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EL显示器/OLED显示器关键概念:EL、有机、无机、低分子、高分子、顶出光、底出光基本结构:EL是指电致发光,或称电致冷光。当这些材料加上电压后就会主动发光。利用这种现象制造的显示板就叫EL板。在EL显示的发光材料里,有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两种。当发光物质用有机物时,就叫有机EL板。有机材料与一般的LED一样,利用电  相似文献   

2.
日本索尼公司开发了新的蓝色发光有机EL材料。与迄今开发的蓝色有机EL材料具有同等亮度,但耐热性能更好。该公司用此材料试制了全色显示板。该材料是由两个锌(Zn)原子结合的锌复合体的物质,在酒精中加热氯化锌而成。施加电压后发出波长为460nm和555nm的蓝色光。在蓝色发光有机EL材料中固然也有AI复合体材料,但该材料不能耐300℃以上的高温,而新材料即使在350℃也不分解,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蓝色发光有机EL材料的开发@孙再吉  相似文献   

3.
《光机电信息》2009,26(6):39-40
美国杜邦显示器公司宣布开发出了可使用涂布工艺的有机EL材料,这是该公司开发的第三代有机EL材料。其中,绿色发光材料从1000cd/m。到亮度半衰期的时间超过了100万小时。这相当于在连续发光状态下持续发光100年以上。这种绿色发光材料的色座标为(0.26,0.65),电流效率为25ed/A。  相似文献   

4.
NEC的研究人员找出了一种能使有机EL器件亮度提高10倍的方法,并决定在今后三年后开发出全彩色EL显示屏。研究人员实现这一优异性能的主要方法是将有机发光材料精炼到纯度为99.8%。据NEC功能器件研究实验室主管沟口胜宏称,有机显示材料的主要缺点是使用寿命短,而高亮度同时也提高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美国杜邦显示器公司宣布开发出了可使用涂布工艺的有机EL材料,这是该公司开发的第三代有机EL材料。其中,绿色发光材料从1000cd/m2到亮度半衰期的时间超过了100万小时。这相当于在连续发光状态下持续发光  相似文献   

