情况,计算了采用排风热回收装置处理新风后降低的负荷量,并对采用新风换气装置后的投资进行了经济性分析.采用新风换气装置后总投资变化不大,但运行费用却能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冷凝排风热回收新风一体机的运行性能,建立冷凝排风热回收新风一体机的Simulink系统仿真模型和Simulink-M文件寻优模型,采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机组进行变环境工况性能研究,得到机组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的最佳性能系数及其对应的最佳旁通新风量。结果表明:在制冷标准工况、变旁通新风量条件下,机组性能参数的仿真值和试验值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且最大偏差在±7.00%以内,仿真模型可以正确反应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在机组变环境工况条件下,机组的运行性能同时受到旁通新风的温度和风量的影响;使用Simulink-M寻优模型计算可得到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最佳旁通新风量的具体值,最佳旁通新风量值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机组使用变频风机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研究结果为提高冷凝排风热回收新风一体机制冷工况的运行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状态需要耗费大量能量,利用空气热交换器可以回收部分排风余热,降低新风能耗.空气热回收装置分为显热和全热(含显热和潜热)交换器,二者的能量回收效果取决于气候条件.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新风总能耗及潜热和显热能耗所占比例不同,全热交换器的节能优势只有在新风潜热能耗较高时才能充分体现.选择严寒地区的大同和夏热冬冷地区的上海两城市,分别在冬、夏季对室外空气温、湿度进行了连续31d(744h)的逐时测量.利用实测数据计算比较了两地新风能耗的差异,讨论了全热与显热交换器在上述地区的节能效果和两种热回收装置在应用时需遵守的原则,指出严寒地区最适宜的空气热回收装置为显热交换器,而夏热冬冷地区则适合选用全热交换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房间舒适程度要求的不断提升,新风系统逐渐成为空气调节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新风系统造成的能耗不容忽视。为了降低新风系统的能耗,提高能量利用率,设计了基于太阳能的新风双级处理模块化节能墙。该设计基于太阳能薄膜光伏发电技术,并加入了蓄电池保障其运行持久性,同时对现在普遍采取的排风热交换新风设备进行了改进,加入热电制冷热泵系统对新风实现双级处理。该装置适用风量范围为60~90 m3/h;夏季为新风降温,送风温度在28~31℃,显热交换效率可达86.7%;冬季为新风升温,送风温度在12~20℃,显热交换效率可达79.0%。对比于只采用一级处理送风,该装置显热交换效率提升了26%~28%,实现了对新风的深度热回收,减少了空调设备耗能,达到住宅空调、供暖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目前用于空调系统排风热回收的热管换热器类型. 通过一些仿真模拟及实际案例,分析了影响热管换热器热回收效率的重要因素,包括热管工质的选择、管芯结构、热管尺寸及放置角度、工质充液率等内因,以及新回风进风温度、风量比、迎面风速等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8.
泵驱动回路热管能量回收装置的工作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利用公共建筑空调系统排风的能量,降低新风处理能耗,设计出一种泵驱动回路热管能量回收装置.搭建实验系统,讨论该装置在8种运行工况、3种不同工质下的工作特性,分析工况和工质对其换热量、温度效率和性能系数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满足公共建筑换气能量回收的要求,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室内外温差增大对其换热量和性能系数有利,对温度效率不利.该装置夏季工况的性能系数可达11.07,冬季工况的性能系数可达23.82;以R32为工质时,该装置的性能优于R22和R152a.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地区办公建筑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实测方法,选取北京地区办公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板翅式及转轮式显热回收装置及其系统为实测对象,分析了室外温度、风速等因素对热回收装置的热效率、降低新风能耗的贡献率以及全年运行能耗的综合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板翅式显热换热器在北京地区冬季采暖期使用时,当迎面风速vy1.5 m/s,显热效率η=60%~70%,可降低新风能耗50%以上;而板翅式及转轮式显热回收装置在北京地区夏季的可适应性较差,绝大多数时间η低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60%.  相似文献   

