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跟踪雷达MTD信号处理角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踪雷达MTD信号处理机中,角误差处理采用了与传统相位检波器提取误差信号不同的数学计算方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指出了应用该方法应注意的问题,并特别提出积累对提高误差准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单脉冲自跟踪系统中,跟踪接收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对天线的伺服跟踪性能起着关键作用。文章分析了船载卫通站在单脉冲跟踪方式下,跟踪接收机在解调跟踪误差信号时,因参考频率源与中频载波相位不一致而引入的误差对天线跟踪的影响,以及它在校相时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万永峰  嵇成新  陈阳  陈晓峰 《现代雷达》2007,29(8):82-85,92
杂波情况下跟踪机动目标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跟踪门问题。文中研究了两种现行的跟踪门技术,模型跟踪门和集中跟踪门。提出了新的跟踪门技术,分别为模型概率加权跟踪门和两极模型概率加权跟踪门(TS-MPWG),TS—MPWG考虑了可能的模型误差,且当建立第二个波门时在模型误差变量上用到了上界。仿真里采用了一种高机动目标的基准轨迹,用RMS误差、跟踪丢失百分比和计算量比较了讨论的跟踪门技术的性能。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杂波环境下用IMM—PDAF进行机动目标跟踪,TS—MPWG跟踪门技术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丹  王宏强  黎湘 《现代雷达》2003,25(7):29-32
针对极坐标观测条件下的目标跟踪,本文基于去偏转换测量卡尔曼滤波算法(CMKF-D),提出了一种建立跟踪初始估计的方法:目标初始状态由前两点观测值估计,初始估计误差协方差由状态方程和CMKF-D中观测误差协方差计算得到。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建屯初始估计,能使滤波器迅速收敛至稳态,提高滤波初始阶段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5.
《通信与测控》2004,28(3):14-25,13
Ka频段(32GHz)单脉冲跟踪系统已被选用到将来的NASA任务。这一决定要求在有噪声的环境下提高深空网天线伺服系统的指向精度。噪声源包括风载荷,编码器的机械误差以及接收机噪声。为了提高跟踪精度,本文对位置和单脉冲控制器的选用作了说明,同时给出了线性和非线性的仿真结果,以证实伺服系统的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武林伟  王辉  王勇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7):180-182,186
以提高多光路光电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为目的,通过对常见误差因素的种类和影响程度分析,给出了误差的分类和合成计算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实例的跟踪精度做了定量计算,给出了提高光电跟踪系统跟踪精度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跟踪雷达在跟踪航路捷径较小的飞行目标时,在航路捷径附近将出现较大的滞后。本文提出了用实时处理的电视视频信号来获取雷达跟踪误差方法,然后对跟踪数据进行事后修正,以提高其跟踪精度。通过对校飞中的实际飞行数据进行计算机仿真的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某型雷达在航路捷径附近的跟踪精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首先建立起了几种典型误差项的分解模型及变分关系,然后定量地分析了各个误差源对目标运动速度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计算绘制了一组影响函数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9.
水面舰艇无源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单舰及双舰无源定位的算法,并分别给出定位误差的计算模型,同时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提高定位精度要以时间为代价。  相似文献   

10.
吴海 《舰船电子对抗》2007,30(4):57-58,61
对海跟踪是舰载跟踪雷达的主要工作状态之一,根据雷达仰角跟踪方式的不同,对海跟踪方式可分为雷达仰角自动跟踪、仰角手动跟踪、仰角置零跟踪和仰角定高跟踪等。本文分析了这几种对海跟踪方式的优缺点,并仿真了典型情况下的仰角跟踪误差,提出了各种对海跟踪方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而计算机相关技术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技术支撑,其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应用对于技术更新以及系统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中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出发,对人工智能技术中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究,并探讨了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PLC技术有重要作用,涵盖了自动化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关键技术。采用PLC技术,能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抗干扰的能力比较强。通过应用PLC技术,能有效融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电气工程,提升控制效果。本文研究了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从外形技术、有源隐身、天线隐身、雷达吸波材料、等离子体、RCS测量以及红外特征信号控制7个方面阐述现代隐身技术的发展。其中,外形技术是目前隐身技术中最为有效的技术途径之一;雷达吸波材料是实用且具有潜力的隐身技术之一;等离子体技术则是控制目标RCS指标的一种新兴技术,其核心关键问题是如何产生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14.
光电成像系统受到衍射极限和像元分辨率的制约,但研究者们从未停止过脚步来突破这一限制。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开展的各种超分辨成像方法和技术,包括应用于荧光显微成像的受激发射损耗技术、结构光照明技术、光激活定位技术与随机光学重构超分辨成像技术;可应用于显微系统、光存储与眼底成像的光瞳滤波技术与径向偏振光超分辨聚焦技术;应用于空间探测的合成孔径技术、光子筛成像技术、超振荡透镜技术、亚像元技术与焦平面编码技术。主要讨论了以上超分辨方法的原理、实现手段与目前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控技术已经成为了当前测量技术中最主要的一种方式,也是研究科学技术的重要部分之一,吸引着当前许多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注意力来竭尽所能的研究和探索出更加精密和高端的科学技术,以此来让测控技术能够在更多的领域中发展和应用.在当前的科学技术中,各个方面都已经离不开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应用了.下面,本文就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封装工艺与圆片工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倒装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由CSP到WL-CSP,再到TSV技术,封装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倒装技术是发展的关键技术,它包括再分布技术、凸点底层金属(UBM)技术、凸点制备技术、倒扣焊接技术和底部填充技术等。文章介绍了传统芯片通过再分布设计及工艺解决实现倒装工艺,为倒装技术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郝倩倩 《科普研究》2013,8(3):82-86
近年来,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科技馆科学传播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科技馆应用移动技术的必要性出发,总结了科技馆使用的移动技术及其典型使用场景,归纳出基于移动技术的科技馆科学传播服务模式,分析了移动技术给科技馆科学传播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精确制导武器和技术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精确制导武器是高技术局部战争使用的主要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的关键技术是精确制导技术,它的重点研究内容是易变战争环境中精确命中目标乃至目标要害部位的寻的末制导技术。国外精确制导技术以红外成像制导、毫米波制导、多模或复合制导,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精确制导武器从高作战有效性和完成一个作战任务来看是高效费比武器。  相似文献   

19.
黄书寒 《电子测试》2016,(16):96-97
随着计算机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如何保证计算机信息安全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概念介绍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几种信息安全技术如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安全隔离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跟踪技术等,最后提出了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为保证计算机信息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工作实践,分析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优点,并着重介绍了电子测量技术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在软件平台技术、总线接口技术、虚拟测试技术以及专家系统技术方面的应用。希望有关人员加以借鉴和思考,对电子测量技术作出更加深入的探究,从而探讨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案来改进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进程,推动整个电子测量技术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