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全世界印花布的总产量为180~200亿米~2,占全部纺织染整制品的20~25%,其纤维组成与印花工艺组成的比例百分率分析如下: 纤维素纤维占60%。 其中:涂料印花30%,活性染料印花15%,还原染料印花10%,其他5%。 聚酯纤维占17%。 其中:罩印印花10%,防拔染印花2%,转移印花5%。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织物印花加工都是由圆网或平网印花机来完成的,据有关资料报导,全世界花布印染总产量为270亿平方米,其中亚洲居首位,占总产量的47%,美国次之占13%,欧洲占12%,拉丁美洲、东欧、中东等地区占8%~9%。这些印花织物中圆网印花占61%,平网印花占23%。  相似文献   

3.
《印染》1978,(3)
美国的印花织物产量占全部印染织物总产量的25%,有四大品种,即棉与涤棉、合纤、针织物和地毯印花。可满足本国需要的60 %。  相似文献   

4.
织物数码花方兴未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织物的印花加工都是由圆网或平网印花机来完成的,据1998年有关资料报道:全世界印花布总产量为270亿米,其中亚州居首位,占47%,美国次之占13%,欧州占12%,拉丁美洲、东欧、中东等各占8~9%。这些印花织物中圆网印花占61%,平网印花占23%。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织物的印花加工都由圆网或平网印花机来完成的,据1998年有关资料报导,全世界印花布总产量为270亿m~2,其中亚洲居首位,占总产量的47%,美国次之,占13%,欧洲占12%,拉丁美洲、东欧、中东等各占8%-9%。这些印花织物中,圆网印花占61%,平网印花占23%。  相似文献   

6.
美国非织造织物耗用纤维占总消费量的20%以上,而日本只占1~2%。1974年日本非织造织物产量为1.72亿平方码,1975年比1974年产量约提高15%。日本非织造织物的最大用途为衬里布,在1974年占总产量的55.7%,其次供材料用的占22.9%,地毯用占13.9%,其他用途占7.5%。所耗用的各种纤维比例为:纤维素纤维48.8%,丙纶27.4%,腈纶9.4%,涤  相似文献   

7.
转移印花以欧洲为主,特别在英国已迅速发展,进入实用阶段。英国的转印纸产量为全欧洲产量的70%以上,1973年度转印纸产量估计约为1亿5千万米~2。1976年的全世界产量可能高达10~12亿米~2。美国在1974年的转移印花织物为6千万码,占印花织物总产量的2~3%,据说在1980年时,转移印花织物的百分比可能高达印花织物总量的40%。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织物印花加工都是由圆网或平网印花机来完成的,据有关资料报导,全世界花布印染总产量为270亿平方米,其中亚洲居首位,占总产量的47%,美国次之占13%,欧洲占12%,拉丁美洲、东欧、中东等地区占8%~9%.这些印花织物中圆网印花占61%,平网印花占23%.  相似文献   

9.
十三、特种印花之十三—— 转移印花 转移印花技术在七十年代应用于生产,但其历史可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生产醋酯纤维染料的时候,当时人们就发现染料升华并可着色的特性。30年后,法国普鲁沃斯特·马索雷耳(Prouvost Masurel)公司的研究员潘勒士(De Plasse)在1958年申请了专利,十年后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七十年代曾经是转移印花最辉煌的阶段。1971年全世界总产量达0.7亿m~2,占印花布总产量的0.08%;1972年为1.4亿m~2,占印花布总产量的1.54%;到七十年代中期已趋于平稳,目前在印花布总产量中所占比例约在5%左右,已成为一种常用的印花生产方法。我国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转移印花并用于生产,其中八十年代中期是最发达的时期。目前转移印花已在染料、色墨(油墨)、纸张、印刷花纸和织物印花的工艺、设备和产品设计等各个方面形成系列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0.
国内文摘     
《印染》1985,(4)
85030涂料印花的动向 陈震《常州印染》,1984.4,4~5 涂料印花是以粘合剂的成膜作用将不溶性颜料固着在纤维上达到印花的目的。当前涂料印花在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是美国,占花布总产量80%的涤棉花布都是应用涂料印花的。涂料色浆采用全水相聚羧酸系树脂,印花浆由颜料、粘合剂、增稠剂、交联剂、催化剂、添加剂等组成。涂料印花具有操作简便,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开发。85031涤纶针织起毛织物的化学整理 孙慈忠等,《常州印染》1984.4,9~13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转移印花应用范围以涤纶为主要对象。在涤/纤维素(65/35)混纺织物上的转移印花效果,如与全涤纶相比,色相暗淡,坚牢度差。故混纺织物中的涤纶含量愈高愈好。 据统计,日本最近印花织物产量约为10~12亿平方米,其中占10%的1亿平方米为涤纶印花布。全世界印花织物产量约为100亿平方米,涤纶印花织物所占比例为5~6%时,则  相似文献   

