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十年代国内出现了采用倒装法施工高塔的新工艺。目前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抱杆倒装法,即以高塔的底部段做为承力部件代替抱杆。另一种是有抱杆倒装法。采用哪一种方法主要取决予塔的型式。实践证明,倒装法施工高塔具有高空作业量少、操作高度低、安装质量好、施工安全、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舟山与大陆联网螺头水道大跨越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输电线路跨越工程,其370 m高塔结构复杂,且地处海岛,组塔施工难度大。详细总结了370 m高塔组立施工技术,包括施工总体方案、抱杆结构、高塔具体施工技术等,为类似大跨越高塔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220 kV舟山与大陆联网工程2 基370 m高塔在国内输电线路高塔设计中首次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灌注总高度达212.8 m,而常规的钢管混凝土灌注方法无法实施。针对高塔结构特点,并结合现有灌注方法,创新提出了泵送导管浇灌法。详细总结了该高塔钢管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混凝土泵送设备的选型,混凝土泵管、泵送导管、施工平台的设置,混凝土的制备和输送,混凝土灌注,混凝土防漏、养护及灌注质量检查等,为高塔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塔输电线路弛度观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来先  王庭 《青海电力》2011,30(2):55-56,68
在750 kV乌吐哈输电线路施工中,在异长法弛度观测方法的基础上推导出高塔弛度观测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工器具少、无需上塔操作的特点,文章分析了常规弛度观测方法在高塔输电线路的弊端,介绍了高塔输电线路弛度观测的2种施工安装方法及运行时弛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输电线路大跨越工程施工中,对100m以上的高塔组立,应根据高塔设计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在500kV肇庆站至花都站送电线路工程的大跨越高塔SZK-345施工中,采用钢管扒杆进行组立,安全高效完成,重点介绍其施工工艺流程和组立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6月21日,随着地线支架安装到位,湖北阳新县长江边上,竖立起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首基大跨越高塔。这座高塔讲述的施工故事里,有挑战、有奋斗、有创新,还有太多难以言表的感动。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轻高塔倒装的施工机具重量和简化现场施工条件,我们曾用小型机动绞磨进行高塔倒装作了一些尝试。其塔型及有关数据见图1。使用的机动绞磨特性见表1。2KBT_1—95塔呼称高95米,塔重(包括附属设备)103.3吨。倒装合拢提升高度为70米(包括接腿长度)。提升本体重61吨,  相似文献   

8.
陈红根 《华中电力》1994,(Z2):81-82
在220kV盘斗线跨赣江高塔上实现综合带电检修南昌供电局陈红根1概况南昌供电局所属220kV盘斗线是我省主要干线之一,#87、#88跨赣江高塔又是我省的最大跨越高塔。该高塔系江西省电力设计院设计,江西省送变电建设公司施工,于1978年12月30日正式...  相似文献   

9.
根据地处江苏省张家港市跨长江高塔的结构特点 ,利用铁塔自身井架 ,配旋转四摇臂抱杆组立高塔 ,不仅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 ,而且吊装方便、施工安全、安装质量也有保证。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断抱杆、摇臂不转等问题 ,采用增设横梁、扩大抱杆截面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吴增辉 《广东电力》2010,23(3):63-65
对220kV跨海高塔线路沿直线绝缘子串进入电场进行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解决高塔带电作业进入电场的路径问题;研究适用于高塔带电作业的方法和作业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了高塔带电检修长期无法开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前言我国是河流众多的国家,输电线路跨越江河极其频繁。跨江高塔的施工,规模大;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是线路施工的重要课题之一。高塔的吊装,过去常用整体起立和由下往上分件吊装的办法。这二种施工方法有受地形限制、高空作业繁多、不安全等缺点。近几年来采用了倒装提升法。但目前沿用的倒装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一、概况南京长江南北两个大跨越的4座220千伏高塔,均采用带有柔性预应力斜腹杆的钢管结构,其中一座为拉线塔。图1是塔的单线图,表1是4座高塔的技术经济指标,表2是本工程193.5米及164米塔与国外类似高塔的耗钢指标对比。本工程的高塔设计,由于充分发挥了高强度螺栓、钢管构件、预应力斜腹杆三者的强度高、刚度大、风阻力小等特点,因此塔的外型  相似文献   

13.
张新洲 《电力建设》2002,23(1):28-0
嵩厦220 kV 输电线路10 号高塔位于东渡海域的一个小岛上,施工要求在岛上临时组立一个码头吊,在性能试验中吊臂发生折断。吊臂折断原因是在设计时只考虑了轴心受压,忽略了吊臂帽结构尺寸引起的附加弯矩,导致吊臂从最大弯矩、最小直径处发生折断。  相似文献   

14.
500 kV湄洲湾海上跨越高塔组立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海锋 《电力建设》2009,30(12):21-24
莆田LNG电厂500 kV送出湄洲湾海域大跨越为国内首条500 kV海上大跨越工程,其中的19 号海上大跨越高塔为我国第1次在海中组立500 kV大跨越双回路钢管塔。海上高塔组立施工存在着海上施工场地狭小、运输装卸难度大、高塔吊装困难、高空作业安全监控及防高坠问题突出等。为了确保高塔组立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对海上高塔组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难点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660 kV银东直流跨越黄河塔由于杆塔高、尺寸大、作业经验少,给线路带电检修工作的安全开展造成一定困难。为此,就±660 kV银东直流跨越黄河高塔进入等电位的几种方式进行探讨,解决大跨越高塔带电作业进入等电位的方式问题;研究适用于高塔带电作业的方法和作业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解决了大跨越高塔带电检修长期无法开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以LB-1抱杆为基础,研制出小型化的LB-3抱杆,应用于100~150 m高塔及1 000kV特高压线路一般线路高塔的组塔施工。LB-3抱杆不是在结构及载荷上的简单缩小,而是在继承LB-1抱杆的三大创新的基础上,以"小型轻巧"为中心,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汤兴 《安徽电力》2009,26(4):63-65,69
近年来,随着安徽省超临界参数发电机组不断新建,高塔分离法在凝结水精处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中以国电蚌埠发电有限公司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高塔分离法的工艺特点,并结合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妈湾电厂4×300MW机组采用高塔分离进行凝结水精处理。使凝结水精处理混床出水水质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失效的阴、阳树脂再生前分离不彻底,导致再生时交叉污染,使再生效果不佳。高塔分离法的技术特点是高塔为树脂提供充分的反洗膨胀分离空间,对剩余树脂进行二次分离,将阳树脂中混有的阴树脂分离出,提高了阳树脂的纯度。该厂高塔分离精处理系统投运后,改善了水汽品质,保障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比了高塔分离与锥斗分离再生系统的主要设各、分离原理及特点,对高塔分离法阴树脂送出过程中的“斜坡”现象和阳树脂送出过程中的“漏斗”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锥斗分离法阳树脂送出接近尾声时易混入阴树脂中以及再生好的混合树脂送入混床过程中产生的“二次分层”现象亦给出了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汤兴 《电站辅机》2010,31(3):32-36
近年来,随着超(超)临界机组投运,高塔分离法在凝结水精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某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为例,分析了高塔分离法在整个系统中的应用,并对水处理时树脂的输送、分离、再生及混合的流程进行了说明。对再生工艺的特点、运行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实际运行中曾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