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排水性沥青路面的结构,阐述了对排水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要求,从确定集料级配、计算沥青用量、检验配合比等方面,提出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指出排水性沥青路面抗滑性高、噪声小、施工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冀健  郝标 《市政技术》2014,(6):145-148
粗集料压碎值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重载排水沥青路面影响尤甚。通过干料击实模拟试验、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试件成型后进行级配检验、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飞散试验和车辙试验,得出集料的压碎值会影响排水沥青路面的排水功能以及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坏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针对排水性沥青路面所用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分析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引起温度控制偏差产生的原因.建立了温度控制要求及设定原则,基于此原则给出了沥青温度控制规范、骨料温度控制规范和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规范,并进行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与设备性能相适应的相关调整及优化.实现了准确控制温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排水性沥青路面所用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分析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引起温度控制偏差产生的原因.建立了温度控制要求及设定原则.基于此原则给出了沥青温度控制规范、骨料温度控制规范和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规范,并进行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与设备性能相适应的相关调整及优化.实现了准确控制温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从级配、胶结料类型和添加剂的角度分析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因素,并推荐了改善其路用性能的相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空隙率的增加,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稳定性变差,表面功能特性增强;60℃动力黏度是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胶结料最关键的指标;纤维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消石灰可以改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应该以高黏沥青为胶结料,掺加聚酯纤维;水稳定性要求高的地区可以采用消石灰同比例替代矿粉.  相似文献   

6.
排水性沥青路面可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品质,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快捷的公路交通,成为我国功能性沥青路面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盐靖高速公路排水性沥青路面大修工程为依托,重点从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调整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流程,为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指标。  相似文献   

7.
排水性沥青路面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现代路面形式,具备安全环保的特性。排水性沥青环保安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内部空间大小不一的空隙,且其矿料的组成中粗集料含量较多。通常粗集料的强度以及颗粒形状特性对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高温以及重载的情况下更加显著。本文通过对粗细集料比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分析,探讨粗集料压碎值和针片状含量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排水性沥青路面材料组成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在初试沥青用量计算中,考虑集料吸收沥青部分;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试件,引用“锁闭点”概念选定旋转压实次数;将空隙率和石-石接触作为级配选取主要依据;以析漏试验和空隙率作为最佳沥青用量判定标准。试验表明:采用该法设计出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满足相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昌引 《市政技术》2010,28(4):40-42
结合安徽省某高速公路排水性沥青路面工程,总结了排水性路面性能特点、材料要求、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施工工艺特点,并与其他类型的沥青路面进行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0.
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运用在沥青路面,不仅能快速排除表层积水、降低行车噪音,还具有抗车辙能力强等特点。文章结合我国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对抗车辙能力以及敏感性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原材料质量技术指标、沥青混合料级配及混合料试验技术指标方面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阐述了沥青路面的质量检测及质量评定标准,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由于沥青混合料设计不合理,造成沥青路面产生严重的车辙,因此沥青混合料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设计要充分考虑其对路面高温稳定性能的影响。从矿料的颗粒形状和化学性质、沥青性质、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矿料间隙率、路面中面层沥青混合料性能等方面对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车辙产生原因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沥青组成对沥青流变特性的影响、沥青的流变模型、流变性的测定方法,研究了流变特性与路面性能的关系及沥青混合料的流变性能与环境的关系,指出在使用沥青前要把沥青的基本指标弄清楚才能让沥青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邓爱民  霍俊香  董立 《山西建筑》2010,36(21):265-266
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吸声性能、透水性能、抗滑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机理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排水沥青路面是一种具有透水、防滑、降噪等功能的混合料,其路用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汉十高速公路管理处针对雨天路面积水而引发交通事故这一难题,率先在湖北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提出排水性沥青路面技术,并邀请多方专家对此进行技术咨询,研究决定在汉十孝襄段K79+280~K80+500十汉向、K123+000~K122+700汉十向、K125+750~126+150.5十汉向、K151+275~K152+17十汉向四处路面积水严重路段,实施排水性沥青路面加铺方案,并对此排水性沥青路面进行了技术总结,包括路面结构设计方案、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排水性沥青路面施工、路用性能检验及其关键环节。实际测试表明湖北汉十高速公路排水性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路表服务特性,说明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合理,质量可靠,性能优良,彻底解决了路面积水,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6.
程改艳 《山西建筑》2011,37(31):126-127
通过对透水沥青路面材料的分析,总结出其优缺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了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养护及维护等,为透水沥青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先丽 《山西建筑》2014,(19):155-156
概述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及沥青再生工艺在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和优势,探讨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在路面中的优化设计与施工技术,并展望了新技术、新工艺在沥青混合料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柳敦二级公路维修改造工程地处敦煌市戈壁滩内,大温差、强紫外线等自然条件对沥青路面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能满足该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设计要求,本文结合柳敦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实践,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原则,提出沥青路面面层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分析沥青混合料设计过程及指标发现,混合料油石比应比室内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油石比小,其中AM-16混合料沥青饱和度宜在55%以下且尽量趋近50%,AC-13C混合料沥青饱和度宜小于70%并尽量接近65%。  相似文献   

19.
由于沥青SMA路面现阶段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沥青SMA材料做进一步的研究。针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良好的特点,介绍了沥青SMA的概念和沥青混合料的类型,进一步了解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及其强度,以及影响强度的因素,分析了SMA的材料组成、强度形成机理以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20.
王圆 《山西建筑》2010,36(35):288-289
对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合料的拌制、运输、摊铺等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最终形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关键的碾压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关键环节控制好,才能保证路面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