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HM518410淬火件经客户磨削加工后,发现个别套圈有碎裂现象。该批轴承套圈的生产工艺流程为:棒料中频感应加热→下料→锻造成形→球化退火→车削→淬回火→磨削→超精。锻造采用感应加热,温度1050~1100℃;淬火加热在保护气氛网带式淬火加热炉中进行。工艺为加热温度Ⅰ区830℃、  相似文献   

2.
张增岐  常保良 《轴承》1991,(2):14-17
洛阳轴承研究所和有关轴承钢生产厂联合开发了轴承钢GCr18Mo新钢种。经过大量的热处理工艺试验,GCrl8Mo钢热处理最佳工艺参数为:淬火温度850~865℃、回火温度160~220℃;贝氏体等温淬火时,加热温度为850~875℃、等温温度210~230℃和等温时间4h。该钢种淬透性能好,可用于制造轧机轴承。附图4幅,表3个,参考文献3篇。  相似文献   

3.
《轴承》1973,(4)
我厂热处理小组试验采用了920~940℃淬轴承内外圈.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实践,效果良好,硬度,金相组织符合标准要求.操作过程与一般淬火一样,不同处是温度高一点.先将炉温升到920℃(淬外圈)或940℃(淬内圈)进炉加热;待温度回升到880~900℃范围内时取出淬火.加热时间  相似文献   

4.
张宽  侯军 《机械工程师》2012,(10):113-114
介绍了轴承的热装方法,通过计算分析了在过盈配合下热装轴承的加热温度范围,为以后装配过程中热装轴承温度提供了加热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型汽车发电机轴承试验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鸿春  王红霞  蔡向东 《轴承》2000,(12):25-26
EC7-30NT轴承试验机采用机电液一体化设计 ,使用工业控制计算机进行自动监控 ,试验轴承内径范围从 7mm到 30mm ,试验轴承转速最高可达 350 0 0r/min ,加热温度最高可达 1 50℃。在试验过程中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 ,计算机可自动控制试验机停机 ,并打印出故障原因。附图3幅  相似文献   

6.
GCr15钢制轴承零件的高温快速回火,即把回火温度提高到200℃+5℃,把回火加热时间缩短为普通回火的1/3或1/4;传送带空气回火炉由三室加热减为一室加热,炉身长度缩短为原来的1/3。装炉量不变。生产效率比现行回火工艺提高2~4倍,试样机械性能与普通回火相同。  相似文献   

7.
改进前,GCrl5钢制轴承打字模经5%硼酸酒精涂护,然后在箱式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840±10℃;保温45min后油淬,并经180℃加热、保温2h回火后硬度为HRC58~62。工件经上述工艺热处理后,金相分析表明,工件单边脱碳层深达0.08~0.12mm,这是造成字模寿命短(2000~3000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温差法对某热轧厂板坯定宽机曲轴轴承保护性拆卸,对轴承内圈采用环管蒸汽加热的方法,有效控制加热温度的上限,以及合适的温差,实现轴承的无损拆卸,保护轴承本体性能,通过在轴承与轴身设置隔热环,顺利完成保护性拆卸任务。  相似文献   

9.
GCr15钢贝氏体淬火及其在铁路轴承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耀中  江涛 《轴承》1994,(9):32-37
研究了CGr15钢的等温淬火工艺及其在铁路轴承上的应用,结果表明,与常规淬火相比,在工件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和耐磨性相机的情况下,等温淬火有优良的冲击韧性。铁路轴承采用等温淬火工艺是行之有效的。为了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加热温度推荐为850-870℃,等温时间为220-240℃,等温时间为220-240℃,等温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韩同国 《轴承》1998,(10):14-17
通过试验证明对经锻造加工后的1Cr18Ni9Ti钢制轴承进行重新加热处理,温度为870℃,保温4 ̄5h,缓冷,可提高钢的耐腐蚀能力。增加其耐蚀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