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测试是保证组合服务功能正确性、性能和可靠性的必要手段.基于BPMN的组合服务流程具有多参数多取值的特征,参数的取值组合数量巨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精简技术的测试用例精简方法,用于检测输入参数间的相互作用对组合服务执行可能产生的影响,设计并实现了基于BPMN规范的组合服务自动化测试系统SOArTester.该系统支持自动化的测试环境部署、测试执行和监控,生成的用例数量与参数个数之间呈现对数增长关系.实验表明SOArTester系统提高了组合服务测试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组合服务测试的开销,因而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服务组合过程的动态性和可执行化程度,提出了一种SOA架构下的动态服务组合模型,介绍了SOA及服务组合的相关研究现状,研究了动态服务组合的框架,并从兼容的扩展UDDI、Cache动态调用和组合流程管理等三个模块研究了其设计思想。最后,以联合计划生成服务为案例分析了本文提出的SOA架构下的动态服务组合模型。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大多数服务网格平台上的服务,提出了范围型服务(RangeService,RaS)的概念;并根据RaS输入参数的信息和并行处理思想,提出了网格环境下参数优化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可有效地利用服务的历史执行数据,优化当前服务的执行。从而在服务组合执行前,就可大大降低服务的执行规模,有利于缩短服务组合的执行时间,提高服务组合执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支持服务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顾客期望的服务价值,提出了一种面向价值的组合服务优化方法。该方法是基于面向价值的组合服务分析的结果,利用人工蜂群算法(ABC),通过对组合服务中影响价值实现的服务要素进行替换,得到组合服务的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的面向价值的组合服务优化方法能够以最小的优化代价、最大限度地保障服务系统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服务组合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面向服务的架构中,为了实现根据用户需求,利用已有的服务构件组装新的服务,提出了基于主动网络和移动代理技术的服务组合模型,该模型将组合服务所需的基本服务封装成主动服务包SA(Senrice Agent).通过SA的不同组合生成用户所需要的服务,并对服务组合过程中涉及的服务发现和服务选择算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自动服务组合的图形化快速流程建模工具,能够通过分段服务组合查询以及灵活拼接生成可执行的WS-BPEL流程,与其他相关建模原型系统相比,该工具具有更好的易用性,性能评估表明该工具可以明显提高流程建模的效率,且流程层数以及服务数量对流程建模效率的影响很小,表明该工具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利用Multi-Agent的交互协作以实现云联盟平台中的云服务自动优化组合模型.继而基于该模型设计了一种启发式云服务组合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用户的个性化请求对服务库中的云服务进行预处理,筛选出合适的云服务并对其进行代价遍历.最后,以服务相似度和组合QoS对选取的云服务进行回溯优化组合,进而获取最优的组合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组合效率和成功率方面较同类算法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8.
针对服务不透明性、信任需求主观性及移动参与者连接机会性对面向服务移动社交网络中可信服务组合带来的问题,提出基于信任的分布式服务组合方法.该方法基于格模型建立分布式服务信任评估框架,分别在组件和组合级评估服务信任度以避免不可信的数据传输;通过分析服务依赖关系,实现满足全局和局部信任约束可信服务选择;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建立可信路径选择、优化和容错算法传输服务评估调用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服务评估开销低,在路径选择成功率和信任度高,是适应面向服务移动社交网络的服务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语义Web服务组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语义服务组合模型,通过云计算中的云概念,把云中的云滴与Web服务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采用正态云进行刻画,分析出具有正态云特征的Web服务,并进行相关定义与描述;同时,采用正态云发生器算法来实现服务发现、组合,采用一种云计算的语义服务组合的结构进行实验表明,此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郭冲  闫文卿  许斌 《电信科学》2017,33(10):34-42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物联网环境中服务组合的能源消耗是目前有待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当前物联网环境下服务组合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基于服务质量(QoS)的评估研究,忽略了服务组合动态配置过程中的总体能源消耗。因此,提出面向物联网环境下服务组合的QoS评估模型和能源评估模型。考虑到物联网环境下的服务组合是NP难问题,将飞蛾算法(MFO)成功运用到QoS评估模型和能源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MFO在上述模型中都呈现出较好的优化效果,从而实现服务组合质量在物联网环境下的绿色能源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一种有效的ADC内建自测试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光林  胡晨  李锐 《电子器件》2003,26(2):190-193
内建自测试是降低ADC电路测试成本的有效方法。通过最小二乘法和斜坡柱状图。我们得出了测试ADC电路的增益误差、失调误差、微分非线性和积分非线性的算法。根据这些测试算法。介绍了一种易于片上集成的内建自测试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内建自测试方案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2.
须自明  刘战  王国章  于宗光   《电子器件》2007,30(4):1152-1154
为了提高SOC芯片的可测性和可靠性,我们提出了一种SOC测试的BIST技术的实现方案.针对某所自行研制的数字模拟混合信号SOC芯片,我们使用了不同的可测性技术.比如对模拟模块使用改进的BIST方法,对嵌入式存储器使用了MBIST技术.一系列的测试实验数据表明,该BIST方法能有效提高测试覆盖率.  相似文献   

