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8 毫秒
1.
春光探区排10井区地震资料存在局限性,不能满足沙湾组多个小层薄砂体的精细刻画,需要开展沙湾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研究。通过静校正技术的研究应用,剖面的叠加效果逐步得到改善;通过叠前相对保幅去噪技术的研究应用,较好地消除了面波、浅层低频鸣震(多次折射)和深层多次波对资料的影响;应用地表一致性预测反褶积、子波反褶积串联,以及Q滤波技术,使目标层系资料分辨率得到了适度提高。处理结果表明,剖面波组特征清楚,连续性好,断裂系统清晰,断点干脆,目的层沙湾组信噪比大于6,主频达到75 Hz以上,频宽为10~150 Hz。  相似文献   

2.
针对江苏句容复杂地表地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特点,采用了波动方程大尺度地表一致性处理、波动方程基准面静校正、波动方程叠前信号重建、Fourier偏移成像等一系列比较先进的处理技术,最终剖面断点归位正确,剖面整体波组特征清楚,地震资料品质较原来的资料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型道的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针对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物性描术的地震资料目标处理中,剩余静校正处理是影响地震剖面信噪比和分辨率的关键技术,它的精度对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物性研究产生影响。在此给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道的地震反射波三维剩余静校正方法,详细论述了模型道的构造方法,将剩余静校正问题作为广义线性反问题来求解炮点和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通过吐哈盆地的实际资料应用效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较复杂地区地震资料的剩余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方法在松南长岭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方法在当前地震勘探中的作用已日见重要。本文依据松南地区开展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试验和研究工作,介绍了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各个环节的方法技术。数据采集中要有着重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注意保护频宽和高频成份的能量;数据处理采取了高精度静校正、高保真去噪和高保真拟合等方法,保证资料有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通过上述措施,最终得到了理想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  相似文献   

5.
苏里格地区表层介质疏松、厚度大、表层结构及岩性复杂多变,导致静校正问题严重,使得地震资料分辨率降低,严重影响成像的质量,给储层识别增加难度。为了提升储层识别能力,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曲时面的初至统计迭代静校正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泌阳王集高精度地震资料特点,分析了影响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因素,提出了以保护和提高资料高频成分信噪比为基础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探索了提高分辨率的几种处理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泌阳王集地区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成果剖面的弱反射层次清楚,地质信息丰富,勘探目的层的主频由原来30~40 Hz提高到45~55 Hz,有利于下一步的...  相似文献   

7.
江苏水网地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江苏地区水网密布,地质构造复杂,采用常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所得资料的分辨率较低,不能满足岩性圈闭研究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地层吸收衰减、环境干扰、激发和接收因素等研究。研究表明,采用井深9m、高密度4kg炸药激发可以获得较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记录;采用中频检波器接收的信号主频高、频带宽;采用垂直测线方向的6串2并,组内距1m,行距1m的矩形面积组合,可有效压制环境噪音,提高信噪比。现场处理采用地震信号增强、频宽拓展及速度分析等技术,使目的层的有效频宽达到了10~90Hz,主频达到了40Hz,大大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8.
张亚斌  江谋勇  郑祝堂 《石油物探》2012,51(4):408-413,318
ZD地区地表地震条件复杂,地下断层发育,构造较复杂,目的层地震反射信号弱,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低,常规的地震成像方法难以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为了改善该地区东部丘陵地带中深层反射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对静校正、叠前多域去噪、地表一致性处理、高精度偏移速度场建模与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手段进行了研究。通过多种静校正方法的试验与应用,解决了静校正问题;采用多域去噪技术进行叠前多域去噪,压制各种干扰,突出有效反射;利用地表一致性处理技术消除各种非一致性因素的影响;通过高精度偏移速度场建模与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提高偏移成像效果。最终时间偏移剖面上的波组特征清楚,中深层信噪比有较大提高,连续性增强,断点、断面清晰可靠,成像精度比老剖面有明显提高。通过综合解释,对该区构造取得了新的认识,发现了一批新圈闭,经钻探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  相似文献   

