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鱼雷软件风险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红  周殿宝 《鱼雷技术》2004,12(2):36-39
针对近年来各型鱼雷研制和试验中暴露出的软件方面问题,讨论了软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软件风险管理的3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2.
鱼雷低频自导是远程自导鱼雷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该文采用Tiger SHARC DSP设计了鱼雷低频自导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完成了该系统的硬件研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其DSP系统软件、方位估计软件和主控软件的设计及调试。消声水池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目标方位估计精度在2°以内,满足鱼雷自导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前苏联研制53-65型热动力高程远航程鱼雷的过程,同时围绕53-65型鱼雷的研制和不断地改进完善,对前苏联研制的热动力鱼雷的性能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鱼雷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改早期“无头脑”的直航式攻击方式,现在已颇具智能,所以也被称为“水中导弹”。鱼雷虽然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装备,但也因其技术复杂,技术集成度高,涉猎学科广而致使研制它的国家并不多。可以说,能否研制鱼雷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和工业水平,目前只有包括我国在内的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可以研制和生产鱼雷。鱼雷按雷径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其中大型鱼雷(雷径533毫米以上)威力,用途广,一枚大型鱼雷即可将一艘中型驱逐舰或潜艇“腰折”,但它的研制难度也最高。这里不防将国外研制的几种大型鱼雷请上“秀场”,一展各自风采。  相似文献   

5.
钟晓锋 《鱼雷技术》2004,12(2):11-12
近年来鱼雷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美国,其面向21世纪研制的MK54混装鱼雷使现代海战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结合该型鱼雷研制情况,对鱼雷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鱼雷整体效能是鱼雷各项技术的综合表现,是鱼雷技术研制和使用等决策的重要依据。根据鱼雷的自身特点和基本任务,分别从机动能力、探测能力、追踪能力、抗干扰能力、再搜索能力和毁伤能力等6个方面出发,建立了递阶层次结构的鱼雷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理论,提出并详细介绍了鱼雷作战效能模糊综合评估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有效,同时给出了鱼雷作战效能评估的分析方法,为鱼雷武器装备的论证、研制、使用和改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阿斯洛克”(ASROC)火箭助飞鱼雷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迪纳的海军军械试验站和明尼苏达霍普金斯的明尼阿波利斯调节器公司研制的一种固体燃料火箭推进的弹道式导弹。包括4个主要部件:有效载荷、弹体构架、点火和分离组合件以及发动机。有效载荷(战斗部)为MK44鱼雷或MK46鱼雷。  相似文献   

8.
从欧洲水下防务展看鱼雷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汝信 《鱼雷技术》2007,15(2):8-11
通过对最近几年欧洲水下防务展鱼雷技术的变化分析,总结了当代鱼雷的发展趋势。在研发思路上,西方鱼雷研制大国更加务实,走系列化发展道路,按照符合效费比的原则逐步改进鱼雷的性能,采用“制造-试验-制造”的方法,确保鱼雷武器在实战环境下的可靠、有效。在鱼雷设计上,目前主要改进领域集中在制导、推进、隐身、浅水等几个方面,并追求可靠性、保障性和低成本。其中,制导多采用标准总线和一体化设计,在开放式系统中采用COTS电子组件,具有较好的扩展性能,可快速进行软件升级和硬件改进,及时提高战术性能。实践证明,该研发思路符合需求,效果显著,能以最少的花费得到最出色的总体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9.
王改娣  孙华 《鱼雷技术》1998,6(1):10-15
本文以某型空投鱼雷为背景,给出了影响鱼雷初始运动各个环节的动态数学模型,重点说明利用这些模型及相应的数学仿真软件包开展的数学仿真试验在鱼雷研制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实航试验表明,所用软件能够解释并复现实航中出现的故障和现象,解决了非定常条件下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问题。通过仿真结果与实航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和软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王金棠 《鱼雷》1998,(4):1-6
线导鱼雷专用导线除了满足传输特性之外,还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以满足设定海况下鱼雷正常工作之需要,有关资料介绍,鱼雷专用导线的断线问题是鱼雷研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鱼雷专用导线的抗拉力要求出发,对鱼雷专用导线的强度设计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直航雷齐射命中间隔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佩伦  刘勇  陈志鹏 《鱼雷技术》2010,18(4):308-311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直航鱼雷齐射命中原理,在潜艇鱼雷齐射攻击中鱼雷命中间隔是确保被攻击目标不从齐射鱼雷间"漏过"的重要射击参数,该文探讨了对直航雷齐射的鱼雷命中间隔计算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研究了各种情况下鱼雷命中间隔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其性质,得出了命中间隔与提前角正切成比例等结论。另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鱼雷按逆序发射时,如果目标长度不大,而目标速度较高,且鱼雷出管时间间隔较长,则有可能变成实质上的一种顺序发射。此外,还通过使用MATLAB 6.5绘制数学工具绘制方程曲线的办法来直观地展示鱼雷命中间隔计算公式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双雷齐射互导概率及目标捕获概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星  陈喜  蒋兴舟 《鱼雷技术》2006,14(4):52-55
通过分析双雷齐射的全过程,解释了互导产生的原因,分别建立了自导鱼雷平行航向齐射互导和目标攻击的数学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法仿真计算了在不同主航向间距下的齐射双雷互导概率和目标捕获概率,计算了不同的目标航向和航速误差分布对单雷和双雷攻击目标捕获概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双雷齐射能更有效的捕获目标,适当的主航向间距能有效避免互导并获得较高的目标捕获概率。  相似文献   

