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土楼公舍     
都市实践与万科集团合作的万科土楼项目在2008年10月3日在美国纽约库伯休伊特国立设计博物馆以“独展·土楼——中国的低收入住宅”为名开幕展出,并得到纽约时振专栏的赞扬评论。借鉴传统客家土楼设计低收入住宅,不是在形式上的承袭而是通过对土楼空间的再创造以适应当代社会生活。将“新土褛”植入当代城市,开发利用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便使用的闲置土地。作为一种手段来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迁入产生的居住问题。  相似文献   

2.
福建土楼为闽西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其内外空间杂化过程正呈现出"商业化"与"空心化"趋势。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传统村落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通过对福建省南靖县土楼群:云水谣景区与梅林行政村进行实地调研:拍摄照片、走访村民、叠加各时期卫星影像、统计楼内各房间功能演变,将其中土楼群内外空间原状与现状进行对比与解析,归纳出土楼内外商业化与空心化演变的历程;并由表及里地探讨了土楼商业化与空心化对乡村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土楼群空间演变的影响因子;从而对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中乡村传统民居内部矛盾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胡洋 《建筑与文化》2013,(1):98-100
土楼文化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民居文化,是一种罕有的巨型传统民居,它聚族而居,循水源而建,依山势而立,形成特有的地域性文化文脉。洪坑村土楼群是土楼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形态有圆形,有方形,还有五凤楼那般的等级森严的合院型,集中涵括了福建土楼客家文化的特征。游客服务中心及其配套建筑的设计遵循土楼文化以全面研究土楼平面、剖面及立面为基础,以开放的态度借用现代建筑技术进行合理化的创新,是为一种地域性建筑设计之路的探索,使得传统民居场所在现代公共建筑中得以可能再生。  相似文献   

4.
再读传统     
沈悦 《风景园林》2005,(1):37-45
面对现代景观设计实践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再读传统”的视点阐述了“传统文脉”对现代设计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归纳了在如何“活用传统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具体手法。  相似文献   

5.
"传统"与"现代"之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人们思想观念中关于“传统”和“现代”的种种误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文化的含义以及现代化的本质等问题予以深入的论述,进而针对当代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中如何正确理解“传统”和“现代”,如何正确思考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要现代建筑创作对地域性的关注,很大程度就是对地域意象的层次关照和形态表达。通过土楼概念解读剖析其意象形态和表达层次,探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土楼宅形意象及其形态转译路径。研究指出土楼意象从物质层、社会层和精神层都深刻地参与到了现代建筑创作实践中,并作为一种抵抗策略、化解策略和解题策略,拓展了传统意象的“可译性”和现代地域建筑创作参照。  相似文献   

7.
《世界建筑》2011,(5):84-85
这种对中国廉租房的探索原型来自于福建省农村地区一种传统的多户聚居、像堡垒一样的建筑形式——土楼。这座现代土楼的环形和方形体块里都包  相似文献   

