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数据通信》2000,(12):57-57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通信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加强通信制造企业和电信运营企业的联合与合作,新世纪的“中国国际移动通信与网络展览会(0LYMPICOM)”将于2001年5月31日至6月3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  相似文献   

2.
《通信世界》2007,(44B):6-6
中国通信学会秘书长魏茂洪未来20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司副司长綦成元移动通信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综合司副司长刁石京移动通信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移动通信发展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3.
郑宏 《通信世界》2005,(4):25-26
回顾2004年的中国通信制造产业,有辛酸也有喜悦,而更多的则是收获。展望2005年的中国通信制造业,无论是因3G的脚步越来越清晰可能给系统设备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还是因洋品牌终端的卷土重来让国产手机制造企业艰难的日子还要继续,或是国产芯片产业的突破给中国通信制造产业注入更加坚挺的力量,还有中国通信制造企业继续按照“走出去”的市场战略驰骋全球通信舞台,挫折中有理性回归,机遇中面临重重挑战,但总的方向是稳步向前。稳步向前是我们对2005年中国通信制造产业发展趋势的描述,也是我们对通信制造产业发展的一份美好祝福。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通信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加强通信制造企业和电信运营企业的联合与合作,新世纪的“中国国际移动通信与网络展览会(OLYMPICOM)”将于2001年5月31日至6月3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  目前,我国的固定电话网和移动通信网的网络规模均已位居世界第二,全国电话用户已突破了2亿户,通信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中国国际移动通信与网络展”正是应运这种现实,在全国通信产品展示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起来,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摩托罗拉、朗讯、北方电讯、普天、华为等国内外知名…  相似文献   

5.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09,(14):I0008-I0008
2009年拉开了真正意义上的3G商用大幕。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剧、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严峻形势下,移动通信产业在迎来3G发展大好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经济下滑、技术进步的严峻挑战。 4月9日,在人民邮电出版社举办的“2009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高峰论坛”上,来自行业的多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大力发展3G产业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为主题,热议了全球移动通信产业最新的技术与业务、网络发展最新动向及成果,为当前3G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子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中国世界电子制造中心地位的不断巩固,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电子制造业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中国民族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发展壮大?让我们从中国本土EMS企业的典型代表之一的惠州市大亚湾光弘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的顺利开工与成长历程中探索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5月15日至17日,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与技术创新研讨会在京举行。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学会等有关领导及专家学者等百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此次研讨会的主旨是专门研讨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问题。 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来国柱在发言中谈到,近十五、六年中,我国在引进外国通信技术中不断出现“七国八制”重复引进的混乱局面。严格地说,有的并不是技术引进,而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各种应用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发展变化也极为迅速。目前,移动终端正向着开放式、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移动终端在硬件平台、软件平台、操作系统等方面,可以进行丰富的拓展,集成更为强大和复杂的功能。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CMIS主席、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宋俊德教授认为,未来移动终端的发展将呈现出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好、应用越来越普及、服务对象越来越多元化等发展趋势,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终端产业在技术创新及标准化等方面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重点研究了新形势下,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挑战主要由于通信运营业面临着全球性增长趋缓,传统通信设备制造业步入成熟期,中国企业价格优势不再明显,且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技术空心化的危险依然存在,未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相当差距。严峻的形势逼迫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必须寻找新的蓝海,特别是近期,国务院作出了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列为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这为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抓住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等下一代通信技术发展机遇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蓬勃发展,而制造业却举步维艰,发展极不平衡。可喜的是1998年以来我国移动通信产业捷报频传,华为、中兴、大唐、巨龙、金鹏、普天等一大批民族通信企业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零的突破,相继通过生产定型,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11.
郑宏 《通信世界》2005,(4):26-27
回顾2004年的中国通信制造产业,有辛酸也有喜悦,而更多的则是收获。展望2005年的中国通信制造业,无论是因3G的脚步越来越清晰可能给系统设备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还是因洋品牌终端的卷土重来让国产手机制造企业艰难的日子还要继续,或者是国产芯片产业的突破给中国通信制造产业注入更加坚挺的力量,还有中国通信制造企业继续按照“走出去”的市场战略驰骋全球通信舞台,挫折中有理性回归,机遇中面临重重挑战,但总的方向是稳步向前。稳步向前是我们对2005年中国通信制造产业发展趋势的描述,也是我们对通信制造产业发展的一份美好祝福。  相似文献   

12.
《移动通信》2014,(17):15-15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移动通信网络和终端的不断演进与创新。从模拟到数字,从3G、4G到5G,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成就了移动互联网的今天乃至明天。我们这代通信人见证了摩尔定律下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速度,见证了国际标准在产业中的规模应用,也见证了移动通信产业的辉煌发展历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回顾2004年的中国通信制造产业,有辛酸也有喜悦,而更多的则是收获。展望2005年的中国通信制造业,无论是因3G的脚步越来越清晰可能给系统设备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还是因洋品牌终端的卷土重来让国产手机制造企业艰难的日子还要继续,或者是国产芯片产业的突破给中国通信制造产业注入更加坚挺的力量,还有中国通信制造企业继续按照“走出去”的市场战略驰骋全球通信舞台,挫折中有理性回归,机遇中面临重重挑战,但总的方向是稳步向前。稳步向前是我们对2005年中国通信制造产业发展趋势的描述,也是我们对通信制造产业发展的一份美好祝福。  相似文献   

14.
郑宏 《通信世界》2005,(4):27-27
回顾2004年的中国通信制造产业,有辛酸也有喜悦,而更多的则是收获。展望2005年的中国通信制造业,无论是因3G的脚步越来越清晰可能给系统设备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还是因洋品牌终端的卷土重来让国产手机制造企业艰难的日子还要继续,或者是国产芯片产业的突破给中国通信制造产业注入更加坚挺的力量,还有中国通信制造企业继续按照“走出去”的市场战略驰骋全球通信舞台,挫折中有理性回归,机遇中面临重重挑战,但总的方向是稳步向前。稳步向前是我们对2005年中国通信制造产业发展趋势的描述,也是我们对通信制造产业发展的一份美好祝福。  相似文献   

15.
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通信设备制造业因经济下滑和电信运营商及用户投资需求的骤减等因素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关企业正积极采取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风暴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国内通信制造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信息产业正在步入崭新的发展和转折期,不断增加的中美贸易摩擦表明,建立信息强国、电子强国和通信强国,中国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7.
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传播业的变革,促进了新媒体的兴起。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通信和广电传媒的产业融合趋势,改变了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互联网、手机电视等各种新型媒体不断涌现和发展,为信息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数据通信》2010,(4):34-36
金融危机来袭挑战与机遇并存 主持人申江婴:最近热议的焦点词之一就是金融危机,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涉及范围广、大、深,从美国到中国,从虚拟产业到实体产业都受到冲击。通信设备制造业受到的冲击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通信》2010,(4):34-36
金融危机来袭挑战与机遇并存 主持人申江婴:最近热议的焦点词之一就是金融危机,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涉及范围广、大、深,从美国到中国,从虚拟产业到实体产业都受到冲击。通信设备制造业受到的冲击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20.
规范基站建设是保障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建设无线城市的重要途径。随着公用移动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通信需求的日益提高,基站建设任务越来越重,基站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城市规划与建设要求不断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就对基站的规范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泰州无管办”)努力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在全市形成了政府关心重视、管理部门协调联动、运营企业积极配合的良好局面,有效推进了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