10.
医疗废弃物具有传染性、生物毒性、化学毒性等,若不加以妥善安全的处理,会严重危害环境与工作人员的健康.本文针对典型医疗废物高温蒸汽处理车间的4种通风方案,即局部排风、全面排风、竖壁贴附与顶部排风组合、竖壁贴附与局部排风组合等方式,数值模拟了各自的速度分布、温度分布和污染物排除效果.研究表明,对本文涉猎的任何带有局部排风的通风方式,人员呼吸区高度的氯甲烷(CH3CL)、氨气(NH3)平均质量分数均明显低于无局部排风的通风方式,局部排风系统是有效排出厂房内的污染物的前置性通风条件.此外,新型竖壁贴附送风方式可实现厂房两侧6 m~10 m工作区范围的新风定向输送,能更好地保障工作区的空气品质.本研究可为医疗废物处置车间的高效通风气流组织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氟利昂为工质的热泵驱动的直接接触式溶液除湿空调存在送风携带除湿溶液的问题,且这类工质容易破坏环境. 本文提出了膜式溶液除湿空调与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热泵一体化系统 ,并建立该系统的理论模型. 将该系统应用在广州某酒店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一体化系统性能系数EER为8.8,除湿效率η为0.65 在满负荷运行状态下,对比研究了“一体化系统+干式风机盘管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THIC)”和“传统风机盘管+新风空调系统” 的设计及性能差异,两类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总功率分别为74.3 kW、90.5 kW,基于THIC理念的空调系统比“传统风机盘管+新风空调系统”电功率低21.3%.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在夏季半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 )干湿工况中 ,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在承担冷负荷上的不同形式 ,并指出了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承担不同负荷分配的计算方法。以及各设备在承担不同负荷时 ,负荷计算在设备选型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共建筑的电耗已接近城市建筑电耗的50%,而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的33%~45%.大空间是公共建筑的特点,减少大空间的能耗是降低公共建筑能耗的关键.大空间按照规范设计一般是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为了提高大空间节能效果,应针对不同大空间采用不同空调系统.对于体型复杂,空间大小不规则,空间高度大于5 m以上的大空间仍采用常规一次回风(无再热)全空气系统;对于体型比较规整,房间吊顶净高在4 m左右的大空间宜采用新风换气机加风机盘管空调系统.通过对武汉450 m2大空间,净高4 m的办公室应用新风换气机加风机盘管系统的夏季工况分析,对照常规一次回风(无再热)全空气系统,证实新风换气机加风机盘管系统节能效果显著,全热回收装置节能42.84%,且当室外设计参数朝着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加的方向变化时,节能效果及室内参数将朝着有利于全热回收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以金融办公和商业服务为主的超高层建筑,探讨其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常规建筑的不同.塔楼办公区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空调水系统采用四管制、竖向分区;裙楼商业采用定风量系统,办公区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调水系统为四管制.介绍了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冷热源、空调系统、通风及防排烟系统以及节能环保等,旨在为类似超高层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干工况风机盘管-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和风机盘管结合在一起,形成干工况风机盘管-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分析了该空调系统的理论基础,指出温湿度独立控制原理和DOAS的关系.讨论了干工况风机盘管的几种型式,归纳得出了简单的冷量分配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新风比较系数的概念,以期达到简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适合大空间、低层高建筑特点的空调方案,为室内人员营造良好的舒适环境,以某大学新校区图书馆阅览室为例,采用CFD方法模拟两种空调方案,即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和吊柜机射流送风,分别得到两种空调方案下的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通过分析得出最优的空调方案.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送风量和送风温度下,吊柜机射流送风与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顶棚送风相比,不能使工作区域形成均匀而稳定的温度分布,无法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体舒适的要求.实例证明CFD模拟辅助选择空调方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热管换热单元阻力特性和优化井筒保温全风量送风系统设计,建立了热管单个模块阻力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并联模块的阻力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热管阻力平衡计算方法;同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井筒不同进风口进风量的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管排数量,风速分布较原设计更加均匀,阻力减少。最大风速差由2.1 m/s降低至1 m/s内,系统风速不平衡率由80%降低至20%以下。全风量送风系统运行过程中,密闭性是决定新风风道进风量的最主要因素;当辅助风道开启时,进风风量可达2 600 m3/min,占总进风量比例26.8%。  相似文献   

18.
介绍空调器风机盘管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和程序框图,同时给出了辅助设计实例;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缩短空调器的设计时间,提高设计精度,节省材料和成本,并能满足变工况的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9.
变负荷下W型火焰锅炉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W型火焰锅炉在100%,80%,60%负荷下不同过量空气系数的情况进行数值模拟,从而揭示出负荷变化对锅炉内温度场、流场、氧气浓度以及NO浓度的影响。计算与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100%负荷与80%负荷的流场与温度场都比较均匀,相差不是很大,而60%负荷时较为明显地偏向后墙,并且炉膛温度较低。在同样降低20%负荷的条件下,改变过量空气系数的情况下,NO浓度变化幅度由100%降低到80%负荷要高于80%负荷降低到60%负荷,氧气浓度变化则相反。  相似文献   

20.
接收线圈分布参数对早期瞬变电磁信号影响严重,导致信号的有效采样时间起始点后延,丢失浅层探测信息。本文比较了过渡过程影响下的视电阻率误差,并描绘视电阻率误差随接收装置半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相同有效接收面积的前提下,选择不同半径的接收装置对视电阻率计算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解决工程实际中接收线圈最佳半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