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赣南大埠岩体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定年证据。选择大埠岩体西南部的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U-Pb定年。研究结果显示,岩体中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23.3±3.5)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志留纪,对应加里东晚期岩浆热事件。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形成与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的拼合有关,反映南岭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而703.2 Ma的残留锆石年龄的发现,说明大埠岩体在成岩过程中至少有新元古代地层加入。  相似文献   

2.
查干哈达花岗岩体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集区。针对查干哈达花岗岩体开展岩相学、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探讨岩体成因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查干哈达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47.9±1.5 Ma,在由弱过铝质花岗岩向强过铝质花岗岩演化过程中,显示了由碱性、镁质向碱钙性、铁质演化的特征,属于A型花岗岩,岩体同时显示K、Rb、Zr、Hf、Th和LREE的相对富集,Ba、P、Ti、Nb、Ta和HREE的相对亏损,在成岩过程中经历较强的分异演化。查干哈达岩体εHf(t)=1.1~5.0,TDMc=870~1 122 Ma,具有高的εHf(t)值以及低的TDMc值,表明其主要来源于新生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同时有少量老的地壳物质再循环,查干哈达岩体形成于拉张伸展的构造环境,显示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研究区转入了板内伸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怀俄明州拉拉米斜长杂岩中最年轻的正长岩体的Red山深成岩提供准确的年龄,对一些锆石样品进行了U-Pb同位素分析。为了减少残留成分带来的干扰,对锆石颗粒进行了挑选,并逐个作了分析。根据显微镜检查或同位素分析数据,证实各锆石颗粒都不带有残留的核心。在一致线图上,U-Pb数据分布稍不一致。一个拟吻合很好的直线.与一致线相交于1476±_6~7Ma和102±64Ma(置信水平为95%)处,上交点标明Red山深成岩的结晶年龄.并对其余拉拉米斜长杂岩提供了较年轻的年龄极限.  相似文献   

4.
对伊犁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采用LA-ICP-MS方法分析U-Pb同位素年龄,同时,收集伊犁盆地南缘近年来的U-Pb同位素数据进行统计,综合数据表明:伊犁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具有连续性、多期性成矿的特点,沉积成岩期(199.6~145.5 Ma)、晚白垩世至古近纪(99.6~28.4 Ma)、中新世以来(23.3 Ma~)均存在铀成矿作用,且在中新世之后的铀成矿作用最为强烈。通过成矿期次划分与构造期次的对比发现,主要成矿年龄集中在新构造运动以来,说明天山揭顶作用是铀成矿的关键致矿构造事件。通过含矿层砂岩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含矿砂体和蚀源区原始铀含量及变化研究,验证了双铀源的成矿特点,并厘定脑盖吐组中酸性火山岩为主要外部铀源。  相似文献   

5.
对腊树下岩体从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综合研究。通过分析和对比,岩体SiO_2含量平均为72.1 8%,属酸性岩,钙碱性系列岩石。岩体属富轻稀土型花岗岩,Eu亏损较明显。根据LA-ICP-MS锆石U-Th-Pb同位素分析结果,岩体的~(206)Pb/~(238)U年龄为(171.3±1.9)Ma,属早侏罗世。岩体属过铝质岩石类型,以钾质系列为主,岩石成因类型为S型花岗岩,岩浆源岩可能来自浅部壳源沉积物质,为伸展拉张构造环境中形成的板内岩浆活动产物。研究结果可为贵东岩体的形成与演化探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631矿床位于一个侵入交代混合花岗质杂岩体的东北端。对该区来说,是一个新的碱交代类型的铀矿床,不论就储铀的岩体特点来说,还是从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以及铀的存在形式来看,这个矿床与一些常见的花岗岩型铀矿床有明显的不同。矿床产在碱交代岩中,而碱交代岩本身又发育于燕山期的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矿体为团块状产在次一级的羽状裂隙中,明显地受NE,NNE向构造控制。矿石与围岩的肉眼区别,就在于矿石呈现红化与黑化;黑化(为绿泥石所造成)愈强,矿化愈好。而红化的  相似文献   

