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源流及干流的径流变化和水均衡分析,表明塔里木河源流来水基本稳定由于源流灌区引水以及渗漏蒸发等损失加剧,干流水量存在减少趋势,并加剧了水量的时间分配不均不利于干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塔河流域人工绿洲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流域用水量持续增加,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以及干流河道断流问题日趋突出。文章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探讨了在假定枯水年情况下流域干流的水量分配状态,塔河流域水量分配效益沿三源流、阿拉尔、英巴扎和恰拉方向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1m~3水的产出经济效益在三源流至干流恰拉断面降低了约40%,为实现该流域水量分配最大化经济效益可在枯水年采取适度压减干流用水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河年径流量时间序列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安焱 《人民黄河》2006,28(10):31-32,50
采用Mann—kendall检验趋势分析方法和线性趋势回归检验方法,对塔里木河源流和干流8个水文站44a的年径流量进行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源流阿克苏流域出山口站沙里桂兰克站和协合拉站、叶尔羌河流域出山口站卡群站的年径流量呈现增加趋势,和田河流域出山口站乌鲁瓦提站和通古孜洛克站的年径流量没有明显的趋势;干流阿拉尔站、英巴扎站、卡拉站的年径流量均为减少趋势。从趋势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塔里木河干流水量的减少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同时建议稳定源流区灌溉面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增加源流下泄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河流域地处西部干旱区,气候极端干旱,降雨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源流区用水增加致使干流来水量逐年减少,干流下游河道断流,尾闾台特玛湖干涸,具有战略意义的绿色走廊濒临消失,必须加强流域水量统一调度.现介绍了塔里木河流域水量统一调度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具有来水预报、需水预测、调度方案编制和调度总结等功能.该系统从流域社会经济─水资源系统和河道来水─引水两个方面优化调度流域水资源,建立的水量调控模型框架和水量调度模型,能够适用于大型流域多水源、多用户复杂条件下的水量调度,具有可操作性和普适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依赖于管理体制。塔里木河流域在水资源管理体制上存在着没有形成流域统一管理、相关管理职能分散和缺乏民主参与机制等问题。塔里本河干流与源流,上游与下游、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等都密切联系在一起,整个流域以水为纽带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因此实行全流域统一管理是必然的选择。塔里木河流域统一管理体制来源于对现有体制的继承和改造,由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源流和干流管理局、区域水管理机构,以及公众参与和协商机构——流域管理理事会组成。  相似文献   

6.
基于塔里木河流域源流和干流1957~2013年实测径流数据,运用Mann-Kendall和Mann-Whitney等非参数检验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源流和干流径流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以及源流和干流不同径流频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1957~2013年塔里木河源流径流量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干流径流量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干流径流量的减少主要是源流耗用量不断增加导致。(2)当源流径流频率低于50%时,干流径流量的增加幅度小于源流;当源流径流频率高于50%,干流径流量的减少幅度小于源流。  相似文献   

7.
综合分析了外界干扰下的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水流情势,采用组合回归模型建立了适应生态变化的水流利用关系,修正了水文-生态响应关系和生态水流估算结果,进一步讨论了适应生态过程的水流情势利用策略。结果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源流与干流水流情势变化不一致,源流来水保证率递减,源流区间耗水量呈增加趋势。相比ARMA(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模型,基于不同利用方式的生态水流组合回归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可作为参考性预报;结合生态水流预测方程,制定了适应生态的水量调度对策。  相似文献   

8.
薛瑞 《东北水利水电》2023,(7):17-19+71
本文依据辽河干流铁岭段水质水量长系列资料,采用水质水量结合评价的方法,全面分析了辽河干流铁岭段水污染变化特点和水污染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辽河干流铁岭段水质化学需氧量基本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氨氮受面源污染影响较大,仍然处于未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的状态,但现状年水质处于历史较好水平,区内点污染治理和面源污染控制成效显著。研究成果对区内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汾河干流径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总结了河道生态水量不足的原因。在河道生态水量需求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增加汾河河道补水的工程措施,同时辅以干流生态水量统一调度为主的非工程措施。工程与调度措施的实施,不但可保障干流常流水、水长流,而且可以满足生态良好河流需求的补水规划,使流域尽快进入水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0.
塔河近期综合治理项目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南疆各族人民的民心工程.通过灌区工程改造,节约用水,河道治理,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等措施,增加了各源流汇入塔里木河的水量,保证了大西海子生态水量指标,水流到达台特玛湖,使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5年塔里木河流域8个气象台站、4个探空站及4条源流出山口和干流15处控制断面2005年的水文气象监测资料,对塔河"四源一干"2005年气象和径流情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塔河流域山区及平原区的气温和降水量均较常年高,天然来水量较常年增加21%,干流输水总量为56.88亿m3,输水改善了河道两侧及下游的水生态环境,但其过程中耗水量仍较大。就第7次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对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效应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水电开发活动对河流水资源的可开发利用率,建立分期展布的河道径流可变区间核算方法,其中河道径流包括河道最小生态需水和河道最大洪流,并以西藏拉萨河为例进行核算。结果表明:拉萨河河道最小生态需水和最大洪流年内动态变化分别为29.5~328.3 m3/s和95.1~1 673.4 m3/s。与河道最小生态需水约束相比,河道径流可变区间约束使得拉萨河年调节型水电开发的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率从60.2%下降到18.7%。指出对于径流丰枯特征十分明显的季节性河流,大型水利工程在平衡径流季节分布的过程中,应该受河道径流可变区间约束,尤其是枯水期最大洪流约束下河道径流量的可增加空间。  相似文献   

