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韶钢6m焦炉粗苯一段热贫油生产现状的分析,通过计算一段热贫油换热器的余热量,同时结合脱硫再生系统再沸器的实际使用情况,就余热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对余热利用的具体途径提出了工艺改进建议.余热回收的实施,可望对企业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国内烧结余热发电大多为纯余热发电技术,仅仅回收环冷机前两段的废气显热.为了深化余热利用程度,增加余热回收总量,提高系统效率,通过补燃厂区内可调节的高炉煤气,可回收环冷机前三段余热进行发电.  相似文献   

3.
烧结余热回收利用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烧结烟气和冷却机热废气含有大量显热,回收利用这些显热,对节能减排、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烧结废气回收余热的四种形式、国内外烧结厂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的现状与发展.各烧结厂余热回收利用的实践,可供烧结厂进行节能降耗改造时加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烧结厂一台烧结机的热工测试,分析了该烧结机在已有余热回收系统的条件下进一步增大余热回收的潜力,提出了对烧结机尾部高温段和冷却机中、低温段未利用余热的合理利用方案,并提出了多技术综合回收利用烧结余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某钢厂的环冷机系统回收与利用烧结矿显热的工艺流程,绘制了能流图、火用流图,并建立相关能量评价指标,采用热平衡方法和火用分析方法对环冷机的余热回收利用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余热资源在回收与利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火用量损失、热效率与火用效率。结果表明:环冷机、余热锅炉2个环节的热效率分别为26.78%和45.60%,火用利用效率分别为22.88%和45.08%,环冷机是余热回收与利用的薄弱环节;目前影响余热回收与利用的主要因素是环冷机取热段的漏风问题、第三段冷却废气所携带的显热尚未被利用以及烧结矿层的气固换热过程。  相似文献   

6.
鞍钢新烧结分厂实现了对冷却废气废热的全面加嘏利用,一段中温废气用于余热锅炉生产蒸气,二段低温废气在解冻期用于解冻原料外,还用于循环烧结工艺。重点介绍了低温气废热回收技术的开发。工业生产表明,该技术具有秀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7.
前言加热炉内燃料燃烧热量被钢料吸收后所剩下的部分,统称为烟气余热。烟气余热包括炉内烟气余热(即炉膛内各项热损失)和炉外烟气余热(即出炉烟气热损失)两部分。为了提高燃料燃烧热在炉内的遗留率,利用炉内烟气余热预热钢料,国外采取了延长炉子预热段的措施,收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烧结工序能源消耗较大,烧结烟气及环冷机热废气蕴含热量多,回收利用数量少。针对烧结工序生产不稳定的特点,结合烧结余热发电技术对全部回收利用烧结环冷机Ⅲ段烟气余热及最佳补燃煤气量进行了可行性探讨,最终确定烧结余热发电系统补燃至中温中压参数经济最优。  相似文献   

