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秦益民 《纺织学报》2020,41(9):183-190
为促进含银海藻酸盐纤维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开发具有高吸湿、强抗菌性的功能性医用敷料,介绍了国际市场上含银海藻酸盐纤维和医用敷料的主要品种、制备方法、产品性能及其应用领域;总结了含银海藻酸盐纤维和医用敷料在慢性伤口护理中控制创面感染增加细菌转阴率、抑制细菌增长减轻患者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治疗周期以及降低治疗费用等方面的优良使用功效;总结了合理使用含银医用敷料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结合全球各地的最新临床应用研究成果指出:含银海藻酸盐医用敷料在感染伤口、烧伤创面、手术切口、糖尿病足溃疡伤口、下肢静脉溃疡、压疮等创面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秦益民 《纺织学报》2018,39(4):175-180
为促进海藻酸盐纤维在功能性纺织材料和医用纺织品中的应用,分析了海藻酸的离子交换特性及其与体液接触后独特的成胶性能,综述了海藻酸盐纤维的生物相容性、细胞活性以及其与人体细胞、组织等接触过程中产生的止血、抑菌、促进伤口愈合、美白等功效。指出海藻酸盐纤维的多糖结构及其与体液中金属离子的交换性能对吸湿、保湿、抗菌、促愈、止血、排毒、美白等生物活性起重要作用,其优异的性能在功能性医用敷料、功能性面膜材料、妇幼卫生用品、成人失禁产品等纺织材料领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医用敷料用海藻酸盐纤维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论述了该类型海藻酸盐纤维的物质构成、形态结构和加工工艺,总结了海藻酸盐纤维的优异性能,并指出了相关敷料的缺陷及未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秦益民 《纺织学报》2023,(5):213-219
为开发功能性含锌和含铜纤维及医用敷料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介绍了锌离子和铜离子的生物活性及其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总结了国内外市场上各种含锌和含铜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含锌和含铜的海藻酸盐纤维、壳聚糖纤维,以及通过静电纺丝、高分子材料复合加工、纳米技术等先进工艺制备的各种含锌和含铜医用敷料及其释放锌离子和铜离子的性能。指出锌离子和铜离子具有优良的抗菌及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含锌和含铜医用敷料通过释放锌离子和铜离子,对创面常见的各种细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在烧伤、下肢溃疡、糖尿病足溃疡、褥疮等伤口护理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成胶性纤维在功能性医用敷料领域中的应用,在总结国际市场成胶性纤维的主要品种及产品性能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海藻酸、甲壳胺、纤维素的成胶性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分析了这类纤维在伤口护理中独特的凝胶阻断性能。研究结果显示,成胶性纤维在具有很高吸湿性能,同时能把大量的水分吸收进纤维结构中,由这类纤维制备的医用敷料在吸收大量的伤口渗出液后在创面上形成一层纤维状的凝胶结构。由于吸收在纤维中的水分能为伤口的愈合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由成胶性纤维加工制备的医用敷料能有效加快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海藻酸纤维医用敷料的制备及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海藻酸纤维制成的非织造布在医用敷料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敷料相比,海藻酸敷料吸湿性高,止血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好,能促进伤口愈合,伤口复愈后可无疼痛地揭除。主要介绍了海藻酸敷料的物化性能及制造工艺,各种海藻酸敷料和海藻酸与明胶、胶原、壳聚糖共混敷料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朱民儒 《非织造布》2011,19(5):20-20
8月5日,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医用海藻酸盐纤维的研究及应用开发”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听取了该院项目组的工作汇报,审核了各项技术资料,认为该项目在原液制备、纺丝过程、纤维后处理及医用产品制备等技术方面具有创新性,开发的海藻酸盐纤维自然卷曲、物理机械性能及医用性能良好。用海藻酸盐纤维开发的医用敷料具...  相似文献   

