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提升实验室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沙门氏菌的检测能力,增强实验室竞争能力,本实验室参加了贵州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组织的乳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沙门氏菌定性检测能力验证。根据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GB4789.1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与《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菌检验》的要求,分别对QC-001B-4金黄色葡萄球菌待测样品和QC-001A-5沙门氏菌待测样品进行增菌、分离与鉴定。两个待测样品中,其中QC-001B-4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QC-001A-5未检出沙门氏菌,2个样品检测结果均获得满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食品能力验证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的相关因素。根据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和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第二法金黄色葡萄球菌Baird-Parker平板计数进行测定,按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检测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 025 CFU/mL,重复检测带来的不确定度在评定中贡献较大占主导地位。此评定方法适用于检测条件相近的实验室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3.
了解本地区抽查的速冻面米制品的微生物指标状况,并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检测的数值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按照国标法GB 4789.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和GB 19295-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进行抽样和检测,依据JJF1059.1-2012《测定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泊松分布及相关统计学方法对检测结果数字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抽检的142批次速冻面米制品,两种制品抽检合格率都为100%,得出的两份样品检测结果平均数分别为290 CFU/g和20 CFU/g,相对应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30 CFU/g和4 CFU/g。本文采用的评定方法,可以对面米制品金黄菌定量检测结果平均数不确定度作出估计,用于速冻面米制品的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参加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举办的食品中沙门氏菌检出能力验证实验, 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和综合能力。方法 依据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和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的检验要求, 对6份样品进行检验, 并对分离的疑似菌进行鉴定。结果 CODE5检出肠炎沙门氏菌、CODE6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而CODE、CODE2、CODE3、CODE4未检出沙门氏菌。检验结果与能力验证组织单位结果一致, 结果满意, 顺利完成能力验证实验。结论 本次能力验证活动提高了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检测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BAX Q7全自动病原菌检测系统快速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以强化食品检验机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能力和推进快速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方法通过BAX Q7全自动病原菌检测系统和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2种方法同步检测定量污染的样品,比较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和灵敏度。结果采用2种方法对24份样本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符合率均为100%,但BAX Q7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相比国家标准方法检出时间缩短4~6 h,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而且操作简便快速。结论 BAX Q7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能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快速锁定病原菌,为溯源调查指明方向,应用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参加沙门氏菌分离鉴定与血清分型的能力验证,以加强实验室整体水平与能力。方法参照GB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沙门氏菌检验》进行沙门氏菌检测,将生化试验与VITEK2鉴定结果符合沙门氏菌编号的样品进行血清学试验。结果编号CODE 1样品检出巴尔多沙门氏菌,CODE 3样品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其余8个样品均未检出沙门氏菌。本实验室顺利完成能力验证实验,与组织方结果一致,结果为满意。结论参加能力验证是提高检验机构内部质量控制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有效提高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确保实验室持续维持较高的检验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实验室检验人员微生物检测能力和水平,增强实验室竞争力。方法实验室参加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组织的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2项检验能力验证。按照盲样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依据GB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和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进行定性检测。结果样品17-P842鉴定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样品18-E886鉴定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本次能力验证结果满意,为今后实验室检测实际样品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参加能力验证,提高检测技能,验证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依据GB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方法对代码为A414的样品进行沙门氏菌的检测鉴定。按照标准操作,使用TTB和SC两种增菌液,BS、XLD和沙门显色平板结合使用,通过API20E、VITEK并结合血清学试验综合判定,从能力验证样品中准确鉴定出肠道沙门氏菌亚种Ⅲa,即亚利桑那亚种,同时从样品中还检测出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两种干扰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 参加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负责实施的NIFDC-PT-135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活动, 提高微生物实验室沙门氏菌的检验检测能力,对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按照NIFDC-PT-135《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验作业指导书》和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条目要求对3件样品进行检验, 利用沙门氏菌生化鉴定盒和API20E生化鉴定试剂条进行鉴定。结果 样品编号为CODE: 0024的样品未检出沙门氏菌, 编号为CODE: 0754的样品检出沙门氏菌, 编号为CODE: 0883的样品未检出沙门氏菌。结论 本次实验室的能力验证试验结果为“满意”, 通过参加沙门氏菌的能力验证, 促进检测技术水平的提升, 为以后的工作开展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0.
