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用户终端、无线网络侧、核心网络侧三方面,对移动网络局间切换成功率指标进行分析,其中着重对核心网络侧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由于对终端移动趋势的不明确,基站容易盲目发起切换,并导致较高的切换失败率。该文在LTE-WiMAX网络构成的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对现有的垂直切换算法进行了优化。该优化算法考虑了终端移动趋势,利用趋势量化参数来推断终端最终的目标区域,解决已有判决算法中存在的不必要切换过多的问题,提高切换成功率。在衰落信道下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可以减小切换中的切换失败率,从而提高网络的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3.
涂国勇 《通信技术》2009,42(7):229-232
异构无线网络研究的关键之一在于按照用户的应用要求,在不同网络之间实现垂直切换。文章面向多模移动终端提出交互式垂直切换中间件架构,描述了架构的功能组成体系,阐明了在多模移动终端上交互式简单快速地设置垂直切换所需参数或权重的界面。给出了按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垂直切换的中间件实现流程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4.
在下一代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中,为满足在异构无线网络架构下采用不同切换方式的垂直切换请求,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业务切换的垂直切换判决算法,并设计了一种基于业务切换的代价函数。通过数学分析和在UMTS,WLAN融合的网络环境下对该方案的切换失败率的仿真分析,证明了该方案在支持终端的移动性、保障用户业务请求满意度以及缓解网络负载压力上相比传统基于代价函数的垂直切换判决算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在密集异构蜂窝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络构成的超密集异构无线网络中, 变速移动的车辆终端会面临更加频繁的切换,导致用户服务质量(QoS)变差。该文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利用高斯马尔可夫移动模型,预测车辆下一时刻的位置,筛选出满足终端服务质量的候选网络集,与当前的候选网络集做交运算,其次,当前接入网络不在交集中,则使用变步长的萤火虫算法寻找最佳网络;再次,对因预测误差导致的切换失效,则把终端用户迁移到宏蜂窝,以保证通信的持续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超密集异构无线网络中,使用该文所提算法能够减少乒乓切换等频繁切换现象,同时,提升了用户的服务质量和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超密集化部署已成为必然趋势。超密集异构无线网络在实现网络高流量密度、高峰值速率性能的同时,给传统的网络切换算法带来了挑战,处于变速移动的终端会面临更频繁的切换问题,这将导致乒乓效应频率的显著提高,进而影响用户在网体验。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终端移动轨迹预测的网络切换算法,适用于各类型用户在高密度无线网络中的垂直切换和水平切换问题。首先,为了更高精度的移动轨迹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核聚类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可以有效预测不同移动模式下用户终端的短时移动轨迹;之后,基于用户当前和预测位置,获取候选网络集合,通过候选集交运算法和指标阈值判断网络切换时机;当切换触发时,使用帝企鹅算法最优化网络选择。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时间序列预测算法,该文提出的轨迹预测算法精度较高;同时相较对比算法,该文所提网络切换算法的切换次数适中,有效避免了乒乓效应,且提高了用户连接的网络质量。  相似文献   

7.
异构无线网络的自适应垂直切换判决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未来的异构环境中,网络间的垂直切换将对QoS保证产生重要影响。针对移动终端在异构网络间切换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垂直切换判决算法。采用基于用户多应用的代价函数对接入网络进行评估与选择,综合考虑移动终端当前的电池电量,判断当前业务是否需要进行网络切换,使移动终端能自适应地进行切换判决。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延长移动终端的工作时间,减少乒乓效应,提高系统的切换性能,改善业务的QoS。  相似文献   

8.
下一代的异构无线网络环境是移动无线接入和异构分布的网络,近年来由于智能多模终端的发展以及多种无线接入网络并存的网络环境,使得无缝的垂直网络切换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在分析当前WLAN-UMTS(无线局域网-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切换方案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和创新,主要将802.21 MIH(介质独立切换)运用到切换的过程中,在应用层加入业务感知模块,使得终端可以根据业务的类型选择网络,最后基于NIST(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协会)使用NS2对新的切换方案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9.
基于位置信息的IP层切换判决机制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波  宋俊德 《电子学报》2004,32(F12):153-156
基于IP的移动性管理技术使得移动终端可以在互联网间漫游,并且不会改变自己的IP地址.当同时存在多种类型无线网络的时候,如何选择最佳的候选网络,何时发起切换等切换判决问题也是提高基于IP的移动性管理性能的重要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切换判决算法,使得终端在对自身移动模型预测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切换目标和切换时间的选择,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算法明显减小了切换次数和丢包率,提高了切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异构网络中基于角度移动模型的垂直切换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政  朱琦  赵夙 《信号处理》2012,28(7):1029-1036
异构网络中终端的移动特性是无线资源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给出了一种终端的角度移动模型,分析了该模型下终端移动的方向角特点。根据终端移动的方向角特点,推导了用户在固定的时间间隔T内运动方向不变时的切换率闭合公式,并将时间间隔T趋于零时的切换率的理论极限值作为一个特例,从切换率的理论极限值可以明显看出,切换率与用户分布密度、用户移动速度以及小区半径之间的关系,通过切换率的计算说明了在一定条件下,小区内用户数是动态平衡的。然后进一步推导了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率的闭合公式,并仿真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在终端移动方向改变频繁、终端移动速率很低或者小区半径足够小时,可以利用切换率的理论极限值来近似实际切换率,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理论计算切换率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