13.
舰艇对潜艇平行航向齐射两枚鱼雷的方位分辨能力对水声对抗指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在研究潜射自导鱼雷平行航向齐射组织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潜艇齐射两枚鱼雷相对舰艇目标方位开角的数学模型,对不同对抗态势和战术条件下齐射两枚鱼雷相对舰艇开角大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齐射两枚鱼雷相对目标方位开角与来袭鱼雷报警距离、鱼雷的齐射时间间隔、优化系数、鱼雷的自导性能等因素有关,在通常的战术条件下齐射两枚鱼雷相对目标的方位开角在3°~7°之间,现有舰艇声纳难以准确分辨出齐射的两枚鱼雷,通常只能按一批鱼雷目标进行报警和对抗。  相似文献   

14.
周杰 《鱼雷技术》2010,18(6):414-418
为确定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外挂鱼雷的最佳位置,该文首先利用UUV外挂鱼雷后的水下稳性计算,初步确定鱼雷的外挂位置,然后采用FLUENT软件计算了鱼雷不同外挂位置对整体流体动力参数的影响,根据选定的UUV最终确定其外挂鱼雷的最佳位置为UUV底端两侧,并利用SIMULINK建立空间运动性能仿真模型,对外挂位置进行了动态运动性能的仿真计算,进一步验证了最佳外挂位置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美国MK48系列鱼雷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海 《鱼雷技术》2006,14(3):7-9,24
美国MK48系列鱼雷以其航程远、威力大而著称。经过40多年来的研制、改进和发展,目前已成为了世界上最杰出、最典型的大型鱼雷之一。该文仅根据其发展历程,从注重现役鱼雷的改造利用、抗干扰性能、浅水性能、良性竞争、新技术的开发以及标准化建设6个方面提出了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供鱼雷研制和武器采购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科技背景下的鱼雷武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代鱼雷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世界各国装备和在研中的各型鱼雷,概括了高科技背景下鱼雷武器发展的几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现代鱼雷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世界各国装备和在研中的各型鱼雷,概括了高科技背景下鱼雷武器发展的几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任磊  贾跃  李文哲 《兵工学报》2015,36(12):2336-2341
针对舰艇对抗智能声自导鱼雷的问题,提出了综合使用两型软硬防雷武器即悬浮式声诱饵和悬浮式深弹的对抗方法,确定了二者的发射顺序,给出了两种可行的布放方案;采用统计模拟的方法,对两种布放方案的对抗效果进行了仿真,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对舰载软硬防雷武器对抗智能声自导鱼雷的方案进行了优选;通过改进悬浮式声诱饵与悬浮式深弹阵之间的布放间隔,有效提高了舰艇的生存概率,为提高软硬防雷武器综合使用的作战能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兵 《鱼雷技术》2004,12(3):37-40
火箭助飞鱼雷和空投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战斗力和作战效率,降落伞是该类鱼雷空中稳定装置的核心部分。基于保证鱼雷按照预定的弹道稳定飞行并以满足要求的速度和姿态入水的前提,本文介绍了鱼雷用降落伞的选型、开伞方式以及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为鱼雷用降落伞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潜射声自导鱼雷两雷平行航向齐射遮盖目标散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潜艇使用声自导鱼雷两雷平行航向齐射攻击目标的数学模型,对两雷平行航向齐射遮盖目标散布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潜艇以一定的精度解算出目标运动要素的情况下,在中等射距、允许的目标舷角范围内,声自导鱼雷两雷平行航向齐射可以遮盖目标散布;目标散布随目标舷角的变化有最小值,但两雷齐射声自导搜索带始终能够遮盖目标散布;随射距的增大,潜艇可以选择的射击阵位范围减小,为了扩大射击阵位的选择范围,潜艇应适当控制射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