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向拆卸与回收设计的产品模型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向拆卸与回收的设计 (DFD&R)是绿色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面向拆卸与回收的设计体系 ,对常用产品结构模型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选用网状模型作为DFD&R的产品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图论的产品拆卸回收建模与评估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设计人员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在无向图基础上对产品拆卸回收进行建模与分析,并对其经济、环境性进行决策评估的体系.系统包括从产品的CAD信息提取,与软件程序的集成,到建立产品零部件拓扑结构模型图,并对拆卸路径方案进行决策和评估.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现存拆卸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混和图”的产品拆卸回收分析模型。建立面向拆卸回收的产品信息模 型。对机电产品拆卸和回收系统进行研究。建立系统框架,确定系统各模块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面向产品回收设计的拆卸序列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绿色产品设计的思想,定义了产品的层次化结构模型,对产品的拆卸进行了建模分析,并主要讨论了拆卸序列组合爆炸、零部件邻接矩阵、拆卸算法等关键问题,实现了产品回收与再设计的拆卸序列规划。  相似文献   

5.
产品拆卸回收性评估中的拆卸与或图建模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目前产品拆卸回收性评估中与或图建模方法存在的组合爆炸问题,提出了集合与或图和拆卸与或图的概念,设计了一套基本的用于筛选拆卸与或图的顶点和边的准则.实例分析表明,筛选后的拆卸与或图既能保证图模型的完备性,又在规模上适于进行后续的拆卸回收规划.  相似文献   

6.
合理选择拆卸方法是提高废旧机电产品回收率的重要保证。研究和构建了机电产品面向回收的选择性拆卸模型,提出了绿色制造系统的优选方法,同时通过废旧产品选择性拆卸的递归算法,以BD-148冰柜产品作为实例研究,最终获得最经济的回收方案。  相似文献   

7.
基于Petri网的产品拆卸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郭茂  蔡建国  童劲松 《中国机械工程》2000,11(9):1007-1009,1038
分析了现存的主要产品拆卸模型,指出了基于Petri网理论考虑所拆卸经济性的产品拆卸模型,对于部件拆卸、指定零件的拆卸以及产品的完全白拆卸,相应的拆卸序列物理意义明确,生成算法简单。由于拆卸序列的生成和优化考虑到成本,因而最优的拆卸序列上切实可行的,不足的是网络节点较多。  相似文献   

8.
机电产品的拆卸与回收性能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机电产品在其从制造到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如何以较经济的方式实现废弃的有效拆卸及零部件的重用、材料回收等,是绿色设计和制造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对机电产品拆卸回收的经济性、拆卸回收性能,以及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拆卸回收过程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拆卸时间是产品可拆卸性评价的关键指标,拆卸时间的确定对于产品的可拆卸设计和回收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高效评估产品拆卸时间,提出了基于方法时间衡量(MTM)法的拆卸时间评估方法.以报废汽车前盘式制动器部件为例,分析了该部件的拆卸过程,对每个拆卸过程进行了基本动作分解,通过MTM方法对每个动作的拆卸时间进行映射估算,累积求和获得整个部件的拆卸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衡量拆卸过程中零部件约束方向区间的大小,提出了一种基于向位妨碍的约束状态图模型及其拆卸序列生成方法。根据零部件之间在拆卸过程中的约束类型及空间妨碍关系,提出了一种三维向位妨碍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构建了基于向位妨碍的约束状态图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状态矩阵和拆卸算子矩阵,将拆卸过程转化为拆卸算子矩阵与状态矩阵的迭代运算过程,并给出了相应的拆卸规则及拆卸序列规划算法。以平口钳产品拆卸为例,进行了拆卸建模与序列规划求解,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网络图模型的可拆卸性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目前可拆卸性设计理论演算太多,设计过程难以实用化的问题,从工程应用角度对该设计方法展开研究。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层次网络图拆卸模型;基于该模型,对拆卸顺序规划、拆卸路径推理和拆卸性能评价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实用的可拆卸性再设计策略。实际应用表明可拆卸设计方法具有简洁实用、易工程实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王建红 《机电工程技术》2006,35(12):57-58,73
为研究废旧发动机回收利用的合理模式,本文对Chevrolet500型汽车发动机进行可拆卸性试验,从可直接利用、可再制造后利用,不可再利用三方面对废旧汽车发动机的回收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进而提出一种理想的废旧发动机回收循环利用模型。该模型对于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以及提高我国废旧汽车的回收和再制造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工业产品可拆卸性设计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工业产品可拆卸性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其设计内容;并根据绿色工业产品的要求,提出了可拆卸性设计的基本准则,建立了可拆卸性设计系统模型;指出工业产品的可拆卸性是获得绿色产品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面向拆卸与回收的设计指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恶化、资源贫乏和大量废弃物难以处理的矛盾使得面向拆卸与回收的设计成为近年来设计制造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拆卸与回收是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关键环节 ,因而产品的可拆卸性和可回收性是面向环境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影响拆卸和回收的各种因素的分析 ,形成了一系列指导设计过程的设计指南  相似文献   