9.
<正>烧结过程中可利用的余热资源约占烧结厂总能耗的12%,其中冷却机废气显热约占8%,烧结烟道显热约占4%。柳钢环冷机的余热废气用于余热发电,而大烟道的显热却因为余热品质差、温度波动性大等特点,一直没有回收利用。2017-05,柳钢在2号360 m~2烧结生产系统大烟道高温段,嵌入1台热管余热锅炉回收大烟道显热并生产蒸汽。蒸汽一部分用于烧结烟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力学分析法剖析了烧结余热产生、转换与利用过程,绘制了烧结-冷却-余热回收系统的物流图和流图,建立了有关能量输出、转换与利用的评价指标,借此研究了国内某360m2烧结机的余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输出效率、转换效率、利用效率等指标可用来评价烧结余热回收等能量利用状况;烧结机、冷却机、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4个环节的利用效率分别为0.30、0.52、0.71、0.39;目前烧结余热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烧结烟气和冷却三段冷却废气所携带的显热尚未被利用;将烧结烟气和冷却三段废气余热用于点火煤气预热或锅炉给水预热,可使得烧结机和环冷机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19和0.18。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江苏轧钢加热炉烟气余热利用现状,列举了十一个企业烟气余然利用的实况,指出:现有装置多数是给热系数较小的金属管状换热器,烟气余热回收率和空气预热温度普遍较低等问题。提出采用高给热系数的换热装置;努力提高烟气余热回收率;争取在五年内在省内重点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率达到40—50%;采用高风温、全热风助燃和适当延长炉子的预热段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烧结余热回收是钢铁工业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烧结矿显热的高效回收利用,是烧结余热回收的核心与重点,针对传统冷却机的漏风问题严重影响其余热回收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采用新型立式冷却装置来改善密封性能,有效提高余热回收效率。研究表明,通过立式装置回收,烧结余热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回收与利用;不但实现了对烧结矿余热的高效回收,而且热风即载热介质,品质较高,从而有利于后续的余热利用。若能合理利用这些废热可有效降低钢铁企业能耗。本文阐述了当前烧结工序余热回收的方式及现状,对烧结矿显热高效回收做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就其关键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充分回收利用钢厂余热供周边民生采暖,是建设城市钢厂的必由之路.介绍了莱钢根据周边民生采暖变化,对各生产工艺系统的余热蒸汽、热水、烟气/煤气物理热和物料热等余热资源进行系统测算分析,按照温度对口、梯级合理利用的原则,将余热资源利用进行分类、分步开发.  相似文献   

14.
林滋泉  宋宪平 《钢铁》1995,30(12):60-64
鞍钢新三烧已实现冷却废气废热的全面利用,一段废气用于余热锅炉生产蒸汽,二段废气用于解决冻原料和热风烧结,首次实现低温(200℃左右)废气用于工业生产,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本文重点评述低温废气废热回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15.
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DO辐射模型对顶吹熔炼炉余热锅炉运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顶吹熔炼炉余热锅炉内部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分析了各烟道段的换热趋势以及烟气流场对换热的影响,为项吹熔炼炉余热锅炉内部的传热流动研究提供依据,对分析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余热利用技术在首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冠军 《四川冶金》2011,33(5):45-48
首钢在新建首秦、迁钢和京唐三地钢厂过程,通过余热直接利用、余热发电等技术应用,不断提高余热利用水平.在粗钢产量实现3154万t的同时,首钢2010年吨钢综合能耗降至618 kgce/t.在介绍副产煤气和蒸汽的回收利用现状基础上,介绍了轧钢系统采取换热器、蓄热式燃烧和热装热送等技术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余热发电情况如TRT...  相似文献   

17.
结合首钢实例分析了节能技术改造和减产因素对加热炉数量、生产能力、燃料结构、炉型和余热利用等方面的影响,简述了轧钢系统节能的重点是轧钢加热炉节能.通过加热炉能耗分析和对比表明,加热炉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介绍了加热炉炉体节能、钢坯加热制度、热装热送和余热利用等方面的节能途径.  相似文献   

18.
炼铁高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炉冲渣水排放了大量的热量,如能利用这些废热可有效降低钢铁企业能耗.本文阐述了当前冲渣水余热利用方式及现状,对钢铁厂进行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的关键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莱钢3×265m^2烧结机成功设计安装以热管为主要传热元件的余热回收装置,将环冷高温段废气转化为热蒸汽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温段热废气通过热风罩引入烧结料面,采用环冷机安装平料器、改进密封方式、改造烧结机布料系统、优化工艺操作参数以改善料层透气性等一系列措施,充分利用烧结矿显热资源实现了热风烧结。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烧结工序能耗,减少了热源排放,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热平衡与热效率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必须同时充分利用轧钢加热炉炉内烟气热焓和出炉烟气余热的观点。着重分析讨论了加热炉预热段延长的最佳值和空气预热的最佳经济温度问题。最后以湖南省25座加热炉为实例,阐述了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潜力,及其对提高炉子热效率与节约能源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