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工程机械发动机和液压系统智能冷却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冷却系统,系统由单片机智能控制,能够有效的解决工程设备在实际施工中发动机和液压传动系统过热的问题。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液压油冷却系统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分别工作使得发动机和液压系统能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并且系统还具有低耗能、易安装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冷却系统,系统由单片机智能控制,能够有效的解决工程设备在实际施工中发动机和液压传动系统过热的问题.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液压油冷却系统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分别工作使得发动机和液压系统能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并且系统还具有低耗能、易安装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如何减少冷却系统的故障江苏启东农机校冯建元,张鼎明,龚飚发动机工作时,冷却系统必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保证机器正常运转。若冷却系统发生故障,不仅机温卅高,润滑油变稀,润滑条件恶化,缩短发动机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机温升高后,充气系数下降,燃油与空气比...  相似文献   

4.
针对筑路机械发动机和液压油过热的问题对原冷却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液力驱动冷却系统和电力驱动冷却系统把发动机和液压油的散热问题分开解决,两种风扇的冷却能力都可用微控单元ECU根据发动机和液压油不同的散热需要进行控制,可以较好地解决筑路机械发动机和液压系统同时过热的问题。笔者对冷却系统的液力驱动进行了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5.
郭新民  丁健鲁 《节能》1993,(4):39-40
<正> 汽车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必须由冷却系统散去许多热量才能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目前国内车用发动机水冷式冷却系统的冷却风扇都是由曲轴带动,使冷却空气通过散热器带走冷却水的热量。这种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是无法随发动机的散热需要而自动调节的。当汽车在高温、低速、大负荷情况下工作时,发动机需要多散热,但发动机转速较低,风扇的排风量较小,因而易出现过热现象。相反,汽车在低温、高速、小负荷情况下工作时,发动机不需要散热,有时还需要保温,但是冷却风扇在发动机曲轴的带动下仍要高速旋转。这不仅增加了发动机的传热损失和低温下零件的摩擦磨损,而且也增加了发动机因驱动  相似文献   

6.
系统压力对发动机冷却系统加注和汽蚀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高峰 《内燃机》2015,(3):33-35
主要介绍了一种解决整车冷却系统水温过高的方法。某车型在进行冷却系统整车转毂试验时,出现发动机水温过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不合理,导致发动机压力不能满足冷却系统加注特性和汽蚀特性要求,发动机水温过高。通过更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布置结构,并通过试验验证,最终解决了冷却系统水温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由于自身特性影响,其工作性能受到限制。在部分负荷时会造成功率损失,而汽车在此工况下行驶的时间最长。本文介绍一些先进冷却系统的设计和系统的工作特点,这些系统既起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又改善燃油效率和降低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8.
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由于自身特性影响,其工作性能受到限制.在部分负荷时会造成功率损失,而汽车在此工况下行驶的时间最长.本文介绍一些先进冷却系统的设计和系统的工作特点,这些系统既起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又改善燃油效率和降低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9.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模糊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以单片机为模糊控制器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阐述了智能控制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发动机水温的变化,给出了模糊控制系统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模糊化、模糊推理,解模糊等。  相似文献   

10.
冷却剂对发动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油机》1997,(3):44-53,39
1前言柴油机的制造厂家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效率而加大了发动机的操作温度.这样对于冷却系统的正确保养就显得特别重要.发动机过热、过冷、点蚀、气蚀、气缸盖出现裂纹、活塞卡住及散热器受堵塞,都是因冷却系统损坏而出现的典型实例.正确选择冷却剂和执行保养的选择权完全在于你.而冷却剂是使发动机获得较长工作寿命所必需的.冷却剂实际上就如同燃油和机油的质量一样,都是同样重要的.本文主要叙述冷却剂的成分、杂质及所具代表性的结论.并提供了预防性的措施,助你免除与冷却剂有关的故障所造成代价极高的后果,2认识冷却系统合适的冷…  相似文献   