6.
显示技术用稀土有机和稀土无机荧光体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连 《液晶与显示》2002,17(5):335-340
主要描述了具有f-f和f-d电子跃迁两类稀土发光材料与它们电子组态相关的发光性能的区别,评述了稀土有机及无机发光材料体系在显示技术中研究的新进展。如在无机体系中,用FED的新型红色CaTiO3:Pr^3 及橙色SnO2:Eu^3 ,用有机体系中新的Eu^3 及Tb^3 配合物分别用于有机EL的红和绿色发光材料,以及含Eu^2 配合物的有机EL特性研究丰富了有机EL技术研究内容。用于白光LED的(Y,Gd)3(Al,Ga)5O12:Ce^3 很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液晶与显示》2001,16(2):90
43cm液晶显示器新款——BM-568   EMC最近推出BM-568 43cm(15in)液晶显示器。 这款液晶显示器与同档次产品相比, 不仅显示品质更加优异, 而且增加辅助设置, 使用户使用时得到了更多的方便。   目前, 43cm(15in)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标准为: 像素点距0.279mm×0.279mm; 分辨率1024×768; 亮度140cd/m2; 对比度250∶1; 视角范围120°; 响应时间40ms。 BM-568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点距和分辨率与目前的标准一致, 这是由集成工艺的特点决定的, 即使是品牌不同的显示器, 像素点距一般也是相同的; 而它的亮度为200cd/m2, 比标准参数高出60cd/m2, 对比度则为350∶1, 即便在光线较强或露天的环境下, 图像也会非常清晰, 能得到良好的显示效果。 另外, 它的视角范围也与标准参数一致, 足以满足用户的应用要求。 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响应时间为20ms, 可称为当今世界同类产品中的一流, 其画面更为流畅自然, 确保最佳显示效果。   这款产品在提高技术含量的同时, 还注重增加了一些辅助设施, 使用户操作起来更加便捷。 它在控制键上设了一个智慧型Auto Set-up自动调节及最佳设定功能, 用户在使用时只要对其中一项进行调节, 其他的参数均将自动调节到与之相匹配的数值上, 并且是最佳的参数搭配。 这不仅确保了最佳显示效果, 而且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此外, 它的功能调节采用的也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微处理器OSD调节, 并提供了多种国际通用语言可供选择, 用户基本不受语言限制, 真正成为了一种国际化产品。   该液晶显示器的外壳颜色为乳白和银灰两种, 其外形则富有现代感。 整体尺寸为475 mm(L)×290mm(W)×560mm(H)(其中包括可倾斜、 可旋转的底座尺寸), 占用空间仅是58cm(19in)CRT显示器的1/2~1/3, 而净重仅为5.3kg。 手机彩色液晶显示器   三菱电机最近开发出用于手机的5.46cm(2.15in)反射式p-Si TFT液晶显示器。 该产品采用低温多晶硅技术, 同时在各像素部分嵌入了保存色彩信息的DRAM, 在液晶显示器周边嵌入驱动电路。 该显示器的像素为132×162, 像素间距为0.261mm, 对比度为30∶1, 反射率为50%, 响应时间为30ms。 对于静态图像, 可在DRAM中记录红、 绿、 蓝各4bit的图像数据, 能够显示4 096种色彩的图像, 其显示静态图像时耗电量为4mW。 液晶电视电脑一体机   日前, 索尼公司发布“Airboat”液晶显示电视电脑一体机。 该机的特点是液晶显示器可以与连接电源、 天线、 电话线的主机互相分离, 即用户可以拿着显示器任意走动。 显示器重1.5kg, 可以在约100m的距离内与主机通讯。 因此, 使用者可以离开主机遥控地看电视和上网, 而且显示器可以用触摸笔控制, 用户可用它收发电子邮件和浏览主页。 低电压驱动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HPDLC)   日本夏普公司和功能器件开发中心新近联合开发出低电压驱动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HPDLC)的新技术。 为降低HPDLC元件的驱动电压, 着重在构成HPDLC元件的液晶层和高分子界面上下功夫, 通过在HPDLC中添加氟系羟基化合物(PEBE)降低液晶和高分子的相互作用, 实现了低电压驱动。   首先在液晶中添加氟系羟基化合物, 并注入厚5μm的液晶盒中。 然后从盒的两侧用激光照射(干涉曝光), 为固定干涉结构, 进行紫外光照射, 制成HPDLC元件。 实验确定, 随着氟系羟基化合物添加量的增大, 驱动电压逐渐降低。 不加添加剂时, 驱动电压为60V, 当添加剂的ω(PEBE)=13.8%时, 驱动电压降低到30V, 从而实现了低电压驱动。 雨竹 编译 利用垂直取向膜的光控取向技术   日本Stanley电气技术研究所和东京农工大学联合开发出利用垂直取向膜的光控取向技术。 实现了89~75°的预倾角。   首先将垂直取向膜旋涂在带ITO的玻璃基板上, 烧成后, 在室温下用偏振紫外光照射。 然后将制好的两张基板按反平行取向粘合, 在室温下注入液晶。   实验发现, 经过光控取向处理的垂直取向膜的取向特性与液晶材料介电常数的各向异性的大小及其符号有关。 而取向膜的成膜条件是决定光控取向处理垂直取向膜取向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 还发现, 要想获得低预倾角, 在未进行取向处理状态下, 将垂直取向膜的制备条件设定在弱垂直取向力的状态最为有效。 雨竹 编译 有机EL显示器的发展动向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浜本贤一新近发表文章预测, 有机EL显示器将可能取代平板显示(FPD)中的主流产品液晶显示器, 作为下一代FPD主体迅速崛起。 目前有机EL显示器的企业化进程正在加速, 东北先锋和TDK两家公司已将有机EL显示器作为产品投放市场, 预计下一个入围公司将是三洋电气公司。 此外, NEC、 日立制作所、 索尼等有实力的显示器生产厂商也积极投入研发活动之中, 实现产业化的可能性已进入计时状态。   一旦目前研发中的有机EL显示技术成熟, 那么在显示像质和成本方面将远远优于液晶显示技术, 最终发展成新一代FPD。 因有机EL显示器与液晶显示器相比具有下述五方面的优越之处: 1)易实现动态图像显示; 2)高亮度、 高对比度; 3)不存在对视角的依赖性; 4)薄型、 轻便; 5)成本低。   不过要使有机EL显示器真正步入实用化阶段还存在很多尚未确定的因素, 譬如实现全色显示中的RGB三基色亚像素的形成成为技术难点。 此外, 在能产生RGB三基色发光的有机EL材料中, 尤其是延长红光发光材料的发光寿命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正在开发中的红色发光有机EL材料, 发光寿命最长的只有500h。 因此, 必须开发至少具有几千小时, 甚至具有超过两万小时发光寿命的发光材料。   未来有机EL显示器的应用领域将非常广阔。 最有前途的应用是车载显示和便携终端。 目前已经形成产品的有装有东北先锋公司和TDK公司生产的显示器件的车载立体显示器和东北先锋公司准备向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发运的便携电话显示器。 这两种显示器不仅实现了全色显示, 而且是可产生红、 绿、 蓝、 白多色发光的彩色显示。 在显示方式上均采用无源矩阵方式。 尽管这些产品的产量有限, 暂时还不具备与液晶显示器展开全面竞争的条件, 但在亮度、 对比度、 薄型、 视角等方面已令人刮目相看。 对小于7.6cm的应用, 因显示信息量有限, 可使无源矩阵的显示器实现产品化。 因采用无源矩阵方式的要比采用有源矩阵方式的制作方法简单, 在便携终端等方面的应用将会迅速普及。   对超过25.4cm的应用, 关键取决于如能在超过25.4cm的基底上形成低温p-Si TFT, 则可在该领域取代目前的液晶显示器市场, 应用于平面薄型电视、 PC监视器等。 若技术成熟, 则实现真正的超薄、 平面、 低耗电量的壁挂式电视将不再是梦想。 雨竹 编译 大型液晶玻璃基板镀膜技术   日本上村工业公司和大阪市立工业研究所联合开发出在液晶显示的玻璃基板上制作氧化亚铅导电膜的镀膜技术。   对于液晶显示器, 需将导电膜制作在玻璃基板上。 新技术属于湿法成膜的一种, 是将玻璃基板浸入溶有氧化亚铅的溶液中制作导电膜, 从而实现了可使氧化亚铅原子致密地排列在玻璃基板上的新介质。   镀膜面积超过3m×3m的大型基板, 若能增大容器, 则还可在超过3m×3m的基板上制膜。 可曲面显示的有机EL薄膜显示器   日本先锋公司成功地开发出下一代有机EL显示器。 研究人员利用厚0.2mm的合成树脂取代以往的玻璃基板, 即便是在弯曲状态下仍可显像。 有机EL显示器的尺寸约45mm×22mm, 重量仅为1g, 是采用玻璃基板的1/10。 该显示器为绿色单色显示。   若能进一步提高显示器的显示性能, 预计2003年将在便携终端及便携电话机等方面普及应用。 目前, 该公司正在开发像广告画一样贴在墙壁上的壁挂式超薄型显示器。 有源矩阵型彩色有机EL显示器   日本先锋公司所属的东北先锋公司研制出采用低温p-Si TFT的有源矩阵彩色有机EL屏。 该试制品为5.3cm, 176×192像元, 实现了4 096种色显。 反射型TFT彩色LCD   日本电器公司最近公布由该公司开发的便携终端用反射型TFT彩色液晶显示器已作为产品投入市场。 新产品显示尺寸为9.7cm, 320×240像元。 通过采用自行开发的反射板及制作技术, 实现了产业界最高的反射率(反射率提高了40%), 对比度为40∶1。 自行设计驱动IC, 耗电量控制在40mW。 雨竹 编译  相似文献   

