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日本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和家用电器工业发展迅猛,出口量大增。这大大促进了日本电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如大阪府立大学林忠夫教授和甲南大学川崎元雄教授等等竞相开展电镀科学研究;致力于电镀工艺研究的机构,象大阪府立工业技术研究所等纷纷建立;专业电镀厂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地,其数目高达3500个;使日本一跃而成为电镀科研生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几个国家之一。而一九八○年问世的日本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会电镀专业委员会化学镀和复合镀学术交流会于1992年9月15日至18日在山东威海市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各地,共50多人,其中台湾省3人.电镀界著名的教授和专家郭鹤桐先生、庄瑞舫先生、韩寿山先生、曾华梁先生作了专题报告.台湾上村公司介绍了化学镀工艺在台湾的应用状况并展示了化学镀镍的各种工件,在会上共交流了论文21篇.会议上所作的专题报告和交流的论文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化学镀研究和生产的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3.
温州市召开第二届电镀技术交流会两年一次的浙江省温州市电镀技术交流会,于1984年7月22~24日在温州市召开了第二届会议。除温州地区和浙江省其它地区的100余名代表外,还有江苏、福建和上海等兄弟地区的大专院校、研究所、设计院、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代表10余人参加。会上由温州市经委的代表和温州市总工会副主席作了发言,温州市技术交流站电镀队队长董方珏作了工作报告。会议并作了如下项目的大会交流: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分会电镀专业委员会于 2 0 0 2年 1月 7日在重庆召开了纳米复合镀镍研讨会 ,来自全国的会议代表共 30余名。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电镀专业委员会主任蒋宇侨先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分会电镀专业委员会复合镀层研究会主任委员 ,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为教授主持。西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声泽教授讲述了《高耐蚀耐磨纳米复合电镀浆料及其电镀工艺》。纳米 α-Al2 O3 复合电镀浆料使纳米粒子在高浓度的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不团聚 ,长期存放也能均…  相似文献   

5.
第四届海峡两岸表面精饰业联谊会于1995年6月19~22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会议由武汉电镀协会、《材料保护》编辑部及武汉风帆电镀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参加会议各地代表共240多人.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分会派员莅会指导,天津、大连、重庆、青岛等地协会、学会也组团参加了大会.会上,台湾叶明仁先生作了“台湾表面精饰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报告.与会代表就不锈钢刻蚀、光亮Ni添加剂、彩色磷化、锌压铸件电镀、涂饰技术与市场、磷酸盐镀锌等进行了学术交流.会上还组织了小组专题交流、技术经济贸易洽谈.参观了表面精饰业展览、签订了技术经济意向协议等.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二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电镀废水综合防治专题协作组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会议由第一机械工业部设计总院主持,有十三个单位参加。国务院环境保护办公室派代表到会听取了会议情况。会上研究讨论了当前本组的工作情况。许多代表介绍了本地区、本部门电镀废水防治的动态、今后的打算和存在问题。会议认为,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蓬勃发展,电镀生产已成为工业部门必不可少的重要行业。随之而来的电镀三废也相应增加,防治电镀污染已普遍引起人们的关切和重视,并成为环境保护不可忽视的课题。但是,目前全国电镀废水综合防治工作发展不平  相似文献   

7.
重庆电镀学会成立大会于五月八日至十一日在重庆市观音桥饭店隆重召开。与会代表二百余人,湖南兵工学会防腐包装学会、北京电镀学会、天津电镀工程学会等兄弟学会及学术团体分别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或发来了贺电。  相似文献   

8.
由武汉电镀开发公司和武汉电镀协会主办的全国电镀应用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于1986年11月22日至27日在武汉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来自全国的28个省市,共400余人,参展单位80多家。会议组织了学术报告,分组讨论和技术咨询活动。笔者作为本刊和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和与会人员进行了接触,两次参观展览,所见所闻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9.
三年召开一次的中国电子学会电镀年会于五月廿一日至廿六日在济南市进行了第四届年会.来自全国4个省市的研究所、高等学校和工厂企业的279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上共有138篇交流文章,从中选了67篇编入论文集。会议期间代表们在热烈诚挚的气氛中互相切磋技术、交流信息,大会获得了圆满成功.会议开幕后郭鹤桐教援代表专业委员会作了工作总结报告,陈春成高级工程师等对国内外电子电镀的状况作了综述报告。然后大会分为可焊性镀层、贵金属电镀、合金电镀、化学镀与非金属镀、镀前、镀后  相似文献   