7.
粤北长江地区花岗斑岩脉呈近EW向分布于长江铀矿田中东部。通过对该花岗斑岩脉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开展研究,探讨了成岩年龄、岩石成因类型、物质来源、构造背景及与铀成矿的关系。长江地区花岗斑岩脉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1.8±0.7 Ma (MSWD=1.8),为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在主量元素方面具高w (SiO2)(平均为74.67%)、富w (Al2O3)(平均为13.39%)、高w (K2O)/w (Na2O)值(平均为2.15)和高A/CNK值(平均为1.28)的特征,在微量元素方面具高w(Rb)/w(Sr)值(平均为9.93)和高w(Rb)/w(Nb)值(平均为20.03),Rb、Th和Hf富集,Ba、Sr、P和Ti亏损的特征,在稀土元素方面具Eu亏损明显(δEu平均为0.31)、轻稀土略富集右倾型配分曲线的特征,属于典型的壳源型花岗岩。综合研究认为:长江地区花岗斑岩脉主要形成于挤压造山向非造山转换的后造山拉张...  相似文献   

8.
位于巴音戈壁盆地南部的塔木素铀矿床在矿化特征上明显有别于我国北方其他砂岩型铀矿床,对于该矿床的成因也存在较大的争议。通过岩石学、同位素地质学、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发光、径迹蚀刻等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塔木素铀矿床巴音戈壁组上段第三岩性段(K 1 b 2-3)含铀泥灰岩至少经历了4个阶段的成岩作用,铀矿物呈微粒(粒径<1μm)浸染状分布于最早期的角砾中,具有沉积成岩成因特征,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沉积成岩期水体中溶解的铀并因蒸发浓缩作用而富集在特定的层位。巴音戈壁组上段第二岩性段(K 1 b 2-2)含铀砂岩在沉积成岩阶段盆地内封存的高矿化度地下水与碎屑物之间以及成岩后酸性地表水与碳酸盐胶结物之间共发生了两个阶段的水岩作用,每个阶段形成了表现特征不同的铀矿化。沥青铀矿U-Pb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区内最早的铀矿化形成时间为111.6±8.1 Ma,与砂岩形成时间接近,而最新的铀矿化形成时间为2.5 Ma,具有明显后生成因特征,综合研究显示砂岩中的铀矿化具有沉积成岩及后期层间氧化叠加改造双重成因特征,沉积成岩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封存的地下水,而层间氧化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表水带入的铀及富铀岩层。同时研究认为塔木素铀矿床存在后期热液活动,但暂未发现热液活动与铀成矿具有直接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商(南)—丹(凤)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区位于我国秦祁昆成矿域祁连—秦岭成矿省北秦岭铀成矿带东段峦庄块体内,矿化类型为岩浆岩型伟晶岩类,属于岩浆-热液作用成矿。峦庄地块中的秦岭群第3岩性段、加里东期花岗岩接触带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分水岭断裂及峦庄—桃坪断裂带共同控制了铀矿床、矿点、异常点分布,矿床范围与加里东期花岗岩接触带300 m内的矿化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分布区基本一致,矿床褶皱翼部、花岗岩接触带、脉岩产状控制了矿体产出部位,铀矿体产于岩体界面及矿化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形态呈波状、产状由陡变缓部位,矿石铀品位与团块状黑云母及棕红色更长石、磷灰石、锆石等矿物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苗儿山矿田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富集区,向阳坪铀矿床为近年来在苗儿山中段新落实的中型矿床,野外铀矿化特征显示该矿床存在多期次成矿作用。本文在详细的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利用LA-ICP-MS U-Pb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向阳坪矿床中的沥青铀矿开展了成矿年代学研究,结合电子探针元素面扫描方法,厘定成矿流体性质。41个沥青铀矿LA-ICP-MS有效测点数据显示,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可分为2组,分别为(57.4±1.1) Ma和(43.1±2.1) Ma,与苗儿山矿田主要成矿期相吻合。铀矿物电子探针元素面扫描和微量元素特征结果表明,早期热液流体富含U、Fe、S,黄铁矿结晶造成的局部还原环境形成了早期沥青铀矿;晚期流体相对富稀土、Ca、Si,沿裂隙进入黄铁矿和早期沥青铀矿后,导致早期铀矿物中铀元素活化、迁移,形成第二期相对富含稀土、Si、Ca成分的沥青铀矿。综合分析认为,向阳坪铀矿床成矿作用可能受晚燕山期古太平洋板块对亚洲东部的斜向俯冲动力体制的控制,且经历了多期次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田地区位于桃山铀矿田的东北部,区内出露一套浅变质岩的富铀地层。燕山早期第一阶段的斜脑山岩体、第三阶段的打鼓寨岩体,均为含矿岩体。区内断裂构造非常发育,主要为NNE、NE向,倾向整体呈SE向,局部F2构造倾向NW。铀矿体受多期次构造、次级构造控制,多赋存于碎裂花岗岩中,矿石构造以微脉浸染状、角砾状为主,矿化类型有铀-赤铁矿化型、铀-硅化型。区内4条铀矿化带中发现了多个工业矿体和矿化体,以U5、U6为主要矿体。通过对铀源条件、构造活动、铀矿化特征、热液活动发育情况的分析和研究,预测高田地区有较大成矿潜力,也为下一步资源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分布及铀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华南地区越来越多的印支期花岗岩被发现,许多学者对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华南印支期花岗岩的分布主要受一些区域性断裂构造控制,呈线性分布,主要与晚二叠世(约256 Ma)开始的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有关。印支期花岗岩的平均铀质量分数为10.34×10~(-6),远远高于世界酸性岩平均值,且其分布与华南铀成矿带的分布有一定的耦合性,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可能是华南铀矿非常重要的铀源岩。  相似文献   

