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静电纺丝素蛋白(silk fibroin, SF)纳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药物搭载和释放的可控性,在组织工程中应用广泛。针对纯SF纳米纤维不能完全满足组织工程中应用需求的问题,从使用不同溶剂、添加增强组分和进行后处理3方面,综述了静电纺SF基纳米纤维性能改善的研究状况,并探讨了静电纺SF基纳米纤维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制备丝素蛋白水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纳米纤维非织造布,并以此作为生物工程支架,研究了内皮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和增殖情况。结果表明,细胞在丝素蛋白纳米纤维非织造布表面的粘附情况稳定,而且具有良好的增殖活性,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特点及其用途;重点讨论了聚合物用静电纺进行纤维纺丝,制作纳米纤维和纳米纤维网的过程,并讨论了纳米纤维过滤网的物理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4.
刘俊丽 《江苏纺织》2007,(11):51-53
介绍了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原理,重点分析了影响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工艺参数,并展望了纳米纤维非织造产品在过滤材料、化学生物防护服、纳米电池及伤口敷料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1 引言 非织造行业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市场份额的平稳增加反映出对生产技术需求的增加(图1)。尽管射流喷网技术曾被认为很难实现产业化,过去几年的事实明确地告诉我们这项技术已在众多非织造技术中找到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刘彤  闫晓静  陈超 《纺织报告》2022,(10):22-24
丝素蛋白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强度和韧性,同时还有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物功能,因此,可采取直接利用、复合活性单元、化学改性的方法制备出纳米纤维薄膜、水凝胶、多孔支架等材料。近年来,研究者采用了多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来剥离和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纤维。基于此,文章阐述了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Visil纤维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新型耐高温阻燃纤维Visil的基本性能以及Visil纤维在汽车装饰材料,耐高温过滤材料,水刺法非织造布防护服等用途的开发和应用情况。通过实际开发和研究,认为该纤维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9.
钱程 《非织造布》2002,10(4):44-45
目前非织造布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生产商如果能以低成本、高效率生产出高质量的非织造布 ,就一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射流喷网技术不仅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的质量 ,而且还能不断开发出新产品。下面介绍以纤维素纤维为原料的射流喷网技术生产非织造布的情况。1 棉纤维采用棉纤维生产非织造布充分利用了棉纤维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 )非常好的吸水性 ,特别适合于吸收血液、尿液及其它液体 ,而且还能够透气、透湿 ;(2 )棉纤维在湿润状态下所具有的滑感 ,因而特别适合于制作贴身穿着的保健服 ;(3 )棉纤维耐热性能好 ,即使…  相似文献   

10.
绿色纤维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会芬 《非织造布》2005,13(2):30-32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绿色纤维的性能以及目前可生物降解非织造布的主要生产方法。说明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采用绿色纤维生产的非织造布特别是一次性卫生用品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丝素蛋白/硅酸钙复合纳米纤维.XRD和FT-IR分析表明,复合纤维材料中丝素的结构以SilkⅡ为主.复合纤维的直径为200~400 nm,孔隙率约为78%.水接触角实验结果显示,复合纤维的亲水性比纯丝索纤维有所提高.分别用模拟体液和Tris缓冲溶液浸泡实验研究了复合纳米纤维的体外生物活性和降解性,结...  相似文献   

12.
静电纺丝可获得丝素纳米级纤维,并以非织造布状排列,广泛用于细胞支架、伤口包覆及药物控释等。用甲酸溶解丝素室温干燥膜,研究了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非织造膜的形态结构,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织造膜孔隙率为32.3%,孔径80~600 nm;纤维直径与纺丝液质量分数表现出高度显著线性关系,纤维直径随纺丝液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增大;纤维直径开始随电压的增大而变小,之后变大;电场强度相同,高电压/长距离电场形成的纤维直径小。  相似文献   

13.
丝素与明胶共混静电纺丝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纺织学报》2007,28(3):1-4
 丝素和明胶以不同质量比共混于甲酸溶剂,将此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分析探讨了工艺参数对其形貌和直径的影响,并与相同工艺条件下的纯丝素纳米纤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丝素与明胶质量比为70∶30,纺丝液质量分数为11%,极距为13 cm,电压为22 kV的工艺条件下,静电纺纤维平均直径为83.9 nm,纤维直径分布均匀。用明胶共混不仅有利于克服低质量分数丝素纺丝液静电纺丝中出现的珠状物和断头多等问题,而且有望应用于生物组织工程中。  相似文献   

