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从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火药,鞭炮在民间便拥有了自己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婚丧嫁娶、开业大吉、乔迁新居等等场合都少不了借鞭炮助兴驱邪。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沿续了近千年。进入二十世记九十年海,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相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识之士慨叹,这是精神文明发展到当今的必然结果,也是飞速发展的生产力对旧的传统习俗的猛烈冲击。试想,在喜庆祝福的气氛中,奏响一风舒缓优美的音乐、岂不比噼啪作响的鞭炮更能绘人以美的感受?谁又能说一曲低沉凝重的哀乐不能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燃放烟花烘爆竹的旧习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浪费…  相似文献   

2.
爆放烟花爆竹,是我国人民欢庆节日,表达喜悦之情的传统方式。然而,现代文明的进步,人们发现,随着燃放烟花爆竹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喜悦,也给人们带来许多的悲哀。烟花爆竹燃放时硝烟弥漫,烟尘飞溅,散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噪声高达80-120分贝,严重污染社会环境,还会造成众多火灾事故。1991年春节期间,郑州轮胎厂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使该厂轮胎仓库失火,造成92万元的经济损失。1993年除夕之夜,郑州矿务局商业总公司附近居民因燃放烟花用竹引起火灾,倾刻间烈火吞噬了该公司副食品仓库,直接损失26万余元。燃放…  相似文献   

3.
鞭炮不应禁而复放□于永萱据《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至少始于南朝,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燃放烟花爆竹可以说是传统年节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民俗。但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却也不胜枚举,因爆竹而致残的人数也数不清。近几年...  相似文献   

4.
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古来有之的传统习俗,它不仅能表现喜庆祥和,给人们带来欢乐愉快,传说还能消灾避邪,给人以福音。不是吗?婚丧嫁娶,要噼噼啪啪  相似文献   

5.
源远流长的我国古典文学对除夕夜烟花爆竹不乏生动描绘。然而,除了缤纷的五彩飞花和“噼叭”之声给人们带来节日的欣悦外,它还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呢? 鲜血写成的数字 ——1986年春节除夕至正月初四的5天内,全国18个大城市共发生2983起火警,成灾304起,80%系燃放烟花爆竹所致;  相似文献   

6.
徐明哲 《今日消防》2022,7(1):106-108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因为燃放方式、燃放地点不科学,烟花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等原因,常常引发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对利用视频监控认定因燃放烟花引发火灾的调查要点进行总结,对预防此类火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年到来,菲律宾人亦有燃放烟花爆竹迎新的风俗。但随着新年期间不断有人因燃放烟花爆竹受伤,菲卫生部长表示将争取推动国会立法,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未来由政府或社区派专业人士举办焰火表演,作为烘托节日气氛的手段。菲律宾现行法律规定,火药含量超过0.2克,或者点燃引信后在3秒钟以内或6秒钟以上爆炸的烟花爆竹,均违法。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不法厂商将违禁产品重新包装命名,改头换面后重新在市场上售卖,而更多非法商人更是对禁令  相似文献   

8.
为切实做好2007年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消防安全保卫任务,防止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事故,确保广大市民平安过节,重庆各地消防部队提前介入,未雨绸缪,积极备战,以确保春节期间消防安全保卫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9.
一是不要在易燃易爆的工厂、仓库区、易燃建筑区、古建筑周围、易燃堆垛周围、严禁吸烟用大的地方、各级政府规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地方燃放烟花爆竹。二是不准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因为烟花爆竹里的火药燃烧爆炸后,会产生大量的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炮烟,对身体极为有害;而且室内放爆竹、点烟花,因空间有限,一旦爆竹爆炸,烟花四溅,人员躲避困难,易烧坏衣服、物品,甚至烧伤人体裸露部位;万一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火灾事故。三是不能把具有发射性的烟花、爆竹对准草堆、发堆等可忏物燃放,以防酿…  相似文献   

10.
<正>马年将至,年味渐浓,为避免日常生活受雾霾更加频繁的侵扰,避免因燃放烟花爆竹不当引起安全事故,《新安全东方消防》倡议——请您尽可能少燃放或不燃放烟花爆竹,燃放时应做到依法燃放、文明燃放、安全燃放。请在正规销售点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个人燃放类产品。请不要在禁放时间和禁放地点燃放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后请及时清扫场地,发现余火应及时泼水灭火处理。  相似文献   