11.
小功率单缸柴油机的水冷却系统有蒸发式和散热器自然循环式,散热器自然循环冷却与蒸发冷却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冷却效果好、耗水量少等特点.随着柴油机向轻量化、高强化方向发展,也要求冷却系统在较小的散热面积下获得良好的冷却效果.本文通过对新开发的单缸柴油机冷却系统的设计,研究散热器与风扇之间参数的匹配和相互影响,探讨适合于该形式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晓霖  翟晓强  杨燕 《可再生能源》2012,(5):100-104,108
通过供冷试验及TRNSYS软件模拟研究了吊顶辐射冷却塔供冷系统的运行效果,分析了气象参数、部件结构等因素对系统供冷效果的影响,并与常规供冷系统全年的运行能耗进行对比。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吊顶辐射冷却塔供冷系统的有效供冷量能够满足用户供冷需要,供冷房间温度稳定且分布均匀。冷却塔供冷效果与大气湿球温度、建筑内部负荷、热交换器结构等因素有关。辐射顶板末端与冷却塔供冷匹配性高,系统全年运行时数增加,应用于需全年供冷的建筑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针对北方某厂板坯连铸机生产状况,对其软水冷却系统、设备净环水冷却系统和二次喷淋浊环水冷却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冷却水系统的完善方案,解决了连铸水系统的稳定性,避免了频繁开停泵对连铸水系统高压电机的冲击及冬季长时间停机或检修造成设备和管道系统内部滞水而冻结,提高了事故处理的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供冷系统日益普及。受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资源短缺问题影响,供冷系统能耗控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科学表征供冷系统能源消耗状况,将供冷系统划分为六个子系统,从总能系统层次上给出了适合于各类供冷系统的广义化的能耗评价一般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单耗分析方法,提出了供冷系统能耗的定量计算方法。采用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对供冷过程的热力学本质、冷量?、供冷能力等方面展开研究,系统阐述了供冷系统的理论节能极限及理论最低能耗,并立足总能系统对供冷过程的理论极限-可逆供冷作出了说明。在北京市目前设计标准下,供冷系统理论最低燃料单耗为0.82kg/GJ,当前供冷系统能耗水平(25.27 kg/GJ)与之相比,节能潜力甚大。为验证所构建的供冷系统能耗评价一般化模型,结合北京市通州区供冷系统的实施方案,对分散电制冷、集中电制冷、分散热制冷、集中热制冷四个基本类型的供冷模式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并与四种模式的?分析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所提能耗模型与?分析结果一致,电制冷燃料单耗低于热制冷,分散制冷燃料单耗低于集中制冷,集中热制冷能耗较高,应慎重发展。所提出的能耗分析评估模型为各种类型供冷系统的一般化对比评估提供了理论分析方法,同时可为城市供冷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Thermal energy collected from a PV-solar air heating system is being used to provide cooling for the Mataro Library, near Barcelona. The system is designed to utilise surplus heat available from the ventilated PV facade and PV shed elements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 to provide building cooling. A desiccant cooling machine was installed on the library roof with an additional solar air collector and connected to the existing ventilated PV façade and PV sheds. The desiccant cooling cycle is a novel open heat driven system that can be used to condition the air supplied to the building interior. Cooling power is supplied to the room space within the building by evaporative cooling of the fresh air supply, and the solar heat from the PV-solar air heating system provides the necessary regeneration air temperature for the desiccant machin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stem and gives the main technical details. The cooling performance of the solar powered desiccant cooling system is evaluated by the detailed modelling of the complete cooling process. It is shown that air temperature level of the PV-solar air heating system of 70 °C or more can be efficiently used to regenerate the sorption wheel in the desiccant cooling machine. A solar fraction of 75% can be achieved by such an innovative system and the average COP of the cooling machine over the summer season is approximate 0.518.  相似文献   

16.
潘启成 《内燃机》2006,17(6):12-15
就筑路机械用冷却系统对筑路机械发动机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说明了冷却不合理可能对发动机造成的不良后果。对冷却系统驱动方式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各自的主要发展过程,并分别分析了优点及不足,最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筑路机械用冷却系统,克服了传统冷却系统定传动比及单一驱动方式的缺点,减小了空气流动阻力,提高了热交换能力,  相似文献   

17.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7,27(14-15):2449-2454
This paper presents preliminary findings of the energy analysis of a cooling system with two-stage evaporative coolers using liquid desiccant dehumidifier between the stages. The proposed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 utilizes air humidity for cooling in humid areas and requires no additional water supply. The major energy requirement associated with this cooling system is the energy for regenerating the weak liquid desiccant. Reverse osmosis process is considered for regeneration by mechanical energy and MFI zeolite membrane is proposed for separation of water from the weak desiccant solution. Energy analysis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proposed cooling system. The COP of the proposed cooling system is defined as the cooling effect by the mass rate of water evaporated in the system divided by the amount of energy supplied to the system, that is, the COP is independent of the energy source.  相似文献   

18.
文坤坤 《内燃机》2010,(5):21-22,30
汽车冷却系保证了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因此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的设计工作在汽车的研发中具有重要地位,冷却系的各个重要部件的准确设计计算对保证冷却系的工作性能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对某重型卡车冷却系统的计算与特性分析,匹配出合理的散热器,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相似文献   

19.
顾立堃  刁冠勋 《电力与能源》2012,(3):232-234,238
内冷水系统主循环泵是换流站的关键设备,其驱动内冷水系统的冷却水流动,将换流阀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带至户外冷却设备,完成换流阀与户外冷却设备的冷热交换。介绍了±500kV枫泾换流站内冷水系统主循环泵切换工作原理,通过阀冷却系统深度隐患排查,分析了内冷水系统中主控与被控的关系,控制系统中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切换逻辑中不合理设置和抗干扰差等隐患,提出了消除隐患的整改措施,并建议增加变频器直流侧或外接平波电容器,防止变频器因交流扰动重启而频繁切泵,增加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