13.
李志强 《光子技术》2006,(2):102-106,111
GPON具有高速率、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特点,是实现宽带接入网的最佳技术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GPON的参考配置、媒质访问控制、GEM封装和DBA,最后结合GPON的优势论述了GPON在目前网络中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胡荣创 《微波学报》2020,36(6):94-99
用一种高效的矩阵填充技术快速计算含周期结构复合模型的阻抗元素。通过分析传统聚合基函数,提出了一种能在复合结构区域划分基础上,结合等效偶极矩技术快速生成基函数的办法。减少阻抗矩阵方程的填充时间,并实现对模型所包含周期性质的充分利用,简化了传统计算方法对目标的复杂剖分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降低了计算机内存需求。  相似文献   

15.
应用于BOSS系统的自动化回归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BOSS系统的自动化回归测试方案,包括该方案的需求背景、系统架构、主要模块及运行流程,并对该方案的实施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一种快速高效MPEG-4运动估计硬件结构的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种高度并行和多流水线处理的硬件结构,实现MPEG-4视频部分的全搜索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该硬件结构能实时地通过全搜索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来搜索每个像素块最佳匹配运动向量,具有计算速度高、运动向量准确、较少的内置存储器要求、低运行时钟和低功耗等诸多优点,从而可满足移动视频业务和高清晰视频业务的需求.该硬件结构基于富士通的CE66库实现.  相似文献   

17.
The design of the earth‐abundant, nonprecious, efficient, and stable electrocatalysts for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ER) in alkaline media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renewable energies. A heterostructured system composed of MoSx deposited on NiO nanostructures (MoSx@NiO) as a robust 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is proposed here. NiO nanosponges are applied as cocatalyst for MoS2 in alkaline media. Both NiO and MoS2@NiO composites are prepared by a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NiO nanostructures exhibit sponge‐like morphology and are completely covered by the sheet‐like MoS2. The NiO and MoS2 exhibit cubic and hexagonal phases, respectively. In the MoSx@NiO composite, the HER experiment in 1 m KOH electrolyte results in a low overpotential (406 mV) to produce 10 mA cm?2 current density. The Tafel slope for that case is 43 mV per decade, which is the lowest ever achieved for MoS2‐based electrocatalyst in alkaline media. The catalyst is highly stable for at least 13 h, with no decrease in the current density. This simple, cost‐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ethodology can pave the way for exploitation of MoSx@NiO composite catalysts not only for water splitting, but also for other applications such as lithium ion batteries, and fuel cells.  相似文献   

18.
An efficient evolution method from a time-division-multiplex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TDM-PON)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 for a next-generation PON. A single-type three-port wavelength band combiner/splitter enables a simple and efficient evolution of TDM-PON maintaining the current PON infrastructure and wavelength plan. The crosstalk between the TDM-PON and next-generation PON is negligibly small  相似文献   

19.
A recent approach for solar‐to‐hydrogen generation has been water electrolysis using efficient, stable, and inexpensive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s within strong electrolytes. Herein, the direct growth of 1D NiCo2S4 nanowire (NW) arrays on a 3D Ni foam (NF) is described. This NiCo2S4 NW/NF array functions as an efficient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 for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with excellent activity and stability. The 3D‐Ni foam facilitates the directional growth, exposing more active sites of the catalyst for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at the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The binder‐free, self‐made NiCo2S4 NW/NF electrode delivers a hydrogen production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 cm–2 at an overpotential of 260 mV for th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and at 210 mV (versus a reversible hydrogen electrode) for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in 1 m KOH. This highly active and stable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 enables the preparation of an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zer that could deliver 10 mA cm–2 under a cell voltage of 1.63 V. Because the nonprecious‐metal NiCo2S4 NW/NF foam‐based electrodes afford the vigorous and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both H2 and O2 at 1.68 V, generated using a solar panel, they appear to be promising water splitting devices for large‐scale solar‐to‐hydrogen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