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苏53区块是典型的低压、低渗、低丰度、非均值性强的岩性气藏,应用经济极限及合理采气速度方法计算了该区块的技术合理井网井距,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及现场试验结果确定该区块气藏的合理井距。建议开发方案:储量丰度高于1.3×108m3/km2区域采用600m×800m近似菱形不规则井网一次成形,集中建产;而储量丰度低于1.3×108m3/km2区域先采用600m×1 200m近似菱形不规则井网控制。  相似文献   

2.
截至6月7日,由辽河石油勘探局合作开发的苏里格气田苏10区块共部署开发井60口,完钻33口,其中Ⅰ、Ⅱ类井E渤由原来的62%提升到813%,完.成压裂建产15口,其中效果较好的9口。单井钻井成本由491万元下降到387万元。  相似文献   

3.
苏20区块是苏里格气田近几年投入开发的重要区块,伴随开发的不断深入,局部生产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水现象。为进一步提高油气开发效率,通过引入水文地质学理论和方法,对地层水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利用矿化度和水化学特征系数(变质系数、脱硫系数、成因系数)等判别标志参数对产出水的类型进行了划分,系统研究了苏20区块岩性气藏的气水分布规律。认为产出水是天然气运聚成藏的产物,其分布受生气强度、砂顶微幅度构造、藏内温度、压力条件、天然气充注程度和储集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苏里格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巨大,是典型的低压、低渗、低丰度、非均质性强的岩性大气藏,其主力含气层段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属于河流相-三角洲沉积相。其中苏10区块盒8-山1段砂体叠加连片,厚度大,表现出“东薄西厚”的趋势。储层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裂缝局部发育,低渗、低压特征尤为突出。根据苏10井区的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不适宜进行常规开发,推荐采取小井距部署、井间接替保持稳产的开发原则,初期按照衰竭式降压采气的开发模式开发,后期适时进行机械增压开采。通过对开发方式论证及井网井距的优化论证,建议采用分层压裂、合层开采,菱形井网,600×1200 m井距一套层系的开发方案。确定了废弃开发界限,当增压外输时,废弃井口压力为1.0 MPa,单井废弃产量为0.17×104m3/d。  相似文献   

5.
苏6区位于苏里格气田中部,投产时间早,地质认识程度高,是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和开展井网优选等数值模拟工作的最佳区块.该区块属于辫状河沉积体系,有效砂体分布呈分散状,且砂体规模小,连续性差,具有低渗、强非均质性的特点.针对该类气藏特点,从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认识程度,设计了33套不同排距和井距的开发方案.随机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800 m×600 m井网为最优井网,可以实现单井累计采气量和区块生产井数最大化;同时针对该类气藏砂体分布规模小、连续性差的特点,建议布井方式宜采用井间加密布井,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同时随着开发工作的逐步深入和地质研究工作的逐步加深,采用井间加密布井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钻井成功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主力气层下二叠统山西组山2段、山1段以及下石盒子组盒8段属于砂岩岩性气藏,具有“低孔、低渗、低丰度且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气田规模开发存在较大难度。为此,在勘探程度较低的新区块规模开发前期,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工作,寻找含气相对富集区就显得尤为重要。苏77区块在开发前期针对区块面临的地震测网稀、井控程度低、区块内尚未提交任何级别储量、局部存在富水区、单井产能不落实、区块地质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等主要问题,开展了地震、评价井及开发试验等方面的开发评价工作。采用“地震-地质相结合”的技术思路,通过二维地震测线控制,结合评价井钻探及沉积相、成岩作用、储层综合评价研究成果,评价河道发育带,预测有效储层分布,进而筛选出含气富集区。2010-2011年在筛选的含气富集区内集中进行产能建设,完钻开发井Ⅰ+Ⅱ类井比例大幅度提高,开发效果良好。该区块开发实践表明所运用的开发前期评价技术行之有效,值得同类型气藏开发评价借鉴。  相似文献   

7.
苏里格气田西区为宽缓西倾单斜构造,主力气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山1段至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埋藏深度约为3 250 m~3 700 m左右,厚度大致在80 m~120 m,划分为盒8上1、盒8上2、盒8下1和盒8下2四个小层,储层为河流相沉积的砂岩,孔隙度在9.4%,渗透率在0.89 m D,为低孔、低渗气藏储层;山1段紧邻盒8段,厚度在40 m~60 m,物性比盒8差,为低孔、低渗气藏储层。整体气藏分布受构造影响不明显,主要受砂岩的平面展布和储集物性变化所控制,属于低渗透、低压、低丰度的"三低"砂岩岩性气藏。要想提高气井单井产量,利用水平井来沟通多个孤立的有效砂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建立苏147水平井整体开发区,来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使其在苏里格气田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楠 《非常规油气》2021,8(1):77-82
苏53区块自2010年实施水平井整体开发以来,主产区已基本完成井位部署及产能建设,水平井开发正从富集区转向接替区;而东南区储层物性变差,储量丰度减小,原有的井网井距、裂缝参数及压裂方案必然难以继续适应.针对东南区的地质特征,通过气藏精细描述和数值模拟手段,开展了压裂水平井井网优化设计,并优选出最佳井网部署方案:菱形平行...  相似文献   

