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小麦麸皮中分别制备水溶戊聚糖和水不溶戊聚糖,然后将一定量的戊聚糖酶和水溶戊聚糖以及水不溶戊聚糖添加到面粉中,研究戊聚糖与戊聚糖酶的协同作用对面团特性及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戊聚糖酶和水溶戊聚糖一起添加到面粉中,可削弱水溶戊聚糖对面团特性及面包烘焙品质的改良效果,而戊聚糖酶和水不溶戊聚糖一起添加到面粉中,可削弱水不溶戊聚糖对面团特性及面包烘焙品质的弱化效果,对面团特性及面包烘焙品质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2.
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对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谷朊粉提取分离的2种蛋白(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作为2种面粉品质改良剂,研究了它们对不同种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同时还测定了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的加入对面粉SDS-沉降值的影响.并与谷朊粉的影响作了比较,其改良效果明显优于谷朊粉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小麦麸皮中制备戊聚糖,将其分别以不同的比例添加到两种筋力不同的面粉中,以研究其对面团特性及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发现当添加比例为1 5%时,小麦麸皮戊聚糖对面团特性及面包烘焙品质有着明显的改良效果,其中以对面粉筋力相对较弱的豫麦34粉有非常好的改良效果,主要体现在:可增加面团的粉质吸水量,增加面团的稳定时间,增加面包的体积,改善面包的内部质构,延缓面包的老化  相似文献   

4.
挂面品质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湖北省主要挂面厂的挂面品质,测定了各厂烘房的温湿度;按照部颁挂面质量标准对挂面质量进行了检验;测定了原料面粉、成品挂面、断头面及酥面的理化品质;并用布拉班德(Brabender)粉质测试系统进行了面团特性试验.本研究对原料面粉的质量、掺入断头面的数量及工艺过程,特别是烘房温湿度的控制对挂面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大量数据.分析表明,成品挂面的面粉中加入一定量的干断头面,在面团特性方面能产生互补作用,特别是对弱力面粉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多谷物面条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以玉米面粉和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复配荞麦粉、黄豆粉以及小米粉,采用挤压工艺制备多谷物面条。通过单形重心设计进行混粉试验,分析了混合粉的糊化特性、面团的流变学特性以及面条的蒸煮品质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黄豆粉对混合粉的黏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荞麦粉的添加会使混合粉的黏度逐渐增加,小米粉的添加对混合粉的黏度没有显著的影响,黄豆粉对多谷物面条的感官品质有提升作用,且同时混有3种杂粮粉的面条感官品质较高,使用含有玉米面粉45%、小麦面粉40%、荞麦粉11.667%,黄豆粉1.667%和小米粉1.667%的混合粉所制面团的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均最大。以感官品质为主要指标,参考各混合粉的糊化特性及流变学特性进行优化分析确定出多谷物面条的最佳配比:玉米面粉45%、小麦面粉40%、荞麦粉8%,黄豆粉3.5%,小米粉3.5%。为了进一步优化面条品质,采用乳清蛋白(WP)、黄原胶(XG)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进行改良,结果发现:XG对多谷物面条感官评价的影响最大,TGase次之,WP的效果相对较差,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并确定最佳改良配比:XG 0.3%、WP 1.5%和TGase 0.07%。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面制品的营养品质,减少大豆水解蛋白(SPH)对面筋网络的弱化作用,将质构化大豆蛋白(TSP)与SPH(水解度为7. 57%)复配后添加到面粉中(TSP与SPH替代面粉的量分别为5. 7%和2. 4%),对面粉的粉质特性、面筋特性、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和面条的品质等进行比较。添加TSP/SPH的面粉无面筋洗出,且面团稳定时间缩短,弱化度增大;面团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减小,损耗因子增大,黏性比例增加;麦谷蛋白大聚体含量增大,二硫键数量增加。与原面粉面条相比,面条的硬度由3 075. 02 g降至2 744. 94 g,弹性由0. 83降至0. 76,面条的质构特性和蒸煮品质变差。综合评价:TSP/SPH通过二硫键与面筋蛋白相互作用,阻碍了面筋网络的形成,面粉面筋特性和粉质特性变差,面团的黏性比例增大,面条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7.
对在 2 0℃和 38℃、1~ 2 3d储存条件下 ,3个品种新收获小麦粉中巯基、二硫键含量进行了测定 ,对其小麦粉的流变学特性和烘焙、蒸制品质进行了测定 ,探讨了新收获小麦粉熟化作用机理 ,及新收获小麦粉流变学特性和食用品质变化 ,为合理利用新收获小麦和面粉品质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麦麸皮戊聚糖对面包烘焙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小麦麸皮中制备戊聚糖,将其分别以不同的比例添加到两种筋力不同的面粉中,以研究其对面团特性及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发现当添加比例为1.5%时,小麦麸皮戊聚糖对面团特性及面包烘焙品质有着明显的改良效果,其中以对面粉筋力相对较弱的豫麦34粉有非常好的改良效果,主要体现在:可增加面团的粉质吸水量,增加面团的稳定时间,增加面包的体积,改善面包的内部质构,延缓面包的老化。  相似文献   