12.
刘永庆 《染整技术》2006,28(11):45-46
涂料印花已在全世界印染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大约有50%左右产量的印花织物是采用涂料印花工艺印制的.尤其是美国,涂料印花所占的比例达到80%左右;西欧地区也占60%;日本比例较低约为10%~15%:我国涂料印花为主要工艺的印花品种也由原20%逐渐上升到了35%。已成为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以及针织物的主要印花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是否有意义来考虑未来或者纤维素纤维印花已超过顶峰的一个领域,而没有什么大的新推动力可期望了? 1977年世界纤维消耗数字和1986年估计数字列于表1中。 表1 1977年和1986年世界纤维消耗量 以1000吨计 从表1可知,纤维素纤维今后仍然是使用最多的纤维,在目前世界印花产品(140~160亿米~2)中,所用织物的大致情况如下: 约8% 聚丙烯腈,聚酰胺,羊毛,丝绸 约10~11% 聚酯 约16~21% 聚酯-混纺织物 约60~65% 纤维素纤维 由此可见,纤维素纤维仍占主要地位。在纤维素纤维印花方面,有下列几个重要因素,如使用的染料种类;工艺技术;印花产品等。  相似文献   

14.
升华转移印花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1年,全世界升华转移印花(以下简称转移印花)的产量达到700万m~2,占当年织物印花总产量的0.08%。1972年,印花的权威人士武部猛氏估计,80年代转移印花布可达2.8亿 m~2,占印花总量的20%以上。我国在1974年开始研究并将转移印花应用于生产,当时产品局限一些非连续性生产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1972年的印花布总产量为27亿码,其中5,000~7,500万码为聚酯双面针织物,它的20~30%是转移印花制品。到1973年后,转移印花双面针织物迅速增加到6,000~8,500万码,另外还生产了200~300万码转移印花尼纶针织物,故1973年度的转移印花制品产量约占印花织物总产量的3%。估计到1980年时,这个比率将到达20%,因此转移印花织物产量的年增长率应为12~15%。除聚酯外,对羊毛、涤/棉、尼纶/弹性纤维等纺织制品的转移印花,  相似文献   

16.
天然蚕丝素有“纤维皇后”之美称,它唯一的来源是各种蚕作茧而成酌蚕茧。印花后更能增添这种传统纤维的华丽。 全世界蚕丝的消费量只占全部纤维的0.2%,远低于其它纤维。然而在印花纺织品中,蚕丝印花产品要占1%左右。 拔染印花是丝绸印花的一种方式。它需要丰富的技艺和知识。大约有50%的蚕丝织物采用拔染印花加工,由此可见拔染印花产品受欢迎的程度。拔染印花的风格是在深地色上印出白色或有色的小花纹图案,而这种风格用直接印花的方式是不能获得的。由于在这一特殊领  相似文献   

17.
刘永庆 《丝网印刷》2005,(12):13-15
纺织品印花的市场趋势表明:涂料印花巳在全世界印染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有50%左右产量的印花织物是采用涂料印花工艺印制的,尤其是美国涂料印花所占的比例达到80%左右;西欧地区也占60%;日本比例较低约为10%~15%;我国以涂料印花为主耍工艺的印花品种也由原来的20%逐渐上升到了35%。承印物不仅是纯棉织物,且已成为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与针织物的主要印花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李怀贵 《丝网印刷》2011,(11):59-59
问:什么是颜料型织物印花?答:颜料织物印花又称印花涂料,主要是固浆、乳化剂、增稠剂和颜料(色种)组成的浆糊状物体。印花涂料以水分散型和油/水相型为主。它是借助于固浆的成膜性质,使颜料固着在织物纤维  相似文献   

19.
前几年,联邦德国的转移印花工业处于徘徊、停滞状态。1984年,转移印花织物产量仅为3,830万平方米,而1986年却达4.450万平方米(增加16.2%),占当年印花织物总产量的9.1%,这是转移印花工艺产生以来比例最高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据斯托克(Stork)公司的调查,目前世界上有1,000家左右的工厂采用转移印花,总共装有滚筒式转移印花机1,500台。1975年转移印花织物的产量估计达5亿米~2,预计1980年将增加到20亿米~2,在印花织物总产量中占10%以上(1975年所占的比例为4%,同时期其他印花织物如圆网印花占48%,平网印花25%,铜辊印花23%)。1976年用圆网印花机生产的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