15.
产品可回收性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可回收性评价是绿色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产品回收层次分析,构建了产品可回收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针对具体产品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a genetic algorithm (GA)-based approach for an optimal disassembly sequence considering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is presented. All feasible disassembly sequences are generated by a disassembly tree or an AND/OR graph. Using the disassembly precedence and the disassembly value matrix, a disassembly sequence is optimised. The precedence of disassembly is determined through a disassembly tree or an AND/OR graph and the value of disassembly is induced by considering both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in the disassembly, recycling, and disposal phase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an be compared by the same measure through convert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to economic cost. To solve the disassembly sequence problem, a heuristic algorithm based on GAs is developed. The proposed GA can search for and dynamically explore the disassembly node through the highest disassembly value, keeping their precedence in order to identify an optimal disassembly sequence. It can also help to explore the search space, and an optimal solution can be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 optimisation criteria. A refrigerator is used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7.
为得到满足实际需要的产品拆卸序列方案,减少人工输入所带来的不便,利用联接矩阵和干涉矩阵,构建了产品拆卸序列的数学模型;利用干涉矩阵和联接矩阵,产生满足几何约束条件且经过初步优化的拆卸序列;利用基于拆卸序列规划的遗传算法,优化了上述拆卸序列;通过实例验证了此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拆卸序列规划方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报废汽车绿色拆解处理与利用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以及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项目《乘用车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共同资助下,以上海汽车产品回收利用体系为研究案例,探索建立基于生产者延伸责任的中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体系,提出研究报告。讨论面向EPR的中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体系的行政法框架。通过回顾EPR的内容框架,提出汽车产品生命周期中生产者的延伸责任结构框架;通过EPR的调整机制,提出实施EPR所依据的生产者延伸责任经济调节与行政管制手段的决策矩阵。通过讨论“2000/53/EC指令”,建立EPR责任模式框架和生产者延伸责任应对策略框架;以德国为例,提出了面向EPR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模式。解读已经初步建成的由法律框架、行政政策和技术规范共同组成的面向EPR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的行政法框架,解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材料、能耗、排放评价模型,该模型涵盖汽车产品从材料获取、材料加工、零部件加工制造、整车装配、运行使用直至回收利用的生命周期闭环全过程。运用该评价模型,对某公司生产的传统汽油车和在该同一平台上开发的纯电动汽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纯电动汽车的全生命周期能耗及全生命周期CO2、CH4、N2O、NMVOC排放低于传统汽油车,但CO、SOx、NOx和PM排放均高于传统汽油车。采用CML 2001模型进行了两款车的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结果显示:使用稀缺金属铜、锂较多的纯电动汽车在不可再生资源消耗(ADP)方面显著高于传统汽油车;纯电动汽车产生的温室效应(GWP)优于传统汽油车,但在人体健康损害影响、光化学烟雾影响及酸化影响方面,纯电动汽车均劣于传统汽油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