9.
储层非均质性是制约油气田开发的关键因素,研究出储层非均质性是油气田前期目的层位钻取以及中后期压裂、注水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苏20井区位于苏里格气田中部偏西地区,气田已经进入开发的瓶颈阶段,通过对主力层位盒8段,与山1段层内(韵律和夹层)、层间(砂地比、渗透率、隔层)和平面非均质性三个方面的研究,主力层位均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其中盒8下段非均质性相对较弱,是井区产气的优势层位。  相似文献   

10.
《录井工程》2021,32(3)
基于苏里格气田气井分类标准,对苏10区块3类气井中的部分重点气井进行生产现状分析,运用经典的递减分析方法对选取的重点井进行产量递减规律分析,掌握气藏生产动态规律。分析表明苏10区块Ⅰ、Ⅱ类井产量占区块总产量的近80%,是区块的生产主力,气井递减率主要分布在10%~18%之间,平均递减率为14.51%。现阶段处于明显的低压开采状态,在产井日产气量小于0.5×10~4 m~3的气井有267口,占全部在产井的70%;日产气量大于1.0×10~4 m~3的气井有53口,占在产井的14%。满足苏10区块的上产要求,需要保证Ⅰ、Ⅱ类井健康合理的生产运行制度,Ⅲ类井的平均日产气量接近气井的废气产量,对Ⅲ类井实施挖潜增产。  相似文献   

11.
苏里格气田苏20井区集输管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苏里格气田地面集输工艺的特点,对多种集气方案进行了比选,确定出最佳集气站布局方式和多井串接的采气管网形式,缩短了采气管道长度,增加了集气站辖井数量,降低了管网投资。在采气管网和集气支线的工艺设计上,采用了气体管道计算软件对采、集气管道的管径等参数进行最优组合,达到技术可行、经济最优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区苏48区块盒8段-山1段储集砂岩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高压压汞及核磁共振等测试分析数据,精细表征了盒8段-山1段储层微观特征。研究表明:砂岩类型以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为主,盒8段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岩屑溶孔和晶间孔为主,盒下8亚段孔喉半径较大,喉道发育程度较好,其有效孔隙个数和体积均高于其他储层。山1段孔隙类型主要有岩屑溶孔、晶间孔、凝灰质溶孔以及长石溶孔,山1段孔喉半径较小。盒8段-山1段喉道类型主要有管束状喉道、片状喉道和点状喉道,分选性均为中等-差,排驱压力相差不大。通过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提供的喉道半径以及可动流体饱和度的精细表征结果,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4类,明确储层差异的原因是受到碎屑成分、孔隙类型、结构及非均质性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不同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之间的变化关系,以物性、铸体薄片、电镜扫描、X衍射、包裹体等实验结果为基础,对苏14井区盒8段储层的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盒8段储层岩性以粗砂岩和中一粗粒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磨圆度为次棱角状,分选中等,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较低.主要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  相似文献   

14.
苏里格气田苏77区块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下亚段沉积时期辫状河道发育,储层岩性以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储层经历了压实、压溶、自生矿物胶结以及后期溶蚀作用,大部分已进入中成岩B期,达到低孔—特低渗储层级别。根据主要的成岩矿物、填隙物、成岩作用及孔隙组合,将盒8下亚段储层按照储集性能的优劣划分为石英加大溶孔相(Ⅰ)、黏土矿物充填晶间孔相(Ⅱ)、碳酸盐矿物胶结相(Ⅲ)和压实压溶致密相(Ⅳ)4类成岩相带。其中Ⅰ类成岩相为有利储集相,Ⅱ类成岩相储集性能次之,Ⅲ、Ⅳ类成岩相属于较差储集岩相。根据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可以识别出成岩相的同心、侧变和互层三类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5.
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气水分布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储层非均质性强,气藏气水分布的复杂性严重影响了气田产能建设效果,且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井位部署逐渐由富气区向外扩展,新完钻井投产后效果差,产水严重。因此开展气水分布规律研究已成为提高该区块产建效果的基础。在区域水化学分析、测井气水层识别、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苏20区块气水的分布规律进行综合研究后认为:①气藏气水关系复杂,无统一的气水界面;②研究区垂向上表现为下气上水,下二叠统山1段基本不含水,从下二叠统盒8下亚段2层→盒8下亚段1层→盒8上亚段的地层水逐步增多;③从成藏要素分析,表明苏20区块富水与其生烃强度、构造位置和天然气的运移密切相关;④地层水根据其成因差异可以分为低部位滞留水、透镜状滞留水、孤立透镜体水3种类型,研究区内主要为透镜状滞留水类型。  相似文献   

16.
煤层气藏与常规天然气藏相比,在成藏条件、高产富集规律、开采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独特性。中国石油开展煤层气勘探及相关研究工作10余年,通过对目标区优选及前期抽排试验,证实沁水煤层气田资源丰富。本文就该煤层气田地理环境、资源概况、基本地质特征、开发工艺技术、开发方案优选以及市场需求等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沁水煤层气田樊庄区块进行经济评价,得出结论:樊庄区块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适宜的压裂工艺技术并提高整体开发效益,研究了苏里格气田压裂效果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压裂效果经济评价的模型。从工艺技术效果和经济的角度综合评价认为,适度规模压裂、CO2压裂、分层压裂应是苏里格气田的主要压裂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