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陈文凤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20(6):111-113
以气浮设备中的射流器设计为例,介绍了射流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由于目前射流器的设计尚无成熟的设计方案可供参考,作者与企业多次合作,充分利用了流体力学知识来解决气浮设备中射流器的设计核心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射流器创新设计方案.该课题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产品质量大大提高.该设计方法对其它气浮设备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射流泵乳化液配液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射流泵乳化液配液器存在配液精度低、易堵塞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几何参数经过优化配置的同类装置,利用FLUENT软件研究了其各主要因素对乳化液配制浓度和流量的影响,找出对配液精度和效率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从而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6.
7.
消防水炮稳流器结构对改善消防水炮水射流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稳流器结构对消防水炮射流特性的影响,以消防水炮流道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流场仿真软件对比分析了消防水炮炮头中安装及未安装星形稳流器对水射流性能的影响。同时,设计了一种多矩形稳流器结构,将其安装于消防水炮流道弯管的出口处;仿真分析了同时安装多矩形稳流器和星形稳流器的消防水炮出口水流流动状态。仿真结果表明该稳流器结构对于改善消防水炮内部水流流动状态有显著的效果,初步实验也证明同时安装多矩形稳流器和星形稳流器能明显提高消防水炮射程。 相似文献
8.
褚付州;任腾;王德喜;张晓坤 《机械工程师》2024,(7):43-47
以射流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对射流器内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射流器内速度、压力和湍流动能等相关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射流器内气泡破碎的机理,并研究了喉嘴距和液体入口速度对射流器内气泡直径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进气管的气体在喷嘴高速液体的带动下进入吸气室,两者在吸气室和喉管内剧烈碰撞混合,将大气泡剪切破碎成小气泡;喉嘴距减小,射流器内最大液体速度逐渐向右移动,吸气室内的涡流现象被抑制,能量损耗降低,当喉嘴距从40m m减小到10 m m时,出口处的气泡平均直径从0.67 m m减小到0.45 m m;液体与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气泡破碎的主要因素,液体入口速度增大时,湍流动能增强,液体与气体的相互作用增强,当液体入口速度增大为3.9 m/s时,出口处的气泡平均直径减小到0.36 mm。 相似文献
9.
针对皮带运输机运输过程中皮带断裂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设计双向断带抓捕器来防止皮带断裂后造成巨大损失,讨论了双向断带抓捕器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参数,进一步对速度变化、拉力变化及磁场变化3种断带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皮带输送机双向断带抓捕器的设计减少了皮带出现堆聚与下滑的现象,降低了皮带断裂所带来的损失,值得...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本文介绍了西门子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在风洞传动中应用的设计过程、实现原理和方法.经过数千次试验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有效地降低了试验生产成本,明显提高了FD-06风洞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高射频武器未击发弹在排壳通道内的运动,运用Pro/E软件建立了实体模型,将其导入ADAMS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该弹在排壳通道内的运动规律;并对排壳通道的最薄弱环节,对最大撞击力点进行了强度校核,结果表明该排壳通道满足强度要求。文章为排壳通道的结构优化设计及复杂碰撞运动的求解提供了一种较为简洁的方法,对工程运算及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喷射混合输送技术,将两台混合输送喷射器串联在一起,完成三种有压物料的充分混合,并以此混合流体作为第三级喷射器的工作流体,引射第四种有压物料在喷射器内均匀、快速地进行化学反应。通过对整个工艺的系统设计和可行性的试验论证,为多级喷射器在特殊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拓展了喷射器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Tony Utomo Zhenhua Jin MSq Rahman Hyomin Jeong Hanshik Chung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22(9):1821-1829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gas-liquid ejector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ejector
geometries on the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jector by using three-dimensional CFD modeling.
The CFD results were validat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Flow field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ejector performance were also
conducted. Variations of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were made by changing the gas-liquid flow rates ratio in the range of 0.2
to 1.2. The length to diameter ratio of mixing tube (L
M/D
M) was also varied from 4 to 10. CFD studies show that at L
M/D
M=5.5, th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respect to gas flow rate. Meanwhile, at L
M/D
M=4, the plot of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to gas-liquid flow rate ratio reaches the maximum at gas-liquid flow
rate ratio of 0.6. 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ixing tube
lengt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