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玻璃微珠填充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熔融结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颜彬  邱桂学  王卫卫  夏琳 《塑料》2007,36(5):77-80
研究了玻璃微珠填充PP中玻璃微珠含量及粒径大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随着玻璃微珠含量增加,拉伸强度增大,冲击强度减小.在相同条件下,小粒径微珠填充体系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高于大粒径微珠填充体系.玻璃微珠在PP中具有成核作用,PP以异相成核方式结晶,提高了PP的结晶温度,结晶速率增大.流动性随着玻璃微珠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然后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2.
玻璃微珠填充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熔融结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颜彬 《塑料科技》2007,35(4):32-35
研究了玻璃微珠填充聚丙烯(PP)中玻璃微珠含量及粒径大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体系随着玻璃微珠含量增加,拉伸强度增加,冲击强度降低。在相同条件下,小粒径微珠填充体系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高于大粒径微珠填充体系。玻璃微珠在PP中具有成核作用,PP以异相成核方式结晶,提高了PP的结晶温度,结晶速率增大,流动性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3.
胡福田  杨卓如 《塑料工业》2007,35(11):49-52,66
研究了空心玻璃微珠增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空心玻璃微珠含量、烧结工艺条件和偶联剂的种类有关;用复合偶联剂处理过的玻璃微珠填充树脂,改善了微珠与树脂的相容性及分散性,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并对材料的拉伸强度进行了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4.
采用玻璃微珠(GB)改性聚丙烯(PP)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对玻璃微珠的用量、粒径和复合材料加工方法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GB用量的增加,单、双螺杆挤出GB/PP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呈线性增长的趋势,而屈服强度则有小幅下降;断裂应变在低含量时有所提高,然后迅速下降;单双螺杆挤出材料的冲击强度均有所提高,并在一定范围内随GB用量的提高而增大,且单螺杆挤出材料的冲击强度略高于双螺杆挤出材料。而GB/LLDPE中,随着GB用量的增加,单螺杆挤出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弯曲模量均呈线性增长趋势,而屈服强度和弯曲强度在含量较高时略有上升;双螺杆挤出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屈服应力、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呈线性增长的趋势,两者的断裂应变都有所降低,但没有严重劣化LLDPE复合材料的冲击特性。GB的粒径对两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对GB/PP复合材料的韧性有较大影响。单、双螺杆挤出GB/P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较纯料有一定提高;同样的,双螺杆挤出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低于单螺杆挤出材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小粒径玻璃微珠(GB)与HDPE熔融共混,研究了玻璃微珠用量及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玻璃微珠表面处理与否,GB/H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均随着玻璃微珠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经过偶联剂KH550和EB151处理的玻璃微珠与HDPE复合后,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有一定的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随玻璃微珠用量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经过改性的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比未经改性的有所增加,而玻璃微珠的添加和界面改性对介电损耗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空心玻璃微珠填充MC尼龙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空心玻璃微珠填充铸型(MC)尼龙进行了系列研究,考察了空心玻璃微珠含量、粒径及表面处理对MC尼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玻璃微珠改性MC尼龙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优良,当加入10%表面处理的空心玻璃微珠时,制品的收缩率下降,热变形温度提高20℃以上,制品具有填料分布均匀、外观光泽优良等优点。与未处理的空心玻璃微珠相比,填充经表面处理空心玻璃微珠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5.7%、12.2%和246%。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愈小,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愈好。一定用量的玻璃微珠填充MC尼龙不仅可以使材料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而且能够降低MC尼龙复合材料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微珠/酚醛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粉煤灰微珠填充酚醛塑料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探讨了微珠用量和粒径对材料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的影响, 分析了微珠/酚醛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8.
空心玻璃微珠/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制备了空心玻璃微珠/环氧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固化收缩率、热性能等测试考察了空心玻璃微珠粒径、填充量、硅烷偶联剂处理对树脂及固化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改善了空心玻璃微珠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空心微珠粒径减小而增大。随着空心微珠填充量的加大,固化物拉伸强度有所降低,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在空心玻璃微珠质量分数为2%时达到最大值,比纯树脂分别提高了30%和34.2%,同时材料的固化收缩率和密度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9.
苏航  郑水蓉  张檬 《粘接》2011,(11):69-72
制备了一种以空心玻璃微珠为填充材料的轻质环氧复合材料,确定了材料的固化工艺,并对不同型号的空心玻璃微珠进行了筛选.研究了玻璃微珠填充量对材料密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密度随空心玻璃微珠填充量的加大呈现先降低后略有升高的趋势;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均随填充量的增加而减小;拉伸弹性模量和压缩弹性模量随着填充量提...  相似文献   

10.
玻璃微珠填充PVC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经表面处理的玻璃微珠填充PVC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经过适当表面处理的玻璃微珠可以通过熔融共混均匀分散在PVC中,粒子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随着玻璃微珠用量的增加,填充体系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维卡软化点增加,冲击强度减小.  相似文献   

