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源地水质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炳成 《水利学报》1997,(2):28-32,27
本文以典型水源地的实测水质资料为基础,采用主因素分析和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从影响水源地水质的繁多而且复杂的诸因素中,寻找出水质控制因素和某些重要水质变量的水质控制因素,从而提高水源地水质治理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拟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牛存稳  贾仰文  王浩  高辉 《人民黄河》2007,29(11):58-60
在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拟模型。提出了基于综合模拟模型的水量水质联合评价方法,并首次从"断面水"和"片水"两方面综合评价流域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的"片水"水质状况要优于"断面水"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3.
沈小京 《青海水利》1995,(A01):9-13
水质站网规划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战略布局,它直接关系到水质资料的代表性,水质站网的功能和效益。本文从我省实际出发,从水质站网分类、站网密度等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以供水质站网优化调整参考。  相似文献   

4.
洪水期水质水量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期水质水量变化规律分析时晓飞王桂玲(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石家庄050031)目前水质监测规范规定,河道水质站1年内取6~12次水样进行分析,因此在“水质简报”和“水资源公报”编制中常以月、汛期、非汛期和年的平均值对水质进行评价,这样做是否符合河道...  相似文献   

5.
肖群 《上海水务》2003,(2):16-17,41
水质资料整编工作是水质监测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上海市水质资料整编现状,对水质资料整编的基本要求、内容及成果保存要求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以提高本地区水质监测资料的科学性、公正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GIS在水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东岭  李大军 《人民黄河》2005,27(10):46-47,50
水环境信息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采用GIS技术管理和分析水环境信息是发展趋势。以抚州市为背景,以Maplnfo为平台,利用软件开发工具VB6.0调用Maplnfo的基本功能,Maplnfo的地图镶嵌到VB的应用程序中,建成了基于GIS的水质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水质监测业务数据和图件资料的集成管理、图文互查以及水质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形象、直观地表达了水质环境污染状况,提高了水质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水源长途输送过程中,水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较大变化,为了及时反映水质的变化并实现科学的动态供水,需要以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为基础建立水质监测管理系统。在此论述了供水水源长途输送水质监测管理系统的组成、软件模块结构、监测指标的选择,系统采用3种方式进行水源水质突变的预警,最后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主要难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水质动态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简要介绍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常用一维水质模型;然后详细说明基于GIS的水质动态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组成,并阐述了系统应该具有的基础数据处理、水质监测实时数据处理、水质评价、水质预测、系统维护等功能;最后以紫坪铺水库水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说明系统的建立过程,证明该系统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整体一维水质数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李锦秀  廖文根  黄真理 《水利学报》2002,33(12):0007-0010
以三峡整个库区作为研究对象体,根据三峡水库河道型特点,开发了一维非恒定水流水质数学模型,利用稳定性比较好的四点隐格式有限差分法进行模型数值求解。以主要污染指标BOD5、DO为例,介绍了三峡水库一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的开发、研制过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三峡水库建成前后水流条件巨大变化对库区水流水质的影响,对主要水质模型参数,如污染物纵向离散系数、有机污染物衰减系数和大气复氧系数等建立了与水流条件相关的经验关系式,建立的数学模型经过三峡库区江段长河段水文水质和污染源同步观测资料验证,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可为预测三峡水库水流水质总体变化趋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地面水质生物指标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地面水质化学分析入手,按现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用模糊数学理论对若干断面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取得了各断面的水质级别。再将通过各对应断面生物监测所计算出的生物指数与水质参数作相关分析,利用相关系数较好的生物指数计算对应的水质级别,以供水质评价之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河道水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群 《上海水务》2007,23(4):43-46
根据上海市水环境监测中心河道水质监测资料,对上海市河道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水质主要污染项目氨氮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分析了上游边界来水水质、泵站排江、降雨、引清调水工程等因素对河道水质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上海市河道水质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1979年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进行了全国性水资源质量评价,随着经济发展、水资源供求状况的变化,要着力解决新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治理,缓解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严峻形势等重大水环境问题,为此,2002年我国(含长江片)进行了全国(全江片)第二次水资源质量评价调查工作。评价工作提出正式成果内容涵盖了水化学类型、水质现状、湖(库)营养状况、水质变化趋势、水功能区水质、地下水水质等专题,获得水资源质量科学的现状结论、发展态势、今后趋势预测等学科重要成果。填补了国内和流域内专业工作成果的空白,完成的工作成果被水利部评为在全国名列前茅的优秀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3.
以漕河大册营至西庄段河流为研究对象,运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对河流水质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通过Excel对模型参数采用单一参数估算法完成估算并进行模型参数的确定和验证。所建水质模型得出的计算值与实际河流的实测值相比,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高度相关。说明此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运用到实际中。模型预测结果及漕河河流自净化分析的结果表明漕河河水流往下游时,有机物的污染趋于减缓,对白洋淀的水质未造成严重影响;总汞及氮可能对沿岸地下水和白洋淀水质有一定影响,应控制水质的恶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哈尔滨市区地下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论述地下水水质污染现状,分析水质污染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汶河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庞清江 《水资源保护》1996,(3):43-47,51
本规划研究应用系统分析原理,以流域为单元,以河流为研究主体,以流域内影响水体质量的一切因素为输入因子,以流域发展对水质的要求为控制目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体污染控制系统.建立了相应的水质模拟、预测和控制系统最优规划模型.应用模型进行了流域水体污染的分析、评价和最优控制规划研究,提出了科学、合理及便于实施的最化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是国家“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为客观反应淮河流域省界水质状况,加强省界水质监督管理,本文对照国务院批复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以下简称《“十五”计划》)确定的省界水质目标,对2005年淮河流域跨省河流省界断面水质状况进行系统的评价,对省界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水质的对策建议,同时对国家确定的25个省界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情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钱塘江流域水质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指标的分析,针对钱塘江流域近十年水质监测的调查,分析了钱塘江的水质现状;预测了流域水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主干流的水质逐渐得到改善,但不同河段的水质变化较大,主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下游水质好于上游、远离城市河段好于市区河段。工业污染源与城市生活污染源得到治理,污染物排放量逐年降低,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控制相对较难,进展较缓慢。  相似文献   