8.
薄膜电致发光(TFEL)显示的突出优点是响应时间短、视角宽、寿命长、易于实现高分辨率、功耗低。但是由于找不到具有极好亮度的红色和蓝色材料,因而阻碍了全彩色 EL 显示的实现。为了做出全彩色 EL,日本正研制用α-Si TFT 驱动的有源矩阵 EL 显示。采用 TFT 驱动的方案,可用一个高于帧频的合适频率(AC)对每个 R.G.B 象素组单独驱动,即使那些用  相似文献   

9.
显示技术跨进新世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成本、自发光材料使得高质量、全彩色平面显示器价格更低、更牢靠,而且最终将比任何其他技术有更大的显示面积,因而,它将改变显示工业的面貌。 自从第一个以聚合物为基础的发光二极管(LED)在1990年被开发出来以后,工程师们一直把有机发光聚合物看作一种制造低成本,可扩展发光显示器的更好途径。最近数家公司推出全彩色技术把有机场致发光(OEL)显示带到更高一级的水平。 不像液晶显示器与结晶体有关,  相似文献   

10.
自1936年初发现EL(电致发光)现象以来,直至将其应用于显示器件已延续了半个多世纪。以研究历史来看比液晶显示器件(LCD)长,但实用化却相对滞后。现在仍局限于少数公司在开发橙色或绿色的单色显示器件。这种单色器件使用Se和Zn等无机化合物薄膜为发光材料,属于结构简单的自发光型平板显示器件。但:发光效率低,为1m/W;驱动电压高,为100V以上;只能获得100cd/m~2的亮度。  相似文献   

11.
1.引言发橙黄光的ZnS:Mn薄膜EL屏的各种问题已获得解决,实现了实用化。最近以EL屏彩色化为目标,对EL发光材料的研究和彩色EL屏的试制正逢勃地进行着。绿色EL发光材料ZnS:Tb,F_3已得到适于实用的亮度。关于红色和蓝色,把稀土离子(Eu~(2 ),Ce~(3 ))添加到碱土金属硫化物发光薄膜中已表明是有希望的材料,彩色化的研究取得  相似文献   