9.
新收获小麦粉熟化作用对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20℃和38 ℃,1-23d储存条件下,3个品种新收获小麦粉中巯基、二硫键含量进行了测定,对其小麦粉的流变学特性的烘焙,蒸制品质进行了测定,探讨了新收获小麦粉熟化作用机理,及新收获小麦粉流变学特性和食用品质变化,为合理利用新收获小麦和面粉品质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面粉糊化特性与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小麦制粉不同系统面粉样品为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系统小麦面粉的糊化特性及其与面条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系统粉的初始糊化温度、最高黏度时温度变化幅度较小,而最高黏度存在明显差异;前路心磨和渣磨面条品质很好,后路心磨和渣磨面条品质较差.初始糊化温度和最高黏度时温度与面条各感官指标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而最高黏度与色泽、表观、黏性、光滑性、食味和总评分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小麦面粉糊化特性指标最高黏度对面条的感官品质指标具有很大影响,最高黏度越高,面条的品质越好.因此,最高黏度是预测面条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油脂是小麦面粉中重要的功能性成分,对面团以及面制品品质的影响十分显著.面粉脱脂后理化特性发生显著变化,而添加适量外源油脂能够提高面团持气性,增加面团强度和耐搅拌性,其中以起酥油等氢化油脂的应用最为广泛.对面粉游离脂、天然动植物油脂及改性油脂对面团特性及面包、饼干、馒头等面制品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纳米半导体晶体表面存在大量的本征表面态,当晶体与变压器油接触时可生成能够有效捕获电子的表面态.考察了不同浓度TiO2纳米粒子对变压器油的改性作用,并以具有不同表面修饰状态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为改性剂,对克拉玛依25号变压器油进行改性,研究了纳米粉体表面修饰种类对改性油绝缘性能的影响.击穿性能测试和拟合结果表明:TiO2半导体纳米粉体可以提高变压器油的击穿性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TiO2纳米粒子浓度越大,改性变压器油的工频绝缘性能越好;TiO2纳米粉体的表面修饰成分会影响变压器油的击穿性能,乙酸、丙酸和丙酸+己胺的改性作用依次增大;修饰物分子非极性链的越长,对变压器油击穿性能的改善越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鲜牛骨粉及乳酸锌强化面粉性质的研究表明:强化后的面粉流变学特性得以改善。烘焙实验和面条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强化面粉制品中微量元素含量达到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标准,并且对口感、色泽等无任何不良影响,是一条补充人体微量元素不足的极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超微粉对直接挤出制备米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超微粉碎对米粉凝胶品质的影响,采用气流超微粉碎系统超微粉碎籼米,把超微粉按不同比例添加至2种颗粒度(80目和120目)的籼米粉中,研究混合粉破损淀粉含量和粒度分布变化对米粉糊化性质的影响,对添加不同比例超微粉的混合粉制作的米粉进行煮沸损失、质构和白度的测试.结果表明:添加超微粉可提高破损淀粉含量,减小平均粒径,降低糊化温度,减少煮沸损失,增加米粉咀嚼性和改变米粉白度;添加同等比例的超微粉80目米粉煮沸损失、白度值均高于120目粉,咀嚼性低于120目粉;添加少量(25%)超微粉能改善米粉表面光滑度,添加量大于50%时米粉出现部分膨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小麦粉中游离脂含量对白盐面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离重组手段,通过往面粉中添加由其自身分离所得的游离脂,配成面粉脂含量超出常规小麦品种的系列梯度混合粉,制作成典型的中国机制白盐面条,用TA-XT2i质构分析仪测定生、熟面条的流变性质并进行蒸煮特性试验,用色差仪测定面片的色泽.结果表明:游离脂含量增加时,面片亮度值(L*)逐渐减小而红度值(a*)和黄度值(b*)逐渐增加;面条的最佳蒸煮时间和干物质损失率均降低;生面条随脂含量增加硬度增加,而弹性显著降低;面粉中脂含量增加时,熟面条的硬度和延伸距离增加,弹性、黏聚性和回复性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经发芽处理的稻米用于米粉的加工适应性和处理方法对米粉特性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芽处理能提高稻米的营养价值,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以及维生素C、B1、B2和B6的含量升高。但糙米得率随发芽时间延长而下降,发芽超过3天后风味变劣。选择发芽3天稻谷的糙米与大豆按4:1混和,再经膨化及粉碎制成米粉,该米粉营养丰富,冲调性和风味好。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荆香糯等5种糯米粉在不同浓度,不同pH和蔗糖存在时糊的粘度曲线,以及其抗剪切性。与玉米淀粉比较,糊的凝沉性弱为其最主要的特性,而且有的样品具备较好的抗剪切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方法,讨论了小麦粉常用性状指标按烘焙品质代表性的优化组合问题.给出了满意指标组,回归评估方程,小麦粉分级表;特别是一套回归评估方程,经过验证达到了现有间接评价方法中的先进水平,可供进一步验证和付诸试用.  相似文献   

19.
选用4种具有代表性的高、中、低筋小麦原料,对高筋-中筋、高筋-低筋、中筋-中筋的配粉效应及速冻饺子的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互补性较强的小麦粉以合适的比例搭配能明显改善面粉的品质特性.但成品品质是专用粉品质的最终决定因素,通过感官评价发现,采用30%的藁优9415、70%的温麦18配粉所制作的速冻饺子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变质元素钠和碲在Al-Si合金中的作用。实验结果发现:变质元素钠和碲加入Al-Si合金中,若其加入量适度,可以使硅变质,使合金的机械性能改善;若其加入量过少,则不仅不能使硅变质,反而会使其组织粗化,使合金的机械性能降低。变质元素钠和碲加到Al-Si合金中致使硅的组织粗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变质元素加入后增加了硅的熔化熵,从而使硅的α因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