13.
赣东北灵山复式岩体特征及其成矿作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大量的实测数据来阐述赣东北灵山复式岩体的岩浆成矿作用并建立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对Nb-Ta、W-sn和Pb-Zn矿的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并认为灵山复式岩体是多期次的环状岩基,它们在空间分布、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和规律性变化,其成因类型属A型花岗岩,赋存在该岩体中的重要矿产资源为Nb-Ta、W-sn和Pb-Zn矿。  相似文献   

14.
提出用铀矿石样品U Ra平衡系数修正样品的铀含量,再进行U Pb等时线拟合,从而获得北方主要产铀盆地更符合实际的成矿年龄。对含矿砂体中碎屑锆石与相应蚀源区中酸性火成岩类锆石U Pb同位素年龄的对比研究,证明了含矿砂体直接来自中酸性火成岩类的剥蚀,指出该物源是形成富铀砂体的物质基础。通过对蚀源区岩石和盆地含矿地层不同部位的砂体岩石样品的U Pb同位素体系演化特征的研究,论证了地浸型砂岩铀矿的铀源一是蚀源区活性铀高的中酸性火成岩类;另一铀源是有铀预富集的沉积砂体。  相似文献   

15.
桃山铀矿田铀成矿要素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述了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铀资源勘查中的研究现状。基于地面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光谱测量及卫星光学和微波遥感数据融合技术,初步建立了桃山花岗岩型铀矿田不同期次岩体、控矿构造及热液蚀变带等多种铀成矿要素光谱识别标志,根据遥感影像特征解译了主要控矿构造,为该区的铀资源勘查及遥感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由于锆石裂变径迹封闭温度与吉林省夹皮沟金矿的成矿温度相近,相比其他年代学分析技术,锆石裂变径迹技术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其年龄恰可反映金矿成矿年龄,因此本文应用锆石裂变径迹技术探讨夹皮沟本区成矿时代。通过实验获得了8个样品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测试结果,其年龄值在(78±8)~(190±2)Ma之间变化,并可分为2组:190~153 Ma和106~78 Ma。两组年龄揭示了中生代以来区内主成矿时代以及后期叠加成矿年龄,体现出夹皮沟金矿田具有多期次成矿作用。同时,两组年龄还分别体现了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对研究区共同影响的地质事件,并为此提供了年代学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17.
18F-FDG PET/CT对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6年10月—2010年3月间19例临床怀疑胸膜间皮瘤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探讨18F-FDG PET/CT对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通过18F-FDG PET/CT显像获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摄取类型、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血清中癌胚抗原(CEA)水平,对恶性胸膜间皮瘤进行准确诊断、术前分期及预后评估。所有患者扫描后分别经外科手术、穿刺活检、胸腔镜、胸水细胞学检查或纵隔镜等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显示,19例中17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胸膜间皮瘤(PET/CT确诊16例,漏诊1例),2例良性病变(PET/CT确诊1例,误诊1例)。18F-FDG PET/CT显像判断胸膜间皮瘤的符合率为89%(17/19),敏感度为94%(16/17),假阴性率为6%(1/17),特意度为50%(1/2)。恶性胸膜间皮瘤SUVmax(11.88±5.39)与良性组SUVmax(4.10±0.85)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 8,P<0.01)。恶性胸膜间皮瘤病理包括上皮型、肉瘤型、混合型及非典型4种,在各不同病理类型间,非上皮型SUVmax(15.88±3.94)较上皮型(7.40±2.82)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6,P<0.01)。