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PXI Express是一种高数据带宽的总线,并拥有多种高速差分时钟和触发信号;为了设计具有广泛适用性和易用性特点的PXIExpress接口,采用了高集成度、高性能的内嵌PCI Express IP硬核的FPGA作为本方案的核心控制芯片;PXI Express接口的逻辑部分采用了Qsys设计流程完成了针对各种不同应用情况,并具有不同功能和性能特点的接口逻辑子系统,以及相关IP核的设计;最后组建测试平台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PXI Express接口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显示芯片的发展,AGP已无法满足其需求,PCI Express接口于2004 年正式面世。PCI Express接口根据总线位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其包括×1、×4、×8以及×16(×2模式将用于内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较短的PCI Express卡  相似文献   

3.
PCI Express是一种更高性能的第三代I/O总线.相对于传统的PCI总线,它具有高速、低引脚数、点对点传输的特点,使得该总线非常适合应用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对于记录高速的合成孔径雷达原始数据,正适合用基于PCI Express总线的采集卡实现.针对Windows XP操作系统,利用驱动程序开发工具DDK,开发了PCI Express总线接口芯片PEX8311的WDM驱动程序并成功的应用于某雷达原始数据记录器中,可以通过驱动程序以DMA块传输方式从本地总线读取雷达数据,稳定的数据记录速度可达100MB/s以上.  相似文献   

4.
基于FPGA的CompactPCI Express通信接口模块设计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信接口模块用于扩展CompactPCI Express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通信接口。模块采用FPGA固核实现PCI Express接口,并且在FPGA内部实现各种总线接口的IP核,使电路设计高度集成化。在电路设计过程中通过仿真保证了高速串行电路的信号完整性。模块已经投入使用,在应用过程中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5.
在认真理解PCI Express协议及其应用技术的此基础上,使用FPGA实现PCI Express总线接口的DMA传输设计.本文主要从DMA发送模块、DMA接收模块和DMA状态控制模块三个部分对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最后,在基于Linux系统的PC机中实现PCI-E的驱动程序,使用BEEcube公司的miniBEE作为测试平台对设计进行检测并给出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PCI Express总线的高速数据传输卡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PCI Express高速数据传输卡实现了地面控制台与计算机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高速数据传输卡采用PLX公司的接口芯片PEX8311来实现PCI Express总线的接口逻辑,数据传输采用DMA方式,通过对信号源的自检验证了传输卡能够实时无误地传输数据。在硬件设计部分,主要对差分传输、PCI Express接口电路和FPGA逻辑控制模块进行了描述和设计。  相似文献   

7.
通讯总线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核级数字化控制系统主控制器的冗余机制,从而决定了核级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常规工业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基于输出仲裁的主从热冗余机制,而基于寄存器备份的主从热冗余机制,已经成为核级数字化控制系统主控制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概要介绍第三代通讯总线Hypertransport和PCI Express技术、及其独特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该文探讨了Hypertransport和PCI Express技术在核级控制系统主控制器中的应用,给出了高可靠性X86嵌入式CPU和FPGA南北桥的核级控制系统主控制器的通讯总线方案,介绍了CPU与北桥之间Hypertransport接口、北桥与南桥之间PCI Express接口的FPGA实现,为下一步研发新一代核电控制系统主控制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显示芯片的发展,AGP已无法满足其需求,PCI Express接口于2004年正式面世.PCI Express接口根据总线位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其包括×1、×4、×8以及×16(×2模式将用于内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较短的PCI Express卡支持的三种电压分别为3.3V、3.3Vaux以及1 2V.取代AGP接口的PCI Express接口位宽为×16,将能够提供5GB/s的带宽,即便有编码上的损耗但仍能够提供约为4GB/s左右的实际带宽,远远超过AGP 8X的2.1 GB/s的带宽.  相似文献   