8.
土楼以中国传统民居中一类比较特殊的建筑而为世界所瞩目。2008年7月,以“福建土楼”为名被“世界遗产名录”收入,以现存的分布状况看,其主要是存在于闽西南山区的南靖、永定和华安等地区的客家山村;而闽东南沿海的非客家地区的泉州,也有不少土楼的存在。但泉州土楼与闽西南的“客家土楼”又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最主要的是,泉州土楼已形成为一种带有非常浓郁的典型的闽南传统民居韵味,这就是“传统民居式”的泉州土楼。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城市化的急剧变革,城中村住宅中本土文化丢失、城市肌理断裂、空间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步显现。土楼是客家移民在漫长历史中演化出的民居建筑形式,蕴含着浓厚充盈的土楼文化,成为城中村住宅值得参考借鉴的典范。本文选取土楼为研究原型,挖掘了传统民居土楼特征,进而从城市关系布局和单体设计理念方面,探索城中村住宅中土楼原型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建筑设计应从“结果”到“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今建筑创作中思维混乱、无序的现实 ,文章剖析了当今美学思潮对创作思维的重大影响 ,并阐述了现代创作的一个重要变化趋势从传统的“建筑结果”设计转向“建筑体验过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浅谈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三超"现象,结合建设项目中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从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几个重要环节论述了工程造价的控制要点,并指出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项目造价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孙逊 《工业建筑》2006,36(3):30-32,58
正当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时候,“城中村”作为一种极“不和谐”的城市现象而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剖析“城中村”现象入手,就“城中村”更新规划问题,从人文资源的利用、生态资源的利用、社会结构的重整三个角度提出了规划理念,并就更新中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玮 《山西建筑》2012,38(24):148-150
针对因均摊水费产生的纠纷和矛盾,结合目前太原市供水现状,探讨了太原市"一户一表"改造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别对几种不同的"一户一表"改造方案进行了分析,总结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并指出实施改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4.
批发业作为城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配送和流通的重要环节,其空间布局对城市商业空间和货运交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核密度估计法、局域Getis-Ord Gi~*指数法,采用重庆市主城区批发类城市兴趣点(POI)数据,分析城市内批发业空间特征以及热点区域,并进一步探索分行业的批发业态集聚区的空间分布和选址特征。研究表明:①重庆市主城区批发网点圈层分布呈现城市批发业活动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特征,批发网点主要布局在距市中心5~10km的圈层范围内;②批发网点空间分布的集聚特征明显,形成多中心集聚的分布状态,内环以内集聚中心呈现出"一带两点"的分布格局,且核密度均值显著高于外围地区;③批发网点符合局域Getis-Ord Gi~*统计特征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内,其中九龙镇和石桥铺街道是显著性热点区域,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较大;④各批发行业的空间集聚特征不同,食品饮料类批发业数量多且布局分散,纺织服装和文化体育类批发业主要布局在人流量大的城区商业中心地区或靠近城区的商品集散地,建材化工和机械设备类批发业多布局在城市外围地区。  相似文献   

15.
解读旅游地产投资的八大成功要素——以深圳华侨城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地产是旅游和房地产两大产业相互交叉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兴的地产类型,也是近年来房地产投资的一个热点.本文以深圳华侨城旅游地产为例,全面分析了旅游地产投资的八大成功要素,即经营模式、主题定位、开发方式、投资时机、风险规避、项目选址、资金运作、产品组合.  相似文献   

16.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瑞英 《山西建筑》2007,33(14):46-46,73
结合工程应用实例,总结、归纳了闽南建筑文化中外墙的一些优秀做法,指出闽南建筑改造中应注重对传统闽南建筑特色装饰的吸收运用,并应与当今的优秀工艺相结合,从而能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西古典建筑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中西传统建筑的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文化、发展进程以及艺术风格五个方面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二者不同的文化内涵,并概括出其文化特征,指出东西方的建筑都开创出各自的建筑风格,体现出各自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丛培经 《施工技术》2012,41(16):1-4,9
3个新的网络计划技术国家标准已经在1992年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新标准总体编排执行国际通用规则,基本保留了原标准的主要内容,并做了局部结构调整和内容增删,坚持了传统的网络图画法,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为破解工程项目工期紧的难题,应当实施新的网络计划技术国家标准,以网络计划技术支撑进度管理,激发项目管理的效能,优化编制计划,抓住关键,实现项目进度管理计算机化,提供计划检查和数据采集的技术和平台,合理调整计划以防止计划失效和进度失控。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要点是:做好工作分解结构(WBS),坚持编制网络计划的"四步曲"和网络计划实施与控制的"三要点",不忽视收尾工作。  相似文献   

19.
祁伟  段培勇  李应康 《山西建筑》2010,36(28):245-246
针对城中村改造项目,指出资金问题是制约城中村改造的瓶颈,分析了不同安置模式下的建设主体和融资主体,探讨了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融资模式,指出研究并创新融资模式将有利于城中村改造项目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著名的规划、景观及建筑设计大师对景观都市主义都有一个一致理解点,就是对文化的保护和延续。如何在纷杂变迁的社会中让文化做到与时俱进,且能引起观者共鸣!是当代各个领域设计至关重要的一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的规划、景观、建筑等大型知名项目的分析,得出文化理念在设计中重要性和存在感;对文化在设计中的贯彻应达到"在与非在"的高度,这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丹尼尔·里伯斯金德(Daniel Libeskind)所提倡的。本文将该理念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并通过实例来分析说明如何将文化理念以"在与非在"的方式渗透到景观设计中,来提升区域景观气质和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