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玲 《江苏纺织》2003,(10):48-51
本文介绍了马来酸/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MAA-1高分子聚羧酸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的合成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探讨了其用于棉织物免烫整理的最佳配方和工艺。  相似文献   

2.
《印染》2017,(4)
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合成的聚羧酸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简称LMP)的应用性能,对合成LMP的引发剂加入方式、单体物质的量之比及反应温度进行优化。用优化工艺条件合成的整理剂LMP对两种不同规格的棉织物进行无甲醛免烫整理中试规模应用。经检测,中试整理品洗涤五次后的外观平整度≥3.5级,接缝外观≥4.0级;白色织物白度由整理前的81降至79。各项性能符合GB/T 18863—2002《免烫纺织品》标准要求。表明按新工艺合成的聚羧酸型无甲醛免烫整理剂LMP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无醛免烫整理剂对棉织物整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松  刘庆  宋绍玲 《印染》2000,26(7):5-8
主要研究多元羧酸对棉织物免烫整理工艺,得出了非甲醛整理剂工艺条件下棉织物白度、机械性能影响状况的拟合数学模型,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黄玲  李临生 《印染助剂》2004,21(4):32-34
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在60℃条件下,引发合成了马来酸/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聚羧酸MAA-1无甲醛免烫整理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用于棉织物免烫整理的最佳配方和工艺.  相似文献   

5.
以马来酸酐、衣康酸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得聚合多元羧酸整理剂.研究确定了多元羧酸整理剂的合成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亚麻织物免烫整理的最佳工艺,并测试整理后织物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该整理剂对亚麻织物的免烫性能及耐洗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亚麻织物柠檬酸免烫整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柠檬酸及柠檬酸(CA)与聚马来酸(PMA)复配整理剂对亚麻织物免烫整理的工艺条件,探讨 了酶前处理对柠檬酸免烫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整理工艺条件为柠檬酸8%,聚马来酸 6%,次亚磷酸钠5%,三乙醇胺5%,渗透剂0.2%,90℃预烘3min,160~170℃焙烘2min。免烫整理前 对织物进行酶处理,可提高整理效果和改善亚麻织物性能。  相似文献   

7.
棉织物抗菌免烫多功能整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壳聚糖与多元羧酸混合对棉织物进行整理的工艺条件,分析其混合比及整理工艺条件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就整理后棉织物的免烫性能和白度而言,壳聚糖与丁烷四羧酸要优于与柠檬酸混合整理,但后者成本要低。壳聚糖与多元羧酸混合对棉织物整理具有无甲醛释放、抗菌免烫多功能效果,是一种较理想的绿色整理工艺。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用H2O2氧化降解法制备适用于与聚羧酸MAA-1配合进行抗茵免烫整理的低聚水溶性壳聚糖的最佳工艺,研究了降解壳聚糖与聚羧酸MAA-1配合对棉织物进行抗茵免烫整理的工艺以及降解壳聚糖的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8%聚羧酸MAA-1和4%相对分子质量为9000的降解壳聚糖分两浴整理的棉织物不仅具有较好的抗茵免烫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耐洗性能和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9.
亚麻织物无醛免烫整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多元羧酸聚合型无醛免烫整理剂处理亚麻织物,确立了整理剂、催化剂、添加剂用量等最佳工艺条件,整理后亚麻织物的免烫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多元羧酸抗皱整理中织物的强力损失,采用氨基封端超支化合物(HBP-NH<,2>)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处理.探讨了改性剂用量及改性工艺对柠檬酸、次亚磷酸钠用量和焙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封端化合物对棉织物的改性不仅可以提高免烫整理织物的断裂强力保留率和折皱回复角,而且可以降低焙烘温度,减少柠檬酸和催化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三种含磷多元羧酸对棉织物的抗皱、阻燃作用,结果表明:棉织物经含磷多元羧酸整理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抗皱效果和耐洗涤性能,其中PBTCA整理后的综合效果最好;三种含磷多元羧酸都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其中PBTCA的阻燃效果相对最好,但与专用阻燃整理剂尚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2.
王强  张芹  范雪荣 《纺织学报》2005,26(5):68-71
考察了3种膦基多元羧酸———膦基丁烷1,2,4三羧酸(PBTCA)、膦基聚马来酸酐(PPMA)和膦酸化水解聚马来酸酐(PHPMA)对纯棉织物防皱整理的工艺条件,分析了整理液的浓度、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焙烘温度与时间等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膦基多元羧酸对纯棉织物防皱整理均能获得理想效果,其中PBTCA整理后的综合效果最好。在整理剂中加入三乙醇胺可明显提高织物的交联程度、强力和织物的白度。  相似文献   

