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勇 《市政技术》2020,(2):206-208,214
随着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通沟污泥作为城市排水系统副产物之一,其处理处置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结合工程实践,针对当前通沟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通沟污泥量预测方法、通沟污泥处理站设计规模确定、通沟污泥处理站工艺选择、通沟污泥处理站设计及选址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通沟污泥处理站规划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排水管道沉积物的清捞会产生大量通沟污泥,并引起一系列管网维护与环境问题。因此,通沟污泥的处理处置逐渐被纳入各城市规划中。介绍了通沟污泥的性质和危害,分析了通沟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通沟污泥处理技术一般包括水力淘洗和湿式多级分离两种,由于后者资源化利用程度高,用水量相对较小,逐步取代前者成为主流处理技术。然而第一代通沟污泥处理工艺因尾水中超细砂沉积而易导致下游工段不能正常运行。为此第二代通沟污泥处理工艺增加精细格栅对有机浮渣进行去除,再通过旋流+砂分离对超细砂进行分离,有效解决了超细砂沉积问题,保障了下游工段的正常运行。为了减少冲洗水用量,第三代通沟污泥处理工艺引入高效沉砂池,结合高效沉砂池和气浮的特点,可实现约100%冲洗水全回用,并提高了超细砂的提取率;同时可设计成移动式处理站,方便现场处理处置。最后,详细探讨了砂的资源化利用问题,旨在为需求方提供一套可行的处理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金山区通沟污泥处理工程借鉴上海市其他通沟污泥处理站的运行经验,针对超细砂(粒径<0.2 mm)含量高且难分离的特性,确定了水力旋筛+砂石分离工艺,对污泥进行分级分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通沟污泥分离为粗大物质、矿化物质、有机栅渣和超细砂,并实现资源化利用。工程采用生物除臭系统,除臭效果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废气排放厂界一级排放标准和上海市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982—2016)。  相似文献   

4.
罗承皓 《中国市政工程》2023,(4):96-98+113-114
根据相关文献和实验数据显示,通沟污泥常规处理工艺对0.2 mm以下极细砂的去除效果有限。上海某通沟污泥处理站调整工艺流程,以强化极细砂的去除;同时优化多条处理线的布局,以减少占地。工程为区域性大型通沟污泥处理站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排水系统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5.
完善通沟污泥处理的项目管理,有利于保障城市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提高城市的水环境质量。以上海市某污水厂内通沟污泥处理项目为例,阐述BIM技术在通沟污泥处理全过程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将BIM技术融入通沟污泥处理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可有效提高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7.
利用不同状态(湿基状态、干基状态)的通沟污泥取代河砂制备混凝土,研究了通沟污泥取代率、状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掺通沟污泥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沟污泥的掺入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且取代率越高,混凝土强度下降越明显,干基状态通沟污泥取代率为40%的混凝土相比干基状态通沟污泥取代率为20%的混凝土,7、28 d抗压强度分别降低18.5%、19.6%;掺湿基状态通沟污泥的混凝土相比掺干基状态通沟污泥的混凝土,相同取代率条件下其强度和耐久性均有所下降;掺通沟污泥的混凝土放射性和重金属浸出安全性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侧沟式固液分离器的污泥回流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运用流态分析手段研究了侧沟式固液分离器的污泥回流机理,并对侧沟式固液分离器内的污泥回流机理提出了新的解释,补充完善了原有理论。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黑臭水体治理的不断重视,雨污水管网运行养护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正确处理管网养护产生的大量通沟污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某市建成一套"淘洗+回收联合利用"的通沟污泥处置设施,对该套处理设施半年多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通沟污泥中粒径<0. 2 mm的泥砂含量较高,对生产运行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通过分离通沟污泥中各种粒径、不同类别的物质,然后进行分类处理,基本可以达到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刘伟 《福建建筑》2010,(2):125-127
普通型Carrousel氧化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脱氮除磷效率,并通过工艺优化节省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系统实现良好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1.
通沟污泥是排水管网疏浚养护过程中产生的高含水率固体废弃物,对其进行妥善处置成为城市水环境安全的重点难点之一。由于目前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有限,因此研究构建通沟污泥全周期处理处置技术体系十分必要。通过梳理上海、北京等地通沟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借鉴相关应用投产案例,分析通沟污泥处理处置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从通沟污泥产量预测、处理处置工艺选择、设施规模及选址确定、“三废”治理4个方面构建通沟污泥全周期处理处置技术体系。并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对通沟污泥全周期处理处置技术体系进行应用分析,以期提供规划设计思路,实现通沟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天津某污水处理厂平流沉砂池除砂系统存在的问题,对现有除砂及清砂系统提出可行性改造方案,通过改造使除砂效果得以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3.
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的运行与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污泥沉积严重、脱氮除磷效果不佳、污泥回流比的控制不够灵活等问题,采用扩容选择池、氧化沟内增加潜水推流器、安装回流污泥计量装置等方式进行技术改造,彻底解决了积泥问题,提高了脱氮除磷效率,并节省了大量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系统实现良好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控制低负荷改良型氧化沟工艺的污泥膨胀现象,对该工艺的运行参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工艺发生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氧化沟循环廊道内的溶解氧浓度分级不明显。针对污泥膨胀原因及相关的膨胀机理,采用在循环廊道内加设插板来保证缺氧区、好氧区溶解氧浓度的合理分布。确定了试验装置的最佳运行条件为:好氧区溶解氧含量为1.5—2.0mg/L,缺氧区溶解氧含量小于0.5mg/L,污泥指数为120~150mL/g,污泥质量浓度为3.5-4.0g/L。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东泗水污水处理厂一体化氧化沟*固液分离器运行性能的现场试验,着重考察其固液分离和污泥回流效果,并根据其机理提出了采用泵抽吸的方法来强化分离器的性能,为在实际工程中更好地使用固液分离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三沟式氧化沟污泥分布不均的改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昊 《中国给水排水》2001,17(10):53-55
就枣庄市污水处理厂三沟式氧化沟污泥的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三沟污泥浓度相差较大的原因在于其运行模式和各运行阶段的时间分配,通过增加反硝化阶段的时间可以缩小污泥浓度的差距;另外可以通过安装导流栅板来解决侧沟污泥浓度的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淑红  王秋生 《市政技术》2012,30(5):107-110
结合唐山北郊污水厂在过去3年中发生污泥膨胀的生产运行情况,分析出冬季污泥膨胀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微丝菌过度生长造成,而不正确的工艺调整又进一步加深了膨胀程度,因此对影响三槽式氧化沟系统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较准确地把握污泥膨胀的机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功预警并控制了污泥膨胀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分析了污水治理与环境保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并探讨了曝气转碟对污水进行表面曝气的问题,指出该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得出动力传动装置减速机在实际运行中因高负荷连续不间断运转经常出现的故障,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生产,因此对曝气转碟工艺进行了相关研究与改造。  相似文献   

20.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回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建材与装饰》2010,(7):218-219
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由于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元素和有效的无机物质,适合用于农业用途和建筑材料用途,其中也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在回用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