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成茂 《特殊钢》1994,15(5):13-16
提高连铸机生产率,改善连铸坯质量以及采用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工工艺是90年代板坯连铸技术发展的目标。采用的新技术包括中间罐冶金,中间罐快速更换,结晶器内钢水流动控制,轻压下等工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连铸中间罐采用镁质涂料工作衬的实践情况。实践证明,采用涂料作工作衬具有施工简便、提高钢的质量、安全可靠及相对减轻劳动强度、延长中间罐使用寿命、降低耐材消耗等优点。对促进连铸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宝钢1450mm板坯连铸工程代表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本文结合宝钢1450mm板坯连铸中间罐维修工艺及技术特点,郑重阐述了目前国内外中间罐维修工艺的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李刚  何俊范 《四川冶金》1995,17(1):55-60
报导了采用刺激-响应法实验技术研究小方坯连铸中间罐内液体的混合与流动状态同中间罐形状与结构的关系;用聚乙烯塑料粒子模拟钢中夹杂物上浮率同中间罐形状与结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小方坯连铸中间罐内液体的流动为活塞流,混返流及死区组成的混合模式;对于三流以上的小方坯连铸中间罐,宜选用三角形结构,其内设置适当的流股控制系统后,液体的混合与流动得到改善,各水口区流股特性趋于一致;停留时间长,罐内温度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5.
Okita  H 庄兵 《国外钢铁》1995,(8):31-33
1992年1月,神户钢铁公司加古川厂试运转了一台新的单流板坯连铸机,该机具有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的中间罐和结晶器控制系统,在运动中每班只需4人。  相似文献   

6.
介绍昆钢第三炼钢厂板坯连铸机连续测温技术开发应用情况,中间罐钢水连续测温技术可实现中间罐钢水温度的连续准确测量,为连铸机过程控制钢水的浇注速度和二冷区的冷却强度提供温度检测保证,从而有利于提高连铸机的产量和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诗国 《冶金能源》1989,8(6):32-34
本文从钢水罐采用滑动水口,中间罐使用绝热板和炭化稻壳的角度,叙述了小方坯连铸的节能降耗情况。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中间罐挡渣装置对夹杂物上浮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分析了影响夹杂物上浮的主要因素,了比较理想的堰,挡墙的尺寸和位置。  相似文献   

9.
连铸中间罐采用镁质绝热板与采用硅质绝热板所生产的硬线钢相比,钢中非金属夹杂含量有所降低,尤其SiO_2降低的更为明显。因此,铸坯质量可以得到改善,生产盘圆的合格率也可以提高。使用镁质绝热板中间罐浇钢对连铸钢水温度没有明显影响,若连浇炉数超过5炉,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中间罐内使用反向极性等离子加热是整修加热技术的一部分,用来在清洁与安定的环境中控制钢水的温度与流动。这就导出出与钢包冶金(LMF)相类似的等离子中间罐炉(PTF)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1.
连铸用耐火材料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连铸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连铸水平越来越高,对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生产洁净钢和特殊钢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以薄板坯和薄带为代表的近终形连铸也发展起来了,我国已有兰钢、邯钢、珠钢等钢厂开始了薄板坯连铸。以保证钢水在中间罐内不被污染和进一步提高钢水洁净度为目的的中间罐冶金工艺技术在发展。为了满足洁净钢生产、高拉速和近终形连铸发展及中间罐长寿的需要,高耐侵蚀、抗热震、不结瘤、不污染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采用刺激响应法在水模上研究四流方坯连铸中间罐内钢液的流动模式,及其对温度分布、排除夹杂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挡墙的情形下,中间罐各注流间温差大,夹杂含量高;设置适当的挡墙后,各注流间温度差基本消失,中间罐钢液注流中夹杂含量降低,2~#与3~#水口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的大方坏和小方坯连铸机上必须能生产出各种钢种和不同铸坯尺寸的产品以适应不同的最终用途。因此,必须专门为每一台设备设置浇注参数。二次冶金、中间罐和浇注工艺、二次冷却的最佳选择以及计算机辅助质量保证是优化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盛钢桶到中间罐钢液吸气的物理模型,利用NaOH水溶液-CO2系模型来研究注流及中间罐液面的吸气(CO2)速率,从而考察操作参数对中间罐钢液吸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分压、注流半径增加时,熔池内钢液的吸气速率提高;注流速度增加时,中间罐液面的吸气速率提高;另外,中间罐结构对中间罐液面吸气速率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大方坯连铸中间罐滑动水口开度的控制原理、控制目的、控制精度、重点阐述调整方法,并针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吴伟  张华书 《炼钢》2002,18(1):41-43
根据传输理论建立注流吸氧预报模型,定时地计算连铸过程中盛钢桶到中间罐注流吸氧速率。结合生产试验数据对理论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建立的预报模型很好地预测注流的吸氧速率,为防止连铸过程中钢水二次氧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钢一期连铸引进的中间罐烘烤装置,由于对外界条件要求高,未能实现自动控制。为此在二期工程中对烘烤装置的结构和自动控制系统作了一些改进,实现了自动控制与调节、烘烤温度偏差小于15℃,烧嘴寿命有所提高,达到了预期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Ruddl.  R 冯国建 《国外钢铁》1994,19(11):51-54
为提高中间罐寿命,罗瑟翰工程钢厂在每个中间罐使用后将其“清理出来”。中间罐可重复使用三次,最高可达六次,而不需更换部分耐火材料。  相似文献   

19.
双流中间罐内夹杂物运动轨迹及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作者本公司设计的双流板坯连铸机中间罐为模拟研究对象,应用水力学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钢液在中间罐内的流动,分析了不同尺寸夹杂物在钢液内的运动轨迹及排除效果。结果表明:(1)中间罐内设置挡墙和坝能够改善钢液的流动状态,提高大型夹杂物的排除率;但有无高墙和挡坝对于50~100μm的非金属夹杂物效果并不明显;(2)针对双流板坯应用的中间罐,提出合理的挡墙和坝的安装位置,改善中间包的冶金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综合论述了国内外一些钢厂近年来在连铸用的耐火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技术成果。重点介绍了他们所开发的用于连铸钢水罐,中间罐、滑动水口、长水口和浸入式水口的各种新型耐火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提出为进一步发展鞍钢的连铸技术,应在消化和借鉴国内外钢厂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加速发展鞍钢的连铸用耐火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技术,生产出多种高质量的、有鞍钢特点的连铸用耐火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