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过程、绘画思想和指导精神,认识中国画独一无二的空间意识。通过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助于今后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国绘画艺术领域形成更富有文化内涵和民族内涵的艺术风格,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让世界全面地了解中国艺术。  相似文献   

2.
从介绍"传统与现代"在美术史上的分期揭示其再现与表现的艺术实质,从探讨"现代前卫美术"的概念揭示其激进、探索、创新、实验的艺术特点,继而进一步论证现代前卫美术从人们的传统审美理想上颠覆了美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派"动画在美术造型方面借鉴我国传统艺术,在色彩方面融合传统艺术的色彩系统,因独特的美术造型与色彩语言轰动国际动画界而获得"中国学派"的美称。然而,过于重视造型图式而形成的图像叙事方式,艺术追求与商品化的矛盾,最终导致"中国学派"动画在短暂的繁荣后走向衰落。从传统艺术对动画造型的正反面影响出发,以期寻求"中国学派"动画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4.
对于美术来说,它属于纯粹的艺术活动,主要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则美术可理解为一种造型艺术.美术史上,传统造型艺术具象为多,基本上是人、物,自然的再现变化.现代造型艺术则增加了抽象,追求目标也由过去的再现的艺术转变为创造的艺术,但都与实际物质生活无关,目标仅仅在于纯粹形式的创造,从而传播知识及情感.  相似文献   

5.
以石涛的“一画”为分析重点,讨论了传统中国画的特有抽象方式——感性抽象。“一画”作为中国绘画本性,内在地规定了中国绘画的诸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石涛的“一画”为分析重点。讨论了传统中国画的特有抽象方式-感性抽象。“一画”作为中国绘画本性,内在地规定了中国绘画的诸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德国抽象绘画关注人的"内在必须",以"表现形式的自由"为特征.本文通过对德国抽象艺术形式观进行分析,以探索各时期艺术发展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佛教源于印度,大约东汉时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并且佛教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也在不同程度上渗入中国书画艺术,影响了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这一理论加上传统技法又服务于敦煌佛教壁画创作,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吸收并且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个性的敦煌壁画留存至今,充实着中华民族艺术宝库,放射出灿烂的艺术光辉。文章拟对佛教影响下的特别是魏晋的绘画理论(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动乱的时代,是一个民族大融合,在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成就的时代,并对后来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敦煌壁画创作的决定性作用,浅议其艺术特点,并分析敦煌壁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相互渗透与影响,以待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和绘画技法。  相似文献   

9.
潘玉良"合中西于一治"的艺术观是在西方艺术思想的影响下,立足中国的传统文化建立起来的。潘玉良具有东方情韵的印象派画风,开启了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新阶段。通过对潘玉良艺术观的传承和嬗变以及在作品中的体现的研究,系统论证了潘玉良艺术观的内涵及影响;指出潘玉良"合中西于一治"的艺术观不仅有利于中国当时艺术的良性发展,对当代我国绘画的发展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时间为序,简略叙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抽象形式,分析了抽象因素在审美活动中的特殊功能与意义.面临21世纪的到来,认清目标,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相似文献   

11.
抽象美存在于一切艺术之中。纵观中西绘画艺术中的抽象因素,虽然它们之间在视觉效果上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但是两种艺术在特质上是相似的,并走上了同一行列。在日新月异的现代艺术中,应包容并发扬光大中国传统艺术这一宝库。  相似文献   

12.
抽象艺术派的代表康定斯基赋予点、线、面的灵活与激情,注重音乐般的节奏感、韵律感.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抽象艺术派的许多重要作品对现代的建筑、设计,以及后期艺术潮流的倾向起到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建筑的比附性象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象征是一种以感性形象来表征抽象观念或意蕴的方式。象征理论是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比附性象征可使抽象的建筑形式准确地传达出丰富的意义,使建筑设计从表层的形式设计进入到深层的内涵表达,可以给当前的建筑创作指明一个前行的方向。引入文艺学中的象征理论,分析了传统建筑中的比附性象征的约定俗成机制,总结了数字、方位、色彩、图像等比附性象征方式及其系统运用,并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例进行论证。通过对中外建筑中几例典型的象征作品的分析,探讨了建筑象征理论在现代建筑理论与创作中的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是我国封建时代纺织品美术高度发展时期,其服饰图案独特的艺术特点,逐渐衍生出美的内涵。本文通过对唐代服饰图案的形式美,象征意义的分析,探讨唐代服饰图案透过社会、历史所折射出来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5.
象征是一种以感性形象来表征抽象观念或意蕴的方式.象征理论是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比附性象征可使抽象的建筑形式准确地传达出丰富的意义,使建筑设计从表层的形式设计进入到深层的内涵表达,可以给当前的建筑创作指明一个前行的方向.引入文艺学中的象征理论,分析了传统建筑中的比附性象征的约定俗成机制,总结了数字、方位、色彩、图像等比附性象征方式及其系统运用,并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例进行论证.通过对中外建筑中几例典型的象征作品的分析,探讨了建筑象征理论在现代建筑理论与创作中的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漆器艺术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过了近七千年的漫长历程,留下了大量集实用和美观于一体的手工艺品.从中国古代漆器艺术的功能、装饰和情感角度出发,阐述分析了漆器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并就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审美取向等对漆器艺术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华古建筑自古以来沿革了"以丽为美,以势为尚"的美学标准.建筑术语"飞动之美"的渊源,可追溯到诗经时代.无论是"雕梁画栋"式的高雅建筑艺术,还是"灰墙黛瓦"式的民间草根建筑艺术的文本翻译均遵循了忠实于汉语语言习惯的翻译方法.虽然中西文化存在差异,但应尽力表现汉语原有的深厚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8.
三岛由纪夫对日本传统文学的阴柔之美的改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希腊艺术刚烈之风的吸纳,这对日本文坛传统的阴柔之美是一种疗救式的反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诗歌翻译质量,使更多读者领略中文诗的魅力,依据诗歌翻译的美学理论,对唐诗英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枫桥夜泊”及“江雪”三首唐诗的不同英译文为例,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再现原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以古代“五色”和现代“三原色”原理的色彩学方法分析蓝印花布的历史成因,认为“靛蓝美感”奠定了蓝印花布审美接受的基础。蓝印花布是中国蓝色艺术(中国青花瓷、青绿山水画、蓝衣蓝服现象等)中的一支,是人们“尚蓝情结”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