10.
会议消息     
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会电镀专业委员会于1988年11月23日~25日在江苏苏州市苏州大学召开了电镀前、后处理新工艺研讨会及第五届电镀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来自11个省市共6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电镀专业委员会委员13名.  相似文献   

11.
回忆了1966年在天津召开"天津市地区性电镀专题会议"的情况。这是首次在天津召开的全国性电镀专业会议,会议有15个省、直辖市约200名代表出席,会议就"代镍镀层"进行了专题座谈,并举办了小型展览,会议征集了100多篇论文和技术资料,收到了60多个技术难题寻求解答。  相似文献   

12.
会议自8月16至19日在天津大学召开.由天津电镀工程学会等承办.台湾代表29人,由台湾《表面工业杂志社》社长叶明仁先生率领,包括电镀、铝着色、原材料、涂装、设备、环保等各专业的企业家.大陆代表218人.大会上,大陆与台湾同仁各作了几个信息发布.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电镀协会于一九九一年八月二日至五日在山东蓬莱召开了第三次年会。参加会议的代表除了沈阳市电镀协会会员单位的代表还有《中国电镀信息报》,青岛市电镀协会,锦州、大连、辽宁、丹东等地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共一百三十八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兵工学会防腐包装学会于1990年11月25日到28日在北京召开了饰性涂装及电镀技术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兵工、科研、生产、教学和使用单位以及军队、地方相关部门的69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兵器工业总公司的有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会前经过有关专家认真审阅后,录用的59篇论文,编印了论文摘要集。会议期间,安排40余篇进行了大会交流。本次会议以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的专业科技人员代表以及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代表一起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探讨,这对于加强军队与地方的生产建设,促进军品防腐包装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我国民用品的防腐包装水平,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五金制品第三届表面处理技术交流会于1982年8月2~7日在哈尔滨召开,参加的代表有200余人.首先两天为大会交流,内容有上海防腐蚀学会李鸿年的"国内外镀镍光亮剂述评";上海日用五金研究所秦宝兴的"赴曰考察电镀技术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胡信国的"电镀工艺进展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分会在重庆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七届一次理事会议,会员代表和有关人士共628人出席会议。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理事长黄小鸥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分会副理事长陈贞坤主持会议。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分会理事长马捷在会上做了关于电镀分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情况、"十二五"时期工作构想和关于2012年工作安排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7月2日,广东省电镀行业协会第四届(2015)电镀技术论坛在广州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香港表金属表面处理学会、博罗电镀协会、四会电镀协会和相关的电镀企业,会议由协会专家委员肖耀坤和陈建国先生主持,广东省电镀行业协会会长兼广州二轻研究所所长赵国鹏先生致开幕辞。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面临严峻的形势,而电镀行业是三大污染行业之一,实现从终端治理到源头减排和过程控制的转变对电镀行业的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18.
2007成都表面工程行业年会于9月12日-14日在成都市都江堰灵岩山庄召开。会议由成都表面工程行业协会主办,北京电镀协会、上海市电镀协会、重庆市涂料涂装行业协会及电镀行业协会、《电镀与精饰》编辑部、杭州三达过滤设备有限公司等30个单位协办,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及其电镀分会、涂装分会等29个全国及地方协会来电祝贺。来自各省市及川内的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12年4月19日,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在重庆召开换届大会。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分会理事长马捷先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原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分会理事长胡铁骑、原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分会副理事长胡如南、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分会副理事长王国祥、武汉材保电镀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毛祖国教授、中科院兼职教授周健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电镀与精饰》编辑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于1989年9月19日在天津召开。参加会议的委员19人,因故未能参加会议的分别来信来电说明并提出书面建议。会议主要就如何坚持办刊方针,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推动和促进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出席会议的委员代表一致肯定了继第一届编委会两年来《电镀与精饰》克服了人力、财力、发行等诸方面的重重困难,团结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诚恳地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过充分讨论,委员们本着振兴表面处理技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献计献策。代表们面对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济上、业务上相继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新课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可行性建议,为扩大读者的信息源,建议增设国内外表面处理技术发展新动态以及一些重要会议报导,对国外新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