8.
探讨海藻酸盐医用材料的制备技术,对不同制备技术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总结了海藻酸盐医用材料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医用敷料和生物微胶囊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海藻酸盐组织工程支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促进组织再生;海藻酸盐敷料具有较好的止血功能和生物相容性,无细胞毒性,可加速促进伤口愈合;利用海藻酸钠优异的成凝胶性能制备药物微胶囊,将其输送到机体并达到靶向治疗效果,可减少药物向四周扩散,提高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9.
介绍源于海藻酸盐离子交换特性的海藻酸盐纤维敷料的性能及其临床应用,重点介绍目前国产及进口海藻酸盐纤维敷料产品的情况,并从常规海藻酸盐纤维、海藻酸盐共混纤维、海藻酸盐纳米纤维和改性海藻酸盐纳米纤维等角度阐述海藻酸盐纤维的制备技术及发展状况,指出海藻酸盐纤维功能杂化、纳米纤维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由海藻酸制成的纤维具有高吸湿性、止血性能、生物相容性好、能促进伤口愈合等特点,因此在医用敷料领域广泛应用。介绍医用敷料用海藻纤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包括三种海藻酸共混纤维的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1.
慢性创面具有发病机制复杂、容易复发、治疗时间长、难度大、费用高、致残率较高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关于慢性创面的治疗是当今创伤治疗的难题之一.伤口敷料在做创面处理时起关键作用,其中以生物大分子为基质成分的功能敷料尤为引人关注.生物大分子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低毒性等生物特性,可以制成针对...  相似文献   

12.
海藻酸钙医用敷料与普通棉纱布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海藻酸钙非织造布和机织棉纱布的性能作了分析比较,测试了2种材料在A溶液中的吸湿性、扩散性、透湿性等性能。结果显示,由于2种材料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不同,其性能也有很大的变化,根据它们所具有的性能可被应用于不同种类的伤口。海藻酸钙非织造布的高吸湿性和可阻止液体扩散的性能使它适合用于流血、流脓较多的慢性伤口,而普通棉纱布更适合用于吸收手术过程中产生的血液。  相似文献   

13.
多糖类生物降解医用纤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几种多糖纤维(藻酸纤维、甲壳质纤维、脱乙酰甲壳质纤维及改性 Lyoell纤维)的生产、结构与性能及其在治疗伤口中的应用。这些多糖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活性,且无毒,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因而是制作高性能伤口包扎用品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4.
银离子的释放及敷料的抗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益民 《纺织学报》2007,28(1):120-123
为了确定不同的含银医用敷料在银的释放量和释放速度上的区别,分析了几种含银医用敷料释放银离子的性能。介绍了测试抗菌性能的3种方法,并总结了含银医用敷料的抗菌性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不同的伤口对银离子的释放量有不同的要求。烧伤病人的伤口特别容易受感染,因此在烧伤伤口上使用的含银医用敷料的银离子释放量高,在伤口上可以维持较高浓度的银。在高吸湿性的医用敷料中,细菌和伤口渗出液一起被吸进敷料,从敷料上释放出少量的银离子即可达到抗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含银海藻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益民 《纺织学报》2007,28(2):126-128
为了结合银的抗菌性能和海藻酸纤维的高吸湿性,可将银离子加入海藻酸纤维后制备含银的海藻酸纤维和医用敷料。介绍了在海藻酸纤维中加入银离子的各种方法,并分析了含银海藻酸纤维和医用敷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把银的磷酸锆钠化合物颗粒混入海藻酸纤维后可以制备具有白色外观的抗菌性能很好的纤维,与伤口渗出液接触后,这种纤维可以持续地释放出银离子。实验结果显示含银海藻酸纤维有很好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创面用敷料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面用敷料是一种重要的医用纺织品,其类别包括非织造布、机织物、针织物和其他特殊种类的结构。这些材料的性能由于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结构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临床应用中它们可以被应用在不同种类的伤口上保护伤口、吸收伤口渗出液和抑制细菌生长等。总结了创面用敷料的测试方法,简要地描述了关于吸湿性、给湿性、扩散性、透气性、抗菌性、吸臭性、离子交换性能的测试步骤。  相似文献   

17.
生物敷料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敷料在治疗烧创伤引起的皮肤组织缺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生物敷料分为胶原类敷料和非胶原类敷料,并分别综述了其研究现状.胶原类敷料种类繁多,其中猪皮敷料来源广、价格低、使用方便;纯胶原敷料较前者抗原性低,但其降解速率过快,且机械性能差;复合型胶原膜敷料在机械性能方面优于纯胶原敷料.壳聚糖、藻酸盐等制备的非胶原类敷料虽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和生物活性,但其细胞相容性和表面活性不如胶原类材料.目前生物敷料还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今后应重点利用纳米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开发纳米生物敷料和组织工程化敷料.  相似文献   

18.
海藻酸/明胶共混纤维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优良的物理性能、良好的止血性和高吸湿率,用于伤口敷料.主要论述了海藻酸/明胶共混纤维的成纤机理、纺丝工艺过程和它作为伤口敷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