11.
用刚性无机粒子硅-铝(Si-Al)空心球填充增强聚丙烯,研究了Si-Al空心球的含量、粒径及偶联剂对PP/Si-Al空心球增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40%以下的Si-Al空心球的增强PP的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均显著提高;Si-Al空心球为20%时,增强PP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与填充粒径10μmSi-Al空心球相比,填充粒径5μmSi-Al空心球的增强PP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高。填充经偶联剂A和C表面处理的Si-Al空心球有利于提高增强PP的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及弯曲弹性模量。填充刚性无机粒子Si-Al空心球不仅能提高PP的力学性能,而且能降低PP的成本,为Si-Al空心球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空心微珠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空心微珠含量、粒径以及改性剂对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空心微珠填充量在0-30%(质量,下同)之间时,空心微珠/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常温和低温下的缺口冲击强度、拉伸性能、弯曲性能都显著提高,当加入改性剂时,提高得更加显著。当空心微珠含量为20%时材料的性能提高到实验中的最大值,弹性模量提高了83%。同时,通过材料的DSC轨迹分析研究了材料的热性能,并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空心微珠填充聚丙烯不仅能提高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而且可以降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成本。  相似文献   

13.
以碳纤维(CF)增强聚丙烯(PP)作为基础材料,添加空心玻璃微珠(GB)对其进行共混改性,研究GB的加入量对其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转矩流变性能、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GB对PP/CF复合材料具有增强增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中空玻璃微珠(HGB)粒度分布对聚丙烯(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应用简支梁冲山实验机和万能试验机分别测量HGB填充PP复合材料的冲山性能和拉伸性能,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计算HGB的粒度分布与填充PP复合材料冲山强度和拉伸强度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HGB中粒度在100.60~256.00μm之间的颗粒的体积分数与冲山强度、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即为关键子因子;粒度在0~24.72μm的颗粒对提高复合材料冲山强度有促进作用,对提高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削弱作用;粒度在24.70一256.00μm之间的颗粒对提高复合材料冲山强度有削弱作用,而对提高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朱艳  赵武学  贾仕奎  裴涛  PEI Tao 《贵州化工》2011,36(3):13-14,29
研究了热处理对聚丙烯(PP)/钠基蒙脱土(MMT)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地对共混体系进行热处理,可有效改善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及冲击性能,拉伸强度及弯曲强度最大增幅分别可提高2 MPa和4 MPa。PP/MMT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增加在于体系中聚合物结晶结构的完善及热应力的消除。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由小本体PP、HDPE和SBS弹性体组成的三元共混物在中空制品上的应用。通过调整配方,采用二阶共混工艺可制得中抗冲和高抗冲的PP共混物,其他力学性能下降不大。以配比为70~65%PP、20~25%HDPE和10%SBS的共混物用于生产中空制品是可行的,制品的冲击、拉伸等力学性能及外观符合要求,从而扩大了小本体PP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以聚丙烯(PP)为基体、碳纤维(CF)为增强材料、空心玻璃微珠(HGB)为增韧剂制备了CF/HGB/PP三元复合体系,研究了CF、HGB含量对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CF含量为5份、HGB含量为15份时,CF/HGB/PP三元复合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比纯PP提高了46.5%和17.6%。  相似文献   

18.
PP/EPDM/高岭土三元共混体系的脆韧转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钛酸酯类或硅烷类偶联剂与助偶联剂端恶唑啉聚醚等复合处理高岭土,研究了PP/EPDM/高岭土三元共混体系的脆韧转变现象,采用SEM,FT-IR等方法分析了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构。结果表明,高岭土经复合表面处理,可以在EPDM含量较少的下提高PP/EPDM/CaCO3体系相比,PP/EPDM/高岭土材料的缺口冲击韧民生和刚性均获提高,体系中形成的“壳-核”结构是导致韧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吴唯  惠林林  王铮 《化工学报》2014,65(12):5017-5022
针对膨胀阻燃剂在有效提高聚丙烯(PP)阻燃性能的同时会大大降低PP力学性能的问题,以自制的马来酸酐(MAH)接枝三元乙丙橡胶锌离聚物(EPDM-g-MAZn)作为PP/IFR阻燃材料的改性剂,研究其对PP/IFR阻燃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EPDM-g-MAZn离聚物能在保持PP/IFR材料良好阻燃性能并在基本不损失拉伸强度的同时使PP/IFR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4.46倍,拉伸强度的保留率明显高于PP/EPDM-g- MAH/IFR.ZnO与EPDM-g-MAH上的MAH形成的离子键作用可以形成以ZnO连接很多EPDM的交联结构,在PP与IFR之间起交联剂和补强剂的作用,提高界面结合强度,从而有效提高PP/IFR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步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界面性质的聚丙烯/碳酸钙(PP/CaCO_3)复合体系,考察了界面作用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只使用 CaCO_3的情况下,PP/CaCO_3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热变形温度会提高,但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则会有较大程度降低,且 CaCO_3含量越高对样品的弯曲强度、热变形温度、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影响越大;用弹性体包覆 CaCO_3粒子,不但可以防止PP/CaCO_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的进一步降低,而且可以提高其冲击强度;加入偶联剂和助偶联剂,有利于弹性体对 CaCO_3粒子的有效包覆,这种包覆是自发进行的,原子力显微镜结果验证了粒子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