13.
河道生态需水量的确定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至关重要,为计算大洋河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基于大洋河岫岩和沙里寨两个水文站1970-2012年流量资料,分别运用最小生态径流法以及本文提出的保证率为90%(枯水期)、75%(平水期)、60%(丰水期)的适宜生态径流法计算了大洋河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并运用Tennant法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并结合实测流量资料对大洋河生态径流满足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生态径流量可以使得大洋河河道内的生态环境状况在丰水期和枯水期达到极好的状态,而最小生态径流量也能使大洋河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和稳定,大洋河在丰水期生态径流破坏程度要高于枯水期,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大洋河河道生态保护和治理可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水利水保工程和气候因素的双重作用 ,使得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入黄水沙锐减 ,虽然减沙有利于黄河下游河道减淤 ,但减水特别是含沙量较小区的减水使黄河下游河道淤积量增加并逐步细化 ,且使下游断流现象加剧。本文经分析指出 ,多沙粗沙区必须加速治理 ,少沙清水区和黄河下游要节约用水 ,才有可能缓解黄河下游的断流和中常洪水高水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塔里木河流域三源流和干流1957-2008年实测月地表径流数据,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小波变换等方法,探究三源流和干流汛期地表径流变化趋势,并建立周期性叠加趋势模型预测其2009-2025年地表径流量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塔里木河源流7、8、9月地表径流均呈增加趋势,干流7、8、9月地表径流均呈减少趋势,反映出源流用水量持续增加挤占干流水资源量。根据预测,塔里木河三源流2009-2025年,7月和8月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属平偏丰水期,9月属偏丰水期;7月和9月地表径流量呈增加趋势,8月地表径流量呈下降趋势。塔里木河干流2009-2025年,7月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属平偏丰水期,8月和9月属偏丰水期;7月和8月地表径流量呈增加趋势,9月地表径流量无明显增大或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统计理论的概念,从建立泥沙频率分布曲线入手,分析了松辽流域主要河流(松花江、辽河)水沙频率之间的关系.定量界定了水沙丰平枯组合类型,将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划分为丰、平、枯(大、中、少)3个等级,以频率作为实测年径流量和输沙量丰、平、枯(大、中、少)划分的标准,结合泥沙频率研究成果,对松辽流域主要河流的水沙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松辽流域人为活动时河流泥沙、水土流失问题的影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曾敏  李晓  宋凯 《东北水利水电》2011,29(12):29-31,72
雅砻河是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之一,依据雅砻河某水文站提供的水文资料,运用基流分割法计算出雅砻河流域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其次为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该流域消融期径流量的变化与温度、降水相关性极高:温度升高,降雨增多,径流量相应的增加,反之则反,气温对径流起着积极主导作用;非消融期径流与温度、降水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三江源区水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三江源区降水、径流、蒸发水文要素特征及其年际年内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其水资源的区域组成及各源区水资源量进行了分析计算,阐述了三江源区的水资源特性。  相似文献   

19.
黄河兰州以上河川基流量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兰州以上是黄河流域主要来水区.其中基流在来水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上游河川基流呈显著下降趋势,对黄河径流量减少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研究黄河兰州以上基流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计算了黄河兰州以上干支流的基流量,结合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黄河上游基流变化以及影响因素,阐述了基流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electric projects and the river environment is analyzed. Recently, the large-scale regulation of runoff by large hydroelectric projects in the Ningxia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has altered natural runoff processes, causing an increase in the probability of low discharge and an overall adjustment of riverbed evolution and river characteristics. During low-flow year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se two changes can weaken the self-purification capacity and reduce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the river. This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recent decrease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Ningxia Reach.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river training projects to maintain stable flow paths, not only for adjusting river regimes and for flood control, but also for increasing the self-purification capacity 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the river. Methods and proposals for coordinating the operation of hydroelectric projects with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ver environment are presented in the interest of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