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Planning》2018,(35)
<正>三年级(上册·苏教版)单元习作八[习作要求]对诗句的研究报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思是不知道庐山真正的样子,是因为自己就在这座山里。为什么作者不知道庐山真正的样子呢?因为作者身在庐山之中,视线被庐山的峰峦限制,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35)
隐士文化是庐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庐山隐士为庐山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文学领域隐逸诗方面。文中将以时间为主轴,对历代庐山隐士与其隐逸诗的思想内容进行综合阐述,以期勾勒出庐山隐士文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9)
<正>小朋友们,暑假就了,你要到们想好去哪里玩了吗?大家快来看看我去过的地方,有没有你们想去的呢?白桃之乡"三月桃花正浓时,李花灿烂争斗艳。满山遍野花锦簇,疑入福地神仙居。"照片里的桃花是在白桃之乡——浙江省金华市源东拍摄的。那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庐山"葱茏四百弯,缥缈江湖间。雾稀风起时,花径匡庐山。"照片拍摄的是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相似文献   

4.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绝句,在我刚上小学时就已耳熟,但童稚时的我只觉得这首诗好,好在哪里却说不出来.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渐渐悟出这诗妙在"烟花三月下扬州."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6)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才来说,都是‘诗人’。"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诗"兴大发,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的习作境界呢?这需要将学生的写作激情燃烧起来,让学生倾吐心声,放飞遐想,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感受,在细致留心的观察中去想象,在乐趣无穷的游戏中去体验。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贝聿铭美秀美术馆和俞孔坚诸多建筑作品为例.说明在现代建筑作品中也能创建美好的"桃花源".陶渊明在他落寞无奈时写下的<桃花源记>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想象空间.一千五百多年以来. "桃花源"或"世外桃源"之名已成为"纯朴理想社会"和"想象中的美好人居环境"的代名词.那么,在建筑师的心目中,桃花源能是什么样子呢?所描绘出来的"桃花源"能否与<桃花源记>的"意境"吻合呢?笔者试图从贝、俞的作品中作一些有意义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习作中常见的是要么说大话、空洞无物,要么无话可说,作为语文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日常写作训练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注重"自我",以"我"之见闻和"我"之想象,抒"我"心中情。这样方能达到作文的最高境界——言为心声。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4)
<正>今天学的课文里,有一组拟声词:"叽叽——维叽,叽叽——维叽,叽叽——维叽……"学生读这个句子时很开心,也许是回忆起了儿时模仿各种动物声音的情景,找回了些许"消逝的童年"——高中课堂上,能让学生多一些明亮的笑声,我很高兴。那么,在小学课堂上,类似这样来自大自然的拟声词,又会唤起孩子们什么样的情绪和想象呢?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周益民老师的一堂公开课《诗中的声音》,回答了我的疑问。围绕一首儿童诗《夏日音乐厅》中"唧唧唧"、"啾啾啾"这两组拟声词,周老师设计了  相似文献   

9.
乡愁     
“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 一提及乡愁,大家就会不由得想起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应该是乡愁的开山之作.李白平常擅用的那种奇特新颖的想象,华美精工的辞藻,在本诗中似乎荡然无存,全诗只用了一种普通的叙述语气,尽管如此,诗中的那种浓郁的思...  相似文献   

1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是北宋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留下的杰作。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当诗人游览庐山时,他  相似文献   

11.
古诗词教学有利于学生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和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概括的特点,都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品味诗的韵味,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可以从紧扣诵读,步入诗境;巧抓"诗眼",潜入诗境;想象画面,融入诗境这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9)
古诗词教学有利于学生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和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概括的特点,都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品味诗的韵味,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可以从紧扣诵读,步入诗境;巧抓"诗眼",潜入诗境;想象画面,融入诗境这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5)
30年代的现代诗派中擅写"智慧诗"的诗人中废名是独具一格的。他是一位"东方化"的现代诗人,融入他诗的灵魂的是佛道精义,是诗禅传统,是晚唐李商隐、温庭筠的"驰骋想象"的诗境,是六朝文的风致。他的诗作之所以能将大千世界内聚、包容于心,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的诗作当中充满了具有"人类精神"的象征意象。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3)
<正>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语言优美、意蕴深远、想象丰富。让儿童在诗一样的年华,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多诵读诗歌、多欣赏诗歌,让诗意和浪漫伴随学生成长,是真正落实诗意童年的最好写照。对儿童诗这一特殊的形式,笔者本身也是情有独钟,在教学中,潜心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意境,让小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之美,感受诗中包含的美好情感,不断呵护学生们纯真的天性和想象空间。一、儿童诗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在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中,诗歌犹如语言文化中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22)
<正>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英语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是我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至于怎样上好每堂英语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高效地完成新课标要求的任务,我一直处于探讨阶段,下面我想谈谈我在日常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做法。1.用激情点缀课堂英国伟大诗人拜伦说过:"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它告诉我们: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我认  相似文献   

16.
窦武 《建筑师》2004,(1):104-106
或许是新家的风水好,“钟燕山之灵爽,毓清河之神秀”,今年居然有机会进了三个国家级的风景区,我和朋友在庐山脚下工作了两年,没有上过庐山,在黄山脚下工作了三年,没有上过黄山,倒不是因为从来弄不明白那个“天人合一”的真谛,以致对自然风光木然不能有所感受,实在是人生苦短,又被硬生生耽误了许多年,想  相似文献   

17.
<正>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这是最古老的有关"想象"的解释。我觉得有意思的是想象本身,按照大象的尸骨推理大象活着的样子,这颇具游戏性的不着边际要比看到真象有趣。想象是未被证实的,也许是一个差错接着另一个差错的推断,不乏荒诞与离奇。这种虚幻和不切实际使我保持着旁观者的视角,让我对诸事心存好奇和新鲜,我不喜欢谜底揭开时的直白。我面对现实的  相似文献   

18.
古人写诗,常有分韵唱酬与同题仿作。那是兴之所致,局外人似乎没必要去裁定优劣。如果裁判带上“名人效应”,即或纯属戏言,也会给好事者提供“枷号”示众的案由。比如中唐诗人徐凝的“庐山瀑布》(仿李白《望庐山瀑布》而作),只因苏轼调侃为“恶”(《戏徐凝瀑布诗》;“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就留下话柄,至今被杂文家们反复引证,以为“效颦”者戒。徐凝仿作言激意浅、词生语硬(“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6):5-9
<正>今年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成立90周年。我自己,从做学生,到当教师,再到退休教师,在清华园生活了66年。对这个系的学术思想有些认识,现就我所知,约略归结为以下四点。1.强调"身、心、家、国的一致性"这一问题,陈寅恪先生平时讲得比较多。在所著《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一文中,当论到梁启超早年政治思想时即说:梁既"少慕儒家之学",则其思想之"根底",即:"本董生国身通一之旨,慕伊尹天民先觉之任。"先生以此种思想指导学生。1929年在《赠北大历史系学生》诗中即有"天赋迂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2):98-103
我从事文学工作,几十年过去,对世间事物和人的状态有诸多思考,自己用文学的其它形式也把这些感悟写成了一些文字。"诗心"之下,我还在行走,还在思考,还想用诗来表现现实生活,深入另一个自我,即心灵的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