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早在2002年,上海市就宣布实施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址在内的"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规划",标志着黄浦江两岸地区开发正式上升为上海市的重大战略。借世博会的契机,滨江空间得到了改善,对工业遗产进行了改造再利用。根据2016年底上海市公布的《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心区段(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两侧约45km岸线)滨江公共空间将在2017年底实现全面贯通。民生码头段位于黄浦江下游南岸,东起洋泾港、西至民生路、南至滨江路、北连黄浦江,是上海港散粮、散糖的装卸专业码头,其中  相似文献   

2.
<正>早在2002年上海市就宣布实施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址在内的"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规划",这标志着黄浦江两岸地区开发正式上升为上海市的重大战略。借世博会的契机,滨江空间得到了改善,而且工业遗产也得以改造再利用。根据2016年底上海市公布的《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心区段(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两侧约45km岸线)滨江公共空间将在2017年底实现全面贯通。整个滨江空间45km分别位于浦东、黄浦、徐汇、虹口、杨浦五个区。  相似文献   

3.
《黄浦江两岸北延伸段地区结构规划》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提高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综合竞争力的一项世纪性工程,要打造好这一世纪精品,必须从高品质的规划开始。从产业发展与功能布局、生态环境建设和规划实施入手,对《黄浦江两岸北延伸段地区结构规划》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杨浦大桥座落在上海市杨浦区南部,浦西沿宁国路、黄兴路在周家嘴路处与高架道路相接,浦东沿规则中的罗山路与杨高路相接。桥位离市中心的人民广场7.5kN,离苏州河5.3kN,离吴淞口20.5kN,与南浦大桥相距11kN。它是市区苏州河以北唯一跨越黄浦江的工程。杨浦大桥全长7658 m。设计荷载为汽超  相似文献   

5.
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提高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综合竞争力的一项世纪性工程,要打造好这一世纪精品,必须从高品质的规划开始。从规划目标和对策入手,对《黄浦江两岸南延伸段地区结构规划》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近年来兴建了南浦大桥及杨浦大桥,作为内环线上的两个节点,对浦江两岸的交通联系作出重要贡献。但是,由于上海特殊的地理条件,浦东对外省市的联系只能足向两的单向幅射,因此,解决越江工程是开发浦东的首要条件。徐浦大桥就是规划外环线的黄浦江上游越江设施。  相似文献   

7.
杨浦区地处上海市区东北部,西邻虹口区,北与宝山区接壤,东南临黄浦江与浦东新区相望。杨浦大桥横跨黄浦江,处在上海浦东、浦西两翼的连结线上。北部距吴淞口不到10公里,区内水陆交通便利,扼浦江出入口要津,为上海市的东北门户。全区面积52平方公里,112万人口,是上海居住人口最多的市中心区。杨浦人民创造了“八五”的辉煌,正在迎接充满希望的21世纪。如何在本世纪末及未来的15年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  相似文献   

8.
胡玎  王峰 《园林》2005,(6):16-17
许多人爱把上海和柏林放在一起比较。上海的黄浦江把城市分成两个部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两侧各自发展,联系很不方便:柏林有一条特殊分界线~柏林墙,虽然只有一墙之隔,1961年后的近三十年中,城市被割裂成两个独立发展的部分。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两个城市几乎同时进入了整体发展的阶段。上海自1991年南浦大桥飞渡浦江两岸后,杨浦大桥、奉浦大桥、徐浦大桥,卢浦大桥依次落成,越江隧道也将从目前的6条增加到2010年的20多条,  相似文献   

9.
黄浦江两岸总体层面经过多轮规划的实施,其建设目标与理念变化体现了上海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特色.最新一轮黄浦江沿岸地区规划聚焦"黄浦江功能再提升"和"滨水区价值再发挥"两个方面.从功能提升角度看,通过功能分段优化两岸功能结构,同时通过重塑功能体系实现沿岸错位发展,最后通过文化集聚区建立黄浦江文化品牌.从价值发挥角度看,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6年民生艺术港概念规划集群设计、2017年城市空间艺术季和浦东滨江水岸全线贯通到2018年的民生码头整体绿化及灯光提升以及民生轮渡站改造,这是一个极具公共性与历史感的滨水空间,也是一座自带流量和充满活力的景观基础设施。在经过了近两年的景观改造和贯通工程,项目已成为上海最新的城市水岸地标。作为上海市的重大战略,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规划是一个承载历史、面向未来的宏伟愿景。而通过对这个愿景的具体描绘,在满足三线贯通、衔接街区、市民活动和生态环保的前提下,民生码头的改造提供了黄浦江东岸从杨浦大桥以西往陆家嘴方向的第一个重要都市型休闲水岸开放空间节点。  相似文献   