9.
LD黄土塬区为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但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分辨率低、深层有效信号能量弱,砂体埋藏深、厚度薄、储层致密,一直是储层预测的难点。在地震资料静校正、保幅去噪等精细处理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叠前、叠后组合反褶积逐步提高分辨率的方法。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使得地震成像精度显著提高,为薄储层预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柴北缘地区的主力产层位于中深层侏罗系及基岩顶部,受复杂地震地质条件的影响,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均较低,难以落实有利圈闭。在该区实施了以宽频勘探技术为核心的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勘探技术,新采集的地震资料中深层成像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构造落实,基岩反射清晰,对断层、断块和断点的刻画更为清楚。同时,低频信息丰富,有效频带得到拓宽,分辨率明显提高。该技术采用低频可控震源激发增强地震波下传能量,拓宽原始资料频带宽度;高密度宽方位观测保证波场连续、对称、均匀采样,提高资料信噪比;高精度层析初至静校正提高复杂构造成像精度;宽频补偿处理拓宽剖面频带,提高资料分辨率;宽频反演储层预测精确刻画有利砂体展布。应用成果表明,宽频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该区中深层成像问题,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高磨地区龙王庙组气藏地震勘探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简称高磨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的白云岩储层埋藏深(一般介于4 400~4 900m)且存在着较强的非均质性,储层预测难度大。为此,开展了地震勘探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并形成了配套技术,主要包括:1通过对区内已有的地质、钻井资料以及早期的地震资料和成果进行深入地分析,从整体上掌握该区地面、地下的基本构造形态及地质情况;2在此基础上,确定采用"两宽一小"(宽方位、宽频、小面元)的数字地震采集技术,通过优化设计三维观测系统使目的层面元覆盖次数分布更加均匀,浅中深层覆盖次数均能满足设计需求,从而获得了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3利用井控地震处理技术提高了深层地震数据的信噪比;4建立了龙王庙组储层地震响应模式,采用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来进行储层的定量预测,绘制了储层厚度地震预测平面图;5通过岩心试验和测井分析确定含气敏感弹性参数,进而利用该参数进行叠前烃类检测,降低了地震资料的多解性。结论认为,通过应用上述关键技术,助推了龙王庙组特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 The Longwangmiao Fm gas reservoir in the Gaoshiti–Moxi area, Sichuan Basin, is a super giant monoblock marine carbonate gas reservoir with its single size being the largest in China. The key to the realization of high and stable production gas wells in this gas reservoir is to identify accurately high-permeability zones where there are dissolved pores or dissolved pores are superimposed with fractures. However, high quality dolomite reservoirs are characterized by large burial depth and strong heterogeneity, so reservoir prediction is of difficult. In this paper, related seismic researches were carried out and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were developed as follows. First, a geologic model was built after an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data and forward modeling was carried out to establish a reservoir seismic response model. Second, by virtue of well-oriented amplitude processing technology, spherical diffusion compensation factor was obtained based on VSP well logging data and the true amplitude of seismic data was recovered. Third, the resolution of deep seismic data was improved by using the well-oriented high resolution frequency-expanding technology and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data of high quality was acquired. And fourth, multiple shoal facies reservoirs were traced by using the global automatic seismic interpreta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based on stratigraphic model, multiple reservoirs which are laterally continuous and vertically superimposed could be predicted, and the areal distribution of high quality reservoirs could be described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By virtue of the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drilling trajectory is positioned accurately, and the deployed development wells all have high yield. These technologies als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supergiant gas field of tens of billions of cubic meters.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在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磨溪地区发现了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地质研究成果表明,龙王庙组储层主要为颗粒滩相的孔隙型储层,局部叠加了加里东期岩溶作用形成的孔洞型储层,储层分布对气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为此,该区储层预测形成了"占滩相、叠岩溶、找亮点、套圈闭"的综合预测思路。首先,根据沉积相确定其有利相带边界和岩溶作用影响范围,在精细对比储层顶、底层位的基础上,根据龙王庙组储层"亮点"地震响应特征来预测储层的有利发育区域;最后,结合储层与圈闭的有效匹配关系实现了有利勘探区带的优选。由于龙王庙组岩性和储层的横向变化,导致其顶界在地震剖面上没有统一的界面特征,对比追踪较为困难,在实际的解释过程中,便采用先寻找下伏参考层,再对比龙王庙组底界,进而对比其顶界的方法进行解释。预测成果表明,龙王庙组储层在古隆起周围区域大范围呈带状分布,勘探区主要有3大领域:①龙王庙组尖灭线附近的岩性—地层圈闭;②单独滩体形成的岩性圈闭;③古隆起北翼的构造、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超深层礁滩气藏储层气水识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长兴组发育大型的台地边缘生物礁滩气藏,具有埋藏深、储层空间展布复杂多变、一礁或一滩为一个气藏、气水分布极其复杂的特点,给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为了精细刻画元坝气田生物礁滩气藏储层及气水的展布特征,提高探井成功率,集成创新了储层气水识别技术:采用了叠前道集优化技术提高了道集的信噪比;利用小角度叠前反演技术解决了超深层弹性参数的求取;最后从岩石物理参数分析入手,综合实验室岩石物理测试分析及测井、试气成果统计分析结果,明确了气水识别的敏感参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坐标旋转技术构建新的高灵敏度识别因子,从而提高了叠前敏感参数反演的识别能力和精度。在该地区Ⅰ区块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刻画出了元坝气田气区、水区以及气水过渡区,预测结果与后期实际钻井揭示的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属于构造背景上的岩性气藏,受岩相及岩溶作用差异的影响,储层存在一定的平面非均质性,气藏单井测试产气量差异较大。为提高气藏开发效益,实现"少井、高产",尽早建立龙王庙组气藏高产井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通过分析储层特征、高产控制因素、优质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等,建立了该气藏高产井模式。结果表明:1龙王庙组溶洞型储层厚度与产能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2成像测井上溶洞型储层表现为蜂窝状暗色斑块状,常规测井具有"三低两高"特征;3地震剖面上表现为龙王庙组内部"亮点"(强波峰)响应,"亮点"波峰极大值大致对应储层底界,"亮点"之上波谷振幅越强代表储层溶洞越发育。在此认识基础上,利用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对龙王庙组内部"亮点"、强波峰之上波谷进行精细追踪解释,刻画了龙王庙组气藏高产溶洞储集体的平面展布。该成果指导了一批开发井的部署和钻井井轨迹调整实施,已实施井均钻遇厚层溶洞型储层,30口完试井有28口井测试产气量超过100×10~4 m~3/d。  相似文献   