11.
爆竹声中多忧怨廖飞新春佳节将至,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吉庆习惯,然而,在声声爆竹的余音中,许多物质财富和宝贵的人民生命财产同时也受到了它的侵袭和威胁。据消防部门统计,1992年春节从除夕至初四的五天时间内,全国共发生火灾3389起,其中因燃放烟...  相似文献   

12.
《中国消防》2012,(1):104-105
每年一进入腊月,总会有刚生完孩子的妈妈在小区论坛发帖,请求居民不要在其住宅附近燃放烟花爆竹;更有新手妈妈发帖“跪求避音攻略”,让初生的宝宝不受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噪音的影响。而对一些老人和病人来说,延续多日的噪音更是非常痛苦的折磨。  相似文献   

13.
每逢佳节,为增加喜庆气氛,市民群众都会燃放烟花爆竹庆祝。但因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悲剧也时有发生,如何预防、如何自救、如何普法成为了当下热门话题。本刊选取了几个错误燃放烟花爆竹的案例,从火灾原因、火灾教训、法律警示等层面进行分析点评,希望广大市民能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14.
燃放烟花爆竹能造成热烈欢庆的气氛,但稍有闪忽就会乐极生悲。燃放烟花爆竹时请注意:  相似文献   

15.
时值岁末,随着农历新春佳节的临近,人们为庆祝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而燃放烟花爆竹的越来越多。中国老百姓放鞭炮的习俗由来已久,大家图的就是喜庆、热闹,驱邪避难。然而,烟花爆竹同样是危险物品,尤其是劣质烟花爆竹,就像一枚枚不定时炸弹,极易给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燃放的烟花爆竹越多,由此引发火灾事故的安全隐患也就越多。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多起由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更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各种讨论非常热烈,本期"观点圆桌"据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孔令文 《中国消防》2009,(24):52-52
爆竹声中辞旧岁。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过年的一种重要习俗,也是人们辞旧岁迎新春的重要形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烟花爆竹产品是以燃烧、爆炸产生欣赏效果的,常因燃放不当而引发火灾。为避免和减少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火灾事故,燃放时应注意以下防火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于1998年10月15日起,在市区由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改为限制燃放。何谓“限放”?限区域:大二环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地区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区域;文物保护单位,重要军事区域,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库区,幼儿园、医院、疗养院、教学科研单位等重点场所为禁止燃放区域。限时间:限放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限制在腊月二十五至正月十五,在此期间,除除夕和元宵节外,每日早六时至晚十时以外时间禁止燃放。限销售、燃放品种:全市范围内严禁销售和燃放易引发火灾、人身伤害的拉炮、摔炮、低炮、钻天猴、二踢脚、闪光雷、爆雷等危险品…  相似文献   

18.
万象更新一元初,归流涤浊万民苏。每年春节前后,举国上下黎民百姓都是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忙着操办年货、烟花爆竹作为千百年来华夏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成了大众年货中的一件必备之物。然而正是这件冤喜之物,每年总要给人们带来一些乐极牛悲、亲朋反目的故事,各级消防官兵也由此多了一份责任,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教育,并对非法销售烟花爆竹的商贩进行查堵收缴活动。本文记载的就是上海消防官兵今年销毁作法切花爆竹的一次紧张的壮举。一1月28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上海消防总队司训队的30辆敞蓬卡车,已悄…  相似文献   

19.
当人们兴高采烈地燃放烟花爆竹时,一般只会对它震耳欲聋和色彩斑斓的声光效果饶有兴趣,而对它所产生的另外两个副产品,即: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却并没有太在意,然而,就是这两个不起眼的“家伙”却明目张胆地对你的身心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不信?!让我们来听听环保专家、上海市环境检测中心办公室主任黄伟民工程师的分解吧。  相似文献   

20.
<正>杨浦居民李女士:每年,我们都能在报纸上看到许多因燃放烟花爆竹不当而引发的火灾或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这些案例触目惊心。我们家除夕夜都会燃放爆竹,我想问一下,怎样燃放才是最安全的?《新安全东方消防》:李女士,非常感谢您的来电。在燃放烟花爆竹时,应遵守以下几点:1、请不要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禁止燃放时间和下列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文物保护单位;车站、码头、飞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单位;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内;医疗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敬老院;山林、草原等重点防火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其他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