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泉州清源山风景区,是中国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但景区内公厕建设滞后于时代社会需求。基此,泉州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有计划、有步骤、大规模地对清源山风景区进行厕所革命,迄今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市民、外地游客一致好评。对此,文章总结了该景区旅游厕所革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石塘镇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东南濒海,是明清时期闽南移民聚居之地。经历了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后,石塘的建筑装饰仍然在某些方面透露出闽南文化的影响。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的收集,聚焦于石塘建筑装饰中受到的闽南文化影响,探讨其在屋脊、墙面、窗户装饰方面的独特表现,以期进一步丰富石塘建筑装饰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景色秀丽,景点众多;高山、密林、绿水、还有不计其数的历史文化资源遍布神州各地,这是发展旅游事业的理想条件。如何开发利用这大好的条件,以人工景点丰富自然景色,将人造景点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使风景区景色更具魅力,同时为旅游创造舒适的旅游条件和良好的旅游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使我国由旅游资源大国变成旅游事业强国,增加越来越多的旅游收入,发挥出无穷无尽的经济效益,风景区中的景观建筑建设,景观建筑型式至关重要。本文就风景区中的楼阁建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建筑讲究色彩之美,闽南系古建筑彩画独具特色。本文介绍了闽南传统建筑中的彩画工艺,分析了闽南系彩画的构成方式、包巾与金箔的运用及彩画的绘制工序。  相似文献   

5.
园林小品建筑在山地风景区中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春霞 《山西建筑》2007,33(34):341-342
以温州市景山森林公园为例,探讨山地风景区小品建筑的设计,指出在山地风景区园林小品建筑设计中,应从与自然景观协调统一的观念入手,以自然为指导思想,并加以人工的修饰,从而创造出适合人们旅游、休闲的山地风景区。  相似文献   

6.
地域性理论早已被广大建筑学者和从业者所熟知,但将其理论付诸于建筑设计过程并予以实施一直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闽南地域建筑文化的叙述,思索现代建筑如何实现地域性的经典理念,并结合若干新闽南建筑实例的探究,表现笔者对于新闽南建筑风格设计的思索。  相似文献   

7.
8.
风景区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基本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方 《中国园林》1990,6(2):24-26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是建筑设计必须妥善处理的重要问题。不问当地环境,不顾及周围关系地随意乱建房屋,给城乡建设带来棘手的后果,在风景区中更给景观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对风景区建筑与景观环境关系加以探讨是风景资源开发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崇尚自然作为文化特点具有深刻的痕迹。由于对自然山水的倾慕和响往,人们很早以来就开始了风景区的开发和建设。  相似文献   

9.
10.
刘顺平 《江西建材》2022,(11):196-197+202
闽南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民系文化,具有特殊的生成范围、表现特征、历史内涵及特有的建筑特征。文中分析了闽南建筑特征,围绕传统乡村聚落有机更新、提炼元素、丰富文化精神内涵、融合等方面,重点探究了现代建筑设计应用中融入传统闽南建筑元素的问题,提高了现代建筑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清源山游客中心项目中总平面节能设计、围护结构隔热节能技术、照明系统节能设计、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节能施工技术等多项节能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家公园运动和国家公园系统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璇 《风景园林》2006,(6):22-25
以美国国家公园运动中的保护和实用主义的斗争为主线,以国家公园管理局领军人物的更迭及其管理思想的变迁为附线,详述了美国国家公园系统从诞生、发展到成熟的演进全过程,从中可见美国国家公园的坚定保护理念和美国国家公园政府管理体制形成的深刻社会背景和历史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推行国家公园运动的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决定,将国家公园的建设提升为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3类现行的国家级风景资源的管理体系,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并针对我国国情,分析现行国家级风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其原因。然后对比美国、德国、日本的国家公园体系,借鉴其在管理体制、法律体系以及经营模式方面的经验。最后提出对中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构架建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改革已进入实质阶段。妥善解决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问题,促进国家公园与民族社区的繁荣共建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成功实施的关键。以“生命共同体”为学理基础,从历史、现实及理论角度梳理了祁连山与周边社区相依共存、相互制约、协同演进的耦合逻辑;总结出社区面临的多维困境:利益分配失衡,治理模式“不接地气”,规划科学性不足及居民能力有限;根据祁连山的多元民族特质,以价值共生为前提,从多元共治、规划共振、利益共享、能力共建等角度探析祁连山国家公园与多族群社区的融合共生路径,并提出以科普游憩主线串联典型民族社区、兼顾整体联动和民族社区个体差异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重庆市北部新区九曲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介绍了湿地公园建设对城市的重要性以及山地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和规划途径,以期为山地城市的生态保护和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被植物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利平  刘慧春 《中国园林》2006,22(11):68-72
在简要阐述地被植物的含义及作用的基础上,根据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实施保护过程中所遵循的地被植物应用原则,对建成后的西溪湿地地被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景观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展望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地被植物的应用前景,对其地被植物的选择和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山地城市公园对城市热岛 的减缓机制,以重庆市主城区内10个公园为 例,使用卫星遥感数据和部分实测数据获 得地表温度和近地面气温,分别从内部景 观特征和外部空间形态两个方面研究了公 园的降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园内部 景观要素方面,公园面积、宽度、形状指数 是影响公园降温效应的主要因素,多个小型 公园比同面积大型公园具有更好的降温效 应;在公园外部空间形态方面,自然地形起 伏与建筑空间形态是影响公园降温效应的 主要因素,少量正对公园的通风廊道及规 则布局的建筑形态可以有效提升公园的降 温范围,山地型公园比盆地型公园具有更好 的降温效应。在规划实践中,应该综合考虑 公园面积、布局等要素,以发挥公园最佳的 降温效用。  相似文献   

18.
龚道德 《中国园林》2021,37(6):38-42
"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国近2年新推出的一个概念,目前相关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以至于这一概念的缘起何处,与国外类似概念有何区别、联系尚未得到应有的澄清.首先对相关国家的国家公园系统概况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外并无这一概念.然后,对我国产生这一概念的原因进行了大胆的推理、分析,且在此基础上对其特质进行了大胆解读,总结出建立国家文化...  相似文献   

19.
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所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为我国城市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载体。现湿地、城市湿地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存在概念不明确,综合利用难度大,很难从舆论上了解湿地对人的害处。为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尽可能避免今后教学、实际工作中的误导和错误,对有关概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但必要的疑问和思考。由于湿地概念和湿地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尤其是湿地综合利用中的困难,湿地问题及综合利用的思考和研究将是一个复杂好、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The design for Wangwu Mountain Geological Park Museum emphasizes protecting terrain, geomorphology and natural vegetation, utilization of local materials and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and integrates multi-specialty design into a whole. The idea of green architecture organically guides the designer to create a museum in a remote mountain and creates a special place that is geologically significant in architectural language.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07, (1): 49–51 [译自: 建筑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