14.
静电纺丝素/壳聚糖纳米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常丽娜  张幼珠 《丝绸》2005,(12):28-30
以质量分数为98%的甲酸为溶剂.丝素和壳聚糖以不同质量分数及比例共混制备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与丝素和壳聚糖溶液质量比为70/30.两者质量分数分别为13%~17%和3%~5%时,都能获得连续纤维;当丝素和壳聚糖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17%和4%,两者质量比高于50/50时.均能静电纺得连续纤维,纤维直径随壳聚糖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减小质量比低于50/50时,制成的纳米纤维中含有壳聚糖颗粒。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了丝素,壳聚糖纳米纤维的结构,结果表明:壳聚糖与丝素之间有相互作用,经乙醇处理促进了丝素构象转变为β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丝素蛋白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丝素蛋白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优良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综述了丝素蛋白质结构和其作为生物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丝素蛋白的纺丝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丝素蛋白溶液的脱盐效率,降低脱盐能耗,采用扩散渗析-电渗析集成膜分离技术对丝素蛋白溶液进行脱盐,并初步探索所得溶液的应用。研究了丝素蛋白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扩散渗析预脱盐率对脱盐效率和能耗的影响,同时将所得丝素蛋白溶液加入无水乙醇制备不溶性丝素蛋白粉,测定了产品氨基酸的组成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丝素蛋白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的脱盐技术参数为丝素蛋白溶液浓度为5%、扩散渗析预脱盐率为40%,在此工艺条件下脱盐时间缩短至9 h,能耗(动力能耗除外)为3.81×10-2 kw?h/L;产品中丝氨酸和甘氨酸含量接近50%,丝素蛋白粉末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丝素蛋白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条件及其生物相容性,以二肉豆蔻酰磷脂酰甘油(DMPG)和脱胶丝素蛋白(SF)构成可控水凝胶体系,通过磷脂和SF链之间的静电和疏水作用,使SF链向β折叠结构转变获得SF水凝胶支架,分析了其细胞增殖率、细胞分化率、动物体内支架细胞肌肉生长速度和降解速度等。结果表明:DMPG浓度越高,SF水凝胶支架凝胶时间越短,添加15 mmol/L的DMPG使SF水凝胶支架的凝胶时间由原来的7 d缩短至10 min; DMPG诱导的SF水凝胶支架无细胞毒性,其中DMPG浓度为10 mmol/L时细胞增殖率最高,将该水凝胶注射入湖羊耳部皮下,其中载有湖羊肌肉卫星细胞的SF水凝胶支架在湖羊耳部生长出肌肉;SF水凝胶支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随着其在动物体内时间的增加,支架逐渐降解消失,暴露出其中的肌肉组织。  相似文献   

18.
可溶性丝素蛋白粉生产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制备可溶性丝素蛋白粉的新方法。以废蚕丝为原料,经0.5%(w/v)的Na2CO3溶液精炼后,用40%(w/w)的CaCl2溶液溶解丝素蛋白,采用渗析器脱盐,得到的丝素蛋白溶液喷雾干燥后即制得可溶性丝素蛋白粉,并测定了产品的氨基酸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丝素蛋白的制备与脱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三德  解尚云  潘婕 《食品科技》2007,32(1):117-120
以蚕丝为原料,脱胶后,用Na2CO3溶液精炼两次,然后选用适宜浓度的CaCl2溶解丝素,并将所得溶液采用透析袋活水脱盐,经冷冻干燥后进行结果分析。实验所确定丝素蛋白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胶精炼最佳浴比1∶50、最佳脱胶时间为30min、CaCl2溶解丝素时最适浓度为40%、浴比1∶10。  相似文献   

20.
将药物阿司匹林、聚乳酸(PLA)和丝素蛋白(SF)同时溶解在三氟乙酸、二氯甲烷(体积比7:3)的二元溶剂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药PLA/SF复合纳米纤维。借助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纤维形貌,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其成分,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释放在磷酸盐缓冲液中药物的吸光度,并计算其释药速率。结果表明:复合纤维的平均直径随着药粉质量分数的增高而减小且PLA和SF能很好的复合;SF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纤维释药速率最大;释药速率随着药粉浓度的增大而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