在不同临床分期中,Ⅳ级SUVmax(19.83±3.57)较Ⅱ、Ⅲ分级患者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69,P<0.01)。胸膜间皮瘤18F-FDG PET/CT显像中,病灶摄取类型可分为结节形、线形、环形及混合形4种,其中环形放射性摄取(SUVmax=16.63±4.51)与其他三种摄取类型(SUVmax=10.61±4.85)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4,P<0.01)。以血清中癌胚抗原(CEA)≥5 μg/L为标准,患者SUVmax(14.19±5.15)明显高于CEA<5 μg/L组SUVmax(8.60±4.0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39,P<0.05)。以上结果提示,18F-FDG PET/CT对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的敏感度较高;不同组织病理学类型中,上皮型预后好于其他类型;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SUVmax递增,提示与肿瘤恶性程度加剧相关。不同类型18F-FDG PET/CT显像中,环形摄取类型常提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血清中CEA升高,也提示肿瘤恶性程度增加,预后不良。综上所述,18F-FDG PET/CT显像在临床分期、疗效评价、监测复发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正电子核素18F对4-(2-氟乙氧基)苯甲酰基苯丙氨酸甲酯(Methyl-2-(4-(2-fluoroethoxy)benzamido)-3-phenylpropanoate,MFBPA)及4-(2-氟乙氧基)苯甲酰基苯丙氨酸(2-(4-(2-fluoroethoxy)benzamido)-3-phenylpropanoic Acid,FBPA)进行标记,分别得到18F-MFBPA和18F-FBPA,并初步研究了18F-MFBPA和18F-FBPA的体外、体内稳定性和生物分布1。8F-MFBPA的标记率为23%~41%1。8F-MFBPA和18F-FBPA经HPLC分析,放化纯度均99%。分别随机选取20只荷S180瘤昆明小鼠,经尾静脉注射18F-MFBPA或18F-FBPA,计算主要组织中的放射性摄取率,对18F-MFBPA和18F-FBPA与18F-FET和18F-FDG的生物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8F-FBPA更具有良好的生物性质,有望成为恶性肿瘤的正电子显像剂。  相似文献   

19.
中子活化分析花岗岩中造岩矿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松  董金泉  于福生  贾秀琴 《核技术》2005,28(6):445-448
中子活化分析的主要特点是用量少而精度高,是研究颗粒细小、极难挑选的矿物地球化学特征非常理想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了江西某地花岗岩中的主要矿物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以及副矿物锆石、磷灰石等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结果表明,从锆石、磷灰石、黑云母到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的8∑REE的含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依次降低,这正是花岗岩结晶过程的反映:即先结晶出的矿物微量元素含量高。全岩的Eu异常主要受到黑云母(可能还有钾长石和斜长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将国产11 C碘代甲烷模块和氟多功能模块联合使用,合成11 C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由11 C碘代甲烷模块合成甲基化试剂11 CH3-Triflate,将11 CH3-Triflate通入到含有前体的氟多功能模块第二反应管中,加热后经半制备HPLC纯化,收集产品后再经固相萃制备可供注射的11 C放射性药物。通过以上结合,经HPLC纯化,可自动化合成11 C-Ralopride(合成效率(38.2±4.5)%,n=10)、11 C-PIB(合成效率(68.4±3.2)%,n=12)、11 C-DASB(合成效率(52.4±5.5)%,n=4)、11 C-PK11195(合成效率(45.6±7.1)%,n=8)。制备药物的放化纯度大于95%。研究表明,将国产11 C碘代甲烷模块和氟多功能模块结合使用,可以合成多种11 C放射性药物以满足临床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