11.
杨晓青 《风景园林》2020,27(6):68-72
正1区位与现状特征杨浦滨江是上海黄浦江两岸空间的一部分,滨水岸线长度15.5 km。5.5 km的南段公共空间分三阶段建设:第1阶段是550 m示范段,2016年9月率先向公众开放,采用了"锚固与游离"的设计策略~([1]);第2阶段是杨浦大桥西侧2.8 km段,2017年10月开放,较为全面地呈现了杨浦后工业景观的风貌;第3阶段是杨浦大桥东侧2.7 km延伸段,2019年10月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相似文献   

12.
前滩地区是上海"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前滩地区开发同黄浦江两岸的其他地区一样,面临着交通结构转型和"交通瓶颈"的制约。通过对黄浦江两岸交通结构特征分析,结合地区发展目标和具体情况提出前滩地区完善交通系统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上海是因港而兴的滨水城市,黄浦江核心滨水岸线是上海市的宝贵资源,年初启动的黄浦江两岸的综合开发,将使黄浦江成为上海新世纪的大亮点。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市规划局及有关单位做了大量工作,集中各界智慧,于去年下半年形成了“黄浦江两岸地区规划优化方案”,我们现将方案中轮廓性、概念性的规划内容介绍给大家,随着这一“世纪工程”向纵深发展,我们还将继续介绍实施过程中规划和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回顾上海黄浦江两岸地区自2002年启动两岸综合开发以来的发展历程,剖析分阶段发展重点与总体思路,并重点阐述核心段"45km滨江贯通"建设的理念与措施,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论述新时代新背景下,黄浦江两岸地区新一轮规划发展的愿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上海闵行区黄浦江滨江两岸地区位于黄浦江上游,紧邻中心城区。规划将该地区定位为中心城拓展区的城市公共中心、功能复合的生态滨江带和创新转型的战略新兴产业走廊,通过该地区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上海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推动黄浦江两岸地区总体定位的实现,推动闵行区的"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  相似文献   

16.
从黄浦江两岸四个重要开发地区着手,在规划范围,用地规模指标和建筑空间,景观,高度控制上,高起点做好浦江两岸住宅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17.
正正如许多著名城市的滨江地区开发一样,随着上海城市综合功能的发展和再开发及黄浦江两岸规划和综合开发的不断推进,其两岸的功能逐步从原来的以交通运输、仓储码头、工业企业为主转到以金融贸易、旅游文化、生态居住为主,实现了从生产性到综合服务性的功能转换。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即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项目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地区的汇山地块,是整体规划建设的项目,基地南临黄浦江,原为仓储码头用地,其北侧为住宅、办公综合用地,隔杨树  相似文献   

18.
面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黄浦江、长江口三岛综合开发带来的历史机遇,吴淞口滨江景观带概念性规划通过总体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交通组织、景观结构等多方面的系统研究分析和科学规划设计,配合宝山现代化滨江新区的建设,使吴淞口将成为集航运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绿色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滨水景观区。  相似文献   

19.
肇始于2002年1月的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10年来,相关部门以规划为先导,以城市设计为核心,建立多层次的规划体系,实现了中心城滨江地区结构规划的全覆盖、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和控详规划基本覆盖。为了对10年来两岸地区城市设计的理念和实践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写了这部大型图文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黄浦江中心段及南延伸段大部分区段及主要节点地区城市设计的成果,并将各区段的征集方案整理附后供读者参考,从而较为完整地展示了10年以来黄浦江两岸地区规划和开发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曾群  曾毅 《当代建筑》2021,(4):102-111
1 从海防要塞到国际邮轮港 吴淞口,因曾为吴淞江入长江之口,故得此名.其位于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东距长江口30余千米,北与崇明岛、东与长兴等岛隔水对峙,扼长江主航道翼侧,为上海、南京的通海门户.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吴淞江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设总兵.清顺治初改吴淞营,置战船驻守.此后,在河口两岸先后筑有东、西炮台,南石塘南、北炮台和狮子林炮台,置各种口径火炮30余门."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称吴淞要塞.吴淞口战略地位重要,历史上多次为外国侵略者入侵之地,至今都一直是中国东海重要的海防要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