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研究了如何从生态角度进行城市滨河绿带的规划,并结合汾河太原城区段的整治实例提出城市滨河绿带整治中生态规划的含义、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实验段工程——石头城景区规划建设进行了简要评述,就其规划理念、城市设计、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秦淮河综合整治的继续开展及城市滨河地区环境整治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黄恩晶  万婷  陈雷 《山西建筑》2010,36(34):359-361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城市内河及其两岸滨河空间的规划进行了综合思考,提出了在不同层面下,内河整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以期促进城市内河整治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4.
析咸宁市淦河滨水景观带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淦河滨水景观带的环境综合治理来看,需紧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防洪排涝规划,采取有力措施,重点整治,加强滨河景观带的规划设计、建设和保护管理,使滨河景观带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5.
环城绿带发展应该与城市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加强规划设计工作有助于实现环城绿带的多种功能,推动环城绿带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文章以上海市为例,结合实际规划项目,对环城绿带的详细规划进行了探讨。基于规划的四个维度:环境生态、视觉景观、游憩活动、经济,提出了环城绿带详细规划指标体系,引导环城绿带规划向理性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生态意识淡薄、治理保护投入不足,城市河道生态功能退化、水体污染、河流萎缩、淤积堵塞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加强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既是满足人们生存发展需要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以解决现状问题为出发点,以水质、水体治理为中心,从截污控源、河道整治、道路设计、滨河景观优化着手,提出盘龙河文山城区段综合整治规划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的河流综合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城绿带建设初探--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城绿带是抑制城市蔓延扩展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办法之一。目前我国某些城市密集地区和特大城市地区已开始尝试建设环城绿带。本文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环城绿带建设的必要性、难点与目标,以及建议采取的规划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宝应县运河路滨河绿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西如 《中国园林》2000,16(5):57-59
通过对城市滨河绿带的设计,提出了园林景观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改善生活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平衡,景观优美,建立生态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9.
信息专栏     
广东“绿线”限制城市无序蔓延 广东省正在制定的《广东环城绿带规划指引》将一个全新的城市规划理念——“环城绿带”引入城镇规划体系,未来广东,一个个“绿环”环绕城镇,既形成控制城市发展的绿色界限,遏制城市的无序蔓延,又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天然生态调节库。 环城绿带规划是广东省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新策略。环城绿带规划一旦批准,就要在规划图上以绿线设定,如同道路红线、河道蓝线、铁路黑线、高压走廊紫线那样,不能随便更改。 珠三角城市空间布局有两步关键的棋:轨道交通和区域绿地系统。这两项规划得…  相似文献   

10.
王科  张晋石 《风景园林》2019,26(7):84-89
绿带作为管理城市空间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多个国家得以成功实践。首先对绿带的发展进行了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法兰克福绿带体系规划历程为研究内容,紧密结合绿带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探索法兰克福不同城市发展阶段所采取的绿带规划方法。介绍以绿带促进城市转型、保护历史遗产的成功经验和以绿带控制城市扩张、构建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提供多功能城市服务的规划策略。通过分析法兰克福绿带的发展过程与成功经验,认识到中国绿带建设的不足,为中国已有绿带更新和新的绿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州概念性规划研究工作的总结 ,对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空间发展的非场所性进行研究 ,对传统中心地规划理论下的城市发展政策进行反思 ,提出了建设珠江三角洲网络型城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冬辉 《城市规划》2001,(11):39-43
自然界是一个平衡的整体 ,自然形成的每一部分都发挥着自己的功能与作用。当前的城市空间扩展正在通过对整体的分解与简化来影响自然的演进过程 ,这随之带来了自然的无情报复。目前我国的快速城市化正在破坏河流的自然演进过程 ,并因此引起了水质恶化、洪旱灾害的频发。本文从河流自然演进角度出发 ,探讨城市与河流的关系 ,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增速放缓、政治体制变革的转型背景中,中国城市规划专业应该怎样"转型"成为热题。其中,城市规划附庸于政治而需要被动地应对政治转变是隐含的"常识",但这一认识带来了规划转型的现实压力——受制于无法改变的体制。规划是否的确依附于政治体制,如果不是,又应该怎样看待规划与政治的关系,进而认识规划转型的核心?本文从论述方式、论证视角两个方面解读和反思了中国规划的政治依附性的判断过程,发现城市规划不仅没有长期固化依附政治的角色,反而在不同时代发挥了专业价值。再从解构主义思维反思政治经济结构凌驾于其他结构之上的观点。最后认为,转型中国规划求变的核心并不在于规划要怎样适应政治体制这一或其他外因,而在于反思与自省内因,沉淀与重拾专业价值,进而期待一个多元多维的规划前景。  相似文献   

14.