16.
油藏特性与时间推移地震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一油组砂岩储层注水地震监测正演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油藏对监测地震资料的视觉信噪比与视觉分辨率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相同的岩石物性变化,薄层或薄互层对地震资料视觉分辨率与视觉信噪比的要求要比厚储层高得多;要监测薄互层内各小层中流体动态的变化,必须提高差异地震剖面的分辨率与视觉信噪比,差异地震剖面的视觉信噪比与视觉分辨率的乘积可作为时移地震监测可行性定量分析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永安高精度三维地震工区地表复杂,勘探目的层为典型的复杂断块油气藏。针对该区地震资料的问题和特点,开展了大量细致的试验分析,总结形成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首次采用了层析成像静校正处理技术,消除近地表静校正量的影响,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针对多次波干扰和火成岩的影响,采用反Q滤波、拉冬变换及串联反褶积的处理技术消除了多次波、火成岩对有效反射的影响,改善了火成岩附近有效反射的成像效果;使用高精度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提高了分辨率和信噪比。  相似文献   

18.
陕北富县黄土塬区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富县黄土塬侵蚀地貌区地表巨厚的黄土盖层沟壑纵横,高程变化剧烈,复杂的近地表结构、严重的高频吸收衰减和多种类型的干扰波,导致常规处理方法获得的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无法满足后续地震成像处理和储层预测的需求。针对黄土塬区复杂地表静校正难题,提出了"先低频、后中高频,逐步逼近"的静校正思路并取得了明显效果;针对该区噪声类型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采用"多域联合,先强后弱"的串联去噪配套技术进行叠前高保真噪声衰减;利用保持振幅的一致性处理技术,消除地震资料的振幅、频率差异,统一资料的品质;通过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叠后进一步拓宽频带处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处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用于储层描述的反射地震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用于储层描述的反射地震新方法和大庆探区的应用情况,对于大庆探区单层砂岩仅为几米的陆相薄互层储层的描述,传统的反射地震方法已很难实现,为此,我们围绕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三个环节开展了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套以高分辨率地震技术为核心的储层描述反射地震技术方法。在采集上,采用高采样率,高低截滤波,高检波器自然频率,小组合基距,全部检波器深埋接收等方法;在处理上,采用分时静校正,分频叠加等方法;在解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复杂的地表地质条件和地下地质条件,使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存在着严重的静校正和低信噪比问题。通过重点研究山地静校正、干扰波去噪技术,提出了利用静校正、偏移成像、去噪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复杂构造地区地震剖面的品质,合理反映复杂地区的地下地质特征,该方法在冷湖七号、狮子沟等地区的应用,取得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