13.
真丝织物无甲醛防皱整理工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黄燕萍  狄群英 《丝绸》2001,(6):15-17
研究了柠檬酸用于真丝织物无甲醛防皱整理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7%,次磷酸钠5%,三乙醇胺2%,甲酸8%,焙洪温度160度,时间2 min,整理后的真丝织物防皱性能明显改善,干折皱回复增加40度,湿折皱回复角增加45度,具有一定的耐洗性,并保持了丝绸原有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新型无甲醛免烫整理剂PC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自制聚羧酸型无甲醛免烫整理剂PC的应用性能,通过分析PC处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水洗后平整度、撕破强度和断裂强度,PC整理效果与BTCA相近,优于FR-ECO,强度保留率超过FR-ECOP和BTCA。自制聚羧酸型无甲醛免烫整理剂PC对棉织物行之有效,有广泛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5.
Alkali metal salts of hydroxy acid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s catalysts for esterification cross-linking of cotton with 1,2,3,4-butanetetracarboxylic add to produce cotton fabrics with smooth drying properties. Of the sodium salts of several acids studied, the sodium citrates produce fabrics with the best appearance properties. The sodium citrates serve both as donors of citric acid for cross-linking and of sodium ions for catalysis of the esterification of cotton cellulose by the two polycarboxylic acids. Although the use of citric acid as an extender for the more expensive butanetracarboxylic acid has been reported in non-formaldehyde finishing of cotton fabrics for smooth drying properties the catalyst used was sodium hypophosphite. Comparisons are made between fabrics finished with the phosphorus-containing system and the butanetetracarboxylic acid/sodium citrate systems. Textile properties, fabric whiteness, effect of pad bath pH, and extent of esterific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纯棉织物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朱平  王仑  王炳  隋淑英 《印染》2003,29(6):5-7
采用多元酸作为交联剂对棉织物进行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研究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工艺条件,探讨影响阻燃效果的各种因素。与N—羟甲基酰胺类交联剂工艺进行比较,本工艺不仅显著降低织物中游离甲醛含量,还提高了阻燃效果,且阻燃剂、交联剂的用量大大减少,阻燃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7.
活性染料与棉布多羧酸抗皱整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澜  周秋宝 《纺织学报》2001,22(2):43-44,110
用多羧酸抗皱整剂衣康酸/马来酸,丁烷四羧酸,柠檬酸与国产活性洒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整理二浴法工艺,重点探讨活性染料与棉织物多羧酸抗皱整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纯棉织物的防皱整理中,过度的强力损伤历来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研究降低纯棉织物防皱整理的强力损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自制的改性2D树脂DPX及强力保护剂QLB,在室温及潮态条件下,对纯棉织物进行防皱整理,获得了良好的防皱效果,能显著降低织物的强力损伤,布面游离甲醛量低于75mg/kg.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的推广应用,将自制聚羧酸无甲醛免烫整理剂(LMP)用于棉织物的免烫整理,以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和白度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LMP较佳的整理工艺:LMP质量浓度为300 g/L,催化剂质量浓度为整理剂的10%,整理液pH值为2.0~2.5,焙烘温度为170 ℃,焙烘时间为3 min。整理后纯棉白色府绸的折皱回复角大于260°,断裂和撕破强力保留率分别为55.7%和73.1%,白度由77%降至72%,外观平整度接近3.5级。与其他免烫整理剂比较,免烫效果优于已商业应用的2 种无甲醛免烫整理剂,免烫效果及其耐洗性与丁烷四羧酸相当,比改性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类整理剂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