柏兰芝 《城市规划》2000,24(4):56-58
回顾西方城市规划的历史 ,规划起源于解决 1 9世纪末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种种环境恶化问题和社会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 ,规划专业和论述 ,做为城市公共事务的一股组织力量 ,在社会变革中伴演着不同的角色规划改变社会 ,也被社会改变。傅约翰 (JohnFriedmann)曾归纳不同规划范型在公共领域之角色为 :1 .规划做为社会改革。 2 .规划做为政策分析。 3 .规划做为社会学习。 4 .规划做为社会动员。总结规划专业一百多年的历史 ,规划已从崇尚科学理性的技术性角色 ,转变到在公共事务中伴演组织群众意见和协调不同利益团体的角色。规划正逐步从一个蓝图变为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划运行过程中的控权论和程序正义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郑德高 《城市规划》2000,24(10):26-29
城市规划政策主体在其行为过程中是一种经济人的角色 ,它们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传统的以行政权力机关为规划政策主体的理论受到质疑 ,制定城市规划政策需要各类主体的参与 ,需要对城市规划行政权力机关实行控权 ,在我国实行控权主要是要防止行政官员滥用权力 ,而不是削弱行政权力 ,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实现规划政策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环境规划中的群体划分和设计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居民使用城市生活环境具有同龄同质性这一特点 ,将城市生活环境划分为三种类型 ,对它们的特性、规划原则、设计依据分别进行分析 ,以期对城市生活环境规划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渐进式改革与中国的城市化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邹兵 《城市规划》2001,25(6):34-38
以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并展望了渐进式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小城镇战略就是渐进式改革方式在城市化领域内的具体实践。它作为乡村向城市转型的过渡性环节和渐进式城市化的增量改革方式 ,在没有彻底改变既有城乡利益格局和保持社会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促进了近 2 0年来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高。与此同时 ,小城镇发展中也出现许多问题 ,这也与渐进式改革方式所固有的某些弱点有关。最后就目前规划管理制度改革和《城市规划法》的修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陈锋 《城市规划》2004,28(10):13-20,25
指出了现代化理论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和意义;辨析了现代性、现代化的实质和内涵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启示,明确了城市规划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分析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主要“病症”和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规划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青岛的历史地位及其城市规划史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特殊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青岛是中国近代具有突出历史地位的城市。更重要的是,青岛在城市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的一系列城市规划,以其完整性、独立性与延续性,为研究现代城市规划在中国近代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实证关系等提供了典型案例,从而使青岛城市规划史的研究有相对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左为 《城市规划》2018,(1):83-91
梳理了"留白"的艺术与思想源头,尝试解析了留白的本义及其思想内涵,认为"留白"作为一种朴素的规律和行事之道对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回顾了我国城市规划至今的种种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认为城市规划的多解性和城市的复杂性问题正需要"留白"的思想加以补充。城市规划语境下的"留白"思维内核主要体现在计利长远、格局为先、有机生长和少就是多。虽然留白的"白"具有多义性,但是当前城市规划语境下留白的内容主要在生态留白、市场机制留白、社会参与留白以及文化空间留白上,并分别对这几个方面的留白做了明确的界定和具体的策略梳理,进而尝试将上述"留白"内容纳入城市空间体系和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