12.
LED背光灯板     
<正> 液晶显示器(LCD)的最大优点是耗电极少,因此应用于大多数便携式电子产品中。但LCD有一个缺点,就是在黑暗的环境中不能进行显示。发光二极管(LED)背光灯板是与LCD显示配套的,它可以发出柔和的亮光在夜间照亮LCD显示器。 LED背光灯板的形状与尺寸因LCD显示板的形状及尺寸不同而各异。LED背光灯板基本上是长方形或长条形的。它有侧部发光及底部发光两种基本结构。侧部发光的结构主要用于狭长条形的背光灯板(一般长度大于2倍的宽度);而底部发光结构主要用于长度与宽度相差不多的背光灯板。 1.侧部发光结构 侧部发光的LED背光灯板的外形如图1(a)所示,其横剖面如图1(b)所示,图1(c)是底部的印制板,在印制板上焊了两排LED管芯,图1(d)为其电路图。发光二极管点亮时,光线射入透明有机玻璃2,使整个发光面都可以看到亮光,这称为边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南朝鲜政府支持工厂开发液晶显示器。在1991~1995年的5年中,政府将向参加研究开发的6家公司资助100亿元(南朝鲜货币单位,1元=0.2日元)。目前主要开发14英寸彩色有源矩阵液晶显示板。大宇电子和现代电子工业等公司开发显示板,金星公司和三  相似文献   

14.
这份专利涉及的是制备电致发光屏的发光层和绝缘层所需的磷光膏和绝缘膏,还涉及到具有发光层和绝缘层的电致发光屏(以下称作为粉末 EL)。粉末 EL 包括一个用研磨的荧光粉分散在有机或无机材料中制成的发光层、粉末ACEL 的基本结构是由背电极和透明电之间夹层形式的绝缘层和发光层构成的。粉末DCEL 的基本结构是由背电极和透明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构成,如果有机材料不单纯用作形成粉末 EL 的发光层和绝缘层的粘结剂,也用作透明电极和保护层的粘结剂,则能够  相似文献   

15.
EL显示器     
1.前言薄膜EL屏的发光亮度及使用寿命已得到大幅度地提高,现在批量生产的成本问题也在不断解决,它之所以能与LCD、LED及PDP显示竞争,是因为ZnS:Mn薄膜橙色EL屏已达到所需的发光亮度、对比度及视角。闪烁问题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解决。近年来,为使薄膜EL显示实现彩色化,研制出碱土硫化物发光材料,以便集中解决办公  相似文献   

16.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LED平板显示器具有效率高、亮度强、能耗低、色彩丰富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是近年来发光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有机LED平板显示器的物质基础,电致发光(EL)材料是直接影响其器件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在阐述器件结构和发光机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有机LED器件的电致发光材料,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人们曾设想带有适合于圆形产品显示器的视频播放机或一种遵循时代美学曲线的汽车操纵板显示器。如果美国剑桥显示技术(CDT)公司开发以聚合物为基础的电子线路取得成功,这种显示器就有可能普及。该公司打算用它自己的发光聚合物(LEP)技术在两年内推出低技术产品(如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向照明,然后再推出更完善的“完全有机”显示器产品。称为共轭聚合物的一组特殊材料正使这种新型电子线路成为可能。共轭聚合物的发光首先由英国剑桥大学R.Friend和A.Holmes于1989年演示。调整这种液体聚合物的化学成份可以做出绝缘、半导电或甚至…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近年来,为了实现多色和全色电致发光(EL)显示,人们正致力于彩色EL材料和器件的研究。这些彩色EL屏具有各种各样的屏结构,例如,荧光粉形成图形结构,不同颜色EL器件的叠层结构等。S.Tanaka等人报告了一种全色屏最容易的制做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彩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性能稳定的彩色薄膜有机EL器件进行了研究.其中绿色有机器件的半亮度寿命为14000小时(初始亮度100cd/m2),已达到实用化的要求.红色、蓝色和白色器件的半亮度寿命(初始亮度100cd/m2)分别达到了3750、1016和2850小时.在得到稳定的绿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基础上,对矩阵显示屏及动态显示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面积为48mm×30mm、分辨率为2线/mm的96×60象素矩阵显示器,其中单位象素的有效发光面积为0.4mm×0.4mm,单元间隙为0.1mm.并设计了有效的驱动和控制电路,实现了无"交叉效应"的、高清晰度的动态图形显示.显示器在1/64的驱动占空比下的显示亮度大于100 cd/m2,屏的功耗为0.6W.  相似文献   

20.
1.EL显示器的定义和结构电致发光可定义为加电场到固体则有光直接发射而不产生热,荧光粉是定义为将一些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光的材料,因此,光致发光荧光粉(经常点)将短波的光转化为长波的光,阴极射线荧光粉将电子的能量转化为光,而EL荧光粉则是将电能直接变为光,可以以下过程来相比:光致发光——没有场跨过荧光粉——无热电子。阴极射线发光——无场穿过荧光粉——热电子。电致发光——高电场穿过荧光粉——热电子。所有平板大面积EL显示的基本结构如图(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