巧克力中沙门氏菌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实验室对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测能力验证实验与结果。方法 依据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对巧克力样品进行沙门氏菌检测。参照能力验证计划参试指导书来进行测定和结果判断。结果 通过平板法结合生化鉴定实验结果可知, 编号CODE:384有可疑目标菌落检出沙门氏菌阳性菌, CODE:544、CODE:699的可疑目标菌落均未检出沙门氏菌阳性菌。结论 本次实验室对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合格, 为提高相关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国标法、VETIK和荧光定量PCR法3种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方法 10份盲样经GB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VIDAS仪器检测,生化部分用VITEK2 compact执行。结果国标法在10个盲样中检出3种血清型沙门氏菌,分别为5号样品检出阿贡纳沙门氏菌、7号样品检出蒙得维的亚沙门氏菌和肯塔基沙门氏菌。VETIK和荧光定量PCR法检出5号和7号呈沙门氏菌阳性,其他为阴性。结论 VIDAS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快速、可靠、灵敏度高,可作为传统检测方法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云南省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 并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 为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6年从云南省16个地州市农贸市场、超市及酒店餐馆采样并监测14大类食品, 共计23723份。检测方法按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进行。结果 23723份样品中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675株, 总检出率为2.85%; 7年的检出率从0.92%~11.13%, 2010年检出率最高, 2016年最低, 总体呈下降趋势; 全省16个地州市, 检出率在0.99%~6.91%, 其中昆明市、普洱市、丽江市检出率较高; 14类食品中有11类检出, 检出率在0.23%~6.68%, 其中肉与肉制品、速冻米面制品、餐饮食品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严重; 4种不同的采样环节检出率在0%~5.83%, 其中生产加工环节检出率最高; 不同季节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预包装和散装样品的检出率分别为0.96%和3.94%, 散装食品检出率明显高于预包装食品。结论 云南省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严重, 需从食品的原料、加工、运输、储藏以及销售等全过程进行控制, 从而有效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5~2017 年烟台市熟肉制品各生产环节致病菌污染状况及病原分布特征。方法 监测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属、沙门氏菌, 检测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各项标准进行, 空气参照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结果 427份样品中, 检出致病菌75 株, 致病菌总体污染率为17.5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35 株, 其中25 株来源于环境样品, 占总检出率的71.42%; 金黄色葡萄球菌26 株, 16 株来源于原辅料, 占总检出率为23.19%; 沙门 菌19 株, 全部来源于原辅料。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主要检出来源于原辅料样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主要检出来源于环境样品,因此提高原辅料采购管理要求,并加强原辅料质量管理,同时加强对生产环境消毒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验证塔里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项目中沙门氏菌检测的技术水平。 方法 实验样品前处理方式按照考核方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处理, 沙门氏菌分离鉴定的能力验证工作按照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并结合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将生化鉴定结果符合沙门氏菌阳性特征的样品进行血清学鉴定及分型。结果 3 个样品中, 样品1 检出斯坦利沙门氏菌,样品2 检出肯塔基沙门氏菌, 样品3 未检出沙门氏菌, 3 个样品能力验证结果均与组织方一致。结论 通过此次能力验证, 本测试中心的微生物检验能力和沙门氏菌检测技术水平均得到了有效验证和提高, 提升了本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参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的NIFDC-PT-135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实验结果。方法巧克力样品的前处理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及鉴定按照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沙门氏菌检验》进行,传统生化试验结合VITEK 2鉴定结果进行综合判定。结果 CODE0559样品中检出沙门氏菌属,CODE0205样品中检出肠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CODE0863样品中未检出沙门氏菌, 3个样品能力验证结果均与组织方一致。结论基于国标法检测沙门氏菌时,应综合使用几种分离平板,传统生化试验并结合VITEK2作为辅助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京市市场出售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5月从南京市浦口区、建邺区、鼓楼区以及玄武区的各大超市,农贸市场以及牧场采集132份食品样品。按照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并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5类132份食品样品中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但出现可疑菌落率最高的食品种类为普通生肉及调味肉,其次为豆制品;针对不同地区同一种类的样品,农贸市场抽检食品中可疑菌落的发现率最高,从不同抽检时间来看,可疑菌落检出率最高出现在2017年第二季度。结论南京市市售食品中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明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意识正逐步提高,但仍需要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进一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餐饮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 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 为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对广州市5类500批次餐饮食品进行检验, 并经VITEK 2鉴定。结果 500批次餐饮食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 检出率为1.80%, 其中熟肉制品和凉拌菜、寿司食品检出率分别为3.33%和3.00%。结论 广州市餐饮食品整体情况良好, 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安全隐患, 需加强对易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熟肉制品和凉拌菜、寿司等重点品种的监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量审核提升本实验室检测沙门氏菌能力与自身竞争力。方法以测量审核作业指导书、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1869-2007食品中多种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PCR法和国家标准GB4789.4-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为依据,采用PCR方法和传统增菌、分离、生化反应、血清学法鉴定沙门氏菌。结果编号091样品检出沙门氏菌,编号123样品PCR检测出现假阳性,经生化鉴定证实检出非沙门氏菌。结论 PCR出现假阳性,需经生化鉴定予以确认。本次测量审核样本检测结果与制样单位反馈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云南省2016~2018年肉类制品中4种致病菌包括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弯曲菌的污染情况。方法 2016~2018年, 在云南省16个地州市采集生肉、熟肉以及动物血液及制品3类肉类制品共2142件, 按照GB/T 4789-2010、GB/T 4789-201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及检测技术要求进行致病菌的监测。结果 2016~2018年, 在4981份样品中共检出阳性致病菌378株, 总检出率为7.59%, 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弯曲菌3年的平均检出率依次为4.45%、8.30%、9.06%、8.97%; 散装样品致病菌平均检出率7.77% (369/4749)高于预包装(3.91%; 9/230); 生肉制品致病平均检出率(5.32%、13.6%、13.00%、9.65%)明显高于熟肉制品(3.88%、2.72%、2.14%、1.94%)。结论 2016~2018年云南省肉类制品中沙门氏菌污染最严重, 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最低。为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应加强肉类制品在包装、贮存、运输和烹饪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保障国民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