18.
太湖出入湖水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年沿太湖历年巡测线进行了4次水文、水质同步监测,共有139条河道参加评价,有水文,水质监测项目38个,评价中水质采用五级水标准,选用pH值等18项指标和为评价参数,评价结果表明,入太湖水质污染主要以有机污染为主,出湖污染主要在江苏湖东段,占总量的60%,因此,保护好太湖水质必须控制和减少入湖污染物量,加强污染源治理,限制污染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衡水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衡水市为了充分利用衡水湖有限的水资源,开展了以衡水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内容的系列研究,提出了“分别水质,分引分蓄分供”的规划原则,针对不同水源和不同时期的水质,巧妙地利用现有河渠和合理的交叉工程进行分引分蓄,最大限度地增加水源,控制水质,从根本上改变衡水湖水环境状况,以满足用户对水质的要求,体现了多水源、多水质、多用户引蓄工程的系统集成。工程的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1991~2020年长江口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1~2020年水质监测数据,对长江口30 a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口历年水质相对较好,2012年以来水质持续改善,2015年以来稳定达到Ⅲ类水质,2020年达到最好水平。(2)总磷为长江口首要污染物,30 a来呈现先升后降的特征,2012以来长江口总磷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比例达61.1%。(3)长江口上游来水和出境断面水质在2012年以来改善明显。在多数年份,长江口上游来水水质好于出境断面,2015年以来水质基本趋同,表明入河污染输入在逐年减少。(4) 2012年以来,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长江大保护等政策措施的全面推进实施,长江口上游来水水质改善、主要汇入支流黄浦江水质改善、排入长江口的污染物总量持续下降,共同促进了长江口水质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