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了固化温度、固化剂和促进剂含量、低收缩剂(LPA)种类、含量五种因素对邻苯型不饱和聚酯(UPR)固化线收缩率的影响.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显著水平为95%时,LPA含量对UPR的线收缩率影响最大,所对应的F值高达8.362,超过了分位数.体系的线收缩率随LPA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然而,LPA也会同时...  相似文献   

2.
3.
4.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可常温常压固化成型,加工工艺简单,目前已成为热固性树脂的主要产品之一。UPR在工农业等诸多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特别是用玻璃纤维增强的UPR(俗称玻璃钢),由于具有轻质、高强、耐腐、绝缘、耐温、施工工艺性好以及结构、强度的可设计性等特点已成为复合材料领域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主体产品。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玻纤增强塑料(FRP)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9年其总产量已达500kt,其中UPR/FRP300kt,热塑性玻璃钢80kt,覆铜板120kt,位居美国、日本之后,跃居世界第3位。如加上台湾省的产量就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5.
卤素阻燃剂添加量少,阻燃效果显著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将适量的卤素阻燃剂添加到不饱和聚酯树脂(UP)中,通过对比研究,确定出优化的配方和工艺流程。经测试样品具有良好的阻然性能(氧指数超过31%),并且其力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拓宽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20062011 应用于聚合物改性的环糊精:环戊二烯/甲基化-β-环糊精络合物与不饱和聚酯的DielsAlder加成化合物及其制得的新型聚假轮烷环戊二烯可进入甲基化-β-环糊精的空穴中,形成稳定的水容性络合物。我们成功地应用这种合成的络合物,与由聚乙二醇和马来酸酐制得的水溶性不饱和聚酯进行了Diels-Alder加成。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聚假轮烷。  相似文献   

7.
20051068 用作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剂的膨胀石墨 膨胀石墨粉已被证实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1种有效的膨胀阻燃添加剂。研究表明,膨胀石墨粉的添加量为10%时,能够降低交联聚酯的燃烧性。当与聚磷酸铵协同剂一起使用时,膨胀石墨是特别有效的阻燃剂(CA134:86943)  相似文献   

8.
不饱和/聚氨酯的改性研究。用红外扫描动态检测UP/TDI混合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分解固化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复合材料的方法,新型防腐蚀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自熄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工业进展及新成果的简要综述文章),用于电子绝缘材料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玻纤增强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BMC)两大关键性技术问题,即收缩控制和耐冲性能改善的研究与进展。尤其是着眼于研究弹性体低收缩剂这一发展趋势,介绍了各类弹性体改善耐冲击性能和经的机理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纳米ZrO2对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反应法”制备纳米ZrO2/UPR.是将纳米ZrO2粉在合成不饱和聚酯时加入。用正交优选试验得到合成树脂最佳配方为:二元酸与二元醇的摩尔比是1:1,饱和酸与不饱和酸的摩尔比是1:1,纳米ZrO2含量是7%,邻苯二甲酸酐与己二酸的摩尔比是1:1,过氧化苯甲酰用量为1%。经测试.纳米ZrO2/UPR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121.3MPa,10.1kJ/m^2.较UPR分别提高28.4%和16.1%,得到了同时增韧增强的树脂。  相似文献   

11.
纳米二氧化钛增强增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用未经表面处理和经表面处理的纳米 Ti O2 对不饱和聚酯 ( UP)树脂进行填充改性。研究了纳米Ti O2 用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表面处理的纳米 Ti O2 用量为 4 %时 ,材料的增韧增强效果最好。用 DSC测定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 ( Tg) ,可以发现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比纯不饱和聚酯树脂大 ,且经处理的填充的复合材料的 Tg 更高 ,这与力学性能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础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强以及其它消费领域的大力扩展,中国不饱和聚酯树脂需求量正在逐渐上升。根据专家预计,到2005年,中国的不饱和聚酯树脂需求量将达到1000kt。  相似文献   

13.
采用5种光引发剂体系,通过LED紫外光固化技术制备了玻璃纤维(GF)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复合筋材(直径达1.5 cm),进行了热重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讨论了光引发剂种类及浓度(0.1%~2.0%,质量分数)、紫外光波长(365 nm、395 nm)、光照强度(30~750 mW/cm2)和光照时间对固化及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波长为365 nm的光源具有更好的固化效果;对于给定的引发剂体系,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表观固化时间缩短;巴氏硬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且趋于稳定。在相同的紫外光光照强度下,表观固化时间一般随光引发剂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对于PI1光引发剂体系,表观固化时间随光引发剂浓度的升高先降低而后又升高。采用PI0或PI5作为光引发剂,紫外固化40 s所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1 000 MPa,弹性模量达到45 GPa,均优于经热固化所得复合材料,表明,通过LED紫外光固化技术,高效制备厘米级大直径筋材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纳米TiO2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反应法制备的纳米TiO2/UPR,可将纳米TiO2柱子引入不饱和聚酯树脂(UPR)长链中,并改变其长链的结构。纳米TiO2/UPR的反应性与不饱和聚酯树脂有明显的不同。纳米TIO2/UPR的固化温度低于UPR,固化时间少于UPR。纳米TiO2/UPR的反应活性高于UPR。  相似文献   

15.
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形态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由于固化收缩率大和固化物韧性差而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继合成了同时具有增韧和降收缩效果的添加剂PMB后,本文研究了添加剂的分子量和用量、添加改性后UPR体系的固化工艺及不同UPR基体树脂等因素对固化物的微现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B在多种UPR中都可以产生明显的第二相结构,PMB的分子量和用量都存在一个增韧效果的最佳值,较高的固化温度有利于第二相结构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应用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热固性树脂的主要品种之一,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以及运输等领域。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分为增强和非增强两大系列。增强制品主要有冷却塔、船艇、化工防腐设备、车辆部件、门窗、活动房、卫生设备、食品设备、娱乐设备及运动器材等。非增强制品主要有家具涂料、宝丽板、纽扣、仿象牙和仿玉工艺品、人造大理石、人造玛瑙、人造花岗岩等。  相似文献   

17.
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苯乙烯价格低廉,而且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改变不饱和聚酯链段的性质或苯乙烯/埭酯配比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要。通过树脂和苯乙烯中的缺电子双键间的自由基共聚反应而形成交联网络.  相似文献   

18.
利用超声法制备了高岭土-DMSO插层复合物前驱体,采取二步取代,原位聚合制备了不饱和聚酯树脂/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RD、FT-IR等手段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DMSO分子插入到高岭土层间时,d(001)值由0.717 nm增大到1.12 nm,插层率为91%,而不饱和聚酯树脂取代DMSO进入高岭土层间后,表征层状结构的d(001)特征衍射峰完全消失,高岭土内表面羟基吸收特征峰(3651 cm-1)和DMSO两个甲基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的吸收特征峰消失。燃烧实验表明这种材料相比纯树脂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2002—2003年国外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及市场动态。  相似文献   

20.
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水解加成法合成了气干性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用理论分析、IR和NMR谱图等手段研究了合成反应机理和最佳工艺条件,获得胶凝时间短、固化速度快、机械强度高、硬度大和耐介质性良好的气干性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