9.
《测控技术》2005,24(6):75-75
NI仪器控制产品系列涵盖了PCI Express、以太网、PCI、USB、PCMCIA和其他接口总线。NIGPIB-USB-HS是这个系列最新的一款产品,也是业界最快的USB-GPIB控制器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PCI总线技术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PCI-E除具有原有总线技术的特点外还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串行差分接口;传输速率达到了2.5 GT/s;具有多种传输模式;高级RAS,支持热插拔。PCI和PCI Express相比保留了PCI的Load-Store架构技术等。PCI Express采用串行的机制,PCI-Express较之PCI也更加灵活,比如支持多种传输速率;PCIExpress支持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比如支持RAS和热插拔。此外,它还有个很大的优点,与PCI软件100%兼容。  相似文献   

11.
基于PCI-E总线的高速数据传输卡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于改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回放模块性能的高速数据传输卡的设计与实现;传输卡通过PCI Express总线与主机进行数据交互,配置两组DDR2SDRAM进行乒乓操作实现大容量高速缓存,在输入、输出数据传输率不匹配的情况下保证数据传输稳定、可靠;选用PLX公司的接口芯片PEX8311实现PCI Express总线接口功能,FPGA逻辑实现DDR2SDRAM控制器;测试结果表明,传输板数据传输率不低于100MB/s,工作状态稳定,达到了预期指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PCI Express总线的宽带测向系统,以PEX8114接口芯片为例设计了Windows XP系统下的WDM驱动程序,重点阐述了高速数据传输的关键——DMA中断传输。通过实践验证,宽带测向系统稳定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60 MBps,此驱动程序可以方便地移植到其他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基于PCI Express总线的高速光纤接口卡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速数据采集和远程传输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PCI Express总线的高速光纤接口卡的设计方案和功能实现。该接口卡基于单片Virtex-5 FPGA,采用PCI Express总线架构,以LocalL-ink做为内部链路,并利用Aurora协议实现远距离光纤传输。通过采用DMA的数据传输方式,接口卡的传输速率达到了700 Mb/s。  相似文献   

14.
基于PC的吉比特级数据采集快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鹏  张善从 《计算机工程》2009,35(23):234-236
针对某飞行器的有效载荷数据处理单元的吉比特级高速输出信号,实现一个基于PC的吉比特级数据采集快视系统。可以从飞行器内部总线上采集数据,对图像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将原始数据写入RAID磁盘阵列保存。为实现高速数据采集,设计一块专用的数据采集卡,利用FPGA对原始数据进行必要处理,通过PCI—E总线将数据接入PC主板。该系统还特别考虑降低CPU占用率以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单通道物理层收发器PX1011A以及PCI Express总线体系的结构与特点;简述了基于PX1011A收发器芯片的硬件电路设计;重点研究了采用Xilinx PIPE Core实现PCIE总线协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PCI9054本地总线控制可编程逻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I总线是一种高带宽、独立于CPU的高性能总线,总线接口控制器的设计是其应用的关键所在。本文在介绍PCI9054接口控制器的基础上,用可编程逻辑设计出了PCI9054本地总线接口控制,从而很容易地实现了PCI9054本地总线与本地总线设备之间通信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7.
基于PCI总线流水式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米根锁  王瑞峰 《自动化仪表》2006,27(8):32-33,36
目前基于PCI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大多采用高速A/D、CPLD或FPGA、FIFO或双端口RAM以及通用PCI接口来设计,其通用性、灵活性差,不能很好地发挥PCI总线的性能。针对这些不足,在分析了流水线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采用流水线技术设计基于PCI总线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方法。按该方法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达到很高的数据采集速度和数据传输速度,并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当前智能变电站系统点对点数据传输互联并行总线的局限性,提出采用PCI Express高速串行接口技术,应用Spartan-6 XC6SLX45T架构FPGA,实现点对点以太网数据传输的设计方案. 此方案充分利用了FPGA的并行数据处理的特性及丰富的IP资源,设计实现了多路以太网点对点数据的高带宽和高可靠性传输,极大的提升了智能变电站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