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秦堃  雷劲松  王宁  赵昕  张浩 《混凝土》2023,(4):126-130
研究600 m超高层泵送混凝土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胶凝材料总用量为660 kg/m3,水泥、粉煤灰、矿粉、硅灰占胶凝材料比例分别为:64%、15%、18%、3%;中砂∶细砂=7∶3,大石∶小石=7∶3,砂率46%,此配合比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优,出机扩展度700 mm,倒坍时间3.3 s,含气量2.1%,混凝土7 d抗压强度82.4 MPa,28 d抗压强度99.2 MPa;基于盘管试验中检测点压力检测数据,检测点P0与P1压力值拟合曲线,为Y=0.022+0.9x,线性关系为0.99;稳定泵送混凝土时检测点P1与P2压力差约为0.35 MPa,折算每米直管压力损失为0.006 5 MPa;泵送600 m高度时所需出口压力仅为最大出口压力的41.4%。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利用人工砂配制高强度C60超高层(51层232.5米)一次性泵送混凝土,解决人工砂高强度混凝土在高扩展度(600mm)、高温季节3-4小时,离析沉底可泵性差现象;减少管道的摩擦及混凝土自身回压力、泵送压力造成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粘性增加;避免28天评定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利用人工砂配制高强度C60超高层(51层232.5m)一次性泵送混凝土,解决人工砂高强度混凝土在高扩展度(600mm)、高温季节3~4小时,离析沉底可泵性差现象;减少管道的摩擦及混凝土自身重力、泵送压力造成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粘性增加;有效避免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裂缝。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双掺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项目优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泵送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为例,进行配合比双掺技术研究。从技术方案及主要操作流程、混凝土的试验分析和社会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双掺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项目优化研究的过程,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双掺C60混凝土的成功应用显示了混凝土复掺技术优势,既带来了经济效益,又为混凝土技术的提高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7.
双掺技术配制高强泵送混凝土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构设计需要高强度混凝土 ,施工泵送需要高流动性混凝土 ,采用掺入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双掺技术 ,经配制、调整 ,获得了高强度、泵送混凝土 ,并成功的用于高层建筑中。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掺技术在低强超高层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比了粉煤灰、矿粉和减水剂在该技术中的性能,确定该技术用于低强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设计要求指标,并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利用人工砂配制高强度C60泵送混凝土,解决人工砂高强度混凝土在高扩展度(600mm)、高温季节3~4小时,离析沉底可泵性差现象;减少管道的摩擦及混凝土自身重力、泵送压力造成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粘性增加;有效避免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裂缝。  相似文献   

10.
结合甘肃地区首次应用高强钢纤维泵送混凝土的实际工程,介绍了用粉煤灰、矿粉双掺配制C60钢纤维泵送混凝土的技术关键,并通过优化配合比,解决了该混凝土粘度与可泵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建筑新趋势大量涌现,泵送施工方法被用到高层混凝土施工中。本文深入讨论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对其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超高层泵送混凝土中合理使用特细砂、粗机制砂等低品位细骨料,以江砂掺量、浆骨比和砂率为因素,设计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各因素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主次顺序是浆骨比、砂率、江砂掺量,工作性能随浆骨比和砂率的增加而得到改善,随江砂掺量的增加先改善后下降;(2)各因素对28 d强度的影响主次顺序是浆骨比、江砂掺量、砂率,28 d强度随浆骨比的增加而增加,随砂率的增加而略微下降,随江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低品位细骨料C30、C45混凝土配合比,在某工程中实现了高度达328 m的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浇筑。试验与工程应用结果可为建筑施工企业应用低品位细骨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贵阳花果园N11和N12两座超高层建筑的工程实例,从混凝土原料、混凝土配合比、输送泵管道规格、输送泵管道布设方式以及输送泵的参数选择等方面对混凝土泵送能力进行了分析,设计出有效、经济、合理的泵送方案。  相似文献   

14.
对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加以分析发现,不仅仅要围绕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选择方面考虑,还要从混凝土泵送的过程中的一些施工工艺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际丝路中心超高层建筑总高度498 m,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抗震设防烈度8度,该结构的侧向变形和承载力均由地震作用控制.为解决结构侧向刚度不足的问题,设置了伸臂桁架加强层,然而传统伸臂桁架往往会造成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突变等问题.为此,采用基于刚性伸臂和黏滞阻尼伸臂的组合伸臂桁架技术,研究刚性伸臂桁架和黏滞阻尼伸臂桁架在...  相似文献   

16.
郭锐  刘刚彬 《山西建筑》2012,38(25):119-120
简要介绍了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现状,对其施工工艺作了具体阐述,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说明,对促进今后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例,对泵送施工工艺及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广州琶洲村某超高层办公楼的结构设计要点,指出设计中应依据概念设计方法,通过合理选型和布置,并对结构进行对比计算,针对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以确保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结构满足整体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9.
卢灼 《山西建筑》2014,(24):22-24
对城市综合体建筑消防设计进行了论述,从高层商业建筑、超高层办公建筑的人流疏散和首层、中庭消防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综合体中多种使用功能的集约问题及其适用性与经济性的关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超高层建筑的建造已逐渐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展。打造绿色超高层建筑,除了合理利用设计及运营关键技术,还需要正确把握现行绿色建筑及绿色施工的标准规程,根据相关要求及评价标准,对应提出地下工程与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绿色施工技术要点,同时根据目前国情对清洁再生能源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